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何林論稿

出版時間:2009-11  出版社:姬學友、 教育部高等學校社會科學發(fā)展研究中心 光明日報出版社 (2009-11出版)  作者:姬學友  頁數(shù):235  

前言

后代人看自己的前輩,如果背景相差很遠,對有一些人的行蹤是難以理解的。以書本的教條去要求前人,是現(xiàn)在的學者常常犯的錯誤。有時看歷史人物的評價,差異是那么巨大,所以當我也想品評別人的時候,就有忐忑不安的一面,不知道怎樣下筆。過去也有過妄談歷史的毛病,自知有些滑稽。但毛病依舊,那也是沒辦法的了。比如最近在想一個問題,一個人信仰什么的時候,精神上便易呈現(xiàn)出單純的色調(diào)。鐘情于安那其主義的巴金,沉浸在佛學里的豐子愷,其文本都不那么復雜。學術研究好像也是如此。有駁雜的學人,也有單純的專門家。單純也許不深刻,沒有豐富與深切感,但那清晰的思路與思想的張力,往往給人以深深的印象。這樣的看法對嗎?于是便想起拿歷史的人物做個案的分析,想來想去,便想起了李何林先生。這也是本文寫作的緣起。李何林先生是魯迅研究這一學科的奠基者,接觸新文學的研究者差不多都知道他。許多年來,他的幾本關于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著作,一直被人們所提及。我曾讀過一遍《李何林全集》,特點是鮮明的,那就是終身在魯迅的背影里,以闡釋魯迅為己任。在年輕的時候,新文化的各種思潮吸引了他。應當說,他是從各種思潮的交鋒里注意到魯迅的。第一次接觸他的那本《近二十年中國文藝思潮論》時,很佩服其史家的眼光。材料是豐富的,有的內(nèi)容現(xiàn)在的青年人已不了解了。通過這一本書,我相信能捕捉到文化的脈絡。此后他對現(xiàn)代文學史和魯迅文本進行了孜孜不倦的研究。而且其基本觀點已滲入到文化領域,一個學科由于他的努力,終于建立了起來。

內(nèi)容概要

  本書以新文學史家李何林及其學術業(yè)績?yōu)榭疾鞂ο?,采取知人論世的研究態(tài)度和20世紀中國文學整體觀的學術理念,抓取李何林學術生涯中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事件,通過文本細讀、材料舉證和理論思辯,對這一“典型個案”的標本意義進行了言必有據(jù)、細致綿密、新穎獨到的系統(tǒng)梳理和深入分析,以見微知著的方式使學術史上的李何林集中、明晰起來。同時,在“新文學史家與中國現(xiàn)代文學學科建設”這一總體框架和較為開闊的歷史視野下,全面彰顯了李何林作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學科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重要地位,論證了中國現(xiàn)代文學學科草創(chuàng)、生成的曲折性和必然性,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學科建設提供了相關的背景資料、理論依據(jù)和經(jīng)驗教訓。

作者簡介

姬學友,1964年3月生,河南輝縣人。1984年畢業(yè)于河南大學中文系,獲得文學學士學位。后就讀于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專業(yè),分別獲得文學碩士和文學博士學位。現(xiàn)為安陽師范學院教授、魯迅與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河南省高校省級骨干教師。主要從事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教學和研究。在《文學評論》、《魯迅研究月刊》、《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南開學報》等刊物上發(fā)表學術論文20余篇,出版《意象的風景——中國歷代題詠詩研究》、《中國現(xiàn)代文學專題》、《北京歷史文化十五講》、《書法藝術》等雜著(獨著或合著)10余種。

書籍目錄

引論 寫作緣起與意義/1第一章 新文學史家李何林/6第一節(jié) 李何林的學術選擇/6第二節(jié) 李何林的學術生涯/18第三節(jié) 李何林的學術思想/27第二章 《近二十年中國文藝思潮論》的文學史屬性(上)/41第一節(jié) 《思潮論》的編撰背景/41第二節(jié) 《思潮論》的理論資源/47第三節(jié) 《思潮論》的價值取向/77第三章 《近二十年中國文藝思潮論》的文學史屬性(下)/108第一節(jié) 《思潮論》的文學史觀/108第二節(jié) 《思潮論》的研究體例與敘史方式/113第三節(jié) 《思潮論》的史學品格/125第四章 變與不變之間:學術轉型/141第一節(jié) “進步的科學方法”/142第二節(jié) 《(近二十年中國文藝思潮論)自評》/147第三節(jié) “找成分”/160第五章 《小問題》,大事件/172第一節(jié) 《小問題》的問題/173第二節(jié) 批判者的邏輯/178第三節(jié) 歷史的深度反思/186第六章 學術使命與崗位意識/194第一節(jié) “保衛(wèi)魯迅”新動向/195第二節(jié) 思潮研究新課題/213第三節(jié) 史料建設新成就/219結語學科史上的李何林/223主要參考文獻/230后記/233

章節(jié)摘錄

五四時代是一個思想解放、文化多元的時代,按照王富仁的歸納,五四時代的中國現(xiàn)代文化主要由這樣幾大分支構成:以蔡元培為代表的中國現(xiàn)代教育文化,以陳獨秀為代表的中國現(xiàn)代報刊文化,以胡適為代表的學院派文化,以魯迅為代表的中國現(xiàn)代社會文化,以李大釗為代表的現(xiàn)代革命文化等。他還進一步對這幾大分支的邏輯關系作了闡發(fā)。王富仁認為,必須重視蔡元培及北京大學對新文化運動的影響和貢獻,重視新文化運動的多種構成。因為蔡元培的特殊經(jīng)歷和資格,他的“兼容并包”主義,使他能把一切足以扼殺學校文化的政治、經(jīng)濟、權力因素封閉在學校之外,把所有有用的社會人才和信息都能引入到學校,這是一個現(xiàn)代教育家的基本能力和責任。他把陳獨秀聘請到北大任文科學長,把《新青年》也帶入北大,并以“兼容并包”為之提供思想自由的空間,這樣,依靠陳獨秀的現(xiàn)代報刊文化(《新青年》)及其橫向傳播方式的開放性、社會性,才能使北大教授的思想、言論直接發(fā)送到社會上、知識界,容易造成廣泛的輿論影響,從而打破北大文化的封閉性,縱向傳授性。其結果是,北大文化通過《新青年》的傳播渠道,使自己的雅文化取得了廣泛的社會性、現(xiàn)實性,《新青年》依托北大,又使自己的思想和言論在社會上具有了較高的權威性和說服力。而胡適的白話文倡導和嘗試,則為陳獨秀的報刊和蔡元培的教育提供了最基本的語言載體,并借助報刊,迅速流通到社會,體現(xiàn)其價值和意義。所以,現(xiàn)代教育、現(xiàn)代報刊和白話文三者的結合,才能促使新文化運動和文學革命產(chǎn)生連環(huán)效應。但是,如果沒有魯迅的白話文創(chuàng)作,則胡適的提倡白話文,陳獨秀的提倡文學革命,將沒有實質性內(nèi)涵,沒有血肉和生命力,因而缺少光彩;因為五四精神如什么是個性解放,什么是奴性……等,只能通過魯迅的作品才能深切感受到,而且異常清晰。是魯迅打開了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大門,他對新文學的貢獻遠非新青年同人所能比擬。同時,也必須看到,《新青年》使魯迅煥發(fā)了文學青春和生命力,沒有新青年,任何一個渠道都容納不了龐大的魯迅系統(tǒng)。同樣,李大釗的馬克思主義傳播也是借助于《新青年》這一載體,成為新文化運動中具有革命色彩的重要思潮之一。①

后記

在本書即將付梓之際,我想就本書的寫作緣起再做一點補充和說明。這本書是我研習新文學史家李何林的一個階段性成果。當初在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讀書時,曾經(jīng)考慮過以“李何林論”作為博士論文的選題。對于我的選題設想,導師劉勇教授非常認可,只是認為內(nèi)容有些寬泛,不如改為“李何林與中國現(xiàn)代文學思潮研究”,這樣容易把握些。我接受了這個建議,并以此為主線,設計了頗為周詳?shù)拈_題報告。為了給以后的寫作預留空間,我還有意識地在開題報告的基礎上擴展外延,使之在體例和框架上更為接近“李何林論”。在寫作過程中,由于心態(tài)放松,思路也隨之打開,僅專論李何林的學術代表作《近二十年中國文藝思潮論》的內(nèi)容就已經(jīng)超過了20萬字,而這部分內(nèi)容在開題報告所設定的研究計劃中僅占二分之一。此時,交稿時間臨近,再論及其他問題顯然來不及。為保持論文結構的完整性,經(jīng)導師同意,最終將題目定為《李何林研究》。論文得到了以魯迅博物館館長孫郁教授為主席的答辯委員會的一致好評。孫郁老師在評議書中說:“對李何林的學術思想進行深切的研究,在國內(nèi)還是首次。本論文……第一次全面地闡釋了中國現(xiàn)代文學學科建立的艱苦過程?!瓚摽隙ǖ卣f,填補了現(xiàn)代文學研究的一個空白,在學人與文學史的關系框架里,作者貢獻了自己特有的思想。”論文中的部分內(nèi)容已經(jīng)或即將在《魯迅研究月刊》、《南開學報》、《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文學評論》等刊物上發(fā)表。北京大學孔慶東教授還在他那點擊率極高的博客中,對我發(fā)表在《粵海風》雜志上的文章給以充分的肯定。我很清楚我的實際水平距離這些鼓勵有多遠,但這些鼓勵給了我足夠的信心和動力,促使我再接再厲,把原先開題報告設定的沒有完成的任務接續(xù)下去,撰寫這樣一部全方位介紹、展示新文學史家李何林及其學術業(yè)績的專書《李何林論稿》。

編輯推薦

《李何林論稿》編輯推薦:匯集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原創(chuàng)學術成果。搭建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著作出版平臺。探索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專著出版的新模式。擴大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科研成果的影響力。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李何林論稿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