出版時間:2007-12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作者:任劍濤 頁數(shù):372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早期儒家思想的類型分析,已成為儒家思想研究的一個突破口。以倫理與政治雙向同化為根本特征的早期儒家思想,應當從倫理政治的歷史與理論定位中,加以分析理解。 倫理政治化、政治倫理化的雙向同化,分別由孔、孟、荀、董四位思想家完成??鬃哟_認了二者的內(nèi)在關(guān)涉性,孟子凸出了政治倫理化的意蘊,荀子突顯了倫理政治化的內(nèi)涵,董仲舒以天的系統(tǒng)將政倫相融相攝,完成同化任務。 早期儒家倫理政治致思,圍繞四大主題展開:以天人之際為其奠立終極依據(jù),以人性善惡為其提供德性憑借,以內(nèi)圣外王描摹政治理想,以德主刑輔作為制度精神。從而,在倫理政治理論上,形成了一個完整體系的雛形。 早期儒家倫理政治理論,與現(xiàn)代西方法理政治理論,是兩種政治思想類型。在古典時段,倫理政治理論發(fā)生了深遠的思想史和政治史影響。但到現(xiàn)代,它面臨一個解構(gòu)與重構(gòu)的命運。
作者簡介
任劍濤,1962年8月生,l996年獲中山大學哲學系博士學位,1998-1999年任哈佛大學燕京學社訪問學者。現(xiàn)任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政治科學系教授,政治學理論與行政管理跨專業(yè)博士生導師,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院長。主要研究領(lǐng)域:政治哲學與道德哲學、中國古代
書籍目錄
緒 言 一、早期儒家思想類型的定位 二、在多重背景下的觀照 三、解釋:在歷史與邏輯之間第一章 解讀倫理政治:一種嘗試性的倫理政治理論闡釋 一、主題確立:倫理政治何以需要研究 二、切人視角:倫理政治如何得以研究 三、背景鳥瞰:倫理政治怎樣能夠生成 四、分析架構(gòu):倫理政治特質(zhì)怎么凸顯第二章 思想關(guān)聯(lián):倫理、政治的邏輯同構(gòu) 一、歷史覺解:倫理與政治的內(nèi)在關(guān)涉 ?。ㄒ唬┟嫦驓v史:沿倫理與政治的相關(guān)線索求解上古政治史秘密 ?。ǘ┦杞鈫栴}:以仁禮結(jié)構(gòu)確認倫理與政治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三)表達理想:在秩序重建中構(gòu)想政治應當狀態(tài) 二、凸顯崇高:給政治以倫理化解釋 ?。ㄒ唬┬男灾畬W:將人的抉擇安置于可靠的倫理基石之上 ?。ǘ┤市娜收鹤鳛閭惱砭駬竦恼沃卫怼 。ㄈ┤嗜藷o敵:揭破倫理規(guī)范在社會政治生活中的雙重功能 三、凸出效用:予倫理以政治化定位 (一)性惡善偽:為政治控制必要性提供人性根據(jù) ?。ǘ┞《Y重法:把人倫關(guān)系格式化為政治關(guān)系 ?。ㄈ┚S齊非齊:以不平等的政治安排達到平等的倫理目標 四、歷史對接:倫理與政治的雙向涵攝 ?。ㄒ唬┰忈尅洞呵铩罚阂晕⒀源罅x凸顯混亂時世中倫理政治的意義 ?。ǘ┓ㄌ於危? 將倫理、政治融攝、序定于天的保障與格局之中 ?。ㄈ┵t良對策:尋求倫理政治由理論構(gòu)想到政治介入的現(xiàn)實途徑第三章 理論結(jié)構(gòu):倫理、政治的互動機制 一、天人之際:政治根據(jù)的終極追問 ?。ㄒ唬┨烊撕弦挥谔欤簜惱碚蔚膬r值根源與功能保障 ?。ǘ┨烊撕弦挥谌耍簜惱碚蔚娜藢W指向與人道蘊含 ?。ㄈ┨烊撕弦挥谝耍簽閭惱碚螌嵤┑拇_當性樹立標準 二、人性善惡:政治抉擇的德性憑借 ?。ㄒ唬┮陨仆s:倫理政治的現(xiàn)實起點是對人的高度信賴 ……第四章 功能詮解:儒家視域的社會景觀第五章 比較視境:倫理、政治的中西取向第六章 問題延伸:倫理政治的歷史命運附錄一 近斯相關(guān)研究觀點摘錄附錄二 主要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解讀論理政治:一種嘗試性的倫理政治理論闡釋一、主題確立:倫理政治何以需要研究在法理政治的確當性獲得普遍認同的氛圍中,在倫理政治遭到一致的嚴厲批評的情況下,要對倫理政治進行帶明顯辯護色彩的理論分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兩個基本前提:第一,法理政治雖被證立,但確實還有嚴重的缺陷;第二,倫理政治雖被否定,但實在有可以繼承的現(xiàn)代成分。前者的確認,可以幫助我們走出當代可以明確比較的兩種政治模式二元對立的思維誤區(qū),具備理智評估倫理政治的思想前提。后者的證明,可以促進我們“登堂人室”,去探索倫理政治的理論與實踐狀況,合理地認取倫理政治邏輯上存在的良性成分。從而走出對倫理政治“踏上一只腳,叫他永世不得翻身”的絕對主義困境,提供一個合理評估倫理政治的歷史意識。而兩者的證立,如果具有一種現(xiàn)實的需求迫切性的話,那就更使倫理政治理論的重估有了當下動力??梢哉f,兩個前提是要以邏輯的力量支持的,現(xiàn)實條件則要以現(xiàn)代政治境況的實際判斷來奠基。從邏輯建構(gòu)上看,法理政治的理論完備性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邏輯嚴謹需要以相當?shù)臅r間,提供其嚴密化的致思時限;另一方面,嚴密的邏輯總是以對問題的清晰凸顯、周全審視為標志的,總是以對證實與證偽的嚴格分界為理論訴求的,總是以對問題的高層次、哲學化分解為理論目標的。在前者,法理政治的闡釋時限從11世紀至今,長達9個世紀。如果從它的原始基礎(chǔ)追溯起來,在古希臘時代,柏拉圖寫作《政治家》、《法律篇》,亞里士多德寫作《政治學》時,就對法治進行了有益理論探討。
編輯推薦
《倫理政治研究:從早期儒學視角的理論透視》除開前言、后記之外,主體部分分為六章。第一章題為“解讀倫理政治:一種嘗試性的倫理政治理論闡釋”,主要陳述《倫理政治研究:從早期儒學視角的理論透視》的基本理論假定。第二章題為“思想關(guān)聯(lián):倫理、政治的邏輯同構(gòu)”,主要分析倫理與政治兩種社會要素在早期儒家那里得以同構(gòu)的思想進程。第三題章為“理論結(jié)構(gòu):倫理、政治的互動機制”,主要分析早期儒家倫理政治思想的四個基本主題:天人合一、人性善惡、內(nèi)圣外王、德主刑輔。第四章題為“功能詮解:儒家視域的社會景觀”分析儒家倫理政治思想所注定的社會模式。討論了中國人的精神氣質(zhì)、保守觀念、社會控制、人生哲學。第五章題為“比較視境:倫理、政治的中西取向”,主要借助比較研究方法審視中國與西方思想中的倫理際遇,從而勾畫倫理政治與法理政治兩者政治文化類型的特質(zhì)。第六章題為“問題延伸:倫理政治的歷史命運”,討論倫理政治的歷史命運與現(xiàn)實走向。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