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經(jīng)典

出版時間:2009-3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作者:杜大寧  頁數(shù):305  
Tag標簽:無  

前言

  有位哲人說,佛教的內(nèi)容,無所不包,雖不即是科學(xué),但不違背科學(xué);雖不即是哲學(xué),但卻超子哲學(xué);雖不即是文學(xué),但卻確有文學(xué);雖不即是美學(xué),但已創(chuàng)化了美學(xué);雖不即是宗教,但也不缺宗教的素質(zhì)。  佛教自傳入中國以來,即與傳統(tǒng)文化相結(jié)合,井逐漸發(fā)展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形成了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中國佛教。由于侍入的時間、途徑、民族文化、社會歷史背影的不同,中國佛教形成了三大系,即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和南傳佛教?! h傳佛教又稱漢語經(jīng)典系佛教或漢地佛教,約可歸納為十三宗。但隨著各宗派的發(fā)展,彼此融攝,至唐代時,以十大宗派為主流。十大宗派皆成立于南北朝至唐朝之間,其中以大乘佛教為主,共有八宗。雖然也有小乘傳承,但多為大乘所融攝?! ∥蛐匀绻?,能使人豁然開朗。有悟性之人,自會從關(guān)于佛的故事中窺得佛學(xué)的精髓,并汲取其中的精華指引自己的人生?! ∫坏茏与m然信佛,但心中仍有疑慮,于是他歷經(jīng)千辛萬苦找到了佛祖?! ∷麊柗鹱妫骸澳f的極樂世界,我看不見,怎么能夠相信呢?”  佛祖把弟子帶進一間漆黑的屋子,告訴他:“墻角有一把錘子?!薄 〉茏硬还苁堑纱笱?,還是瞇成小眼,仍然伸手不見五指,只好說:“我看不見。”  佛祖點燃?一支蠟燭,弟子看到墻角果然有一把錘子。  佛祖慈祥地對弟子說:“你看不見的東西,就不存在嗎?”

內(nèi)容概要

  《佛教故事經(jīng)典1:了解漢傳佛教的100個故事(漢傳佛教版)》中的100個故事,取材于佛家的經(jīng)典典籍,或佛學(xué)文學(xué),或關(guān)于佛教的民間傳說,較為全面地反映了如慈悲、行善、放下、隨緣、度己度人等佛學(xué)思想。通過對這些故事的閱讀和感悟,讀者能更好地了解佛學(xué)思想。另外,書中還有“佛學(xué)常識”、“佛林百科”、“佛禪故事”、“佛教名人”、“著名寺院”等版塊知識,介紹了一些基本的佛學(xué)知識,為讀者打開了一扇了解佛學(xué)的方便之門。漢傳佛教的思想博大精深,我們只擇取其中對我們有指導(dǎo)和教益的部分加以學(xué)習(xí)和借鑒。這也正是《佛教故事經(jīng)典1:了解漢傳佛教的100個故事(漢傳佛教版)》搜集匯編漢傳佛教故事成書的一大原因。

書籍目錄

小沙彌救螞蟻兩個乞丐的命運當(dāng)下之時最重要錢財乃身外之物身在叢林才能成為強者婦人的煩惱分核桃的啟示受捐不說謝因緣和尚與書生智者隨情而行煩惱是最高的智慧碌碌無為的流浪漢不提過去,不問將來重修命運自己度自己解脫的途徑賣魚郎變老鷹不要為明天擔(dān)憂四句偈膝上的人面瘡一只聽經(jīng)的老鼠文殊菩薩變貧婦蘇軾認字一葦渡江在坎坷的路上行走慈悲的師父奴仆守門戶傲乃武林第一大忌忠言可以不必逆耳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自己捆住了自己兩塊石頭的命運一個問題并非只有一個答案國王的近侍老尼懲惡人不要樹立過多的目標兩個挑水的和尚放下是什么盲人挑燈籠悅凈大師分工錢心魔抽煙與靜心你愛色嗎共享美好的事物啞巴和尚不必到寺院中生活丟掉生活中的碎片小沙彌發(fā)愿建道場小和尚與佛祖少康法師巧計弘法每個人都是最優(yōu)秀的心似明鏡亦有痕一塊石頭的價值當(dāng)頭棒喝背麻的漢子鏈子還在一切要適可而止美麗的水晶球舍棄一切塵想與貪欲心中的佛光倆鬼爭尸畢秋帆與老和尚倒霉的師父言正當(dāng)言,思正當(dāng)思,行正當(dāng)行把財產(chǎn)留給誰化干戈為玉帛夫妻爭餅奇怪的寺廟小偷入佛門不知足就難以成佛不識沉香木一只盤子一條命心靈的天堂與地獄過真正快樂的生活多福的善行不值得去生氣不該為小事大發(fā)脾氣抱女子過河為小狗念經(jīng)積善之家,必有余慶沒有時間老昂貴的寶珠做好自己最重要善聽善想善做餓了就吃,困了就睡棋局上的輸贏也要顧念自己窮和尚與富和尚靠心去理解退步原來是向前經(jīng)歷錘煉才能日益強壯堅守自己的信念真正的信仰無畏無悔地活著活著就是幸福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母親是我們應(yīng)敬的佛互敬互愛“得不到”和“已失去”前世五百次的回眸

章節(jié)摘錄

  小沙彌救螞蟻  《譬喻經(jīng)》上記載了一個善有善報的故事。  從前,在離一個城市不遠的森林里,有一位老師父證得了六神通,他的弟子是一個八歲的小沙彌。那老師父因為有宿命通,知道小沙彌的壽命只剩七天了。他就想:“如果小沙彌在這里死了,他的父母一定認為是我照顧不周,我恐怕也會有麻煩了?!薄 ∫虼?,老師父就告訴小沙彌:“你的父母很想念你了,你可以回去探望你的父母,你過了八天以后再回來。”小沙彌很高興地辭別了老師父?! ⌒∩硰涀叩桨肼?,天就開始下大雨。他看到雨水快要流進一個螞蟻窩了,就急忙用土把雨水擋住,使雨水沒有淹到螞蟻窩里去?! ⌒∩硰浕丶液?,家里一切都很好,沒有發(fā)生任何事。到了第八天,他又回到師父那里。老師父看到小沙彌平安回來,心里感到很奇怪。他就入定觀察,才知道小沙彌因為救了螞蟻而延長了壽命。老師父說:“你做了大功德,你自己不知道嗎?”小沙彌說:“我七天都在家里,哪里做了什么功德?”  老師父又說:“你的壽命本來只能活到昨天,因為你救了那么多螞蟻,所以壽命可以延長到八十多歲?!薄 ⌒∩硰浡犃藥煾傅倪@番話,更加相信“善有善報”的道理了,心中很是歡喜。于是他就努力用功修行,后來也證得了六神通。  【感悟】  佛家講究善有善報,認為一個人善事做得越多,得到的善報就越大,這是佛家在教世人向善。我們每個人都應(yīng)以慈善為本,多做好事。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好事,都可能會改變別人的命運,也可能會改變你自己的命運。  佛學(xué)常識  大乘佛教修行的最終目的  在佛教建立大約五百年后,大乘佛教在印度興起,佛教理論有較大的發(fā)展。  如果說原始佛教的核心是一個“苦”字,那么大乘佛教的核心就是一個“空”字。大乘佛教認為這個世界,不論是有情眾生還是物質(zhì)元素,乃至?xí)r間空間,都是人們所感知的假象,并非真實存在。因此要想解脫苦,并不一定非要按照佛陀所說的那樣從六道中徹底脫離。因為所謂“六道”,甚至“苦”本身,在大乘佛教看來都是人們所感知的假象而已。而且即使從六道輪回中脫離出來,成為阿羅漢,按照大乘佛教的標準來看,只能算是暫時地脫離痛苦,根本不是真正的解脫?! 〈蟪朔鸾陶J為,人們只要證得空性,當(dāng)下就是解脫。而真正徹底的解脫,只有成佛才能達到。眾生都應(yīng)該成佛,眾生也都能夠成佛。當(dāng)然眾生在成佛之前要經(jīng)歷三大阿僧祗劫的時間進行艱苦的修行。這種以成佛為終極目標進行修行的佛弟子稱為“菩薩”。  漢傳佛教屬于大乘佛教?! 》鸲U故事  報應(yīng)  有一個男人,中年得子,他對兒子甚是溺愛。他含辛茹苦拉扯兒子成人,辛辛苦苦供兒子上完大學(xué)。兒子西裝革履,紅光滿面;自己卻衣衫襤褸,饑腸轆轆。他省吃儉用為兒子買了房,娶了妻,生了子?! 】墒撬约豪狭耍荒軒蜕蟽鹤邮裁疵α?。兒子越來越覺得他不順眼,開始是冷言冷語,后來經(jīng)常打罵,最后,在一個風(fēng)雨交加之夜將他趕出了家門?! ∵@個老人來到一個破廟避雨,老人想到自己的遭遇很傷心。自己曾經(jīng)是那么愛兒子,卻受到了這種待遇。他仰天長嘆:“佛祖呀,為什么對我這么不公平?”  在一道閃電過后,一個蒼老的聲音說:“這是對你的報應(yīng)?。 边@時老人看見一個比他更老的人從破廟的角落里走出來。老人大驚失色道:“你是佛祖嗎?”那個更老的人說:“你這個混蛋!二十多年前你就把我趕出來了,我是你爸爸呀,你不認識我了嗎?”  佛林百科  佛教的重要節(jié)慶(農(nóng)歷)  正月初一彌勒菩薩圣誕日  二月初八釋迦牟尼佛出家日  二月十五釋迦牟尼佛涅盤日 二月十九觀音菩薩圣誕日  二月二十一普賢菩薩圣誕日 四月初四文殊菩薩圣誕日  四月初八釋迦牟尼佛圣誕日 六月初三韋馱菩薩圣誕日  六月十九觀音菩薩成道日 七月十三大勢至菩薩圣誕日  七月二十四龍樹菩薩圣誕日 九月三十藥師佛圣誕日  十一月十七阿彌陀佛圣誕日 十二月初八釋迦牟尼佛成道日  兩個乞丐的命運  在一座寺院里,有一個樂善好施的方丈?! ∮幸惶欤粋€只有一只手的乞丐來向方丈乞討,方丈毫不客氣地指著門前的一堆磚對乞丐說:“你幫我把這磚搬到后院去吧?!薄 ∑蜇ど鷼獾卣f:“我只有一只手,怎么能搬磚呢?不愿給就不給,何必捉弄人呢?”  方丈用自己的一只手搬起一塊磚,說道:“這樣的事一只手也能做!”  乞丐只好用一只手搬起磚來。他整整搬了兩個多小時,才把磚搬完。  方丈遞給乞丐一些銀子,乞丐接過錢,很感激地說:“謝謝你!”  方丈說:“不用謝我,這是你自己賺的錢?!薄 ∑蜇ふf:“我不會忘記你的?!闭f完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了一會兒,又有一個乞丐來到了寺院乞討。方丈把他帶到屋后,指著磚堆對他說:“把磚搬到屋前就給你一些銀子?!钡沁@位雙手健全的乞丐卻鄙夷地走開了?! 〉茏硬唤獾貑柗秸桑骸吧洗文憬衅蜇ぐ汛u從屋前搬到屋后,這次你又叫乞丐把磚從屋后搬到屋前,你到底想把磚放在屋后,還是屋前?”  方丈對弟子說:“磚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樣,可搬不搬對乞丐來說就不一樣了?!薄 啄旰?,一個很體面的人來到了寺院。他只有一只左手,他就是用一只手搬磚的那個乞丐。自從方丈讓他搬磚以后,他找到了自己的價值,然后靠自己的拼搏,終于變成了一個富翁。這次他為寺院捐獻了一大筆錢?! 【驮谒叱鏊略簳r,他碰到了一個乞丐向他乞討。那個乞丐就是原先雙手健全的乞丐,現(xiàn)在依然還是乞丐?! 》秸稍谒略捍箝T口對弟子說:“你看到了吧,這就是命運。命運靠自己掌握,幸??孔约簞?chuàng)造?!薄  靖形颉俊 「晃滩⒉惶焐褪歉晃?,乞丐也不天生就是乞丐。許多富翁之所以能成為富翁,是因為他們付出了辛勞;許多乞丐之所以會成為乞丐,是因為他們喜歡坐享其成。記住那位方丈的話:命運靠自己掌握,幸福靠自己創(chuàng)造。  佛學(xué)典籍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略稱《般若心經(jīng)》或《心經(jīng)》。全經(jīng)只有一卷,260字。屬于《大品般若經(jīng)》中600卷中的一節(jié)。被認為是般若經(jīng)類的提要。該經(jīng)曾有過七種漢譯本。較為著名的是后秦鳩摩羅什所譯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jīng)》和唐朝玄奘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  佛禪故事  回頭并不難  一天,兩個和尚結(jié)伴去山下的鎮(zhèn)上,購買寺院必需的糧食和生活用品。從寺院去鎮(zhèn)上的路有兩條:一條是近路,只需要沿山路下山,再過一條大河就可以到達鎮(zhèn)上,需要大半天時間;而另一條是遠路,需繞過一座大山,趟過一條小溪,來回需要近一天的路程。然而讓這兩個和尚拿不定主意的是,近路的那條河上有一座年久失修的獨木橋,不知道哪一天便會橋斷人翻?! 蓚€和尚仔細想了一想,還是選擇了走近路。他們輕松下得山來,正準備過橋的時候,突然細心的大和尚發(fā)現(xiàn)獨木橋的前端有一絲斷裂的痕跡。他趕緊拉住在前面走著的小和尚:“慢點,這橋恐怕沒法過了,今天我們得回頭繞遠路了?!毙『蜕薪?jīng)大和尚提醒,也看到了橋的斷痕,他站在河邊,甚是遲疑:“回頭?我們都走到這兒了,還能回頭嗎?過了橋可就是鎮(zhèn)上了???”  大和尚知道小和尚性格倔強,便不再言語,隨手撿了塊石頭扔到木橋上。只聽到“砰”的一聲,腐朽老化的獨木橋應(yīng)聲而落,掉入三四丈下湍急的河水中,破碎的木塊很快不見了蹤影?! ⌒『蜕懈屑ざ忠苫蟮貙Υ蠛蜕姓f:“師兄,剛才幸虧你投石問路,要不然,我可要小命難保了?!贝蠛蜕胁粺o深意地說:“只要懂得放棄,其實回頭并不難?!薄 》饘W(xué)常識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出自《般若心經(jīng)》。色、色相是指物的形狀、顏色、存在的狀態(tài)等。我們要認識一個人,得見到這個人或和這人談話,或是看到關(guān)于這人的消息。我們凡塵中的人得通過信息才能了解東西,這個“信息”即是“色”???、空相是指佛無須通過這些色、色相(信息)就能了解到一個人或一件物,因為佛已經(jīng)修到一定境界了。知因即可知果,什么樣的因就必然有什么的果,所以,佛看事物不是通過“色相”來看。色對佛來說就是空,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若不以心生心,則心心入空,念念歸靜,從一佛國至一佛國。若以心生心,則心心不靜,念念歸動,從一地獄歷一地獄?!  _摩大師《悟性論》  佛教是智信,不是迷信,是兼善而非獨善,乃入世而非厭世?!  簡⒊?/pre>

編輯推薦

  一本指導(dǎo)如何改造心靈、改變命運的書,協(xié)助走向光明與幸福的書。用心去感受佛恩,以佛來洗禮心靈,用佛的眼光去觀察世人,用佛的慈悲去憐憫世人,用佛的智慧去包容世人?! ”緯械?00個故事,取材于佛家的經(jīng)典典籍,或佛學(xué)文學(xué),或關(guān)于佛教的民間傳說,較為全面地反映了如慈悲、行善、放下、隨緣、度己度人等佛學(xué)思想。通過對這些故事的閱讀和感悟,讀者能更好地了解佛學(xué)思想。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佛教故事經(jīng)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