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鄧小平改善民生思想研究

出版時間:2011-12  出版社:人民  作者:瞿曉琳  頁數(shù):285  

內容概要

  本書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大量材料為基礎,從縱的方向勾畫出新時期鄧小平改善民生思想的形成與發(fā)展的歷史過程;從橫的方向對新時期鄧小平改善民生的基礎理論、基本要求、根本路徑、方針政策等作了比較詳盡的分析,介紹了新時期鄧小平改善民生思想的基本內容;還從更為宏觀的角度闡述了新時期鄧小平關于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和方法論原則;在介紹其發(fā)展脈絡和闡述其內容的基礎上,從現(xiàn)實的角度對新時期鄧小平改善民生思想進行了實事求是的評價。

作者簡介

  瞿曉琳,漢族,1983年生,湖北洪湖人,法學博士,中南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主要從事中共黨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近年來,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項目、湖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等4項課題,并參與多項課題的研究。發(fā)表《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改善民生的歷史考察及基本經驗》、《抗日戰(zhàn)爭時期毛澤東的民生思想述論》、《新中國成立初期毛澤東解決城市民生問題的理論與實踐》等學術論文多篇。

書籍目錄


緒論
第一章 新時期鄧小平改善民生思想的形成和發(fā)展
 一、新時期鄧小平改善民生思想形成與發(fā)展的社會歷史條件
  (一)理論淵源: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毛澤東關于民生的思想
  (二)文化底蘊:對中國傳統(tǒng)民生思想的揚棄
  (三)歷史鏡鑒:改革開放前中國共產黨解決民生問題實踐的成功與失誤
  (四)現(xiàn)實要求:改善中國民生的迫切需要
  (五)他國之鑒:一些社會主義國家和其他類型國家在改善民生上的經驗教訓
 二、新時期鄧小平改善民生思想的形成與發(fā)展過程
  (一)改善民生的初步思考
  (二)“小康”概念和建設“小康社會”民生目標的提出
  (三)改善民生思想的形成
  (四)改善民生思想的繼續(xù)發(fā)展
第二章 新時期鄧小平改善民生的基礎理論
 一、認識基礎:“歷史是人民創(chuàng)造的”
  (一)鄧小平關于“歷史是人民創(chuàng)造的”的論述
  ……
第三章 新時期鄧小乎改善民生的基本要求
第四章 新時期鄧小平改善民生的根本路徑
第五章 新時期鄧小平改善民生的方針政策
第六章 新時期鄧小平改善民生的制度保障
第七章 新時期鄧小平改善民生的方法論原則——統(tǒng)籌兼顧
第八章 新時期鄧小平改善民生思想的特點與歷史地位
結語:改善民生,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緒論新時期鄧小平改善民生思想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鄧小平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在改善我國人民生活實踐過程中形成的重要理論成果,它對于我國人民生活的改善起到了并將繼續(xù)起重要的指導作用。面對當前諸多的民生問題,對這一指導我國人民生活得到顯著改善的思想進行梳理、歸納、總結,不管是就理論體系的明晰化來說,還是從中探求解決當前嚴峻的民生問題的現(xiàn)實來看,都具有重要意義。一、問題的緣起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切實貫徹和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在全面推進社會發(fā)展進步過程中,加速現(xiàn)代化建設的步伐,集中力量進行經濟建設。30余年來,農村變了,城市變了,中國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發(fā)生了令人驚嘆不已的變化。人民群眾從切身的變化中,直接感受到改革開放和經濟發(fā)展所帶來的巨大實惠。但是,以解決人民溫飽問題為目標的第一步戰(zhàn)略部署和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戰(zhàn)略部署實現(xiàn)后,由于發(fā)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個人勞動能力不同;由于體制性的老問題沒有完全解決,改革觸及的新問題又逐步浮現(xiàn),民生問題又一次擺在了人們面前。

編輯推薦

《新時期鄧小平改善民生思想研究》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新時期鄧小平改善民生思想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