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8 出版社:人民體育出版社 作者:柏忠言,張蕙蘭 頁數(shù):629 字數(shù):430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瑜伽——氣功與冥想》一書與悠久古老的瑜伽藝術(shù)一樣,不但經(jīng)得起且早就通過時間的驗證了。 本書在1986年初版,其受歡迎的程度與年俱增。有許多人均循此書習練而成為現(xiàn)今在中國的瑜伽老師,由此可見此書的寶貴價值之一斑。其中有許多人還是堅持不懈地修習此書并以其為授課教材。 張蕙蘭女士隨著柏忠言先生把瑜伽經(jīng)由此書介紹到了現(xiàn)代中國,也經(jīng)由她長期在中央電視臺播出的“蕙蘭瑜伽電視系列”,使許多人都很親切地稱呼張蕙蘭老師是當代中國的“瑜伽之母”。 此書內(nèi)容是如此的廣博精深,縱使已跟著習練了多年,但每次再讀時,卻總有更新的資訊出現(xiàn)。所以在瑜伽的領(lǐng)域里,無論你是初學或已是資深修習者,在未來多年的日常生活中,你都能從書中找到不同凡響、實用性極高的寶藏,這是我們緊信不疑的。
作者簡介
柏忠言,當代造詣深厚正統(tǒng)的瑜伽宗師柏忠言(瑜伽名字是悉達斯瓦魯普·阿南達)來自于包括了像羅摩奴閣、柴坦尼亞等著名的歷史人物的一脈。這個歷史悠久的師徒相傳是從最初最有權(quán)威的薄伽梵史利克爾史講授瑜伽最高層次的權(quán)威文獻《薄伽梵歌》開始的。
柏忠言教授瑜伽超
書籍目錄
導論把中國氣功和印度瑜伽共冶一爐怎樣按本書學習瑜伽工間瑜伽練習第一篇 瑜伽姿勢(阿薩那)和瑜伽潔凈功法 第一章 瑜伽姿勢練習——導言 第二章 瑜伽姿勢學習課程與日常修習計劃介紹 第一節(jié) 姿勢學習課程 第二節(jié) 姿勢日常修習計劃 第三節(jié) 年紀較大者用的特別學習課程 第四節(jié) 姿勢日常修習計劃(年紀較大者用) 第三章 瑜伽姿勢功法(阿薩那) 第一節(jié) 肘部練習 肩旋轉(zhuǎn)式 膝旋轉(zhuǎn)與彎曲練習 腳踝練習 腳趾練習 半蓮花膝部練習 動物放松功 蹬自行車式 腿旋轉(zhuǎn)式 英雄式 頂峰式 韋史努式 蛙式 神猴哈努曼式 牛面式 第二節(jié) 蹲式 敬禮式 鴨行式 放氣式 花環(huán)式 第三節(jié) 罐頭開啟器和炮彈式 下半身搖動式 船式 上伸腿式 貓伸展式 虎式 搖擺式 半艦式 向太陽致敬式 第四節(jié) 腹部按摩功 簡化脊柱扭動式 腰轉(zhuǎn)動式 轉(zhuǎn)軀觸趾式 半脊柱扭動式 脊柱扭動式 扭背雙腿伸展式 腰軀轉(zhuǎn)動式 眼鏡蛇扭動式 第五節(jié) 圣哲瑪里琪第一式 單腿交換伸展式 雙腿背部伸展式 蝴蝶式練習 束角式 單腿跪伸展式 圣哲瑪琪第二式 坐角式 半蓮花坐單腿背部伸展式 山式 第六節(jié) 叩首式 直角式 鏟斗式 駝鳥式 叭喇狗式 半蓮花單腿獨立伸展式 雙角式 增延脊柱伸展式 第七節(jié) 人面獅身式 榻式 前伸展式 眼鏡蛇式 蛇擊式 蛇伸展式 駱駝式 拱背升腿式 狗伸展式 輪式 弓式 搖籃式 半蝗蟲式 全蝗蟲式 上輪式 魚第一式 魚式 鴿王式 第八節(jié) 三角伸展式 三角轉(zhuǎn)動式 側(cè)角伸展式 側(cè)角轉(zhuǎn)動式 加強側(cè)伸展式 風吹樹式 門閂式 第九節(jié) 手臂伸展式 樹式 戰(zhàn)士第一式 戰(zhàn)士第二式 戰(zhàn)士第三式 幻椅式 摩天式 半月式 鳥王式 鶴禪式 第十節(jié) 梨式 側(cè)梨式 臥角式 身腿結(jié)合式 肩倒立式 無支撐肩倒立式 單腿肩倒立式 倒箭式 頭倒立式 蝎子式 第十一節(jié) 頸部練習 獅子第一式 獅子第二式 瑜伽眼睛保健功 第十二節(jié) 仰臥放松功 俯臥放松功 魚戲式 臥英雄式 鱷魚式 第四章 瑜伽潔凈功法——導言 “涅悌”法 “商卡·普拉剎拉那”潔腸法 “瓦尼薩爾·道悌”法 “巴斯蒂”法(Basti,即瑜伽灌腸法) “卡帕爾·巴悌”法 特拉他卡法(Trataka,一點凝視法) 瑜伽斷食法 第五章 結(jié)語第二篇 瑜伽松弛功 第六章 瑜伽休息術(shù)——導言 誘導詞詳篇 誘導詞簡篇 誘導員朗誦要領(lǐng) 小結(jié)第三篇 超脫于心靈功 第七章 自覺——導言 功法一 觀察心靈的內(nèi)容 功法二 沉默見證人 功法三 連續(xù)的自覺 功法四 觀察夢境(清晰夢) 功法五 控制你的心靈第四篇 瑜伽冥想及有關(guān)功法 第八章 瑜伽冥想的目的 第九章 克服愚昧無知、激情和善良三態(tài)的影響 第十章 瑜伽冥想前的預備功和其他瑜伽冥想法——導言 第十一章 瑜伽師論人的構(gòu)成和瑜伽經(jīng)絡系統(tǒng) 第十二章 瑜伽冥想姿勢(阿薩那)——導言 簡易坐 半蓮花坐 蓮花坐 至善坐 吉祥坐 悉達斯瓦魯普坐 雷電坐 第十三章 調(diào)息法——導言 關(guān)于練習調(diào)息法、收束法與契合法的 忠告 瑜伽呼吸——自然而完全的呼吸 風箱式調(diào)息 圣光調(diào)息 “昏?!笔秸{(diào)息 “昏眩”式調(diào)息(可替換做法) “清涼調(diào)息 清理經(jīng)絡調(diào)息功 喉呼吸 第十四章 收束法和契合法——導言 收頷收束法 站式收頷法 收腹收束法 腹部滾動按摩 提肛契合法 會陰收束法性能量運行契合法(VajroIi)練習——導言 性能量運行契合法(常規(guī)形式) 性能量運行契合法(極端形式) 區(qū)別提肛契合法、會陰收束法和性能量 運行契合法的練習 手指契合法 烏鴉契合法 “舌抵后腭”契合法 極端的“舌抵后腭”契合法(哈他瑜伽形式) 鼻尖凝視法 凝視第三眼穴位契合法 大收束法 向天契合法 母胎契合法 大契合法 五分鐘消除緊張功第十五章 提升生命之氣——導言 一點凝視法 功法一:觀想和刺激某些氣輪 功法二:觀想和刺激某些氣輪 功法三:觀想和刺激某些氣輪 功法四:觀想和刺激某些氣輪 功法五:觀想中經(jīng)蘇舒姆那管道 功法六:清理中經(jīng)蘇舒姆那管道 功法七:清理中經(jīng)蘇舒姆那管道(可替換做法) 功法八:熱蜜露流契合法 功法九:喚醒昆達利尼蛇 功法十:吸取蜜露 功法十一:觀想昆達利尼蛇 功法十二:昆達利尼蛇瑜伽 功法十三:昆達利尼蛇瑜伽 功法十四:昆達利尼蛇瑜伽 功法十五:昆達利尼蛇瑜伽 一份提升生命之氣的修煉計劃 提升生命之氣練習的各種困難和危險第十六章 瑜伽語音冥想——導言 1.噢(口姆) 2.噢(口姆)母·哈瑞·噢(口姆)母 3.哈里波爾·尼太一戈爾 4.瑪?shù)つ且荒獫h那 5.瑪?shù)つ且荒獫h那·木哇利·哈瑞波爾 6.戈帕拉·戈文達·哇瑪·瑪?shù)つ且荒獫h那 瑜伽語音冥想術(shù)的其他練習方法 進步的各個階段 關(guān)于修習瑜伽語音冥想術(shù)的一些建議第十七章 幾種不同形式的禪(冥想)第十八章 瑜伽冥想結(jié)語第五篇 習瑜伽者的生活方式 第十九章 生活方式——導言 第一節(jié) 不服用任何致醉物 第二節(jié) 不賭博 第三節(jié) 不搞不正當?shù)男孕袨? 第四節(jié) 素食(不吃肉類) 生活方式小結(jié)全書的結(jié)束語附錄 療效及對人體各部分鍛煉作用的索引作者簡介
章節(jié)摘錄
第四篇 瑜伽宰相及有關(guān)功法瑜伽冥想的目的瑜伽冥想術(shù)的目的在于獲致內(nèi)心和平與安寧。然而實際上遠不止此。瑜伽冥想術(shù)的目的是達致無限的精神之愛、歡樂、幸福和智慧。在《薄伽梵歌》一書中,克樂史那(Krsna)說——當一個人由于修煉瑜伽而使其心靈完全脫離物質(zhì)性的心理活動時,這么一種瑜伽修煉的至善階段就叫做入定或三昧境界(Samadhi)。在這種歡樂狀態(tài)中,人就處身在無限的超然幸福里,并通過各種超然的感官而自得其樂。確定這種狀態(tài)之后,人就再也不會離開真理,而一旦獲得這種成就,他就會認為:沒什么能夠比這收益更大的了?!侗≠よ蟾琛返诹碌诙炼炍覀兇蠹叶枷肟鞓沸腋?,這是極為自然的。有些人錯誤地認為:習瑜伽者不要或不關(guān)心幸??鞓?。習瑜伽者是要幸??鞓返?。在這方面,習瑜伽者和別人完全無異。但瑜伽者在謀求幸福上更為合乎科學得多。他分析過:幸??梢栽谀睦镎业?,在哪里找不到;或者更確切地說,他分析過:哪里找得到多少幸福,而在別的某處,找到的幸福以是怎樣地多得多。習瑜珈者的結(jié)論是:大多數(shù)人在追求幸福中到頭來反而落得痛苦不幸。瑜伽師說,原因在于愚昧無知。如果不說是大多數(shù)人,確實有許多人試圖尋求幸福的方法全是盡量多地謀求感官上的快樂感受。但是,就算是那些極為富裕、因而物質(zhì)感官享受設施應有盡有的人們也還是痛苦不幸的。事實上,這樣的富人往往比那些不那么富裕的人還要痛苦不幸些。瑜伽師根據(jù)他對別人的這些觀察心得,以及科學地觀察自己從感官享受中得到或沒有得到的那些真正而又持久的幸??鞓肪烤褂卸嗌俜至?,他就合乎邏輯地判斷:從令人愉快地感官經(jīng)驗中獲得的幸福分量極為有限。這種幸福極為淺薄,瞬息消逝。正如對于一個在沙漠中受著酷熱煎熬而瀕臨死亡邊緣的人來說,一兩滴水無法解除他的干渴一樣,同樣地,從感官享受中獲得的極度有限的幸福是不可能令人感到滿足的。而且瑜伽師還觀察到:為了爭取這一點點分量極為有限的所謂幸?!獙嶋H上根本不是什么真正的幸?!藗冞€在經(jīng)歷如此多的憂患、哀傷,等等。換言下,不僅感官享受不能令人滿足,而且,如果人們把實現(xiàn)這樣的感官享受認作自己的人生目標的話,他就會受到憂慮、憤怒、懊惱失意等等的百般折磨。這樣一名享樂主義者是在為了這么微小的一點東西而付出巨大的代價。他從自己感官享受中獲得的細微份量的幸福完全是得不償失——真的,為追求這種幸福所引起的痛苦不幸已經(jīng)把這丁點幸福給抵銷了。享樂主義者總是時刻憂心忡忡。他的憂慮起碼有五種直接原因。第一,他害怕得不到自己想得到的東西。為了從事感官享樂,他需要獲得感官享樂的各種對象(事物)。無論他得到了多少,他的欲望總是永遠無法饜足,即總是感到空虛,因此,他總是要求更多的東西,得寸進尺。換言之,他總是擔心自己所擁有的還不足夠。他還老是擔心自己值得不到所追求的新“事物”。享樂主義者憂心忡忡的第二個原因是追求意中物總有不可避免的失敗。這就引起懊惱失意與憤懣心情。享樂主義者憂心忡忡的第三個原因是他害怕失去他已擁有的感官享樂的事物。這還包括(但不只限于)他對自己死亡的下意識的恐懼,因為在死亡時他所擁有和眷戀執(zhí)著的一切都會失去。這樣一個享樂主義者總是時刻都充滿極度驚惶恐懼的心情。享樂主義者憂心忡忡的第四個原因是他知道,盡管他成功地獲得了人生中的各種感官享樂,卻還是得不到滿足。這使他感到自己的生命虛度了,缺乏人生的目的——可是,他還不愿意承認這一點,或者對此采取什么措施,于是,他繼續(xù)試圖說服自己和他人相信:自己是幸福的。享樂主義者老是憂心忡忡的第五個原因是他失去某些原已擁有的東西。人的一生自始至終總有一些他擁有的事物不斷地被盜、遺失、損壞等等。因此,眷戀著這樣一些所有物的人就接二連三地體驗到惡劣、痛苦的心情。憂慮自然還表現(xiàn)為以下各種情形,或直接引起這些情形:憤怒,懊惱失意、嫉妒、混亂迷惘、說謊、欺騙、偷盜,等等,有時甚至還引起狂暴的行為。這種憂慮及有關(guān)的各種情結(jié)(憤怒、嫉妒、恐懼,等等)也會帶來種種身體問題和疾病。從消化功能失調(diào)到高血壓及心臟等等許多疾病和不適,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一個人潛在的憂慮、緊張、憤怒、恐懼,等等上面。此外,人們還認為,這種內(nèi)心的痛苦和混亂正是使人們轉(zhuǎn)向諸如毒品和酒精一為摧殘身心的事物的主要原因。自殺差不多總是內(nèi)心痛苦的結(jié)果,當然是無疑的了。因此,瑜伽師清楚地認識到:要在物質(zhì)感官享樂中尋求幸福和滿足的企圖不會導致幸福,而只會導致內(nèi)部與外部、精神與肉體的痛苦。一個有智慧的人不去參與那痛苦的源泉,這痛苦之源是由于與物質(zhì)感知接觸而形成的。昆悌(Kunti)的兒子??!這樣的歡樂有始也有終,因此,智者不以此為樂?!侗≠よ蟾琛返谖逭碌诙炓虼耍べ熃Y(jié)論說:為了得到真正的幸??鞓?,人就必須擺脫種種物質(zhì)欲望,并從而擺脫一切與物質(zhì)欲望相聯(lián)系的憤怒、憂慮,等等。如果一個人在放棄目前這具軀體以前,就能夠按捺得隹種種物質(zhì)感官的慫恿,并且能遏制住欲望與憤怒的力量的話,他就成為一個瑜伽師,而且在現(xiàn)世中也得到幸福?!侗≠よ蟾琛返谖逭碌诙灢⒉皇氰べ煂π腋?鞓凡桓信d趣。他是感興趣的,但他明白到:真正的幸福是在內(nèi)里的——真正的幸福是品嘗到內(nèi)心和平、智慧和精神之愛的蜜露。當一個人內(nèi)心幸福,內(nèi)心積極活躍,內(nèi)心歡欣鼓舞、一片光明,那么實際上他就是完美至善的神異術(shù)士了?!侗≠よ蟾琛返谖逭碌诙捻炍镔|(zhì)欲望藏寓在心靈中,因此,要征服種種物質(zhì)欲望,即欲念,人們就必須征服心靈。人們必須成為心靈的主人,而不是成為心靈的奴隸。由于心靈是各種感官的君王,要征服心靈或要成為心靈的控制者,就是要成為一切感官的主人。一個成了心靈的主人的人,梵文就叫“戈斯瓦米”(goswami)。凡是想認識瑜伽或修煉瑜伽有所成就的人都應該理解梵語詞“戈斯瓦米”及其反義詞“戈達斯”(godas)。梵語詞“戈”(go)的意思是感官(包括心靈和藏寓在心靈中的各種欲念),“達斯”(das)的意思是奴仆。因此,“戈達斯”的意思是各種感官的奴仆?!八雇呙住保⊿wami)的意思是主人。因此“戈斯瓦米”的意思是各種感官的主人。做一名習瑜伽者就是要做一名戈斯瓦米。一個“戈達斯”決不是什么瑜伽師,哪怕他自封為瑜伽師也罷!當一個人摒棄了一切物質(zhì)欲望,他既不為物質(zhì)享樂而奔忙,也不從事于追求成果的活動時,就可以說已經(jīng)達到瑜伽境界?!侗≠よ蟾琛返诹碌谒捻灝斄曡べふ咄ㄟ^修煉瑜伽來制約自己的內(nèi)心活動,并進入了超然存在的境界(Transcendence)——徹底清除了一切物質(zhì)欲念——就可以說,他已到達了瑜伽的境界?!侗≠よ蟾琛返诹碌谑隧炦@樣一個戈斯瓦米,即心靈與各感官的控制者,也稱為一名王瑜伽師(rajayogi)。梵語“拉扎”(raja)的意思是國王、君主。心靈是各種感官的君王。如果你控制了心靈,那你也就控制了所有其它的感官。如果你控制了心靈這一個君王,那么你也就成了君王,即心靈各各感官的君王了。要成為一名王瑜伽師或戈斯瓦米,也就是要實現(xiàn)入定(Samadhi)境界——而這就是獲得解脫。這就是一切瑜伽師的結(jié)論。而實現(xiàn)的途徑就是瑜伽冥想。一切真實無訛的瑜伽冥想術(shù)的最終目的都在于把人引導到解脫的境界。一名習瑜伽者通過瑜珈冥想來制服心靈,并超脫物質(zhì)欲念,感受到和原始動因(TheOriginalCause)直接溝通。這給他以人所能有的最高幸福。瑜伽冥想自然也對人的身體健康產(chǎn)生非常積極的影響。就連一名初學的瑜伽冥想者由于內(nèi)心更為平靜,也會感到自己少一點緊張、怒氣,等等。這順次以意味著,他較少可能患下那許多由緊張與憂慮引起的疾病。在某個意義上說,由于人的免疫系統(tǒng)是和人的心態(tài)緊密相連的,可以說,瑜伽冥想是最強有力的預防性醫(yī)藥。瑜伽冥想練習者也更能做到放棄那些對其健康極有摧殘力的壞習慣,如飲酒、吸煙、吸毒、不正當?shù)男孕袨?,等等。這樣的瑜伽冥想練習者做出最為殘害身體的行為——自殺——的可能性就更小了。習瑜伽者深信:瑜伽冥想是確保身體與精神兩方面都健康的關(guān)鍵方法。第九章克服愚昧無知、激情和善良三態(tài)的影響為了更多地認識克服物質(zhì)觀念的瑜伽冥想方法,你就必須很好的掌握古代瑜伽關(guān)于物質(zhì)自然界三種狀態(tài)的傳統(tǒng)概念,即愚昧無知、激情和善良(盡管你可能不贊同這些概念)。根據(jù)瑜伽師們的說法,自我,即人,由于受到自然界三種狀態(tài)的蒙蔽,所以是受控制、受支配的。如果一個人處于愚昧無知狀態(tài)的影響、支配下,就會希望獲得某一特定類型的感官享受——例如,他可能想睡眠或被麻醉。另一方面,如果一個人處于激情狀態(tài)的影響支配下,他可能要作性的享樂。而如果他是處于善良狀態(tài)的影響支配下,他可能要享受在公園或農(nóng)村度過和平寧靜的一天。因此,在所有這些情況下,人的欲念的性質(zhì)是由物質(zhì)自然界中哪一種影響、支配著他的狀態(tài)(愚昧無知、激情和善良)來決定的。按瑜伽師的看法,只要一個人仍然是受到物質(zhì)自然界的三種狀態(tài)即愚昧無知、激情和善良的支配,他就不是自由的——還沒有從物質(zhì)欲念的羈絆中解脫出來。要從物質(zhì)欲念中解脫出來,他就必須超脫自然界這三種狀態(tài)的影響。按瑜伽師們的看法,每一個人都被愚昧無知、激情和善良所蒙蔽著。可是,在任何特定時刻這三者中總有一種占著主要地位。例如,一天的某一時刻,一個人有可能受愚昧無知狀態(tài)的影響多于受激情良善影響。而在另一個時刻,他就更多地處于激情狀態(tài)的影響下。因此,雖然這三者經(jīng)??偸怯悬c活躍,但在特定時刻,總有一種或另一種狀態(tài)是主要的狀態(tài)??藰肥纺窃凇侗≠よ蟾琛防镎f——婆羅多族的兒子?。∮袝r候,激情狀態(tài)盛極一時,就把善良狀態(tài)克制下去了;有時候,善良狀態(tài)比激情狀態(tài)更強大;而另一些時候,愚昧無知的狀態(tài)又占統(tǒng)治地位,壓倒了善良和激情狀態(tài)。這么一來,物質(zhì)自然界這三種狀態(tài)之間總存在著謀求最高統(tǒng)治地位的競爭?!侗≠よ蟾琛返谑恼碌谑灐侗≠よ蟾琛芬粫笍氐孛枋鲎匀唤缛N狀態(tài)的特點。據(jù)說,愚昧無知(梵文tamas,音譯塔瑪斯)是最低下和最壞的。婆羅多族的兒子啊!愚昧無知引起了一切生靈的幻覺妄想。這種狀態(tài)的結(jié)果是瘋狂、懶惰和睡眠,這些結(jié)果束縛住受制約的自我?!侗≠よ蟾琛返谑恼碌诎隧灳惚R(Kuru)族的兒子啊!當愚昧無知狀態(tài)有了增長時,瘋狂、幻覺妄想、怠惰和黑暗就都表現(xiàn)出來了?!侗≠よ蟾琛返谑恼碌谑炄藗冋J為,處于激情狀態(tài)下的影響是一種比處于愚昧無知狀態(tài)下影響更高的境界。然而《薄伽梵歌》說得清楚,處于激情狀態(tài)影響下確實是不足取的——昆悌(Kunti)的兒子??!激情狀態(tài)是從無限制的欲念和渴望中產(chǎn)生出來的,正是由于這個原因,人們才被限制在追求物質(zhì)成果的活動中?。 侗≠よ蟾琛返谑恼碌谄唔炂帕_多族的首長??!當激情狀態(tài)有了增長時,重大執(zhí)著、不可控制的欲念、追求和緊張的努力的種種征象也就都表現(xiàn)出來、發(fā)展起來了?!侗≠よ蟾琛返谑恼碌谑炋幱谏屏紶顟B(tài)的影響下比處于愚昧無知和激情這兩種狀態(tài)的影響下無限優(yōu)越?!侗≠よ蟾琛钒堰@點說的很清楚——當智慧的光照亮了人體的所有門戶時,人就能體驗到善良狀態(tài)的各種表現(xiàn)了?!侗≠よ蟾琛返谑恼碌谑豁灍o罪的人?。∩屏紶顟B(tài)由于比其他狀態(tài)更純潔,是光輝四射的,它把人從一切罪惡報應中解脫出來。處于這種狀態(tài)的人們培育、發(fā)展智慧,但是他們卻受到幸福這一概念的制約?!侗≠よ蟾琛返谑恼碌诹瀼摹侗≠よ蟾琛愤@一則論述來看,人們可能奇怪:瑜伽師為什么要超越善良狀態(tài),或為什么認為有必要超越這種狀態(tài)。答案可以在克爾史那的這段論述的最后一句話里找到。處于善良狀態(tài)的人仍然只是對自己的幸福感興趣。換言之,雖然他的欲念,譬如說,要比處于愚昧無知或激情狀態(tài)的人的欲念更純潔些、更微妙些,但他仍然是以私已為中心的。換言之,他終極與基本的關(guān)心只在于自己的幸福——獲得啟發(fā)的幸?!刺幱谏屏紶顟B(tài)。換言之,當愚昧無知狀態(tài)或激情狀態(tài)而不是善良狀態(tài)開始影響他的身心,從而剝奪了他從善良狀態(tài)所獲得的幸福時,這樣的人就會感到非常難過和沮喪。他還沒有超脫所有這三者的影響——對于這三種影響的自然活動,他不能夠保持作為一個不受影響的、超脫的見證人的地位。他還沒有達到對整體作出愛心服務的那個臺階的高度上——因此,他并沒有真正獲得解脫。(只有)當這個被禁錮在肉體中的生靈能夠超越這三種狀態(tài)時,他才能從出生、死亡、衰老和此三者的痛苦中解脫,而在今生也能享受甘露。——《薄伽梵歌》第十四章第二十頌只有對自身幸福不感興趣的人才能夠真正幸福,這個見解,在愚昧無知的人看來,似乎是怪論,令人糊涂——但是,對于有智慧的人來說,則是合乎邏輯和容易理解的?!侗≠よ蟾琛分?,阿樂朱那(Arjuna)問克爾史那——我親愛的老師,從哪些征象可以知道這一個人已超脫了愚昧無知、激情和善良三種狀態(tài)呢?這樣的人有些什么行為呢?他又是怎樣超脫自然界這三種狀態(tài)的呢?——《薄伽梵歌》第十四章第二十一頌克樂史那回答說——當一個人面對著啟發(fā)(善良狀態(tài)的影響)、眷戀執(zhí)著(激情狀態(tài)的影響)和幻覺(愚昧無知狀態(tài)的影響)時,并不憎恨它們,而當它們消失時,也不想望它們;當一個人像一個毫無關(guān)系者那樣穩(wěn)坐著,處于自然界三態(tài)物質(zhì)反應范圍之外,他知道只有這些狀態(tài)在起作用,而自己則保持堅定不移,不為所動;當他對歡樂與痛苦一樣看待,對一塊泥土、一顆石頭、一錠黃金都投以相同的眼光;他是明智的,把贊揚和詆毀同等對待;他寵辱不驚,對所謂私敵、所謂摯友一視同仁,他放棄一切僅僅旨在為他謀取私利的活動——據(jù)說,這樣一個人就超越了物質(zhì)自然界的三種狀態(tài)了?!侗≠よ蟾琛返谑恼碌诙炼屙瀸崿F(xiàn)瑜伽至善境界的人就是這樣的人:愚昧無知、激情和善良狀態(tài)在他的身心上發(fā)揮作用時,他意識到這種情況,但卻體會到自己超脫這種影響或不為所動。這樣的一個人既不對這些影響惟命是從(即不對自己的身心惟命是從),也不因為這些影響正在發(fā)揮作用而感到憎惡。他是作為一個超脫的見證人來體驗這一切的。如果說,他既不把注意力放在這些影響的命令要求上,也不對這些影響惟命是從,那么,他又注意什么,聽命于什么事物呢?回答是他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對整體的服務上,因為他受到精神之愛的力量的鼓舞或推動,而這種力量是超越愚昧無知、激情和善良等狀態(tài)而與它們迥然不同的。這樣一個解脫了的瑜伽師可以比喻為一個專心致志地做自己的工作而對天氣不太在意的人??赡苁顷柟馄照盏那缣欤ㄟ@個可以比擬為善良狀態(tài)),或者云霾密布的陰天(這個可以比擬為激情狀態(tài)),或者是雨天(這可以比擬為愚昧無知狀態(tài))。雖然他知道:“啊,今天有太陽!”或者“啊,今天下雨啊!”但他仍然埋頭做自己的工作。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瑜伽和印度教 印度教對于靈魂和肉體的關(guān)系是這樣認為:生命不是以生為始,以死而終,而是無窮無盡一系列生命之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段生命都是有前世造作的行為(業(yè))所決定。 動物、人和神的存在都是這個連鎖中的環(huán)節(jié)。一個人的善良品行,可以使他升天,邪惡則能令他來世墮為畜類。一切生命,即使在天上,都必有終期,不能在天上或人間求得快樂。虔誠的印度人愿望是獲得解脫,即脫離生死輪回,在那種不變的狀態(tài)之中獲得安息,這稱為梵和涅。 牛被印度人看作是神的化身,受到人們的保護不被宰殺。牛被稱作“如意?!?,也代表幸福吉祥;印度人使用牛糞來治療皮膚病和一般的外傷,療效非常好。恒河是印度的圣河,他孕育了印度的文明,人們稱天河,每年的許多節(jié)日和祭典都在恒河河畔舉行,小孩子的成人禮也需要恒河水來淋浴。經(jīng)??吹饺藗冊诤愫又邢丛∩眢w,人們希望通過圣水消除疲勞、驅(qū)除疾病、洗凈身體的罪惡。 祭典是敬神的重要表現(xiàn),祭祀也是人們祈求幸福的出現(xiàn)和召喚神秘力量的產(chǎn)生。在古代的圣典就紀錄了名目繁多的祭典內(nèi)容和方法。古代祭祀是大型的活動,一般人無法承擔這些的花費,數(shù)以千計的牲畜被宰殺,雇用勞力搭建氣派的祭臺,制作上好的香火和貢品,還要請婆羅門來擔當祭典的主持人和重要工作,看一個祭祀的成功與否還有看是否有重要人士參加,那些出生名望家族以及有威望的人,知名的憎人的參加將使承辦者獲得極大的榮譽?,F(xiàn)在,人們?nèi)匀粓猿旨漓氲膬x式,但是內(nèi)容已變得十分的簡單,通過詠念梵文和使用簡單的祭祀物品就可以完成全部的過程。當然,古代沿襲下來的一些要求依然被現(xiàn)代人所遵守。 印度人民供奉的的神有許多,這主要是因為眾多教派都存在的原因。教派之間相互尊重,相互融洽,大家都有自己的主神,對于其他的神的存在通常被看作是神的不同形式。 苦行是瑜伽士尋求解脫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印度經(jīng)常可以看到坦胸露肩的苦行者在路旁打坐冥想,在這段其間里苦行者以極端瑜伽方式對待自己的身體,生活極其簡單并實行徹底的禁欲。有時還遵守古代沿襲下來的各種條例規(guī)定,苦行者通常身體消瘦,衣襟簡樸甚至破爛,皮膚黝黑和行囊晦澀,但是他們目光犀利,有堅定的信念和善良品行,經(jīng)常具有常人沒有的神奇的神通力,他們遵守瑜伽的道德,堅信通過苦行可擺脫業(yè)的束縛,使生命得到永恒的凈化,他們是我們敬重的人。 此外對于道德的掌握也是印證梵的重要方法。這通常包括理解經(jīng)典中存在的奧秘,豐富的知識,以及導師所傳授的精神秘密,這也包括長期體驗中對梵語的領(lǐng)悟和心靈的歷程。一個有著豐厚知識的瑜伽者在任何的地方都會得到任何生命的贊許! 人們還通過制作護身符來建立自己與神和神力之間的聯(lián)系,幾乎每一個人身上都有不止一個的飾物。這些物品大都是來自懂得祭祀的人精心制作的。是老師給弟子的禮物,也是朋友之間的信物或是來自施法的祝福。不管怎樣,那都是代表生命親近另一生命的善意的行為。 -By Hemalaya 認識真實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是如此的繽紛多彩,以至于我們經(jīng)常不經(jīng)意的就迷失在那絢麗的幻覺中,無法看到事物的本質(zhì),掙扎在無窮無盡的假象中難以拔。 那么我們有沒有辦法看清這個世界呢? 有沒有辦法認識這個世界呢? 有沒有辦法將自己與真實世界的距離縮的更短呢? 我們可以通瑜伽練習得到真實。 我們通過身體和心靈接觸世界,所以在我們準備認識世界之前我們應該先讓自己的身體處于舒適的狀態(tài).并且平靜自己奔馳不停的心,讓自己的心態(tài)非常非常的平和,非常非常的輕松。當你達到這種狀態(tài)時,你已經(jīng)準備好去認識世界了。我們對世界的認識是通過自己的知根,也就是眼睛、嘴巴、耳朵、鼻子和觸覺來感知的。 通過對瑜伽的練習,我們可以看清楚自己,可以得到身體和心靈上的健康,可以獲得寶貴的寧靜。任何一個瑜伽體位法,或者任何一種調(diào)息和冥想都可以讓我們獲得平靜,在平靜中逐步增長智慧。如果您已經(jīng)看了我在前面所講的一些瑜伽練習方法,并且照著我說的試了試,那么您應該已經(jīng)對瑜伽練習有了基本的認識。在這里您看這一部分時將會得到更多的東西。如果您還沒有看前面的內(nèi)容,那么也沒有關(guān)系,這兒講的方法您可以嘗試一下,看看能不能從中獲得一點益處。 讓我們嘗試一下感受大海帶給我們的幻覺: 深夜,我在海邊的一塊巖石上坐下來。閉上雙眼,平靜我的呼吸,直到我進入安祥的狀態(tài)。 我開始用耳去傾聽海發(fā)出的聲音,瞬間,因眾多的聲響形成了一副副的畫面。 ----是哭泣中的人所在的風中,是迅行中的山,是心底不息的呼喚,是我所有的欲望…… 我開始用鼻子去聞海的味道---苦咸的味道、甜味、香味、無味。 我無法確定…… 這一切持續(xù)后,我睜開雙眼,靜靜的注視著眼前的大海,一切幻覺消失。 為了加重此時的實在感受,我走到海邊,用手去接觸海水,并品嘗它。 那一刻海在我心中留下了真實的深刻的印象…… 這是一種認識真實的方法,它可以讓我們更深的認識世界, 更深的感知世界,更深的了解自我…… ……
編輯推薦
跟蕙蘭學瑜伽,20年來最經(jīng)典的瑜伽書籍,瑜伽愛好者最佳研習伴侶?!惰べ夤εc冥想》將助你:消除壓力;恢復體能,增強活力;增加肌肉關(guān)節(jié)的靈活;獲得身、心、靈的健康;不出家門即可練習瑜伽?!惰べ夤εc冥想》將為常年練習及初習者的理想之選!榮登最佳銷售的這《瑜伽氣功與冥想》與悠久古老的瑜伽藝術(shù)一樣,不但經(jīng)得起早就通過時間的驗證了。由“當代中國瑜伽之母”線蕙蘭和柏忠言先生合著的這本內(nèi)容權(quán)威且廣博精深的書籍,中國的許多瑜伽教師,不僅自身依循此書練習并以其為教學范本?!惰べ夤εc冥想》就像在中央電視臺上長期播放的“蕙蘭瑜伽系列”和其他蕙蘭瑜伽影碟一樣,對不同程度的練習者都提供了最完美、最完整的指導和資訊。您定能獲益匪淺!——YOGI PARAMAHAMSA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