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通道德經(jīng)

出版時間:2010-10  出版社:安徽文藝  作者:陽明宇  頁數(shù):228  

內(nèi)容概要

  《陽明宇讀典系列:心通道德經(jīng)》用獨特的視角、全新的觀點揭示出中華元典血脈相通的文化真諦。《陽明宇讀典系列:心通道德經(jīng)》立足于地球這個整體,關注人類的生存目的,用智慧與趣味鮮活的案例,闡釋道家柔性思維帶來的智慧甘泉,提升心智修養(yǎng)。

作者簡介

陽明宇,1956年8月生于江西彭澤十甲陽村?;謴透呖记?,當過兵,務過農(nóng),從事過水利測繪工作。大學畢業(yè)后,曾擔任過省重點中學校長、中級法院研究室主任,基層法院院長。

書籍目錄

卷首語人有“ 第四只眼”(總序)如何品味《道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上)第一章 無中生有第二章 對稱自然第三章 生存大本第四章 道生萬物第五章 大仁不仁第六章 生命真諦第七章 整體局部第八章 守柔利他第九章 適可而止第十章 返璞歸真第十一章 虛實利用第十二章 存本去末第十三章 寵辱之因第十四章 古始道紀第十五章 性本天然第十六章 歸根復命第十七章 無為而治第十八章 辯證思維第十九章 少私寡欲第二十章 不為物累第二十一章 恍惚窈冥第二十二章 委曲求全第二十三章 勢在必然第二十四章 平常方久第二十五章 公生養(yǎng)愛第二十六章 持重戒躁第二十七章 貴師愛資第二十八章 大制無割第二十九章 順天應人第三十章 果而勿強第三十一章 佳兵不祥第三十二章 知止不殆第三十三章 人生哲理第三十四章 無心自然第三十五章 平淡永恒第三十六章 量變質變第三十七章 無為清靜道德經(jīng)(下)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第三十九章 整體和諧第四十章 動反用弱第四十一章 相對源頭第四十二章 欲益當損第四十三章 無為之益第四十四章 知止不殆第四十五章 清靜為正第四十六章 知足常足第四十七章 不為而成第四十八章 無事德民第四十九章 德善德信第五十章 生生之厚第五十一章 尊道貴德第五十二章 見小守柔第五十三章 均衡利益第五十四章 德普國長第五十五章 物壯則老第五十六章 玄同為貴第五十七章 治國因果第五十八章 禍福倚伏第五十九章 長生久視第六十章 燮理陰陽第六十一章 虛懷若谷第六十二章 坐進大道第六十三章 圖難于易第六十四章 慎終如始第六十五章 治國以樸第六十六章 樂推不厭第六十七章 慈儉知懼第六十八章 用道建功第六十九章 哀兵必勝第七十章 知希反貴第七十一章 自知方明第七十二章 大威不威第七十三章 珍愛生命第七十四章 殺其當殺第七十五章 薄己厚民第七十六章 強大處下第七十七章 雪中送炭第七十八章 柔弱無敗第七十九章 天道無親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第八十一章 為而不爭從著述“讀典”叢書說開去(后記)——兼談解讀民族文化元典著作存在的問題及應遵循的基本原則第六十一章 虛懷若谷第六十二章 坐進大道第六十三章 圖難于易第六十四章 慎終如始第六十五章 治國以樸第六十六章 樂推不厭第六十七章 慈儉知懼第六十八章 用道建功第六十九章 哀兵必勝第七十章 知希反貴第七十一章 自知方明第七十二章 大威不威第七十三章 珍愛生命第七十四章 殺其當殺第七十五章 薄己厚民第七十六章 強大處下第七十七章 雪中送炭第七十八章 柔弱無敗第七十九章 天道無親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第八十一章 為而不爭從著述“讀典”叢書說開去(后記)——兼談解讀民族文化元典著作存在的問題及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章節(jié)摘錄

宇宙間萬千事物及其運動,無論是抽象的存在還是具象的實在,均是以恒定的概念進入認識范疇。概念的內(nèi)涵如果歧義太多,就沒有概念的存在。然而,我們?nèi)祟惿鐣校瑑?nèi)涵模糊的概念則比比皆是。譬如工業(yè)、農(nóng)業(yè)這兩個概念,就其質的規(guī)定性而言,所謂工業(yè),一是指分工協(xié)作的生產(chǎn)組織形式,二是指所生產(chǎn)產(chǎn)品的商品屬性;所謂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只為自給。沒有把握住兩個概念以上恒定的內(nèi)涵,就會將機器、科技等生產(chǎn)要素混同于工業(yè),將農(nóng)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等同于農(nóng)業(yè)。這樣,在認識的范疇內(nèi),便無法回答出機器收割、農(nóng)產(chǎn)品深加工究竟是工業(yè)還是農(nóng)業(yè)等簡單問題,甚至在工業(yè)時代,尤其是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以及各類農(nóng)副產(chǎn)品基本上已成為商品的今天,人們?nèi)詴蝗缂韧貙⑥r(nóng)副產(chǎn)品資源豐富的國家等同于農(nóng)業(yè)國。所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老子對準確界定概念內(nèi)涵重要性的強調(diào)。沒有恒定的概念,就不可能有真理。但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句話,歷代解讀《道德經(jīng)》的讀本,均將其理解成了“常道不可道,常名不可名”。這樣一來,對《道德經(jīng)》的認識,剛一抬腳便走進了虛無、不可知的死胡同,一開始便給《道德經(jīng)》裹上了一層玄學的外包裝。誠然,假如援佛釋道,似乎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作出“道不可道,可道非道;名不可名,可名非名”的解讀,揭示出了《道德經(jīng)》虛靜的真諦,似乎解讀《道德經(jīng)》在境界上當追求“能離文字方為道,盡舍語言始近真”,釋迦牟尼講了數(shù)十年的佛法,最后卻說沒講一個字。我本人更主張讀書應在悟虛上見功力,只見文字形,不見文字魂,便不可能實現(xiàn)從唯物到唯心的飛躍,求得真知。然而,要想體悟出能離文字的道,盡舍語言的真,恰恰須以語言文字為依托。離開卷帙浩繁的“如是我聞”,便無從理解喋喋不休是如何變得一個字都沒有的。絕對如果被強調(diào)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也就沒有了絕對,而是變成了偏執(zhí)。誠然,道是抽象的規(guī)律,就道說道,的確是很難說得清、道得明的,從這層意義上論,講常道不可道似乎并不離譜。然而,抽象畢竟是存在于具象中,有了具象,也就可以看出抽象?!暗揽傻溃浅5?;名可名,非常名”,屬同一句式毋庸置疑,“名”為確定的實在亦毋庸置疑。盡管“佛說名,并非名,是名名”,正是因為有“是名名”的約定俗成,這個“名”也就與確定的實在彼此對應。有確定的實在,便有了確定的內(nèi)涵,只要能把握確定的實在之確定的內(nèi)涵,常名也就可以名。既然常名可名,那么,在同一句式中,常道也就同常名可名一樣可道。只是道也好,名也罷,不能偏離“道”與“名”作為概念所具有的確定內(nèi)涵。更何況道就是道,佛就是佛,虛靜與空寂二者之間畢竟是有本質區(qū)別的。解讀任何一部原創(chuàng)文化的元典著作,像歌手唱歌一樣,無論唱任何一首歌,首先得定個調(diào)。基調(diào)沒定準,難免會荒腔走板?;{(diào)為玄,解讀就虛;基調(diào)為表,解讀就淺;基調(diào)為文,解讀就酸。其實,“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表達的意思是明確的:“道即常道,名即常名”,“常道、常名”其內(nèi)涵是恒定的,對恒定的內(nèi)涵不可能作出仁智互見的解釋。假如內(nèi)涵模糊不清、游弋不定,怎么理解都似乎言之鑿鑿,那么,就不是“常道與常名”。譬如:餓了就要吃東西,渴了就要喝水,這是“常道”。如果予以擴張解釋,吃東西就是往肚子里填東西,喝水是往肚子里填東西,所以,喝水就是吃飯。作出這樣的解釋,則不可能稱其為“常道”。拿一個個活生生的人而言,張三就是張三,李四就是李四,一旦對張三的認識變成了從外表看是張三,依談吐論是李四,觀察其性格特征是王五,這樣模棱兩可,似是而非,則不可能成其為“常名”。道可“道”的“道”,名可“名”的“名”,均是名詞動用且同義,作“說道”、“名狀”解,含義是“仁智互見的解釋”?!暗兰闯5馈?,指的是抽象、絕對真理,也就是佛教所稱的“理諦”。理諦所說的“理”,是指無形無相、不生不滅、貫穿一切事物、包括一切存在、無時空界限、絕對不變的永恒真理?!兜赖陆?jīng)》(上)三十七章,老子試圖從各個不同的側面闡釋他對“道”的立體認識,對“道”是什么作出具體明確的回答。盡管老子對立體的“道”形成了明晰的認識,但受時代的局限,不可能區(qū)分得了實在與存在、抽象與具象。因此,對于“道”是什么的回答,便陷進了茶壺煮餃子——肚子里有,嘴中卻倒不出的尷尬,未能找到恰當?shù)恼Z言,對“道”予以明確的表述。致使我們讀《道德經(jīng)》,讀來讀去仍未能建立起對“道”的清晰印象,始終處在“恍兮惚兮,惚兮恍兮”的不確定狀態(tài),難以定格成明晰的畫面。

編輯推薦

《陽明宇讀典系列:心通道德經(jīng)》為陽明宇讀典系列之一。 作者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發(fā)散思維的方式,加上大量的圖表,并結合自己的心得加以闡釋,力求通俗化解讀中華元典《道德經(jīng)》,闡釋著人類的文明與智慧。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心通道德經(jīng)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作者把三經(jīng)用一體三維統(tǒng)攝起來,或許這是華夏文明的基因,或許這個過于牽強,但未嘗不是一個很好的探索,努力構建一個成體系的中國元典文化體系,值得一讀
  •   對老子思想的體悟達到了與老子溝通的境界。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