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9 出版社:石巖 科學出版社 (2008-09出版) 作者:石巖 頁數:156
前言
蔣亦元院士是我國當代著名的農業(yè)工程學家、農業(yè)教育家,蜚聲學界教壇。深受業(yè)內的欽佩和敬仰。蔣亦元院士生于20世紀20年代的貧舊中國,求學于日寇入侵、民族災難深重的歲月,懷著科學救國、科教興邦的抱負于異國他鄉(xiāng)深造進修,在學成后忘我地投身到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中。這位資深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一生致力于農業(yè)機械研究,幾十年如一日,長期在科研教學第一線,既研發(fā)機器又探索機理,敢于闖難關,富于創(chuàng)造性。特別是在他身患重病后,仍然忘我工作,始終鍥而不舍,堪稱學界之典范。蔣亦元院士的科教人生和他在東北農業(yè)大學所走過的60年歷程一樣,詮釋著“永開先河、與時俱進的創(chuàng)新意識,逆境不餒、守之彌堅的頑強意志,求真務實、堅韌不拔的科學態(tài)度,勤耕不輟、甘于奉獻的無私品格”,為我國農業(yè)工程特別是農業(yè)機械的創(chuàng)新研究和人才培養(yǎng)做出了杰出貢獻。蔣亦元院士愛好廣泛,酷愛文學,古文功底尤為深厚,創(chuàng)作了許多詩詞作品。他愛好音樂,多次在學界國內外重大活動中用中文、俄文、英文演唱。表達出豐富的情感世界?,F雖已是耄耋之年,仍然老驥伏櫪,壯心不已,為我輩樹立了一個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科學與藝術相結合、身教與言教相結合的光輝典范。為蔣亦元院士作傳,試圖通過挖掘其成功背后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來體現這位科學家八十年來的心路歷程,包括童年家庭的教育影響、大學生活的熏陶培養(yǎng)、科研教學的特殊體悟、感人肺腑的伉儷深情、廣泛豐盈的業(yè)余生活等,不僅能給許多了解、熟悉他的人留下一份全面真實的回憶記錄,更為那些對他還不夠了解、不太熟悉的人,特別是一代代青年學子,提供一份客觀而又生動的學習材料。“造詣精深,德高望重”不是顯赫的地位,也不是遠揚的聲名,而是一個人本身所擁有的出眾才能和人性光輝,蔣亦元院士正是如此。石巖同志撰寫的這本書,雖然不可能將蔣亦元院士的所有側面都寫得豐滿、充實和到位,在材料的組織安排方面也難盡如人意,但總體來說,該書結構分明,材料殷實,筆觸自然,情感質樸,可讀可感。東北農業(yè)大學六十華誕,適逢蔣亦元院士八十壽辰。該書的出版將更好地激勵東農人艱苦奮斗,自強不息。這格外使人欣慰,特為之序。
內容概要
《顆粒歸倉的夢想:蔣亦元傳》通過生動的筆觸,把蔣亦元院士矢志不渝追求理想、獻身科研鑄就輝煌的人生歷程真實地展現在我們面前,讀來令人興趣盎然,深受感動和啟發(fā)。書中收錄了蔣亦元院士在不同時期直抒胸臆的詩作十多首,讓人印象深刻?! ∈Y亦元院士的一生頗具傳奇色彩,年輕時就是熱血青年,為了改變我國農業(yè)機械發(fā)展落后的狀況,他在大學學習一年后竟然重新參加考試,由電機系轉入農業(yè)工程系;學成后為了實現人生的理想,竟又放棄了在南方家鄉(xiāng)大學留校任教的機會,義無反顧地奔赴祖國北疆投身艱苦的農機教學科研事業(yè)。 《顆粒歸倉的夢想:蔣亦元傳》通過生動的筆觸,把蔣亦元院士矢志不渝追求理想、獻身科研鑄就輝煌的人生歷程真實地展現在我們面前,結構分明,材料殷實,筆觸自然,情感質樸,可讀可感。
作者簡介
蔣亦元,1928年11月出生于江蘇常州。東北農業(yè)大學教授,農業(yè)機械化專家,1950年畢業(yè)于金陵大學。1957至1983年間。先后赴蘇聯列寧格勒農學院、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訪學。歷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農業(yè)工程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農業(yè)機械學會副理事長、名譽理事長。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蔣亦元院士一生致力于農業(yè)機械研究,20世紀80年代突破國際公認難題。創(chuàng)造出割前脫粒水稻收獲機器系統(tǒng),解決了落粒損失大和不能收獲嚴重倒伏水稻的問題。被國內外同行專家稱為是為水稻種植者造福的一項重大發(fā)展,榮獲國家技術發(fā)明二等獎。他最新發(fā)明的寬幅聯收機??稍谡摃r根據需要選擇收割秸稈或者不收割,前者有利于節(jié)省青貯玉米種植用地。后者可以實現犁耕還田,深受歡迎。全書文筆流暢。把蔣亦元院士矢志不渝追求理想、獻身科研鑄就輝煌的人生歷程真實生動地展現在我們面前。讀來令人興趣盎然。深受感動和啟發(fā)。石巖,1981年5月出生于哈爾濱。2003年畢業(yè)于浙江傳媒學院文藝編導專業(yè)。同年到東北農業(yè)大學工作,現任學校黨委宣傳統(tǒng)戰(zhàn)部干事。2006年曾為我國大豆雜交育種的開拓者、農業(yè)教育家王金陵先生編寫傳記《金豆為伴》一書。
書籍目錄
序第一章 覓渡橋邊溯影蹤一、龍城有驕子二、覓渡橋邊一少年三、“不拋棄,不放棄”第二章 金陵農機有才俊一、向往“南國之雄”二、投身愛國民主學生運動三、改初衷,與農機結緣四、金陵情結五、難忘師恩六、融融同窗情七、農機新秀八、義無反顧闖北疆第三章 篳路藍縷沐春風一、東農初綻芬芳二、學習,學習,再學習三、幸事和佳話四、師從列多希聶夫五、一次難忘的實驗六、留蘇時光七、不凡佳作八、啟發(fā)與激勵九、意外收獲十、無畏“暴風驟雨”十一、苦難亦歡歌十二、“無愧嬌山育”十三、向“割前脫粒”進軍十四、苦寒行十五、訪學?講學?十六、不虛“美”行十七、黎明前的黑暗十八、攀越雄關十九、再續(xù)新篇二十、質疑墨菲定理第四章 杏壇名師桃李盈一、治學有道二、書山有“路”三、外語學習的楷模四、“我深愛這片土地”五、“蔣亦元效應”六、秀出班行七、嚴師出俊彥八、“感謝我的助手們”九、《孫子兵法》的妙用十、心系農業(yè)工程學科發(fā)展十一、教師成長的道路十二、也說科技工作者的道德素養(yǎng)第五章 相濡以沫伉儷情一、一見鐘情二、攜手同行三、大愛無言第六章 德才兼具仰高風一、恬淡之美二、年近八旬登泰山三、情與詩的交融四、音樂點亮生命五、“老百姓一個”六、身心皆在病痛外七、耄耋之年亦前行附錄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
后記
與蔣亦元院士相識雖晚,但作為后生,有緣來撰寫他的非凡人生,卻著實稱得上是一件幸事!寫作本書之于我,猶如攀登一座山峰。其間雖做了大量的采訪,和蔣院士有比較深入的接觸,但要盡現他科技創(chuàng)新的歷程、執(zhí)教杏壇的成就、高尚的思想境界以及豐富的心路歷程,實需不斷探索、不斷蓄積、不斷體悟。加之蔣院士向來淡泊名利,對媒體更是保持“低調”?,F有的相關文字報道可謂少之又少。因此,一時間深感任務光榮、艱巨。盡管寫作有難度,但蔣院士的事跡豐富感人,特別是他雖已年近八旬。卻仍然精神矍鑠,態(tài)度和藹,講述生動。從擬定提綱、搜集資料、進行采訪、整理材料到首稿出爐,僅有兩個多月的時間,我正處在妊娠后期,蔣院士的精神一直在鼓勵、鞭策我。寫到先生的艱難歲月,不禁潸然淚下;落筆到“割前脫?!毖芯砍晒Γ植唤那轱w揚。這些日子給予我的經歷和感受值得我用一生去珍藏。
編輯推薦
《顆粒歸倉的夢想:蔣亦元傳》由科學出版社出版。蔣亦元,中國工程院院士,當代著名農業(yè)工程學家,他在農業(yè)機械研究領域的卓越成就,為我國農機科技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蔣亦元院士的一生也頗具傳奇色彩,年輕時就是熱血青年,為了改變我國農業(yè)機械發(fā)展落后的狀況,他在大學學習一年后竟然重新參加考試,由電機系轉入農業(yè)工程系;學成后為了實現人生的理想,競又放棄了在南方家鄉(xiāng)大學留校任教的機會,義無反顧地奔赴祖國北疆投身艱苦的農機教學科研事業(yè)。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