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8 出版社:中國長安出版社 作者:司馬哲 頁數(shù):294 字數(shù):280000
Tag標簽:無
前言
《呻吟語》的作者呂坤(1536-1618),字叔簡,又字心吾、新吾,號獨抱居士,河南寧陵人。呂坤經(jīng)歷了明朝嘉靖、隆慶、萬歷三個朝代,是明朝晚期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學家。他于萬歷二年(1574)進士及第,被授予襄垣知縣一職,在任期間政績顯著。后又調(diào)任大同,征授戶部主事,歷經(jīng)郎中。后遷為山東參政、山西按察使、陜西右布政使,后擢為右僉都御史,巡撫山西。三年之后,召為左僉都御史,歷刑部左右侍郎。呂坤為人剛介峭直,端方守理,關心百姓疾苦,時刻為國家前途著想。萬歷二十五年,已經(jīng)62歲的呂坤,上《憂危疏》,但是卻沒有受到當權者的重視,于是他“稱疾乞休”,后在家專心著書立說,直到83歲時在家鄉(xiāng)去世。呂坤的著作很多,除了《呻吟語》以外,還有《去偽齋集》、《實政錄》等二十余種?! 渡胍髡Z》的主要思想內(nèi)容 《呻吟語》是作者三十年中對于人生修養(yǎng)、為人處世、持家育人、治理政事、自然與社會、自然與人生等方面進行深刻思考的記錄,充滿了哲理性。也是一部自古至今都十分罕見的關于如何修身、持家、治國平天下的指導性的鴻篇巨制。全書共分為六卷,即禮集、樂集、射集、御集、書集和數(shù)集,分為內(nèi)外兩篇,具體又分為性命、存心、倫理、談道、修身、問學、應務、養(yǎng)生、天地、世運、圣賢、品藻、治道、人情、物理、廣喻和詞章共十七章,其內(nèi)容可謂是包羅萬象?! 恼w上來看,《呻吟語》這部書是以儒家的正統(tǒng)思想作為基礎和立足點,同時又吸納融合了道家、墨家、法家、陰陽家等諸子百家的思想精華,結合自己的認識和思考,闡述了作者的觀點和主張,讀到本書的人都能夠從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東西。 在修身養(yǎng)性方面,作者認為個人德行修養(yǎng)水平的高低與他自身的榮辱是密切相關的,一個人無論處于什么樣的地位,扮演著什么角色,都要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在言行舉止上都要謹慎而為,不可魯莽,如此才能期望有所成就;在為人處世方面,作者提出了多個觀點和原則,如寬容大度、留有余地、與人無爭、謙虛退讓等等,只有堅持這些原則,才能避免在為人處世上遇到障礙;在持家育人方面,作者認為家長應該值得子女尊重并成為子女的榜樣,以利于子女的成長,同時子女對待父母也要非常孝順,這樣才能維持家庭的和睦;在求學方面,作者主張要虛心謹慎,要不恥下問,要用心去體悟而不應該停留在表面工夫上,要學習自己應該學習的知識而不要把精力用在那些虛文俗套上,要努力博覽群書,但也要對自己所學習的內(nèi)容有所選擇等等;在治理政事方面,作者堅持“以民為本”的觀點,認為統(tǒng)治者的任何行為都應該順應民情,這樣才能得到民心,把國家和地方治理好;在自然和社會的關系上,作者認為“萬物一體”,認識自然是認識社會的基礎,只有認識到自然中的各種規(guī)律,并將之合理有效地運用到社會中,才能促進自然與社會的和諧發(fā)展;在自然與人生的關系上,作者認為人應該遵循自然規(guī)律,但不要把天命看做是不可抗拒的,人的命運是可以改變的,只有牢牢地把握住自己的命運,才能在人與自然、人與命運的斗爭中取得勝利……當然,書中的內(nèi)容遠遠不止這些,這就需要讀者去認真閱讀領會了?! ×硗?,有一點我們必須認識到,由于作者受到了時代和階級的局限,《呻吟語》中的有些內(nèi)容也打上了封建的烙印,但瑕不掩瑜,這絲毫不會遮掩住它燦爛奪目的光芒?! 渡胍髡Z》的地位和價值 《呻吟語》是明朝晚期小品文取得較高成就的代表作之一。在體式上屬于箴言體或語錄體,微言大義,又都是有感而發(fā),隨手所記,雖然在句式上不講求工整,但讀起來也是自然流暢,充溢著一股清新之氣。這部書歷來的影響都是很大的,清代的尹會一就在《呂語集粹·序》中說:“呂新吾先生著述甚豐,皆心得之學,明體達用之書也,而《呻吟語》為最。余反復玩味,見其推勘人情物理,研辨內(nèi)外公私,痛切之至,令人當下猛省,奚啻砭骨之神針,苦口之良劑?!鄙旰庠凇肚G園小語》中也說:“呂新吾先生《呻吟語》,不可不常看?!庇纱丝梢姡渡胍髡Z》確實是一部難得的好書,更是一部不得不看的好書?! ≈档锰嵝训氖?,由于受篇幅所限,我們在編寫這部書時,精心挑選了《呻吟語》原文中的精華,給其配上忠于原文的譯文,并在必要的地方進行了注釋,目的就是為了讓廣大的讀者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nèi)就領略到《呻吟語》中的精華之所在,從而對自己在各個方面都有所幫助。如果能做到這一點,我們就備感欣慰了。
內(nèi)容概要
與洪應明的《菜根譚》一樣,《呻吟語》也是用隨筆式語錄體寫成的,其中有很多格言警句。全書集寓言性、文學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身,讀之令人警醒,動人性情。其風格頗為謹重,無一般晚明人的狂狷之風;其立意比較積極,無晚明許多小品虛無的態(tài)度。作者在書中既提出了興利除弊、勵精圖治的種種主張,又闡述了自己對修身養(yǎng)性、人情世故等方面的心得體會和見解。有人稱其“推堪人情物理,研辨內(nèi)外公私,痛切之至,令人當下猛省,奚啻砭骨之神針,苦口之良劑”,這點的確沒錯。
作者簡介
呂坤,字叔簡,自號抱獨居士,河南寧陵人,明朝文學家、思想家?!睹魇贰酚浧錇槿恕皠偨榍椭?,留意正學。居家之日,與后進講習,所著述,多出新意”。所謂“呻吟語,病時疼痛語也”,其目的是“以一身示懲于天下”?!渡胍髡Z》是呂坤對宇宙、人性、命運、時事、制道、物理、
書籍目錄
內(nèi)篇 卷一 禮之集 性命 存心 倫理 談道 卷二 樂之集 修身 問學 卷三 射之集 應務 養(yǎng)生外篇 卷四 御之集 天地 世運 圣賢 品藻 卷五 書之集 治道 卷六 數(shù)之集 人情 物理 廣喻 詞章
章節(jié)摘錄
006.先天之氣發(fā)泄處不過毫厘,后天之氣擴充之必極分量。其實,分量極處原是毫厘中有底,若毫厘中合下原無,便是一些增不去,萬物之形色才情,種種可驗也。 【譯文】每個人先天所稟受的氣質(zhì),可以發(fā)揚拓展的地方只不過是一點點而已,然而,通過后天的修養(yǎng)和擴充必然能夠達到至高無上的境界。其實,修養(yǎng)能夠達到至高至大的境界也還是靠原來那點兒先天之氣做底子,如果原先的氣質(zhì)一點都沒有,那就絲毫也不會增多。世間萬物的形、色、才、情,各個方面都能驗證這個道理, 007.人之念頭與氣血同為消長。四十以前是個進心,識見未定而敢于有為:四十以后是個定心,識見既定而事有酌量:六十以后是個退心,見識雖真,而精力不振。未必人人皆此,而此其大凡也。古者四十仕,六、七十致仕,蓋審之矣。人亦有少年退縮不任事,厭厭若泉下人者:亦有衰年,狂躁妄動喜事者,皆非常理。若乃以見事風生之少年為任事,以念頭灰冷之衰夫為老成,則誤矣。鄧禹沉毅①,馬援矍鑠②,古誠有之,豈多得哉! 【注釋】①鄧禹:人名,東漢光武帝時人。少時游學長安,與光武帝友誼深厚。②馬援:人名,東漢名將。他在八十四歲高齡的時候,仍舊能夠率軍出征?! 咀g文】人的思想是隨著身體氣血的變化而變化的。在四十歲以前具有奮發(fā)進取之心,這時雖然經(jīng)驗不足、見識不廣,但是敢于闖蕩以求有所作為;到四十歲以后人的思想就逐漸穩(wěn)定下來了,這時已經(jīng)是見多識廣,所以遇事都會有個思量斟酌;到六十歲以后人的思想就開始消極保守了,這時雖說見識深遠廣博,認識問題深刻,卻已經(jīng)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過,這種情況并非適用于每個人,但大體上都是如此。古時候,人到了四十歲才出去做官,六七十歲才告老辭官,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當然,人們中間也有年紀輕輕卻意志消沉,不求上進的,無精打采地就像一個垂死之人;也有一些老年人身體衰弱,而且性情狂躁,喜歡多事。但這些都不合乎常理。如果把那些遇事風風火火的少年人當做是社會棟梁,而把那些心灰意懶的衰老之人當做老成持重的話,那也是錯誤的。像鄧禹年少時就深沉堅毅,像馬援那樣雖在暮年,卻壯心不已的人,古時候的確也曾有過,但畢竟都是少數(shù),是世間少有的。 008.命本在天,君子之命在我,小人之命亦在我。君子以義處命,不以其道得之不處,命不足道也;小人以欲犯命,不可得命而必欲得之,命不肯受也。但君子謂命在我,得天命之本然:小人謂命在我,幸氣數(shù)之或然。是以君子之心常泰,小人之心常勞?! 咀g文】人的命運本來是上天注定的,但君子的命運卻掌握在自己手中,小人的命運也掌握在自己手中。君子用道義來對待命運,不違犯道義準則,而且不會把命運的好歹放在心上;小人因為自己的貪欲而去抗拒上天注定的命運,不該得到的卻一定要擁有它,不肯接受上天的安排。只是這里所說的君子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是因為他順從了上天的安排;而所說的小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只不過是他希望上天能夠偶爾改變他原定的命運。因此,君子的內(nèi)心常常能夠保持平靜泰然,而小人的內(nèi)心卻是經(jīng)常勞碌而不得安寧的。 009.氣、習,學者之二障也。仁者與義者相非,禮者與信者相左,皆氣質(zhì)障也。高髻而笑低髽①。長裾而譏短袂②,皆習見障也。大道明率,天下氣質(zhì)而歸之,即不能歸,不敢以所偏者病人矣。王制一齊,天下趨向而同之,即不能同,不敢以所狃者病人矣③。哀哉!茲誰任之? 【注釋】①髻:梳在頭頂上的發(fā)結。髽:束在頭頂兩旁的發(fā)髻。②裾:衣服的大襟,衣的前后均稱裾。袂:衣袖。③狃:習慣,拘泥于。 【譯文】氣質(zhì)與習慣,這是做學問的人想要進步的兩大障礙。仁與義這兩者互相抵觸,禮與信這兩者互相違背,這都是氣質(zhì)所形成的阻礙。梳高發(fā)髻的人譏笑梳兩個低發(fā)髻的人,穿長衫的人諷刺穿短衫的人,這都是習慣造成的障礙。大道光明興隆,整個天下的氣質(zhì)都會歸向大道,即使不歸順它,也不能用偏離大道的東西來指責他人。成就王業(yè)的制度統(tǒng)一了,天下的趨向就會一致,即使不能一致,也不能用偏離王制的制度去指責別人??杀?!使大道光明興隆、王制統(tǒng)一這樣的重任由誰來擔當呢? 010.父母全而生子,子全而歸之,發(fā)膚還父母之初,無些毀傷,親之孝之也;天全而生之,人全而歸之,心性還天之初,無些缺欠,天之孝子也?! 咀g文】父母將子女完好地降生出來,子女就應該將自己再完整地歸還給父母,身體發(fā)膚和降生時一樣完好無損,這才算是父母的孝子;上天使人完整無缺地降生出來,人也應該將自己完整無缺地歸還給上天,心性也和上天降生自己的時候一樣,沒有絲毫的欠缺,這才算是上天的孝子。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