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8 出版社:光明日報出版社 作者:紅酒 頁數:201 字數:210000
前言
一種文體和一個作家群體的崛起 ——《中國小小說名家檔案》序 最近幾年,由于工作的關系,我開始接觸并關注小小說文體和小小說作家作品。在我的印象中,小小說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文體,它的源起可以追溯到《山海經》《世說新語》《搜神記》等古代典籍。可我又覺得,小小說更是一種年輕的文體,它從上世紀80年代發(fā)軔,歷經90年代的探索、新世紀的發(fā)展,再到近幾年的漸趨成熟,這個過程正好與我國改革開放的30年同步。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和非常有意思的文化現(xiàn)象,而且這種現(xiàn)象昭示著小說繁榮的又一個獨特景觀正在向我們走來。 首先,小小說是一種順應歷史潮流、符合讀者需要、很有大眾親和力的文體。它篇幅短小,制式靈活,內容上貼近現(xiàn)實、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有著非常鮮明的時代氣息,所以為廣大讀者喜聞樂見。因此,歷經20年已枝繁葉茂的小小說,也被國內外文學評論家當做‘‘話題”和“現(xiàn)象”列為研究課題。 其次,小小說有著自己不可替代的藝術魅力。小小說最大的特點是“小”,因此有人稱之為“螺絲殼里做道場”,也有人稱之為“戴著鐐銬的舞蹈”,這些說法都集中體現(xiàn)了小小說的藝術特點,在于以滴水見太陽,以平常映照博大,以最小的篇幅容納最大的思想,給閱讀者認識社會、認識自然、認識他人、認識自我提供另一種可能?! ∵€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小小說文體之所以能夠迅速崛起,離不開文壇有識之士的推波助瀾,離不開廣大報刊的倡導規(guī)范,離不開編輯家的悉心栽培和評論家的批評關注,也離不開成千上萬作家們的辛勤耕耘和至少兩代讀者的喜愛與支持。正因為有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小小說才得以在夾縫中求生存、在逆境中謀發(fā)展?! √貏e是2005年以來,小小說領域舉辦了很多有影響力的活動,出版了不少“兩個效益”俱佳的圖書,也推出了一批有代表性的作家和標志性的作品。今年3月初,中國作家協(xié)會出臺了最新修訂的《魯迅文學獎評獎條例》,正式明確小小說文體將以文集的形式納入第五屆魯迅文學獎短篇小說獎的評獎。而且更有一件值得我們?yōu)樾⌒≌f興旺發(fā)展前景期待的事:在迅速崛起的新媒體業(yè)態(tài)中,小小說已開始在“手機閱讀”的洪潮中擔當著極為重要的“源頭活水”,這一點的未來景況也許我們誰也無法想象出來??傊⌒≌f的前景充滿了光耀?! ≡谶@樣的歷史背景下,《中國小小說名家檔案》的出版就顯得別有意義。這套書陣容強大,內容豐富,風格多樣,由100個當代小小說作家一人一冊的單行本組成,不愧為一個以“打造文體、推崇作家、推出精品”為宗旨的小小說系統(tǒng)工程。我相信它的出版對于激勵小小說作家的創(chuàng)作,推動小小說創(chuàng)作的進步;對于促進小小說文體的推廣和傳播,引導小小說作家、作品走向市場;對于豐富廣大文學讀者特別是青少年讀者的人文精神世界,提升文學素養(yǎng),提高寫作能力;對于進一步繁榮社會主義文化市場,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有著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 ∽詈?,希望通過廣大作家、編輯家、評論家和出版家的不斷努力,中國文壇能出更多的小小說名家、大家,出更多的小小說經典作品,出更多受市場歡迎的小小說作品集。讓我們一起期待一種文體和一個作家群體的崛起! 中國作家協(xié)會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 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 中國作家出版集團管委會主任 何建明
內容概要
《中國小小說名家檔案》百部小小說名家出版工程,旨在打造文體,推崇作家,推出精品。集結楊曉敏、許行、聶鑫森、孫方友、孫春平、劉國芳、謝志強、陳毓、周海亮、海飛、曾穎等當代小小說最華麗的作家陣容和最具經典意味的力作新作,由100名小小說名家一人一冊單行本(共100冊)組成,兼容不同年齡不同區(qū)域不同流派不同內容不同風格,是當代文學史上第一個小小說的系統(tǒng)出版工程,是廣大讀者特別是青少年讀者認識社會人生、充實人文精神,提升文化素養(yǎng),增強寫作能力的最佳讀本。 本書收錄了周劍虹的小小說作品,分為作品薈萃、作品評論、創(chuàng)作心得和創(chuàng)作年表四部分。作品立意深刻,構思巧妙,情節(jié)曲折,于質樸中見幽默,于調侃中見溫情,于娓娓敘述中蘊含人生哲理,展現(xiàn)了作者對生活的深厚體驗和獨特思考,對廣大讀者和寫作者有著極其特殊的啟悟意義。
作者簡介
紅酒,本名周劍虹,河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作品散見于《芒種》《百花園》《文學港》《小說月刊》《大河報》等報刊。多篇作品入選《中國當代小小說大系》《新中國60年文學大系》《中國新文學大系》等權威選本。《頭牌張?zhí)燧叀贰痘☉驑恰贩謩e獲得2005—2006年度全國小小說佳作獎和2007—2008年度全國小小說優(yōu)秀作品獎;《二功子》《咖啡男人》分獲2007、2009年度原創(chuàng)作品獎。曾入選“新世紀小小說風云人物榜·新36星座”。
書籍目錄
作品薈萃 花戲樓 小賤妃 二功子 云兒 跑龍?zhí)? 頭牌 戲情 Annani是一種生活方式 咖啡男人 梁工 老馬 來自葡國的歌 出門左拐 花奶奶 花田錯 花繡鞋 示范 嚕嚕 樓上樓下 拔牙 花瓣雨 花媳婦 子秋的力量 鳳雅 阿綾 境界 蘇蘇的風和雨 柿花淡淡香 祭秋 月月 老屋 童年的歌謠 花蓋頭 幸子的燈光 紙船 豌豆紅豆 美人尖咖啡 孝子張三 張三趣事 坯王 莫曉麗 莫曉麗外傳 翎子生 第一槍 別動隊 根據地 保衛(wèi)戰(zhàn) 三人行 老穆 風月 紫草隨風花千樹 茹先生修面鋪作品評論 戲里戲外寫人生 小小說的“小寫”與“大寫” 芳香淡雅自清高 詩意的目光與人生的真相 醇香豐厚一杯酒創(chuàng)作心得 散散亂亂說創(chuàng)作創(chuàng)作年表 創(chuàng)作年表
章節(jié)摘錄
花戲樓 相思古鎮(zhèn)上的花戲樓,不知什么朝代就已經有了?! 』☉驑亲泵婺希窳寒嫍?。戲臺兩側有楹聯(lián)一副:一曲陽春喚醒今古夢,兩般面孔演盡忠奸情。雖年代久遠,朱漆褪盡,但字跡道勁,依稀可辨。當年的花戲樓風光無限,城里的角兒們以能在這里唱戲為榮。 一般的角兒甭來古鎮(zhèn)現(xiàn)眼,古鎮(zhèn)人挑剔得很。但女伶翠兒卻格外受古鎮(zhèn)人的青睞?! 〈鋬撼砘☉驑牵谎菥褪鞘彀朐?。往往不到開戲時,滿場子已是黑壓壓一片了。這還不算,墻頭上樹杈上,就連對過兒阿九婆家那青瓦房上都有人,或坐或站,瞪眼伸脖,盼親人似的盯著花戲樓“出將”處的團花門簾兒?! 〈鋬旱男挟斒谴笄嘁拢沛?zhèn)人最愛看她演《梅妃》。翠兒演的梅妃一出場就把人心給抓牢了,她蛾眉緊鎖,滿腹幽怨,吐字如玉。一句“雪里紅梅甘冷淡,羞隨柳絮嫁東風”的念白,真真是令人淚下如雨,寸心似剪。這時,人們早忘了翠兒,臺上站著的那個絕色女子分明是唐玄宗后宮內新近失寵、婉麗能文,感嘆景物尚在、人事已非的梅妃江采蘋! 翠兒唱得好,長得更好。古鎮(zhèn)上的老戲迷愿意用戲詞兒來夸她:十指尖如筍,腕似白蓮藕,這樣的好姑娘幾世來修?天仙還要比她丑,嫦娥見她也害羞。 樂隊的琴師是翠兒她男人,一把板胡拉得如同山澗溪水般恣情肆意、跌宕有致。男人熟悉翠兒的嗓子,就像熟悉板胡上的音律節(jié)拍,高亢低緩都有講究。高亢時那板胡將翠兒的嗓音烘托得猶如紅云層疊、松翻濤卷,低回時又好似玉簾卷翠、清夜燭搖,拿捏得不偏不離,伺候得恰到好處。臺上臺下,小兩口紅花綠葉,琴瑟合鳴,恰似神仙眷侶。 古鎮(zhèn)上的桃花開了謝謝了開,翠兒戲里依然是才情過人滿腹幽怨的梅妃,戲外還是那個讓人眉開色悅總看不夠的美嬌娘。其實,翠兒也有難言之隱,眼瞅著同門的師姐師妹都拉著大的抱著小的,翠兒身邊缺少的就是一張口奶聲奶氣叫娘的那個小人兒。雖說她和三代單傳的琴師合巹數年,可翠兒的肚子就是沒動靜。翠兒也不免跟戲中失寵的梅妃似的兀自惆悵起來,說話小聲小氣,看琴師的眼神怯怯的?! 〗K有一天,翠兒有喜了,琴師欣喜若狂,恨不得站花戲樓里喊一嗓子。琴師端吃送喝,沏茶打扇殷勤照應。翠兒更是功不敢練,嗓不敢吊,每日里保胎安神是頭等大事。 花戲樓突然就靜下來了,靜得讓古鎮(zhèn)上的戲迷們心有不甘。于是,這段時間,城里的小鳳仙、九齡紅、十里香都來過,可有一樣,來了,演了,動靜卻是不大,最多三天就收拾戲箱,雇個牛車,無論你是仙是紅還是那香,都隨牛鈴鐺一下一下擺晃出的單調聲響漸行漸遠?! 〈鋬荷鷤€男孩的消息就像有人倏地推開了輕掩的柴門,“吱呀”一聲,便打破了小巷的清幽,整個古鎮(zhèn)沉寂了些時日后,一下子就又活起來了?! ∮辛撕⒆拥拇鋬杭∧w如雪,發(fā)如漆染,星眸迷離,比起先前來更是嫵媚撩人。不過,有細心人發(fā)現(xiàn)翠兒與往常有點不一樣。不一樣在哪兒?一下子難以說清。好像性子大了,嗓門高了,值不值也要對琴師男人耍個小脾氣?! 」沛?zhèn)趕集似的熱鬧,翠兒又要出演《梅妃》了,十里八鄉(xiāng)的人們搖著小船,走完水路走旱路,早早聚在花戲樓前。不消說了,那場里場外黑壓壓一片,墻頭樹杈青瓦房上又滿是人?! 』☉驑茄b扮一新,順廊檐掛一溜兒紅紗燈。戲臺上的團花門簾兒一撩,翠兒扮演的梅妃在一群紫衣宮娥的簇擁下登場亮相。她一襲白衣,梅花點點,水袖扶搖,裙裾飄飄,蓮步輕移,踏歌曼舞。忽地曲風一轉,梅妃欣然唱道:下亭來只覺得清香陣陣,整衣襟我這廂按節(jié)徐行。初則是戲秋千花間弄影,繼而似捉迷藏月下循聲……這是整出戲中梅妃得寵時的唱段?! ≌旀?zhèn)子上的戲迷們如癡如醉忍不住擊節(jié)相和時,原本隨著婉轉曼妙的唱腔緊拉慢奏烘云托月的板胡突然在翠兒甩高腔時戛然而止。翠兒猝不及防,那聲音頓時失去依靠如同大雁孤飛,殘梅落月,硬生生岔了音兒。滿場皆驚,嘩然一片。 花戲樓的當紅名角兒怎能唱出分岔的高音兒?琴師在當緊時刻咋能收弓涼弦兒?古鎮(zhèn)人一頭霧水,不曉得翠兒和琴師這對兒紅花綠葉怎么了?! ∪兆铀粯犹蔬^,翠兒會經常到花戲樓來,滿腹心事地看著戲臺兩側的楹聯(lián),纖細的手指臨空順著道勁的字跡出神地描著,一下一下,描的是“兩般面孔”四個字……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