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5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作者:李偉 頁數:176
內容概要
近百年來,特別是近半個世紀以來,中國社會、文化發(fā)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作為中國社會重要的交際工具和文化載體的漢語及其方言,也隨之發(fā)生重大的變化,從語音、詞匯、語法到語義都出現許多新的變異現象。深入細致地調查研究漢語及其方言的變化、變異,具有重要的理論、學術意義和實用價值?! 【蜐h語方言調查研究來說,以往一般都采用傳統的方言調查研究方法,也就是在對發(fā)音合作人進行個案調查的基礎上,對方言語音、詞匯、語法系統進行共時、靜態(tài)的描寫、分析,有些并與古音韻、古詞語進行歷時比較,這種研究取得重大成就,碩果累累,使?jié)h語方言學蓬勃發(fā)展起來。但過去的漢語方言研究很少聯系社會、人文因素進行動態(tài)的調查、分析、描寫,這是值得我們調查研究的。20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在調查研究漢語方言的時候,曾想在這方面做些探索,因受學識及其他條件的限制,沒有做任何實際工作。到了八十年代,我開始關注、學習、研究社會語言學,學術視野開闊一些,并取得·一些心得,同時受現代科學多學科結合特點的啟發(fā),更想將社會語言學的理論方法與方言學的理論方法結合起來,綜合采用個案調查及靜態(tài)描寫與群體調查及動態(tài)描寫、分析相結合的跨學科方法,調查研究漢語方言,描寫、分析方言的基本面貌和主要特征,及其共時變異與歷時變化情況,曾寫了兩三篇相關的文章。當時的這種研究很少,也很不深入、細致,此后又沒能繼續(xù)下去,這方面的研究沒有取得多少成果,這使我深感遺憾與慚愧,也是我的一種心痛!
作者簡介
李偉,1976年生,山西省洪洞人。1999年畢業(yè)于山西師范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2006年獲上海大學文學碩士學位,2009年獲中國傳媒大學文學博士學位?,F為山西師范大學講師。主要從事社會語言學和方言學的研究,在國內專業(yè)性學術刊物上發(fā)表相關論文數十篇。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緒論第一節(jié) 陽泉市概況第二節(jié) 陽泉方言概況第三節(jié) 文獻綜述第四節(jié) 研究依據及意義第二章 漢語陽泉方言語音變異研究方案第一節(jié) 調查范圍和對象第二節(jié) 研究方案第三節(jié) 本研究特色-_第三章 陽泉方言的語音系統第四章 陽泉方言語音變異考察第一節(jié) 陽泉方言聲母變異考察第二節(jié) 陽泉方言韻母變異考察第三節(jié) 陽泉方言聲調變異考察第四節(jié) 陽泉方言入聲變異考察第五章 陽泉方言語音變異的社會語言學分析第一節(jié) 語音變異的社會因素分析第二節(jié) 語音變異的語言能力分析第三節(jié) 語音變異的語言態(tài)度分析第四節(jié) 語音變異的媒介因素分析第五節(jié) 被試社會特征屬性選擇相關度實驗分析第六章 陽泉方言語音變異的城鄉(xiāng)差異分析第一節(jié) 陽泉方言語音變異的城鄉(xiāng)差異分析第二節(jié) 陽泉方言語音變異城鄉(xiāng)差異的社會語言學分析第七章 結論與思考第一節(jié) 漢語陽泉方言語音變異研究的主要結論第二節(jié) 陽泉方言語音變異研究的思考和啟示附錄陽泉方言社會語言學調查問卷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東西長75千米,南北寬63千米。東與河北省平山縣、井陘縣和本省平定縣接壤,西臨本省陽曲縣,南連壽陽縣與陽泉市郊區(qū),北靠五臺縣與定襄縣,總面積2440平方千米??h境四周群山環(huán)繞,境內山脈縱橫,白馬山東西橫亙,管頭梁南北縱貫,于是全縣分成了盂城盆地和西煙盆地兩個盆地。 礦區(qū)位于城區(qū)的西側,西、北、南三面均與郊區(qū)毗鄰,大部分位于山腳下,總面積10平方千米。礦區(qū)是一個以產煤為主,同時擁有電力、冶金、機械、建材等多種工業(yè)門類的新興工礦區(qū)。面積10平方千米,人口22萬,是陽泉市各區(qū)縣中人口密度最高的,也是陽泉市人口最雜,外來人口最多的一侖區(qū)。 郊區(qū)環(huán)繞在城、礦兩區(qū)的周圍,東面和南面與平定縣接壤,北面與盂縣交界,西面與壽陽縣毗鄰,總面積633平方千米。郊區(qū)地貌以山地和丘陵為主。西部是山地,東部是丘陵,呈現出西高東低的走勢?! ?/pre>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