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論辯文化

出版時間:2010-9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作者:高紹先  頁數:326  
Tag標簽:無  

前言

六十周年,六十部作品。2010年是西南政法大學六十華誕。為總結辦學經驗,醇化學術氛圍,凝聚西政情緣,學校定于2010年9月19日至20日舉行六十周年校慶活動。經過認真籌備和嚴格篩選,我們謹向學術界和社會公眾呈上自己的作業(yè)——西南政法大學六十周年校慶系列文庫。這六十部作品,集中體現了西政學術的傳承和創(chuàng)新。全套文庫共分為四個系列和兩個單品,簡稱為“4+2模式”:即西南政法大學學術文庫(此次共收錄15部)、西南政法大學博士文庫(此次共收錄15部)、西南政法大學學子文庫(此次共收錄15部)和西南學術大講堂(此次共收錄13部)四個系列,共計58部作品;另有《西南政法大學校史(1950—2010)》和《當代中國轉型期的法學教育發(fā)展之路》各1部。各個品牌項目在持續(xù)性出版中通過六十周年校慶活動得到整合和提升。其中,“學術文庫”涉及法學、經濟學、管理學和哲學等多個領域;“博士文庫”則集中展示我校近年來的博士研究生培養(yǎng)水準,此次入選的15部作品皆為各自學科和領域中具有問題性、前瞻性、深刻性和現實性的研究成果;“學子文庫”的作者主要來自1980級西政校友,意在同時紀念他們入學三十周年;“學術大講堂”則匯集了西南法學論壇、金開名家講壇、名人論壇及我校教師的精彩講座,將聲音固化為文字,將瞬間凝結成歷史。《西南政法大學校史(1950-2010)》和《當代中國轉型期的法學教育發(fā)展之路》兩書,是西政對于自己及中國法學教育發(fā)展歷史的一次認真整理和回顧。

內容概要

六十周年,六十部作品。     2010年是西南政法大學六十華誕。為總結辦學經驗,醇化學術氛圍,凝聚西政情緣,學校定于2010年9月19日至20日舉行六十周年校慶活動。經過認真籌備和嚴格篩選,編者謹向學術界和社會公眾呈上自己的作業(yè)——西南政法大學六十周年校慶系列文庫。     這六十部作品,集中體現了西政學術的傳承和創(chuàng)新。     本書為其中之一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論辯文化》分冊,書中研究了論辯與文風、學術爭鳴中的論辯等內容。

作者簡介

高紹先 
男,1958年畢業(yè)于西南政法大學法律系,曾任西南政法學院院長?,F任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

書籍目錄

前言第一章  論辯的時代  論壇廣闊  談士飆起  論辯成風第二章  論辯理論  名家“論”辯  荀子“論”辯  墨子“論”辯  韓非“論”辯  老莊“論”辯  《呂氏春秋》“論”辯  《鬼谷子》“論”辯  衛(wèi)人迎婦的啟示第三章  論辯與文風  關于語錄體  關于問答式  成語源泉  設譬引喻  敘事說理  句式特征第四章  學術爭鳴中的論辯  儒法之爭  儒墨之爭  道家的批判  學術批判的專論第五章  政治決策中的論辯  商鞅變法之辯  趙武靈王服裝改革之辯  蘇秦、張儀合縱連橫之辯第六章  外交應對中的論辯  王孫圉論國寶  知■身為俘虜,不卑不亢  流亡貴族的氣節(jié)  顏率智保九鼎  王孫滿正言拒問鼎  “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  景鯉安全歸楚  唐雎威震秦始皇  陳軫一言彌戰(zhàn)  駒支不屈強權  一篇振聾發(fā)聵的祝酒詞第七章  進言規(guī)諫中的論辯  莊辛說楚襄王  一辯定生死  汗明說服春中君  觸龍巧諫趙太后  三字服權臣  鄒忌諷齊王納諫  王斗說服齊宣王  蘇秦說鬼話  顏躅巧辯服齊王  蔡澤勸退范雎第八章  精彩論辯  大盜和大圣之辯  白馬非馬  晏子巧辯  孟子之辯  一場辯論制止了一場戰(zhàn)爭  滑稽者之辯第九章  流芳遺韻  論辯文化頻遭扼殺  論辯文化不絕如縷后語

章節(jié)摘錄

這是墨子和一個叫吳慮的人在討論人的價值時說的話:墨子說我曾經計算過,如果我想通過耕田而讓天下人有飯吃,最多也不過抵上一個農夫的耕作,分給天下人,每人還得不到一升米,即使分得到一升米,也不能使天下的饑者飽食。如果我去織布讓天下人有衣穿,最多也不過抵上一個婦人的紡織水平,分給天下人,每人還得不到一尺布,即使每人得到一尺布,也不能使天下受寒的人得到溫暖。如果我身披鎧甲,手執(zhí)利劍,去勤王救駕,最多也不過抵上一個士兵的作戰(zhàn),靠一個士兵的勇敢,抵擋不了敵人的三軍。而我誦習先王的道義,探求其真諦;精通圣賢的理論,細察其文辭,上可以游說王公大人,下可以開導平民百姓。王公大人采納我的主張,國家可以得到治理;庶民百姓聽信我的言論,行為可以得到矯正。所以我即使不耕不織,而功效比耕織好。士的專業(yè),涉獵廣泛,包括法律、政治、軍事、外交、武術等,但都以能為統(tǒng)治者出謀劃策,建立霸業(yè)為要,以致當時盛行養(yǎng)士之風。孟嘗君、平原君都曾養(yǎng)士數千,其中不乏雞鳴狗盜之輩,但不論有哪方面的特長,能言善辯是最重要的一項基本功。

編輯推薦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論辯文化(乙卯)》編輯推薦:西南政法大學六十周年校慶系列文庫?西南政法大學學術文庫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論辯文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5條)

 
 

  •   書內容挺淺顯的,屬于通俗讀物
  •   包裝雖簡單,但里面的內容極好,講得挺全面,我很喜歡,推薦!
  •   本來買這本書的時候沒看到有評論,買的時候還是比較猶豫的。但是因為我是學歷史的,而且對辯論也很有興趣,而這本書剛好結合了這兩點,所以最后還是買了。但是看過這本書之后我覺得買的很值得,這本書不單單只是舉出春秋論辯的例子(挺全面的)而且其中作者的觀點也有許多可借鑒之處。所以,這本書不僅可以讓人學到論辯的知識,而且還能夠從中了解到一些史實著作,還是很不錯的一本書。呵呵。
  •   這本書有點深奧,適合學有余力的高中生閱讀,
  •   本來書挺好的??墒俏野l(fā)現最近買了書以后,我用來聯(lián)系的號碼上經常收到當當網的**信息!而且每一個信息就換一個號碼,連攔截都別想了!還說什么退訂請按TD——尼瑪我有義務給你發(fā)信息退訂嗎?我到底“訂”了什么你不用問過我嗎?所以,就算書再好,下次再來買書也要重新考慮一下,畢竟書又不是只有當當有!這種隱私保護水平,果斷一星,我還給多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