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學核心理論與概念

出版時間:2008-9  出版社:北京大學  作者:董璐  頁數:411  
Tag標簽:無  

前言

2008年中國奧運經濟的勃興,必將為中國傳媒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制造新的契機,這已經成為國內傳媒業(yè)界普遍的共識;而近十數年時間里,全球范圍內信息科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高速發(fā)展這一現實,也已經成為強大的催化劑,不斷刺激、推動著整個傳媒業(yè)的技術更新與理念創(chuàng)新。可以說,傳媒業(yè)作為21世紀最令人矚目的焦點產業(yè),正不斷吸引著國內更多的人才去挑戰(zhàn)并分享其中層出不窮的機會?!肮び破涫?,必先利其器”。對于未來有志于在傳媒領域縱橫捭闔的莘莘學子,以及目前已經為數眾多的從業(yè)者們來說,如果不能通過學習,掌握一定的傳播學系統(tǒng)知識與理論來指導實踐,那么在未來個人的事業(yè)發(fā)展中,無疑將會面臨事倍功半的窘境。而傳播學雖然相較諸多傳統(tǒng)學術領域而言還是新生學科,但浩繁的理論卷帙、復雜的學術淵源和眾多的理論流派,都為欲窺門徑者帶來了不小的困難、設置了不少的障礙。可喜的是,青年學者董璐博上的新作《傳播學核心理論與概念》,為研習者們帶來了一本極為實用的參考工具書,同時也為傳播學理論知識的普及提供了積極的助力。

內容概要

本書的目標讀者是傳播學、新聞學和媒介專業(yè)的學生。本書提供由淺入深、由此及彼地理解并把握傳播學的概念系統(tǒng)和理論框架的路徑。    新聞、廣告、市場營銷、公關等行業(yè)的從業(yè)人員,也可以將這本書作為簡明易懂、體系完整的案頭工具書,通過簡易的目標檢索對自己置身其中的行業(yè)環(huán)境背景獲得更系統(tǒng)、更深層次的認識和把握。   本書作者秉持嚴謹的科研態(tài)度,通過詞條的形式,對傳播學自起源迄今所涵蓋的主要理論、核心概念進行了條分縷析的系統(tǒng)歸納和整理。全書共劃分為11章,分別從“傳播的類型”、“傳播模式”、“傳播者”、“傳播媒介”、“傳播材料和內容”、“受眾”、“傳播效果”、“傳播的應用”、“媒介法規(guī)與倫理”、“傳播主要流派和大家”、“傳播學研究方法”等各個角度逐次展開,為讀者搭建了一個比較完整的認知網絡,形成了檢索方便、清晰實用的學術研究工具參考體系。

作者簡介

董璐,博士,北京國際關系學院文化與傳播系傳播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傳播學理論、社會學研究方法、媒介管理與經營等領域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先后獲得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法學學士學位(1996年)、德國斯圖加特傳媒大學媒體管理碩士學位(2001年)、中國傳媒大學文學博士學位(2005年)。    
  參與、負責多項與上述領域相關的課題和項目,并在國內外刊物上發(fā)表論文10萬余字;著有《傳媒并購新論》一書,譯作有《生活中的傳播》等。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傳播的類型 1  傳播 2  內向傳播 3  人際傳播 4  組織傳播 5  群體傳播 6 大眾傳播 7  國際傳播 8 跨文化傳播 9 全球傳播 10 健康傳播 11  公共傳播第二章 傳播模式 1  傳播學 2 模式 3  傳播模式 4 傳播要素 5 拉斯韋爾模式/5W模式 6  布雷多克模式/7w模式 7  申農—韋弗模式/數學理論 8 傳播過程理論 9 格伯納模式/傳播總模式 10  奧斯古德—施拉姆循環(huán)模式 11  施拉姆的大眾傳播模式 12 丹斯螺旋模式 13 賴利夫婦模式 14 德福勒的互動過程模式 15  馬萊茨克模式/大眾傳播場模式 16  紐科姆A-B-X模式 17  韋斯特利—麥克萊恩模式/大眾傳播概念模式第三章 傳播者 1  傳播者 2 控制研究 3  信源 4 把關人 5 把關人模式 6 議程設置 7  框架 8 報刊的四種理論 9 媒介的三種模式 10 大眾傳播的功能 11  傳播控制 12 大眾傳播的體制 13 社會主義傳播制度第四章  傳播媒介第五章  傳播材料和內容第六章  受眾第七章  傳播效果第八章  傳播的應用第九章  媒介法規(guī)與倫理第十章  傳播學主要流派和大家第十一章  傳播學研究方法附錄  傳播學基礎與經典作品101部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傳播是一個溝通參與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發(fā)送者、中介和接收者,從而在傳播者與接收者之問形成了傳遞關系和交換關系。信息是傳播的內容,傳播的根本目的是傳遞信息;傳播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通過有意義的符號進行信息傳遞、信息接收或信息反饋活動的總稱。傳播是一切社會交往的實質,因此在整個人類歷史中,人類在不斷地改進自身對信息的接收、處理和吸收能力;不斷提高傳播信息的能力、速度、清晰度和便利性;也在不斷更新著在信息傳播的技術和方法論方面的思考。這些努力使得傳播成為社會發(fā)展的生產性要素。內向傳播也被稱為自我傳播、自身傳播。內向傳播是發(fā)生在同一個人體內的一種信息交流活動,是在作為意愿和行為主體的主我(I)和作為他人的社會評價和社會期待的代表的客我(Me)之間進行的信息交流。在這個傳播過程中,傳播信息的主體和接收信息的客體都是同一個人。一切發(fā)生在人體內部的信息交流,如:感覺、理解、思維、意識、情緒等都是人的內向交流。在這個交流過程中,主我和客我進行自由溝通,以達到自我的內部平衡調節(jié),通過這種思維活動進行正常的信息編碼,以保證人類其他傳播活動的正常進行。因此,內向傳播的核心是自我管理。

后記

春去夏來,我在對手中這本《傳播學核心理論與概念》作最后一遍的打磨和修改。這樣的修改已經反復多次了,每一次修改時,自己都感覺到內容在不斷地完善,文字在不斷地順暢,鏈接在不斷地全面,體系也在不斷地科學,于是對這本書的喜愛與自信也便增添幾分;但是,隨之而來的也總是要讓它更接近完美的期望。已經過去的三五次“最后一遍修改”,每次都為下一次的加工努力找到了新的理由。我深知精益求精是沒有盡頭的,考慮到這本書的主要初衷——為報考傳播學領域研究生的學子們提供一個檢索工具,幾次改易之后,終于決定將書稿交與北京大學出版社了,以便能為參加2009年研究生考試的人所用。此時,我想起這本書的著作起源:那是2007年初的一個暖融融的冬日,在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傳播系李景強教授、北京大學出版社周麗錦編輯與我——三位北大校友的一次小聚中,我講起自己從完成在國內和歐洲的學業(yè),到成為傳媒業(yè)的從業(yè)人員,最后在高校從事相關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的既往過程,算算進入傳播學領域正好是第15個年頭了。其間不可避免地提到一些自己曾經遇到的和學生現在正向我求教的困惑,于是,作為同行的李老師向我提出了編寫這樣一本書的建議,以幫助在校學生和傳媒業(yè)的工作者們進行傳播學基本理論的梳理,為他們舉一反三地應用和在廣闊的傳播領域“沖浪”提供一個人口。麗錦又從圖書出版和內容市場的角度論證了這一選題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而這樣一個選題也讓我感到十分興奮。

編輯推薦

《傳播學核心理論與概念》的目標讀者是傳播學、新聞學和媒介專業(yè)的學生。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傳播學核心理論與概念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1條)

 
 

  •   講解傳播學核心理論重要的教材之一
  •   這本書是在圖書館借出來看了以后,決定自己要一本,因為是具有索引性質的作用,可以幫助讀者快速地掌握傳播學最重要的理論,可以事半功倍。
  •   傳播學考試參考書, 但是初步接觸覺得不易上手,理論解釋比較冗長,不是很清楚明白
  •   學傳播的,必備。
  •   書的體系很清晰,框架很好,既可以系統(tǒng)梳理知識,又可以當辭典用。
  •   全書框架清晰,重要的概念都是有英語,非常喜歡
  •   很好,每個詞條講解清晰
  •   名詞解釋很概念很明了
  •   適合泛查,內容編排很好。
    但是如果要深度了解某一種理論,還是需要去看專門的書。
  •   很基礎,很系統(tǒng),考試復習用很合適
  •   綜合常出現的考點,條理清晰,拿來應考。
  •   挺全面的,參考一下。
  •   很奇怪,書的外面沒有透明的書皮。當當是賣書的,書的內容怎樣跟他沒關系,好也沒關系,爛也沒關系。
  •   是一本相當好的書
  •   知識點多,可以用來名詞解釋
  •   對名詞解釋的復習與鞏固很有幫助,而且有一些新的名詞
  •   還沒怎么細看 蠻好的感覺
  •   不需要一直捧在手里看,記得的時候翻一翻,像一本英語單詞書~
  •   典型的國版教科書,折扣不錯
  •   考試的參考書目,蠻難的~不過折扣不錯!
  •   這本書較系統(tǒng)地整理的傳播學的概念,對理論體系的建構也有好處
  •   總結梳理了傳播學的重要概念和理論,用起來方便
  •   很適合學傳播學的朋友,像筆記,把書本沒有的一些理論也收錄了,有用
  •   條理清晰,作為新聞傳播考研的工具書用起來很方便。
  •   可以,理論層面的支持
  •   起碼有些理論的東西 可以大概看看 不是竟是講人物傳記之類的 還行吧
  •   書的封皮一般,內容倒是不錯,可以細細品讀!
  •   不錯了,準備到復習后期用來查缺補漏……
  •   快遞速度很快,書質量也不錯
  •   書質量不錯,工整且嶄新。
  •   概念還是比較全的,偶爾查查還行。比較簡單,適合入門的。
  •   很好的傳播學工具書,考研使用,比較好
  •   正版,不錯呢,好吧。。。。。
  •   傳播學的工具書,檢索很方便
  •   本書將各類和傳播學有關的內容盡可能搜羅,內容全,不過還是略微簡單些咯
  •   這本傳播學考研必讀書,詞條相對比較全面也很有實用性。。。
  •   很基礎的一些概念名詞,當錯檢查復習進度和水平的小冊子是很不錯的
  •   這不僅僅是一本有關概念的集合,更是對學科內容建立在微觀基礎上的梳理.從準備考研的角度看,既可以用來整理詞條,也可以據此對學科脈絡有一個清晰地統(tǒng)攬.
  •   還不錯,速度很快,服務也不錯
  •   其實可以算作是傳播學字典了!?。?/li>
  •   還行,對要考傳播學研究生的人來說是本好書.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