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03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美]希爾茲 主編 頁數(shù):399 譯者:聶敏里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集中了歐美學界的一批研究古代希臘哲學的專家學者,對從前蘇格拉底哲學一直到晚期希臘哲學長達一千年的哲學史上的重要思想流派和哲學家個人進行了專業(yè)性的系統(tǒng)而深入的論述。研究性和學術(shù)性是這部指南的主要特色。參加撰寫的所有作者都是在相關(guān)領(lǐng)域中卓有成就的研究者,對于所論述的主題有著全面而精辟的了解和認識,因此所撰寫的文章就不單單是有關(guān)哲學史的知識敘述,而且具有學術(shù)專題論文所特有的論述的嚴謹性和觀點的獨到性。同時,這本書還提供了比較詳盡的關(guān)于相關(guān)研究主題的原始的以及參考的文獻目錄,有助于學者作進一步研究之用。對這本書中各主題文章的細致閱讀,毫無疑問將使讀者對歐美學界在古代希臘哲學上的最新研究成果和進展有一個實時的了解和掌握。
作者簡介
克里斯托弗·希爾茲是位于布德爾(Boulder)的科羅拉多大學(University of Colorado)的哲學和古典學教授。他是《多樣性的秩序:亞里士多德哲學中的同名異義》(Order in Multiplicity: Homonymy in the Philosophy of Aristotle,1999)一書的作者。
書籍目錄
作者簡介編者導言第一部分 前蘇格拉底哲學 導言 第1章 前蘇格拉底哲學 第2章 智者學派第二部分 蘇格拉底 導言 第3章 蘇格拉底第三部分 柏拉圖 導言 第4章 柏拉圖:形而上學 第5章 柏拉圖:認識論 第6章 柏拉圖:倫理學 第7章 柏拉圖:心理學第四部分 亞里士多德 導言 第8章 亞里士多德:認識論和方法論 第9章 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 第10章 亞里士多德:倫理學和政治學 第11章 亞里士多德:心理學第五部分 希臘化時期哲學 導言 第12章 伊壁鳩魯主義 第13章 斯多亞學派 第14章 學園派和皮浪主義者第六部分 古代晚期哲學 導言 第15章 新柏拉圖主義參考書目索引
章節(jié)摘錄
柏拉圖的認識論實際上是當代所有對知識的哲學反思的直接起源。很多現(xiàn)今的知識理論都從他的觀點中獲得了某種實質(zhì)性的教益。然而,與此同時,他的研究方法和當前的大多數(shù)并不相同。就一個方面來說,他對知識的思考和形而上學的聯(lián)系要比現(xiàn)今的認識論更為緊密;而就另一個方面來說,同現(xiàn)今的認識論相比,他并不十分關(guān)注是否知識的正確定義是獲得合理論證的真信念。此外,他通常假定我們確實具有知識,因此不像今天的認識論者一樣關(guān)心對懷疑論的反駁。盡管如此,他在知識上的觀點,即便它們具有和近來的種種認識論上的理論不同的著眼點,卻仍舊和這些當代主題有著重要的關(guān)聯(lián)。對大多數(shù)哲學家來說,像“柏拉圖的知識理論”、“柏拉圖的認識論”以及“認識論的柏拉圖主義”這樣一些短語主要意味著這樣兩個關(guān)于知識——“知識”是對古希臘語名詞episteme的通行翻譯——的命題。一個命題是說,人類確實具有知識,它同某種“實在的”或“客觀的”東西相關(guān)。另一個是說,知識主要地或唯一地同不可感的、非物理的對象相關(guān)。前一個命題更為基本些。后一個命題在許多哲學家看來,也包括柏拉圖,是從前一個命題中得出來的,相伴隨的還有其他一些論斷。前一個命題顯然結(jié)合了兩個子命題。一個子命題是,我們確實具有知識,也就是說,某人某時知道這個或那個。另一個子命題是,我們的知識是關(guān)于“實在”或“那(真實)存在者,to(ontos)on,或——換成另一個可能的說法,它帶有對這個子命題所含內(nèi)容的一點解釋——那‘客觀的’東西或‘客觀如此’的東西”。除了這兩個關(guān)于知識的主要命題以外,在對柏拉圖的認識論的任何討論中還必須包含一組進一步的論題。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初學者將在這些文章中找到對古希臘哲學家們所提出的一些主要哲學論題的清晰而有益的論述。這些文章展示了古希臘哲學從開端到晚期柏拉圖主義的廣闊性和多樣性,以及永恒的哲學意義?!薄 貍愃埂ざ蛭?/pre>編輯推薦
《古代哲學》對于哲學的從其蘇格拉底之前的開端,經(jīng)由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登峰造極的成就,直至其在古代晚期的最后發(fā)展的主要人物和運動提供了一個詳盡的研究。由一批杰出哲學家擔綱撰寫,本文集提供了深入淺出的論文,論及前蘇格拉底哲學家、智者運動、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主要的希臘化時期各學派——伊壁鳩魯學派、學園懷疑派和斯多亞學派——以及最后經(jīng)常被忽略的新柏拉圖主義者們。對《古代哲學》的每一個主題都有一個推薦的原始及參考著作的詳盡的書目,以此為特色,《古代哲學》對于古代哲學的研究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資源。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