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 出版社:團結出版社 作者:劉余莉 頁數:235
內容概要
公務員職業(yè)道德建設,是完善我國公務員制度需要關注的重要方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書通過對我國公務員道德建設現狀的描述,指出了出現這種情況的歷史根源和現實根源,說明了深刻認識和加強公務員道德建設的重要性、緊迫性,并分析了公務員道德建設的規(guī)范體系和實踐方法。
本書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圍繞加強公務員職業(yè)道德建設的必要性、可行性、方法和規(guī)范,進行了言簡意賅的闡述,有理論分析,有案例舉證。尤其提出要學習古代官員的官德,并對古代官員如何修德進行了描述,為我國進行公務員道德建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方向。是政府機構開展公務員職業(yè)道德教育培訓的有益教材。
作者簡介
劉余莉,中央黨校哲學部教授、倫理學專業(yè)博士生導師,從事中國傳統(tǒng)倫理學的研究。曾獲英國赫爾大學哲學博士、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士后,并應邀到英、意、美、加、澳、日、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中國香港等地,圍繞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及其當代價值”等問題進行了演講和研討。講授課程行《中國傳統(tǒng)倫理思想》、《中國古代官德》、《以德修身、任人唯賢》、《傳統(tǒng)文化與和諧社會》、《傳統(tǒng)文化與幸福人生》、“傳統(tǒng)文化與中國式管理》、《領導干部心理調適》等。代表著作為英文專著《The
Unity of Rule and Virtue》
(2004),中文著作《儒家倫理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心態(tài)即命運:正說傳統(tǒng)人生智慧》(世界知識出版社2010年)等,在牛津的《中國哲學》、《應用哲學》等知名期刊發(fā)表中英文論文百余篇。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公務員職業(yè)道德的現狀描述
一、以人為鑒:閻健宏及其繼任者的墮落之路
二、當前公務員職業(yè)道德存在的主要問題
三、憂喜參半:公務員道德現狀的基本評估
第二章 公務員職業(yè)道德建設的理論基礎
一、公共權力及其道德制約
(一)“第三種力量”:公共權力
(二)“權力的真正基礎是公道”:公共權力的道德分析
(三)“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權力的行使需要道德制約
二、權力腐敗及其根源
(一)“有公共權力,就有腐敗?”:腐敗現象的一般根源
(二)對重視官德教育的儒家文化的批判與拋棄:腐敗的歷史根源
(三)“必須使環(huán)境成為合乎人性的環(huán)境”:腐敗的現實根源
……
第三章 公務員職業(yè)道德建設的實踐方法
第四章 公務員職業(yè)道德的規(guī)范體系
第五章 公務員職業(yè)道德的重要法規(guī)
第六章 中國古代官德修養(yǎng)
主要參考書目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國的國家性質決定了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當家作主,在社會主義國家里,絕不是一紙空文,而是國家的本質。但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由于受經濟、政治、文化發(fā)展水平的限制,受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所必需的政治素質和基本技能的限制,廣大人民還不能普遍地、直接地從事國家和社會事務的管理,而是通過選舉,由代表人民意志和利益的國家公務人員來直接行使對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的公共權力。但社會主義公共權力是公共權力的一種,也具有一般公共權力的腐蝕性,權力濫用現象也并沒有徹底消除。要防止濫用權力,加強權力的監(jiān)督和制約機制是完全必要的。但僅靠權力的監(jiān)督和制約,并不能完全有效地防止權力濫用。特別是在現代社會中,公共事務(特別是行政事務)紛繁復雜,專業(yè)性、技術性極強,講求實效且變動性很大,即使通過立法等外在監(jiān)督機制,也不可能把一切權力濫用的可能性情況盡括其中,而且還會因為實施權力監(jiān)督和制約機制的高昂費用的存在而達不到預期的理想狀態(tài)。因此,只有把對公共權力的外在監(jiān)督和制約與公務人員的內在約束——公務人員職業(yè)道德的提高聯(lián)系起來,才能達到防止權力濫用的理想效果。
媒體關注與評論
加強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發(fā)揮道德模范榜樣作用,弓I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 \濤在黨的十七大上的報告要堅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選拔任用那些政治堅定、有真才實學、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眾、以德領才、以德潤才、德才兼?zhèn)涞挠萌藢??! \濤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編輯推薦
《公務員職業(yè)道德學習讀本》中央黨校教授依據《公務員職業(yè)道德培訓大綱》編寫各級單位開展公務員職業(yè)道德教育培訓學習讀本。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