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5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作者:朱旭泰 頁數(shù):全三冊
Tag標簽:無
前言
玄奘西行,鑒真東渡,達摩北上,六祖南下,無一不是弘法利生的典型。佛教教導(dǎo)人們運用智慧,離苦得樂,達至解脫境界。紛繁復(fù)雜的現(xiàn)代社會,人們普遍感到社會競爭激烈,工作壓力大,現(xiàn)實和理想之間巨大的鴻溝,牽引著人們東奔西跑,為了一平米的房子,整日拼搏。不是生活選擇了你,而是你選擇了生活的態(tài)度:如果淡然面對職位的升遷,那么工作就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任務(wù):如果寬容對待他人的誤解,那么與人相處就不再是爾虞我詐的虛偽;如果擯棄了金錢名利的追逐,那么度過的每天就不會是身不由己的無奈。佛法,就是智慧。生活中處處皆是佛法,只要你用心,就會發(fā)現(xiàn)佛法的妙處:如果把“明心見性,本來清凈”用在人生上,每個人都能享受天倫之樂;如果把“回歸自然,返本還元”用在生活上,遇到挫折我們就能泰然自處;如果把“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用在工作上,做什么工作我們都能事業(yè)有成;如果把“眾生平等,孝親尊師”用在處世上,生活中你就會贏得別人的尊重。
內(nèi)容概要
用佛的智慧透悟人生真諦,解答當(dāng)下困惑,指引人生出路;
用佛的視角揭示生命真相,坦然面對生死,積極把握今生。
佛學(xué),是祛除我們心中焦慮疑懼的力量,禪,是安定我們身心的一劑清涼散。本書中佛學(xué)大師們從佛教的視角,用現(xiàn)代人的觀點,對人生、社會、生死作出的新的解釋,幫助您隨時汲取禪師們靈活幽默的智慧,把我們的妄想煩惱止于無形,在無常的歲月里,活出充實自在的人生。
《佛眼看人生》佛法,就是智慧。生活中處處皆是佛法,只要你用心,就會發(fā)現(xiàn)佛法的妙處:如果把“明心見性,本來清凈”用在人生上,每個人都能享受天倫之樂;如果把“回歸自然,返本還元”用在生活上,遇到挫折我們就能泰然自處……
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佛法的妙用,使佛光普照在南贍部洲,讓更多的人早日擺脫痛苦的煎熬,也為了繼承大德們弘法利生的事業(yè),我們編寫了這本《佛眼看人生》。在編寫本書的過程中,我們借鑒了大量佛學(xué)大師的語錄、開示、演講錄、文集等。
《佛眼觀處世》用佛的智慧透悟人生真諦,解答當(dāng)下困惑,指引人生出路;用佛的視角揭示生命真相,坦然面對生死,積極把握今生。
佛學(xué),是祛除我們心中焦慮疑懼的力量,禪,是安定我們身心的一劑清涼散。本書中佛學(xué)大師們從佛教的視角,用現(xiàn)代人的觀點,對處世作出新的解釋,幫助您隨時汲取禪師們靈活幽默的智慧,把我們的妄想煩惱止于無形,在無常的歲月里,活出充實自在的人生。
《佛眼觀生死》人活在這個世上,最關(guān)心的事情莫過于生死。人從哪里來,又將往哪里去,這是一個相當(dāng)具有誘惑力,但是又常常被人避忌的課題。佛教利用其精妙的“緣生觀”為我們解讀了生命的密碼——“一切有情,因緣生成;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人生無常,不必執(zhí)著;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珍惜眼前,活在當(dāng)下;父母是佛,提早盡孝;生命是寶,務(wù)必珍惜;眾生平等,慈悲為懷;把握自己,把握人生;臨終關(guān)懷,直面死亡:涅槃境界,得大自在?!敝灰獏⑼噶诉@些道理,就可以自在地活在世上,不悔地走完人生旅程。
本書從佛教經(jīng)典的闡述、佛學(xué)大師的講話和專著,以及佛學(xué)界人士的研究中,精心挑選了百余篇關(guān)于生死問題的章節(jié),分門別類,集合成書,教化大眾。其中既包括當(dāng)前廣受信眾歡迎的星云大師、圣嚴大師等人的文章,也包括對生死問題有專門研究的達照法師、證嚴法師等人的文章;既有《大藏經(jīng)》中的原始經(jīng)文,也不乏寓意深刻的佛教故事。
作者簡介
妙皇法師:臺灣佛光山法師,佛學(xué)大師星云的女弟子,現(xiàn)在是武漢大學(xué)佛教系的博士,師從佛學(xué)專家麻天祥教授,對佛理有較深的研究和悟性。本叢書的另外幾位編撰者都是妙皇法師的師妹師弟。
書籍目錄
《佛眼看人生》
第一章 可貴的人生
◆1.生命是什么?
◆2.生命由因緣而來
◆3.世間最珍貴的莫過于正擁有
◆4.永恒的生命
◆5.人身難得,生命可貴
◆6.眾生至愛者身命,諸佛至愛者眾生
◆7.壽命多災(zāi)厄,如風(fēng)吹水泡
◆8.學(xué)習(xí)佛法,改變生命
◆9.感悟生命
第二章 自在的人生
◆1.放下什么?
◆2.萬事有因,寬恕解怨
◆3.除去心頭火
◆4.不是為了生氣而種蘭花的
◆5.花開見佛悟無生
◆6.從寬容中揚棄嫉妒
◆7.放下染緣即佛緣
◆8.不動心
◆9.貪婪之欲是煩惱根本,珍惜當(dāng)前所擁有的
◆10.身心自在
◆11.放棄自己的成見
◆12.放下愛恨恩怨得清凈無染的心
第三章 幸福的人生
◆1.播下善良的種子,將有幸福的收獲
◆2.仁愛慈和
◆3.布施是獲得幸福的秘密
◆4.不以金錢論貧富
◆5.成人之善,成人之美
◆6.與人相處之道,在于無限的容忍
◆7.縮小自我,放大心胸
◆8.人心向善,吉福就現(xiàn)前
◆9.幸福人生的原理
◆10.愛“?!钡娜?br /> ◆11.知足則幸福常存
第四章 健全的人生
◆1.做合格的人
◆2.道在日常生活中
◆3.修剪欲望
◆4.活在當(dāng)下,順其自然
◆5.少欲者知足
◆6.平常心是道
◆7.心善行善,能延年益壽
◆8.心田不長無明草
◆9.孝順父母——世間 第一福田
◆10.在忍辱中培養(yǎng)品德
第五章 智慧的人生
◆1.能大能小
◆2.金錢是學(xué)道的資糧
◆3.財富與榮耀,幸福的謊言
◆4.大機大用
◆5.人生之最
◆6.占小便宜吃大虧
◆7.心眼
◆8.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9.布施不是便宜別人,而是便宜了自己
第六章 快樂的人生
◆1.世上什么事情最快樂?
◆2.求人不如求己
◆3.身心自在是最大的快樂
◆4.給予比接受更快樂
◆5.煩惱如霧起云生
◆6.時時心存善念
◆7.快樂的法門
◆8.快樂之道
◆9.淡泊可以帶來快樂
◆10.心開意解
◆11.快樂自己決定
◆12.從奉獻中獲得快樂
第七章 成功的人生
◆1.人為什么有命運?
◆2.觀念可以改變命運
◆3.信仰可以改變命運
◆4.修行能夠改變命運
◆5.開創(chuàng)命運
◆6.人人皆有佛性,自己可以決定自己的未來
◆7.善緣好運
◆8.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9.轉(zhuǎn)厄運為好運
◆10.改變命運的方法
◆11.如何掌握命運
第八章 收支平衡的人生
◆1.知事少時煩惱少,識人多處是非多
◆2.樂與苦皆由自心所造
◆3.知足知不足
◆4.傻人有傻福
◆5.歡喜接受別人的批評
◆6.從譏謗中莊嚴福慧
◆7.從謙卑中長養(yǎng)自尊
◆8.運化困難為菩提道
◆9.罪惡莫過嗔,難行莫勝忍
◆10.欣賞他人,即是莊嚴自己
第九章 全面的人生
◆1.自信能致富
◆2.打開心門
◆3.做自己的主人,不跟隨別人
◆4.生活,淡泊簡單就好
◆5.忙就是營養(yǎng)
◆6.寬恕別人,升華自我
◆7.培養(yǎng)信心
◆8.從心不苦到身不苦
◆9.在工作中獲得充實
◆10.轉(zhuǎn)煩惱成菩提
《佛眼觀處世》
第一章 佛學(xué)大師教你為人之道
學(xué)佛就是學(xué)做人
學(xué)佛是為大眾謀幸福
廣結(jié)善緣,自謙而尊人
用慈悲心來軟化他人
不要忘了基本精神
識人之道
拒絕是一種藝術(shù)
退即是進,與即是得
好人不寂寞,善人最快樂
做人低姿態(tài),做事高水平
為學(xué)定要深心
恬淡是養(yǎng)心 第一法
時時處處助人利己,時時處處你最幸福
身苦心不苦
走出老年的悲哀,服務(wù)奉獻社會
理解對方,反省自己
生兒女易,教兒女難
圣人之善,以孝為端
要尊重并體會到對方是一個獨立人格
順法調(diào)御,以愛教導(dǎo)
進步不落后,圓融不極端
不僅事情要做好,人的本分也要做好
做好自我情緒管理
與人交往須帶三分俠義心
第二章 佛學(xué)大師教你享受生活
享受是一種禮貌、隆重的表示
會善用時間,就是會處理生命
閑時吃緊,忙里悠閑
重新拾回天空的寧靜
沒有智慧的頭腦,就像沒有蠟燭的燈籠
把“難”字從口邊,從心里去除
白開水雖淡,可淡有淡的味道
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養(yǎng)深積厚,成就必高
“忙”沒關(guān)系,不“煩”就好
責(zé)任是菩薩的本分
在工作里,生命才有辦法安住
素菜才是最高級的養(yǎng)生食品
第三章 佛學(xué)大師教你合理理財
開源節(jié)流,如法布施
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做好優(yōu)質(zhì)的人生規(guī)劃
明白因果,相信命運可以改造
八正道是人生正軌
要顧及全局
以人為本
有錢不會善用是很苦的
別忘了經(jīng)?!按驋摺蔽覀兊纳硇?br /> 追求快樂,取之有道
安心定志,隨機應(yīng)變
從自我中心中得到解放
擴大我們的生活領(lǐng)域
在有限的時光中,擴大生命的價值
多接納人,多包容人
第四章 佛學(xué)大師教你心懷社會
締造人間樂土
度一切苦厄
心懷和平
做大地的園丁
報恩社會
信仰是社會的向心力
人類的生活運作就是一部經(jīng)濟史
教化和引導(dǎo)是很有意義的事
重視再建民族文化的重心
心懷民生
去私戒懶,為公服勞
第五章 佛學(xué)大師教你調(diào)整生活態(tài)度
凡事不做則已,要做就非得做好
樹立健康的工作態(tài)度
投人生命,贏得美滿家庭、成功事業(yè)
念頭一轉(zhuǎn),自在即來
養(yǎng)成使自己變得優(yōu)秀的習(xí)慣
怎樣活出積極的人生
遵守規(guī)矩才能獲得更大的自由
貧困不使人痛苦,人卻苦于貧困
做大事要有恒心
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被情緒控制
有條件的虛榮心
心胸開闊,不滯外境
有限度的自由發(fā)展
直擊升學(xué)壓力
理智的青澀之戀
珍惜現(xiàn)有的幸福
當(dāng)學(xué)會尊重自己
站在時代之前
第六章 佛學(xué)大師教你處理危機
化危機為轉(zhuǎn)機
在危機中撐起自己的生命
面對問題才能走出憂郁
自殺造成沒完沒了的痛苦
對癥下藥,調(diào)服病魔
在失業(yè)期間增值自己
走出失戀的陰霾
走出婚姻危機
找出原因,安度經(jīng)濟危機
“絕望狀態(tài)”正是人生的關(guān)鍵時刻
調(diào)整情緒,游刃職場
《佛眼觀生死》
第一章 解讀生命
◆生命的奧秘
◆生命是什么
◆生命從何來
◆認識你自己
◆生命之維系
◆易逝的生命
第二章 生死之間
◆必然的歸宿
◆佛教生死觀
◆生死的痛苦
◆生死之抉擇
◆生死幾層次
◆坦然對生死
第三章 無常人生
◆一切行無常
◆無常的人生
◆無常是正常
◆無常不可怕
◆加減的人生
◆無常的價值
第四章 活在當(dāng)下
◆易逝的時間
◆一呼一吸問
◆從今天開始
◆現(xiàn)在最可貴
◆安住于當(dāng)下
第五章 父母是佛
◆佛教孝道觀
◆父母家中佛
◆父母恩難報
◆怎樣盡孝道
◆對眾生盡孝
第六章 生命是寶
◆健康飲食觀
◆長壽自己求
◆當(dāng)面對病痛
◆生命是寶貝
◆不要殺自己
◆心靈的環(huán)保
第七章 眾生平等
◆佛教平等觀
◆殺生的定義
◆殺生乃惡業(yè)
◆眾生皆怕刑
◆培養(yǎng)慈悲心
第八章 改變命運
◆佛教命運觀
◆一切靠自己
◆小草的精神
◆度一切苦厄
◆將命運改變
第九章 告別生命
◆在死亡面前
◆死亡的藝術(shù)
◆死前之交代
◆臨終之切要
◆反向之關(guān)懷
◆死后的生命
第十章 超越生死
◆生命“無量壽”
◆有沒有來生
◆生命的解脫
◆涅槃的境界
◆真正的幸福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可貴的人生◆7.壽命多災(zāi)厄,如風(fēng)吹水泡欲脫離生死,首先須明白無常的道理。今朝健在,明日大病忽至,一口氣不來已成后世。世間人認為過生日是長了一歲,慶生時希望得到祝福,殊不知生命是過一秒就少一秒,不斷地縮減,如漸漸缺水的魚,有何可樂?仔細觀察,世界有成、住、壞、空;世界上沒有一個人、事、物是永遠存在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有無數(shù)眾生出生,也有許多眾生死亡。無論貧富貴賤,皆不免一死。即使家財萬貫,忽遇水、火、風(fēng)災(zāi),則財產(chǎn)盡失。明白無常之理,并非消極地及時行樂、縱情恣意,應(yīng)當(dāng)更珍惜寸陰,廣修福慧。所謂“諸行無常,是生滅法”,一般人認為黑、白無常是兩個鬼;其實,白天是白無常,晚上就是黑無常;眾生的心從早到晚總是妄想不斷,念起念滅,更是無常。如何脫離無常呢?小乘依風(fēng)大修數(shù)息觀,先對治散亂心,進一步掌握出入息,漸漸地性命就不在呼吸間了。大乘法門則一切不依,只是保持當(dāng)前這一念覺性,動靜閑忙都能作主,日久功深,則生滅心轉(zhuǎn)為不生滅心、無常變成有常,就能脫離無常之苦?!斗ň浣?jīng)》云:“若人生百歲,不解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比裟芰诉_無常之理,便不會執(zhí)著一切生滅的假相,更能積極修行,契悟不生滅的真理,則“生滅滅矣,寂滅為樂”,即得成就無量光、無量壽。——惟覺法師《生即有滅》三界六道眾生,有生必有死,一切皆是無常的本性。《除憂書》云:“地上或天中,有生而不死,此事汝豈見,豈聞或生疑?!鄙驯囟ㄒ劳觯此勒?,這種事例不說見到,就是連聽都從未聽過。尤其贍部洲人壽命無定,違緣災(zāi)難很多,以生病、戰(zhàn)爭、地、水、火、風(fēng)四大等違緣,隨時都有失去寶貴生命的可能,誠如《地藏經(jīng)》中所說:“無常大鬼,不期而到?!蔽覀兊膲勖缤箫L(fēng)中的水泡一樣,馬上就會破滅,其他經(jīng)中也講過生命猶如風(fēng)中的油燈,很短的時間內(nèi)便會熄滅。佛經(jīng)云:“人命在呼吸間”,剛才還在一呼一吸,仍然停留于今世,但是呼吸一停,就馬上到后世去了,所以人們在熟睡中未死,清晨仍能起床,誠為稀有之事。藏文《親友書》中的此頌是:“如水聚泡遭風(fēng)壞,今生多災(zāi)更無常,安然無覺沉睡中,能得醒覺真稀奇?!币呀?jīng)了知死期無定之理,宜當(dāng)精勤修習(xí)。——索達吉堪布《親友書》略釋人身最難得,但是生命最容易失去,隨時隨地都有危險。人的生命是無常的,死期是不定的,什么時候死,用什么方式來死,在什么地方死,誰也確定不了。人的生命就在呼吸之間,這口氣呼出去了,不吸了,就死了;吸進來了,不呼了,就死了。很簡單??!人的生命就像個水泡一樣,沒有一點點的可靠,最脆弱,時刻都有危險。我們的生命每時每刻都有危險,但是我們一點點也不在乎,一點點也不考慮,這個時候我們還不如動物,不如畜生呢!連畜生都注意,它知道時刻都有危險,它也很精神,很注意。你看我們,糊里糊涂的。早上天亮了,知道要起床;晚上天黑了,知道要睡覺。中間肚子餓了,知道要吃飯,別的什么也不知道。你看,多愚癡?。∫磺蟹ǘ际菬o常的,包括我們的生命也是無常的。學(xué)修無常特別的重要。我們沒有學(xué)修無常,沒有懂得無常的道理,我們學(xué)什么法都不會有任何的成就,所以學(xué)修無常特別重要。佛也曾經(jīng)贊嘆過,講過很多學(xué)修無常的功德。佛在經(jīng)中講:“若多修無常,已供養(yǎng)諸佛?!毙逕o常,等于供養(yǎng)諸佛,三世一切諸佛。“若多修無常,得諸佛安慰?!倍嘈逕o常,能得到諸佛的安慰,多好??!你不是老想得到保佑么?能得到諸佛的安慰。“若多修無常,得諸佛授記。”“若多修無常,得諸佛加持?!币欢艿玫饺酪磺兄T佛的加持。得到加持了,加持不可思議。你得到了不可思議的加持,才能得到不可思議的成就。修無常有特別大的功德,有特別的意義。佛贊嘆學(xué)修無常的功德?!_真堪布《達真堪布開示》一天,阿難尊者欲至舍衛(wèi)城托缽乞食,遠遠地便看見城門外有許多男子聚集一處,有的跳舞、有的唱歌、有的演奏樂曲,玩得不亦樂乎。當(dāng)阿難尊者結(jié)束托缽,打算出城回去時,卻發(fā)現(xiàn)早上還在高歌熱舞的一名男子,竟然已經(jīng)死去,其他人皆圍繞在他身旁號啕大哭。阿難尊者見此景象,心想:“唉!這無常也來得太快了,早上我入城乞食時,這名男子還像天人般歡喜地唱歌跳舞,怎么馬上就受到無常鬼的召喚,結(jié)束了生命!”阿難尊者回到祗園精舍,頂禮佛陀后恭敬地長跪,合掌問道:“世尊,今日我入城托缽時,看見許多男子于街上載歌載舞,盡情歡樂,沒想到等我出城時,其中一名男子已經(jīng)命終,眾人皆在旁號哭不舍。我心想:無常怎會如此迅速,早上進城還看到他高興地歌舞,沒想到一會兒的時間,無常就已示現(xiàn)。這件事情實在非常奇怪且前所未聞?!狈鹜痈嬖V阿難尊者:“這件事情有何奇特呢?過去我所遇過的事情,都比你今天看到的還更加特別?。 狈鹜佑终f:“昔日,我人城乞食時,同樣也看到一名男子于街上載歌載舞,自我娛樂,等我托缽?fù)隃蕚浠厝r,仍見那名男子沉浸于歌舞之中?!卑㈦y尊者不解地問:“世尊,這很正常啊,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佛陀接著說:“生命無常迅速,就像風(fēng)一般難以控制,更何況是駕馭它。無常是生命的真相,眾生反以無常為奇特;你聽到這樣的事情,卻認為沒什么值得好奇怪的,代表你還不懂得無常的道理?!庇谑欠鹜訛榱耸沟茏觽兡苊靼谉o常究竟之理,便作了一首偈子告示大眾,希望將此正法流傳后世,令廣大眾生皆能擁有正知正見:晨所睹見,夜則不現(xiàn),昨所瞻者,今夕則無。我今少壯,無所恃怙,少者亦死,男女無數(shù)。明白了生命的渺小與脆弱。人的生命就在呼吸之間,這口氣呼出去了,不吸了,就死了:吸進來了,不呼了,就死了。因此佛教常說“人命在呼吸問”。因此,對每一個眾生而言,最寶貴的是自己的生命,因為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永遠無法挽回。生命的脆弱,注定了我們永遠不會有從頭再來的機會,因此,我們要善待生命、珍惜生命、保護生命。如果你殺了他,他最惱恨,冤仇結(jié)得最深,所以說殺業(yè)最重,每一個眾生最珍貴的還是自己的生命,如果你救了他,他最感激,福善積得最深,所以佛說“放生第一”。放生是救命的行為,所以功德至大,非其他小善所能比擬!作為娑婆世界的人們,其壽命無定,災(zāi)難很多,我們的壽命如同大風(fēng)中的水泡一樣,馬上就會破滅,生命猶如風(fēng)中的油燈,很短的時間內(nèi)便會熄滅。佛經(jīng)云:“人命在呼吸間”,剛才還在一呼一吸,仍然停留于今世,但是呼吸一停,就馬上到后世去了,所以人們在熟睡中未死,清晨仍能起床,應(yīng)該要懷揣一顆感恩之心。縱然人身難得,但比獲得人身更為殊勝的是佛法。在六道中唯有人才有機會聞聽佛陀的教誨,這是無比稀有之事,眾生由于無名煩惱和貪愛習(xí)性的浸染,不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道理,貪著物質(zhì)的滿足、貪戀情欲的享受而失去了最為可貴的快樂。因此,佛陀教導(dǎo)我們要親近善知識,學(xué)習(xí)佛法,因為只有聽聞、熏修佛法,人們才能增長智慧,離苦得樂,獲得身心的解脫,達到永遠的快樂。學(xué)佛是真正意義上的生命工程。通過學(xué)習(xí)佛法,改變我們的生命,讓生命從缺陷走向圓滿,從煩惱痛苦走向解脫自因果報應(yīng)命由己改世間最珍貴的是現(xiàn)在能把握到的幸福佛教智慧讓我們的生命從缺陷走向圓滿,從煩惱痛苦走向解脫自在,終至生命得到徹底的改善在,終至生命得到徹底的改善。諸佛世尊要我們珍惜人身,除了要珍惜這個色身外,更要我們利用這個色身好好地從事自利而利他的事業(yè),成令一切有情眾生得大安樂自在。因此,要積極發(fā)揚進取的入世情懷,為創(chuàng)造人類的極樂凈土,為他人、社會、國家有所貢獻,這才是有價值的人生。誠如奧斯特洛夫斯基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所言:人生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于人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yīng)當(dāng)這樣度過:當(dāng)他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致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致因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yè):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pre>編輯推薦
《佛眼看人生:大師談世事》:用佛的智慧透悟人生真諦,解答當(dāng)下困惑,指引人生出路:用佛的視角揭示生命真相,坦然面對生死,積極把握今生。世間最珍貴的是現(xiàn)在能把握到的幸福佛教智慧讓我們的生命從缺陷走向圓滿,從煩惱痛苦走向解脫自在,終至生命得到徹底的改善。因果報應(yīng),命由己改,世間最珍貴的是現(xiàn)在能把握到的幸福,佛教智慧讓我們的生命從缺陷走向圓滿,從煩惱痛苦走向解脫自在,終至生命得到徹底的改善。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