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的復興之路

出版時間:2008-3  出版社:學苑出版社  作者:李海彬  頁數:183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把文化哲學的視角作為基本切入點,以便從深層把握不同民族國家文化的共性和個性,尤其是在“文化全球化”和“文化本土化”交織疊合的背景下,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把握中國文化現代化轉型的基本特點。闡述了中國文化的哲學闡釋、中國文化轉型的動因、中國文化轉型的歷史與邏輯、兩型現代化及其文化支撐、中國現代化模式及探索、中國文化的綜合創(chuàng)新、中國文化轉型的定位等問題。

書籍目錄

內容提要引  言第一章  中國文化的哲學闡釋  第一節(jié)  中西語境中的文化概念    一、文化的東方話語闡釋    二、文化的西方話語闡釋  第二節(jié)  文化概念的綜合解析    一、文化概念的層次    二、文化的基本要素    三、相關問題的分析  第三節(jié)  比較下的中國文化    一、中西文化基本特色的差異    二、中西基本思維方式的差異    三、中西終極價值取向的差異第二章  中國文化轉型的動因  第一節(jié)  “全球化”的潮流與謊言    一、走近全球化的潮流    二、揭穿全球化的謊言  第二節(jié)  “中華復興”的現實與虛妄    一、民族復興正當時    二、文化復興兩由之    三、復興的和被復興的  第三節(jié)  “現代化”的光環(huán)與陷阱    一、文化轉型的必要性    二、中國文化的“弱踵”第三章  中國文化轉型的歷史與邏輯  第一節(jié)  中華帝國及其文化的衰落    一、歷史的公允之論    二、“明實亡于萬歷”    三、中華帝國衰敗于明朝    四、明亡于文化腐朽  第二節(jié)  中國文化轉型的歷史之維    一、中國近現代三次文化轉型    二、中國現當代三次文化轉型  第三節(jié)  中國文化轉型的邏輯之維    一、“形轉神不轉”的“中體西用”    二、“實亡名亦亡”的“西體中用”    三、“正在進行時”的“唯物史觀”第四章  兩型現代化及其文化支撐  第一節(jié)  西方現代化及其文化支撐    一、西方現代化模式    二、文化哲學的反思  第二節(jié)  東方現代化及其文化支撐    一、東方現代化模式    二、文化哲學的反思第五章  中國現代化模式及探索  第一節(jié)  中國現代化模式探索    一、現代化模式探索的歷程    二、蘇東模式:中國的鏡子  第二節(jié)  中國現代化模式個案分析    一、超越“蘇南模式”    二、“溫州模式”及分析  第三節(jié)  現代化模式的“中國特色”    一、“中國特色”的歷史啟示    二、“中國特色”的必要性    三、“中國特色”的可能性第六章  中國文化的綜合創(chuàng)新  第一節(jié)  唯物史觀文化探索    一、唯物史觀“影響中國”    二、唯物史觀“全面勝利”  第二節(jié)  中國特色及理論分析      一、中國特色文化的探索      二、中國文化的指導思想    第三節(jié)  文化的綜合創(chuàng)新觀    一、“綜合創(chuàng)新”的界定    二、“綜合創(chuàng)新”的方向    三、“綜合創(chuàng)新”的原則    四、先進文化與小康社會第七章  中國文化轉型的定位  第一節(jié)  時代傾向與時代性    一、文化轉型的現代性確認    二、當代文化轉型的三個傾向  第二節(jié)  意識形態(tài)與民族性    一、意識形態(tài)與指導思想    二、民族認同與身份確認  第三節(jié)  文化轉型的旨歸與對策    一、中國文化的話語轉換    二、文化轉型的政策性建議參考書目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中國文化的哲學闡釋  本章試圖完成以下幾個工作:第一,在中西的語境比較中闡述本文的基本文化觀;第二,在基本文化觀的基礎上對文化諸要素加以綜合解析;第三,從中西文化比較的角度對中國文化加以“大線條勾勒”,以求廓清中國文化的肖像。在完成這三項工作的同時,本文對以下幾點進行了把握:第一,在闡述基本文化觀時,側重概念的界定;第二,在文化的綜合解析時,側重概念要素的詮釋;第三,為了更好地加深對中國文化的透視,本文同時也對西方文化進行了白描,旨在中西比較中凸現中國文化自身的特征。因此,本章的思路是:由最為抽象的概念起步,漸次向中國文化的具體形象生成,即“文化”——“要素”——“中國文化”?! 〉谝还?jié) 中西語境中的文化概念  正如“詩無達詁”一樣, “文化”亦無定說,它更像一個話題引子,仁者、智者都可以從中找到自己所要言說的話題。以柏拉圖的大智大慧來求尋美為何物,最后只得出一個結論“美是難的”。后人因此感慨到:想要表達自己所沒有能力表達的概念是不明智的。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道”只能夠體悟,不能言說,當你試圖言說的時候,你已背“道”而馳,謬“道”千里了。但是,“美”確實存在,“道”也確實存在。千百年來,盡管它們難以盡釋,人們還是努力追尋著終極的答案。與“美”和“道”一樣,“文化”也是這樣一個概念,盡管從來沒有人能夠說個究竟,但每個人都能夠真真切切地感覺到它的存在,盡管從來沒有人能夠給它下一個被普遍接受的定義,但每一次的新闡釋都不無益處。下文將借助中西比較的方法,就中、西話語體系中文化的概念加以概述,并給出我們對于文化、中國文化的一般性理解和解釋。   一、文化的東方話語闡釋  近百年來,對于文化的東方話語闡釋,東方哲人們說法不一。梁漱溟認為,文化不過是民族生活的樣法,生活就是沒盡的意欲。胡適同意梁漱溟的觀點,然而,他以杜威的“經驗的自然主義”和“工具主義”的認識論去解釋“生活”,認為“生活只是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殷海光認為“文化是一種調和模式。它也是人的心智對生活長期反應所形成的行為模式”。①徐復觀認為“所謂文化最根本的意義,乃在形成人們所共同保持的健全的人生態(tài)度。其他的政治、經濟、科學、技術,都要在這種共同的健全的人生態(tài)度上生根、消化。②余英時認為,所謂文化,“即是一個民族的生活方式,主要是精神生活方面的事,如思想、學術、宗教藝術之類,而關鍵尤其在‘方式’兩個字上。一切民族都有大致相同的精神生活,如宗教、學術、藝術之類,但‘方式’各有不同。”③余英時還從近年來西方流行的維柯和赫爾德一系的文化觀念出發(fā),強調只有個別的具體的文化,而無普遍的、抽象的文化?! ∩鲜龅恼f法,或者從文化與政治、經濟的關系中去把握,或者從文化的民族性及其傳統(tǒng)中去把握,或者從文化的靜態(tài)結構著手分析,或者從文化的功能角度人手闡釋。都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揭示出了文化的基本內涵。本文認為:從語義學的角度看,中國文字是音形義一體的文字,但以表義為主,屬于表義文字。在古漢語中,“文”與“紋”可以互訓,“文”是“紋”的假借字,故此,“文,即紋也”?!拔摹钡谋疽馐窃谔沾傻绕魑锷香懣滩⑹怪烙^?!拔幕奔唇涍^修飾而達到美觀的目的,這個概念既可以是個表示過程的動詞,又可以是個表示結果的名詞?!吨芤?系辭》有言:“天地氤氳,萬物化醇;男女構精,人文化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這是中國早期給文化所下的定義之一。  其實,與以雙音節(jié)字為主的現代漢語相比較,古漢語中多單音節(jié)字,“文”就是這樣一個有著自己獨特內涵的單音節(jié)字。在孔子那里,“文”是與“質”相對的一個范疇:“文勝質則史,質勝文則野,文質彬彬,然后君子”④。先秦以來,中國人喜以物性比擬人德,如以“山”之“厚重不遷”比喻君子之“仁”德;以“水”之“周流不滯”比喻君子“智”德;以“陶器、瓷器”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比喻君子人格的鍛造打磨過程??鬃訉τ凇拔馁|彬彬”的論述其實就是一種“比德”,他的這一“比德”說開啟了中國文化倚重“道德話語體系”解釋一切的先河?! 『喲灾拔幕本褪墙o物體質樸的內容以美好的形式?!吨芤住分杏幸回越小百S”,講的就是這個意思①。因此,從這種意義上講,文化即形式化,這是“文”的動詞性本義。文的衍生義即“美”,是形容詞,它在漢語里又與“明”字構成轉注的互訓形容詞:文即明,明即文。從語義比較的角度看,文化主要是個動詞性的名詞,是個表示過程的動態(tài)性、歷時性概念;文明則是個復合性的形容詞性名詞,是個表示結果的靜態(tài)性、共時性概念。因此,文化與文明的關系可以如此表述:因“文化”而“文明”,“文化”之后則“文明”;“文化”與“文明”在邏輯上是因果關系,從時間角度講則不是先后順序,而是同時產生和進行的,是動態(tài)中的對應關系。在此基礎上,文化的定義可以這樣表述:文化即一定地域、一定民族、經由一定歷史流變而成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的總和。其中,行為方式是思維方式的形式和表象,即“切磋琢磨”的方式,即what;思維方式是行為模式的動因和目的,即why和how。文明的定義則是:_定地域、一定民族、經由一定歷史流變而成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地域和歷史是文化和文明的時空載體,民族是它們的實施主體。  幾千年來,包括中國人在內的東方人,一直以其獨特的話語體系和言說方式表達著他們對于文化的種種看法。習慣于西方思維的中國人,或者對東方思維模式陌生的西方人,他們也許會對這些話語體系和言說方式感到陌生,但事實上,與西方人相比,東方人對文化的表達并不比西方人缺少什么。  二、文化的西方話語闡釋  從哲學的角度講,文化是個元概念。拉丁文culture(文化)一詞的本意為“耕種”,引申義為“培育”,它是一個外延和內涵都極其豐富的概念。Culture的本意與它的一個派生詞agriculture(農業(yè))的語意密切習慣,西塞羅等拉丁作家習慣用它來描述培育靈魂和心智,這便是文化的引申義。因為即使是肥沃的土壤,如果沒有人培植,就如同茂盛的麥地長出一些毫無價值的稗草。同樣,人的精神如果沒有得到訓練,也不會有好的成果。這種意義上所指稱的文化,非常接近希臘文中以提升人的性格、品位和判斷力為內容的教育,也接近德文中的“養(yǎng)成”??梢姡癱ulture”是一個表動態(tài)的詞。在拉丁文中還有一個詞“civis”,以此為詞根派生出了“city(城邦)”、“civilize”(教化)、“civilization”(文明)?! ¤b于“農村”、“農業(yè)”早于“城市”、“商業(yè)”,由此,culture(文化)一詞所內含的歷史上限比civilization(文明)所內含的歷史上限要早;同樣,盡管“culture”與“civilize”都有“教化”的意思,但一個是將“人”與“獸”群分開來,一個是將“野蠻人”與“文明人”區(qū)分開來。故此,這兩個詞仍然內含著歷史的先后順序并積淀著不同的歷史內容?! ∫陨蠈τ谖幕蛭拿鞯姆治?,主要是從詞源的角度加以分析,近現代以來,西方哲人對于文化的解釋仍然在繼續(xù)。從十七世紀德國法學家普勞多夫初步確立文化的概念后,學者們就文化的內涵和外延展開了諸多爭論,形成了許多流派。如泰勒認為“文化就是作為社會成員所需要的知識、信仰、道德、法律、風俗和其他各種能力和習慣的綜合”(E.B.Tylor,Primitive Culture(Lodon,1871)VII,p7)。這種分析已經不再局限于對文化或文明概念的外延與內涵的界定,而是對文化或文明本身進行深層的闡釋。20世紀中葉,美國文化學家克羅伯在總結前人的基礎上,提出了比較為大家所公認的文化定義:“文化是一種架構,包括各種內隱或外顯的行為模式,通過符號系統(tǒng)習得或傳遞;文化的核心信息來自歷史傳統(tǒng);文化具有清晰的內在的結構或層面,有自身的規(guī)律?!雹偃绻煽肆_伯的文化定義做引子來定義文化,那么:  首先,從橫的方面看,“文化是一種架構,包括各種內隱或外顯的行為模式”,我們把這句話修改為:“文化是一種架構,包括各種內隱的思維模式或外顯的行為模式”,這樣就更清楚一些:文化是一種架構,其內在的思維模式構成文化文本的內結構即“文化隱語”或“文化內蘊”,而其外在的行為模式則構成文化文本的外在結構即“文化口語”或“文化現象”,由此,文化可以被定義為:“文化是一種架構,這種架構是思維模式與行為模式的總和”?! ∑浯危瑥目v的方面看,作為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的總和,文化是“通過符號系統(tǒng)習得或傳遞;文化的核心信息來自歷史傳統(tǒng)”。  ……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文化的復興之路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