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與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的傳播

出版時間:2011-11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馬慧玥  頁數(shù):120  

內(nèi)容概要

  《絲綢之路與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的傳播》論述了:絲綢之路與中國傳統(tǒng)法律的關(guān)系,內(nèi)容新穎,為學術(shù)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

作者簡介

  馬慧玥:女,1980年出生。華東政法大學科學研究院助理研究員,華東政法大學外國法與比較法研究院助理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博士,專業(yè)方向為比較法律文化。

書籍目錄

緒論
第一章 陸上絲綢之路
第一節(jié) 陸上絲綢之路的路線與歷史沿革
第二節(jié) 陸上絲綢之路的歷史貢獻
一、陸上絲綢之路的域內(nèi)影響
二、陸上絲綢之路的域外影響
第二章 陸上絲綢之路與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的傳播
第一節(jié) 絲綢之路東段
第二節(jié) 絲綢之路中段
一、統(tǒng)一王朝
二、漢人地方政權(quán)
三、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漢化政權(quán)
四、官方與民間交往
五、代表性著作與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的傳播
第三節(jié) 絲綢之路西段
一、宗主國與藩屬國:元朝與伊利汗國
二、西亞移民與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的傳播
三、西亞代表性中國著作與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的傳播
第三章 海上絲綢之路
第一節(jié) 海上絲綢之路的基本概況
第二節(jié) 海上絲綢之路的路線和歷史沿革
第三節(jié) 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貢獻
一、海上絲綢之路的域內(nèi)影響
二、海上絲綢之路的域外影響
第四章 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在東南亞的傳播
 第一節(jié) 鄭和下西洋
 第二節(jié) 華人下南洋
一、古代華僑移民與中國傳統(tǒng)法律的影響
二、近代華僑與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的傳播
 第三節(jié) 華人主體國家的建立
一、儒學與西方民主法制的結(jié)合,是新加坡政府管理體制的基礎(chǔ)
二、新加坡社會的儒家價值觀與法律
三、李光耀“亞洲價值觀”以及新加坡的家庭立法
……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插圖:據(jù)《高僧傳》的記載,中國佛教最初的發(fā)展,主要依賴于從中亞入華的佛教高僧。這些高僧,或為在中亞傳法的印度人,或純?yōu)橹衼喨恕K麄冞M入中國宣講,先習漢語,后譯經(jīng)書,對中國佛教的發(fā)展作出了很大貢獻。這些僧侶們不僅講佛,還關(guān)心中國的文化與民生。晉高僧法顯師從第一位從中亞到中國傳法的印度高僧鳩摩羅什,法顯西行之前,鳩摩羅什特別囑咐弟子不要把全部時間都用在只是尋求宗教知識上面,而應(yīng)該詳細地研究印度人民的生活和習慣,這樣才能整個的了解印度人民和他們的國家。由此可以推想他在中國時,也會在傳法之余,了解中國的文化?!陡呱畟鳌分羞€有記載,如廚賓(克什米爾)高僧云提和“歷游華戎備悉風俗”。而西行求法的中國僧侶,更是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的熱心支持者。由陸上去天竺,必然經(jīng)過中亞。《洛陽伽藍記》中就有記載宋云在烏場國宣揚中土文明的例證,而在《大唐西域記》中則有玄奘向戒日王宣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故事,這些故事雖非發(fā)生在中亞,但中亞與中國聯(lián)系密切程度,遠超印度;中國歷代王朝對于中亞的影響力,比中國之于印度更甚。印度君主尚且“膜拜受詔書”,中亞君主態(tài)度可想而知。高昌國君就曾以“黃金一萬兩,錢銀三萬,絹及綾等五百匹”相贈,可見中國之威勢。玄奘西行求法途中,也宣揚唐朝的文治武功,而他與戒日王的對話不過其中之一。玄奘在《大唐西域記》序言中所說,雖是贊譽頌圣之詞,但也頗能反映當時的盛況:“……同文共軌至治神功。非載記無以贊大猷。非昭宣何以光盛業(yè)?!犗瘫粍P澤。能言之類莫不稱功。

編輯推薦

《絲綢之路與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的傳播》是華東政法大學科學研究院社科文庫(第2輯)。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絲綢之路與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的傳播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