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沒風波里

出版時間:2013-1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作者:陳夏紅  
Tag標簽:無  

前言

致  謝    感謝江平教授的信任,將他晚年最重要的兩本著作委托筆者完成:一本是他的口述自傳《沉浮與枯榮:八十自述》,另一本即《出沒風波里:江平和他的時代》。為了這兩本書的寫作,江平教授多次接受采訪,耐心并坦率地回答了我提出的幾乎所有問題。    感謝吳未央學兄的大力推薦,使我有機會并榮幸地承擔為江平先生作傳的重任。亦誠摯感謝本書策劃人趙旭東教授,為本書寫作籌措必要的經(jīng)費。    本書的寫作過程中,以下人士(按姓氏字母順序)接受過筆者的采訪:阿計(計偉民)、|蔡定劍|、陳光中、陳漢章、崔琦、鄧輝、費安玲、馮鐘驥、郭恒忠、韓良、黃道秀、黃進、江波、江偉珊、江偉殉、孔祥俊、李伯康、李桂芳、李曙光、李逸塵、劉程潛、劉兆興、劉蘇里、毛振華、穆謨、浦志強、邱海洋、王保樹、王紅松、王家福、王文杰、王涌、王澤鑒、申衛(wèi)星、沈國鋒、施天濤、孫國棟、孫兆暉、陶和謙、田耕、文海興、魏振瀛、吳端民、吳敬璉、巫昌禎、解戰(zhàn)原、肖峋、許建武、徐杰、嚴端、楊正彥、應松年、趙旭東、鄭大勇、張晉藩、張守東、張思之、張青、張遵修、莊守經(jīng)、周恒岐、周小明等。若非他們慷慨接受采訪,提供涌、李文子、王俊秀、王小峰、孫國棟、許章潤、徐家力、劉桂明、田文昌、俞梅蓀、陳惠忠、趙紅梅、宋振江、王才亮、王利平、冉瑞雪、趙威、李軒等。這本賀壽文集使筆者的采訪工作量大大降低。    除此之外,顧昂然、劉桂明、郭銀星、高浣月、劉智慧、劉澤巍、王旭、古川、牛曉飛等人亦提供部分采訪必需的信息;楊學偉、杜平、姜麗麗、俞楠等人協(xié)助安排部分采訪;張培堅、謝中華、趙晶等幫助查找、購買部分資料。    本書第一稿完成后,江平、趙旭東、鄭導、孫東育等審閱全稿并提出寶貴的修改意見。張守東、孫國棟、阿計、俞飛、夏楠、趙旭東、李海艷等師友,百忙之中撥冗審閱第二稿全文,并提出寶貴的建議。本書的定稿即建立于上述人士的貢獻之上。本書的訛誤與錯謬,全部由本書作者承擔;但如果本書尚有可取之處的話,應該歸功于上述各位。    在配圖方面,江偉珊、江偉珉尤其是江平本人為本書提供大量照片。江宏景、蕭三郎、艾群等朋友,亦給予大力支持。    在李嵩的推薦下,中國政法大學2010屆畢業(yè)生游張軍以勤工儉學的方式,幫助完成除江平外所有采訪錄音的整理工作。    法律出版社副總編呂山、編輯孫東育、鄭導為本書的出版付出大量勞動和心血。    李海艷女士陪伴我完成本書的寫作。遠在大溝寨村的家人,亦對我的寫作提供了精神上的動力;這本書的寫作耗時甚久,我甚至不得不抱憾缺席先父逝世三周年祭奠。    謹向上述人士致以誠摯的謝忱1    2011年6月25日于馬斯特里赫特無憂壁

內(nèi)容概要

  《出沒風波里:江平和他的時代》系2010年重磅好書《沉浮與枯榮:八十自述》姊妹篇,由《沉浮與枯榮》整理者陳夏紅依據(jù)對著名法學家江平先生的家人、同事、朋友、學生等的采訪及其他文獻資料,四易其稿而成?! 蓵啾龋冻粮∨c枯榮》重在“述”江平的人生經(jīng)歷,而《出沒風波里》則重在“評”江平的認識與追求。倘若兩本書結(jié)合起來閱讀,《出沒風波里》更能全面地給讀者勾勒出“江平和他的時代”的軌跡,向讀者展示江平“出沒風波里”的一生?!  冻鰶]風波里:江平和他的時代》亦收錄了大量以往未曾面世的珍貴照片以饗讀者。

作者簡介

陳夏紅,中華人民共和國男性公民,辛酉歲立夏時節(jié)出生于沈河岸邊大溝寨。一歲到四歲生病,五歲到七歲挨餓,此后在學校里入少先隊入團入黨,其間屢次考第一名,也屢次被老師開除。千禧年后流落中國政法大學,不求甚解,不學無術(shù),不三不四。眼下隱居昌平軍都山下舒云居,準備掙若干工資獎金,擬用來還貸款娶老婆買車買房,了此紙筆殘生。近一兩年關(guān)注近現(xiàn)代法學人物,一塌糊涂,僅此而已。

書籍目錄

致謝 引子 一、青少年時代 生于憂患 家世 重視教育的家庭氛圍 江平的兄弟姐妹 在大連 在北平 藝文中學 二、走向革命 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 考入崇德 民主的啟蒙 愛在崇德 崇德點滴 保送燕京大學 燕大半載 抽調(diào)組建文工團 轉(zhuǎn)戰(zhàn)體育分會 選派留蘇學法律 走向民主,通往革命 三、蘇聯(lián)西游記 江平的茫然 江平和他的中國同學 同學眼中的江平 羅馬法與拉丁文 近距離看蘇聯(lián) 課余 禁令下的愛情 四、曇花一現(xiàn) 北京政法學院新來的年輕人 接待蘇聯(lián)法律代表團 “江平同志來校后工作表現(xiàn)很好” 兩則署名為“平”的學術(shù)通訊 直擊所有權(quán)大題 洞房花燭夜 對民法學教育的批評與反思 五、飛來橫禍 北京政法學院的整風運動 江平的鳴放 劃為右派 批判 處理 右派分子登記表 離婚 江平的苦悶 鮮為人知的故事 下放 北京政法學院的反右派狀況 六、逆境 死里逃生的車禍 摘帽右派 教學榔頭俄文釘 江平的困惑 四清運動 賣書避禍 再婚 在安徽 窮途末路 七、在延慶 絕處逢生 “五七”學校教英語 延慶中學教政治 生活不易 “這是你爺爺吧” 在延慶 “爸爸你敢打我?!” 詩書叢里覓快活 詩言志 回城 八、被“解放”的江平轉(zhuǎn)機 與法學所失之交臂 改正 “我以為這輩子不可能得到改正” 400元的落實政策補助 調(diào)工資/137走出陰影 評為副教授 擔任民法教研室負責人 冉冉上升的新秀 九、治校八年 擔任副院長 新起點 從副院長到副校長 推動改革 加強師資隊伍 罷餐事件 管得最多的副校長 成立學生會伙食管理委員會 信息發(fā)布會 那時江平 生命之樹常綠 木板房里的書記和校長們 擔任校長 管得最少的校長 積極與學生見面 推動開通 支線公交車 沒有專車的校長 十、永遠的校長 畢業(yè)生動員大會上的演講 畢業(yè)典禮 歷史的回聲 調(diào)回賀衛(wèi)方 田園將蕪胡不歸 校長余波 江平先生與那些學生 1990年的畢業(yè)典禮 沉重的幽默 六十大壽 永遠的江校長 十一、市場經(jīng)濟的法律思考 為民商法打開一扇窗 結(jié)緣羅馬法 走出所有權(quán)的泥淖 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建設 走向法治 與經(jīng)濟學聯(lián)姻 “江平教授有異乎常人的宏觀視野” 十二、從法律到政治 “法治離不開政治” 政治體制改革:不能繞過、不可回避 普遍未處理好國家與社會的關(guān)系 “蘇東波”的教訓在于“三壟斷” 人權(quán)是更硬的道理 憲政社會主義? 黨權(quán)問題 十三、未盡的夢想 “走向法典化” 制定民法典的宏觀思考 成為民法典起草小組成員 合同法先行 物權(quán)法破題與中止 一封公開信引發(fā)的爭議 最牛釘子戶事件 侵權(quán)法通過,民法典在望 十四、我?guī)熃?仍作辛勤一園丁 江門子弟 江門札記 江平的教學理念與風格 十五、回報社會 “再為社會做一些貢獻” 王澤鑒“共襄盛舉” 基金設立很不容易 江獎的運作機制 走出法大 獲得江獎的“幸運兒” 艱難的“法大諾貝爾” 江獎激勵人生 十六、推動中國 為什么要吶喊? 孫志剛事件 為改革辯護 捍衛(wèi)新聞自由 演講天下 十七、80后江平 大病一場 八十大壽 心愿與遺憾:出版口述自傳 結(jié)語 季衛(wèi)東之問 江平和他的時代 江平的孤獨 成功與失敗 既敢于斗爭,又善于斗爭 精神與風骨 最后的法學家 后記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對于江平為什么不主動辭職,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其中不乏認為江平貪戀官位的誤解,但更多的人不這樣認為。這里面,阿計的說法頗有代表性: 江校長有更大的空間和夢想,我始終覺得江校長不是戀棧不去的人。我覺得很多人對這一點有誤解。 校長余波 江平的去職,也使中國政法大學校長一職出現(xiàn)空缺,由此余波不斷。在當時特定的時代背景下,中國政法大學校長一職,既是一個充滿榮譽感的職位,亦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燙手山芋。 主持校務的常務副校長陳光中回憶道,“老江免職后,校長一職一直空著。司法部多次想找一個合適的校長,結(jié)果找不到。懂法律、立場堅定的老同志很多,但是他們也不敢來,這個局面不好應付?!睋?jù)陳光中介紹,司法部甚至找到時任北大黨委書記的王學珍。王學珍怎么表態(tài)?他說,我不當北大黨委書記可以,甚至可以請求辭職,但是絕不調(diào)動,我哪里也不去。這是王學珍親口告訴我的。王學珍是陳光中在北大上學時高一級的學長,這種說法應該可靠。 最后,陳光中以常務副校長名義主持校務至1992年5月12日,才由司法部推薦、北京市高教工委同意,被任命為中國政法大學校長。此時,陳光中已經(jīng)62歲。此后不久,肖揚擔任司法部部長,提倡干部隊伍年輕化、黨政領(lǐng)導雙肩挑,陳光中1994年4月即卸任校長,楊永林以黨委書記兼校長的方式,成為中國政法大學的實際負責人。 江平先生與那些學生 江平即便退下來,但依然很關(guān)心那些學生。王俊秀在自己的文章中,列舉了好幾件江平關(guān)心那些學生的事跡: 現(xiàn)在大名鼎鼎的名律師浦志強當年是大鐘寺送菜的,那還是江平先生給他推薦的。86級的學生干部李再順和同學常說起江平先生推薦他到全國人大法工委,當時江平校長給對方的電話中說:“我現(xiàn)在退下來了,說話也不管用了,這里有個學生很不錯,你們看能不能接收?”再順在旁邊聽得快哭了。86級法律系4班的隋顯斌后來南下廣州做律師,有一天江平突然來登門看他,顯斌說:“江老師,您來廣州開會嗎?”江平說:“我此行來珠海開會,想到你在廣州,特地看看你生活得怎樣?” 對于浦志強,江平關(guān)愛有加。浦志強告訴筆者:“1991年我畢業(yè)后,找不到工作。那時候每次我去江先生家里,去了就問,吃飯還有錢嗎?我說沒了,他就一瘸一拐地進里屋,拿了一百塊錢,還是兩張五十的綠票子,說你先拿去吃飯。我一點都沒有客氣,拿了就走。”后來有一段時間,浦志強一直找不到工作,江平后來還托沈國鋒,再輾轉(zhuǎn)找人,介紹浦志強去大鐘寺農(nóng)貿(mào)市場做零時工,月工資一百五十元,浦志強堅持做了半年。

后記

盡管這本書經(jīng)過四易其稿后殺青,但我并沒有如釋重負的感覺。在我心里,這本書的書名后面還有“未定稿”或者“征求意見稿”字樣。我個人并不認為這是一部完美的作品。假以時日,隨著時間的流逝和閱歷的增長,或許我將有更從容的時間和心力與思考,來使得這本評述“江平和他的時代”的人物傳記更加完美。    本書寫作的依據(jù),主要是對江平的家人、同事、朋友、學生等的采訪及其他文獻資料。當然,正文中的引用并不全是錄音原文,而由筆者在無損原意的前提下作了適當?shù)鼐庉嫛A硗猓⒎敲總€人的采訪都被引用,絕大部分采訪最后被用在這本書中的不足十分之一。取舍標準無他,唯行文需要而已。這是有必要向所有采訪對象和讀者交代并請理解的。    對于這本書來說,盡管所有事件都已是明日黃花,但我所做的,依然類似于記者的工作。與記者采訪新聞相比,我更多是在采訪歷史。在這本書中,我通過不斷地提問,把我獲取的信息經(jīng)過必要的加工整理,然后即以新聞的方式告訴讀者“江平和他的時代”的故事。    在寫作前,我有一個雄心:想讓這本人物傳記既是文學的,也是史學的,更是法學的。但隨著寫作的深入,我發(fā)現(xiàn)這樣的目標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我對主題的駕馭能力。因此,寫作的思路一再調(diào)整。坦率地說,到最后我已經(jīng)無意于撰寫一部江平的“全傳”。我所能做的,是盡可能通過自己的工作,給讀者勾勒出“江平和他的時代”的軌跡;向讀者展示江平“出沒風波里”的一生。至于江平的是非功過究竟如何,我想把作出結(jié)論的機會留給讀者。    出于尊重讀者的考慮,筆者在這本書寫作中堅持如下原則:對于江平口述、筆者整理的江平口述自傳《沉浮與枯榮:八十自述》,不到萬不得已,一般不引用。對于《沉浮與枯榮:八十自述》中著墨較多的篇章,尤其是江平的立法活動和學術(shù)研究,本書亦盡可能簡略,甚至略過不提。一些涉及江平人生中關(guān)鍵事件而口述自傳中已經(jīng)引用過的文獻和材料,除非必須,在這本書中原則上不再引用。    基于上述原則,這本《出沒風波里:江平和他的時代》與江平的口述自傳完全是“姊妹篇”,兩者差異非常大。倘若兩本書結(jié)合起來讀,“江平和他的時代”可能會更全面一點。希望這不要被您看成是在后記中插播廣告。    基于行文流暢的考慮,再加上這本書本身亦不是純粹的學術(shù)專著,我并沒有將文獻出處以腳注形式標注,而是將文獻題名盡可能插入正文中。書末附有主要參考資料目錄,這也是我在整理江平口述自傳時所參考的基本文獻。    用兩年時間完成兩本書:江平先生和我合著的《沉浮與枯榮:八十自述》以及我獨著的《出沒風波里:江平和他的時代》,幾易其稿,工作量不可謂不大,效率也不算太低。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我在這兩年的時間里,幾乎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這兩本書上。寫作過程中,我的健康狀況一度亮起紅燈,甚至不得不進醫(yī)院。這種超負荷的勞作,是人生中一種難得的體驗。我非常珍惜這份體驗。    也正是因為工作量大而時間有限,在我自己看來,這本書留下太多的遺憾:可能還有該采訪的人未采訪,可能還有該看的資料未細看,很多思考乃至對資料的選擇,對傳主的刻畫都未來得及展開。到最后,寫作純粹變成和時間賽跑的體力活。    還需要說明的是,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這本《出沒風波里:江平和他的時代》注定會被“刪節(jié)”、“修改”。盡管內(nèi)心充滿遺憾,但我依然希望有一天,這本書能夠更加真實地呈獻給讀者,正如江平在其口述自傳首發(fā)式上所講,“這天應該能夠來到,我也相信能夠來到?!?   在一個網(wǎng)絡技術(shù)日新月異的時代,真正的好書應該像“維基百科”一樣,由作者和讀者共同完成。親愛的讀者,我懷著謙卑而真誠的心態(tài),隨時期待您的鼓勵、建議、批評還有更多的線索與素材。我的電子郵件地址是fladaren@126.com。    這注定會是一本沉重的書,但我還是祝您閱讀愉快。    陳夏紅    2011年6月25日定稿于荷蘭馬斯特里赫特無憂壁

編輯推薦

《出沒風波里:江平和他的時代》亦收錄了大量以往未曾面世的珍貴照片以饗讀者。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出沒風波里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6條)

 
 

  •   資料綜合
  •   沖著江平買的
  •   不說違心話 不做違心事 真難
  •   出沒風波里
  •   江平是一個符號
  •   歌德派書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