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學家訪談錄(第2卷)

出版時間:2010-1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何勤華 編  頁數(shù):441  字數(shù):488000  
Tag標簽:無  

前言

  在法律史研究(當然,在更廣泛的意義上也包括整個歷史學研究)中,大體包括四種方法:文本解讀、社會考證、民族調查和當事人訪談?! ∥谋窘庾x方法的優(yōu)點是可以不受時間的限制,即我們生活在當代的人,可以通過流傳下來的文本研究數(shù)百年或數(shù)千年之前的法律制度。其缺點則是容易忽視文本之外的研究史料,或者說容易忽視文本在實際社會生活中的影響(運用、貫徹)?! ∩鐣甲C方法的內容比文本解讀要豐富復雜得多,包括歷史上留下來的活動遺跡、考古出土的文物、國家正式文本之外的文獻資料等。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涂了研究不受時間的限制之外,研究的結論會更加符合社會生活多元化的原貌,更加接近當時事物的真實狀態(tài),也比文本解讀更為豐富多彩。其缺點是受考古出土成就的大小、歷史保留古跡的多少、資料分散零碎狀況等的限制,而且史料的來源具有很大的隨意性和偶然性?! ∶褡逭{查,即對某些具有“活化石”特征的民族(種族)作田野、社會考察。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很明顯,因為對于現(xiàn)代人來說,要對人類的早期社會進行研究,在文本文獻、考古資料、保留下來的遺跡都極為不充分的情況下,要對人類早期社會進行復原研究,利用這種還保留了原始社會生活習慣的種族群體進行考察、比較、研究,是唯一可行、有效的方法。但這種方法的缺點也是很明顯的,即這種“活化石”特征的民族數(shù)量有限,大量的民族在近代化的浪潮中,已自覺或不自覺地進入了現(xiàn)代社會。而且,即使找到了這樣的民族,對這種民族的典型性、這種民族中保留的“活化石”特征中的制度和習慣的代表性與普遍性等,也都是需要非常謹慎地分析、鑒別的?! ‘斒氯嗽L談,即對親身經歷或接觸過歷史上的事件、人物和文獻的當事人進行采訪,通過其回憶描述,再現(xiàn)以往社會生活的原貌。這種方法,雖然有許多缺點,如當事人可能因年代久遠而記憶不清,或記錯事實,或可能因某種不便說出口的原因而故意隱瞞、歪曲乃至偽造某些事實。

內容概要

  《中國法學家訪談錄》是一部當代法學史作品,采用當事人訪談的方法,通過對親身經歷或接觸過歷史上的事件、人物和文獻的當事人進行采訪,根據(jù)其回憶描述,再現(xiàn)以往社會生活的原貌,以搶救新中國法律、法學發(fā)展的活的史料。本書分為六卷:第一卷,采訪的主要是1935年之前出生的法學家;第二卷,主要訪談1948年之前出生的法學家;第三、第四、第五卷,主要訪談1949年至1960年期間出生的法學家;第六卷,主要訪談1960年之后出生的法學家。

作者簡介

  何勤華,男,1955年3月生,上海市人。華東政法大學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法學學士、博士。
  自1984年以來,共出版《西方法學史》、《英國法律發(fā)達史》、《中國法學史》(2000年兩卷本、2006年三卷本)、《20世紀日本法學》、《法律文化史譚》、《律學考》

書籍目錄

馬俊駒馬新福葉孝信司玉琢田平安劉文華劉金國劉家興劉根菊劉海年劉隆亨劉楠來朱華榮朱維究江偉何文燕余先予余能斌應松年李開國李昌麒楊一凡楊大文楊永華楊榮馨馬俊駒馬新福葉孝信司玉琢田平安劉文華劉金國劉家興劉根菊劉海年劉隆亨劉楠來朱華榮朱維究江偉何文燕余先予余能斌應松年李開國李昌麒楊一凡楊大文楊永華楊榮馨楊海坤楊鶴皋邱遠猷周忠海林榕年羅大華俞榮根趙中孚趙相林種明釗倪正茂徐學鹿徐靜村賈俊玲郭壽康郭道暉高恒崔敏康樹華梁西儲槐植董立坤覃有土韓延龍蒲堅漆多俊蔡守秋樊崇義譚兵魏平雄

章節(jié)摘錄

  志的獨立性,將使法人擬制的觀點事實上滑向法人否認說。我國民法的法定代表人制度限制了法人結構中意思自治原則的適用,同時也不利于保護善意第三人,因而有必要借鑒其他國家的立法經驗,重新塑造我國的法人代表制度。我認為基于法人財產形式的多元性,法人財產權應為一個權利束:其是法人所擁有的各種具體的權利、法益的抽象。這個抽象在以企業(yè)為標的的交易中具有簡化交易的意義,同時還使得法人的具體財產權利形態(tài)得以擺脫民法狹窄的財產制度局限,呈現(xiàn)出開放性和多層次性。  第三,法人的團體人格,在法律技術上直接來自于法人的權利能力。法人權利能力的意義,在于奠定法人團體人格的基礎,塑造法人對于權利、義務的承載能力,從而使得法人在權利、義務的歸屬上與個人劃清界限。與此同時,由于權利能力并不能使人現(xiàn)實地取得其主觀權利,所以權利能力的實質在于權利取得的可能性,它與民法的形式公平觀念相聯(lián)系。正因為如此,權利能力,即權利取得的可能,不能等同于權利能力的結果,即權利取得的現(xiàn)實。法人目的或經營范圍的存在,恰恰是對于法人權利能力結果的限制,因而不能認為是對于法人權利能力本身的限制?! 〉谒模ㄈ耸欠癖仨氁猿鲑Y人的有限責任為必備要素。我國現(xiàn)行民法確立的法人獨立責任及其成員有限責任的立法模式,發(fā)端于上世紀80年代國有企業(yè)改革的需要。然而時至今日,非公有制經濟的發(fā)展,向法律提出了協(xié)調商事主體法定主義與私法自治原則、根據(jù)不同的法人類型確認多元責任形式的要求。同時,因不符合上述立法模式而長期游離于民法調整之外的公法人、財團法人,也有在今日納入到法人制度中予以整合的必要?;诖?,我得出了法人的獨立人格并不與成員的有限責任相聯(lián)系的結論——團體一旦被法律賦予權利能力,即成為享有獨立人格的民事主體,而其成員承擔責任的方式卻不一定是單一的。據(jù)此,在未來民法典中重構我國開放型民事主體制度時可做如下選擇:第一條思路是維持現(xiàn)行民法自然人、法人的二元結構,并擴展法人概念的范圍,即法人不以成員承擔有限責任為限,還應包括承擔無限責任的法人以及其他公法人和財團法人等。第二條思路是采取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團體的三元結構。對于其中的“非法人團體”,應予說明者有二:一是這一概念除包括商事合伙組織外,也包括無權利能力社團,以因應我國民商合一的體例;二是在立法技術上,應當抽象出非法人團體的一般規(guī)則,而避免固定其具體的類型,從而為單行法的制定,以及新的民事主體類型的確認預留空間。

編輯推薦

  傾聽來自馬俊駒、馬新福、葉孝信,司玉琢、田平安、劉文華、劉金國、劉家興、劉根菊、劉海年、劉隆亨、劉櫥來、朱華榮、朱維究、江偉、何文燕、余先予、余能斌、應松年,李開國、李昌麒、楊一凡、楊大文、楊永華、楊榮馨等法學家的聲音。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法學家訪談錄(第2卷)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