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9 出版社:上海大學出版社 作者:王成義 頁數(shù):354
前言
“九一八事變”東北淪陷,家父不給日本人工作,遼寧郵政局數(shù)十人,輾轉(zhuǎn)最后到上海。1940年我們居懷安街安吉邨,與閣老墳山為鄰。1949年在上海老城廂徐光啟故居的地方,參加老師陸增社(字芳濟)的婚禮。“文革”時結(jié)婚,知道妻子的外婆、舅媽都是徐閣老的后裔,才萌生研究徐文定公。但那時上海圖書館的古籍書是不開放的,直到改革開放,才逐漸放寬。在圖書館古籍組,查找《上??h志》從明朝弘治至民國縣志共十部,103冊,搜集抄錄有關(guān)史料。又到上海古籍出版社門市部、上海古籍書店選購中華書局出版的《二十四史》、《徐光啟集》、《徐光啟年譜》、《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中國歷代人物圖像集》。去上海光啟出版社買到《中國天主教史人物傳》、《明清間在華耶穌會士列傳》、《許母徐太夫人甘第大事略》等。還在其他書店,先后購到《農(nóng)政全書》、《幾何原本》、《利瑪竇中國札記》、《利瑪竇神父傳》、《中國天主教傳教史概論》、《上海研究資料》、王重民著《徐光啟》、《上海著姓望族》等。當然不是一下子能買到這些書的,而是經(jīng)過十多年,不斷求訪各大書店。還有主要的工具書,如復旦大學譚其驤教授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的《上海百業(yè)指南——道路、機構(gòu)、廠商、住宅分布圖》。
內(nèi)容概要
上海后樂堂徐氏,因明代崇禎年間大學士暨天主教徒徐光啟(玄扈,1562-1633)而興旺。俗稱“潘半城,徐一角”者,以上海城內(nèi)“閣老徐”、“豫園潘”兩族最為顯赫,而尤以徐光啟廉潔低調(diào)為譽。世稱“徐閣老”者,則因光啟晚年入值文淵閣,官居次輔(相當于近世第一副總理)而名。徐光啟堪稱上海之先賢,建模垂范,廣受景仰,傳之久遠。先光啟四世,高祖徐廣文(竹軒)攜家遷居上海。徐光啟,并其父思誠,其子驥,三世單傳,惕惕然不絕如縷。詎料萬歷年間,如有天寵,乃至光啟孫兒一輩,爾覺、爾爵、爾斗、爾默、爾路,五男并傳,徐氏宗族遂繁衍于南吳各縣,于上海、于華亭、于松江、于川沙、于青浦、于嘉定,均有后裔傳祚焉。徐光啟和他的五個孫男,合葬于上??h城廂西郊江河港汊匯聚地,世人稱此,遂有“徐家匯”之名。徐光啟之于上海,重要若此。 本書以上海圖書館獨家收藏之《徐氏宗譜》為經(jīng),用積年之調(diào)查見聞作緯,輔以有關(guān)諸家之說,對四百年來上海地區(qū)首要之望族——徐光啟家族稽考鉤沉,深描細寫,確有可觀。
作者簡介
王成義,1932年生于遼寧遼陽,1935年到上海。
1940年居懷安街安吉村,與閣老墳山為鄰。
1958年畢業(yè)于上海師范大學之前身——上海第一師范學院。
1988年在上海市南郊中學被評為歷史高級教師。現(xiàn)為中國中學退休教師。
1983年與王立強、傅克勤合撰
書籍目錄
自序第一章 成長 一 家庭 二 求學 三 應試 四 翰林第二章 信仰 一 進教 二 談道 三 傳教 四 保教 五 益友 六 貢獻第三章 數(shù)學 一 《幾何原本》 二 《測量法義》 三 《測量異同》 四 《勾股義》 五 《定法平方算術(shù)》第四章 農(nóng)學 一 甘薯 二 蕪菁 三 除蝗 四 植棉 五 水稻 六 《泰西水法》 七 《農(nóng)政全書》第五章 兵事 一 薩爾滸之戰(zhàn) 二 通州練兵 三 遼沈之戰(zhàn) 四 寧遠大捷 五 保衛(wèi)京城 六 建火炮車營第六章 歷法 一 《簡平儀說》 二 《崇禎歷書》第七章 宗譜 一 徐光啟世系表、列傳 二 徐爾覺世系表、列傳 三 徐爾爵世系表、列傳 四 徐爾斗世系表、列傳 五 徐爾默世系表、列傳 六 徐爾路世系表、列傳 七 巾幗不亞須眉 八 宗譜分析第八章 其他 一 清廉 二 稱謂 三 品位 四 佚文 五 故居 六 祠堂 七 閣老坊 八 閣老墳山 九 紀念《幾何原本》翻譯出版四百周年 十 祭掃 十一 紀念上海開教四百周年 十二 上海著姓望族關(guān)系 十三 “潘半城,徐一角” 十四 墨跡、印章 十五 2009年祭掃主要參考書目錄跋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成長三 應試萬歷九年(1581)徐光啟在松江府金山衛(wèi)考取“補諸生高等,食餼學宮”,即秀才,也就是上海縣學的生員??h學設(shè)在文廟里,有教官,教育秀才,但并不經(jīng)常上課,而是定期聚會或考核。秀才有一定的社會地位,是文化人,穿裥衫,戴方巾,冠服別于庶人,在鄉(xiāng)里是頭面人物。生員尚不具入仕資格,卻是士人人仕必由的初階。所以凡為生員,必屢應鄉(xiāng)試,以期一舉成名。按明太祖洪武年間的規(guī)定,秀才每月可領(lǐng)取俸米六斗和魚、肉等,以補其生活。中了秀才,才有資格去參加省里的科舉考試,稱為鄉(xiāng)試,中者為舉人。徐光啟考取秀才后,就結(jié)婚,娶妻吳氏,是“處士吳小溪之女”。吳氏“善紡績,三倍他人”,“操家有法,節(jié)儉自持?!骄硬妓?,澹如也”,徐光啟倚之為內(nèi)助。明朝科舉專取四子書及易、書、詩、春秋、禮記五經(jīng)命題試士。時間,明制:每逢子、卯、午、酉年八月,舉行鄉(xiāng)試。萬歷十年壬午(1582)八月徐光啟鄉(xiāng)試未第,萬歷十三年乙酉(1585)因居祖母喪可能未參加應考。萬歷十六年戊子(1588)八月,徐光啟赴太平府(今安徽當涂)鄉(xiāng)試。太平府距上海有七八百里,途中需半個多月,徐光啟與友人董其昌、張鼐、陳繼儒等同行。走的路是由南運河轉(zhuǎn)入長江再西行。走到句容,徐光啟大概是為了抄近路以節(jié)省路費,便舍舟登岸,自己擔上行李,沿著江邊,走了一百多里的羊腸小道,那小路上鋪滿了卵石,又正下著大雨,咫尺莫辨,而且右江左蕩,一失足就有性命危險。這一年春,家鄉(xiāng)大旱大疫,民死無數(shù),夏五月又大水,秋七月,大風拔木、仆屋,田禾俱盡,民大饑。家境窘甚,母拮據(jù)以供俯仰。八月,徐光啟赴太平府鄉(xiāng)試,而家中徐光啟的母親,這時卻由于把家中所有都湊給兒子作盤費,在家中斷了糧,競至有一天僅從籬笆上摘下一個小瓜來充饑。徐光啟處在這樣的境遇,曾經(jīng)一度產(chǎn)生了淡然功名的念頭,可是他終于擔簦前進,到太平府參加了鄉(xiāng)試的考試。這次鄉(xiāng)試雖然失敗了,但它使徐光啟更加體會到窮困與艱辛。后來他一生刻苦節(jié)儉,就是做了高官,仍然是“自奉無異寒唆”,這種勤勞樸素的思想作風應當就是從他青年時代艱苦生活經(jīng)歷得來的。發(fā)榜時,董其昌、張鼐都中了舉,徐光啟和陳繼儒皆名落孫山。董其昌第二年又考上進士,累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成為著名的書畫家。張鼐在萬歷三十二年(1604)中進士,官至南京吏部侍郎,兼詹事府詹事。陳繼儒考舉人不中,焚儒衣冠隱居,善詩文,書畫名重一時,與董其昌齊名,治學廣博,晚年杜門著述,有“山中宰相”之名。在那樣的貧困境遇之下,又過了四年,徐光啟的母親錢氏在萬歷二十年(1592)去世。這時徐光啟已參加過三次或四次的舉人考試,一直未考中,但他的學問在這段期間卻有了很大的長進,也有一定的文名。徐光啟的朋友程嘉燧說他“少年以文章名天下”,后來許多人給徐光啟作傳記,也都說他的文章最善于說情說理,而且都從實際出發(fā),都屬切實可行。既然如此,又為什么在科舉的考試中屢遭失敗呢?原因在于,當時封建統(tǒng)治階級是用八股文來選拔人材,所注重的只是文章的空洞的辭藻和繁瑣的格式,幾乎完全無視思想的內(nèi)容,這樣當然是很難挑選出真正的人才。徐光啟的學問逐漸淵博,經(jīng)驗也逐漸豐富,但自從他母親病逝后,貧困仍然壓迫著他的家庭,他不得不考慮自己的前途,科名仍然是當時大多數(shù)知識分子的唯一出路,好在文章有了名,一般便會有人來聘請他去教家館,教家館不但比教村學輕閑些,而且東家往往還藏有一些書籍,可供閱覽。徐光啟曾在上海一家官吏趙家教過書,不知始于何時,可能在母親去世以后不久。趙家主人趙灼、趙煥兩兄弟都有科名,趙灼,字時章,號文齋,嘉靖三十五年(1556)進士,授行人,考選刑科給事中,轉(zhuǎn)戶科,遷吏科都給事中,尋遷太仆寺少卿,歷太常寺少卿,晉右通政,卒年四十五歲。趙灼之弟趙廷炯原名煥,字堯章,號鳳宇,嘉靖三十四年(1555)舉人,授河南真陽令,遷錦衣衛(wèi)經(jīng)歷,擢南京虞衡主事,轉(zhuǎn)屯田員外郎,出守潯州。萬歷二十四年(1596)趙鳳宇(趙煥)任廣西潯州府(今廣西桂平)的知府,要把孩子趙公益等帶到任上去讀書,請徐光啟偕行,仍然教他的家館。徐光啟自母親去世后,家庭的牽掛少了一些,于是他答應隨趙家一同遠赴廣西。’。這時徐光啟家中,除父親徐思誠外,還有妻子吳氏與兒子徐驥。次年即萬歷二十五年(1597),陪趙公益赴北京順天府鄉(xiāng)試,這次徐光啟中了舉人第一名,通稱解元。從此“名噪南北”。明制規(guī)定生員要到本省鄉(xiāng)試,上??h應到南直隸應天府(南京)去應試,那么徐光啟為何要到北京順天府鄉(xiāng)試呢?有人講是名額問題,實是非也。洪武十七年(1384)詔,不拘額數(shù),從實充貢,洪熙元年(1425)始有定額,其后漸增,至正統(tǒng)問,南北直隸定以百名,慶、歷、啟、禎間兩直隸增至一百三十余名,他省漸增無出百名者。即應天府與順天府的名額一直是相等的,而主要是南北經(jīng)濟文化差異頗大,到京師順天府更有機會。下表為根據(jù)《明清進士題名錄》統(tǒng)計的進士數(shù)分布表,其中隸屬地取括號內(nèi)的,例如:“董其昌,直隸華亭(直隸上海)”隸屬取“上海”。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