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9 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 作者:符立中 頁數(shù):262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符立中的這本《張愛玲與白先勇的上海神話》以張愛玲為切口,講述了神話時代的上海夢。有故事、有八卦、有資料,且組織的妥當嚴密,運用的嫻熟。雖然本書副標題是“張愛玲與白先勇”,但內(nèi)容卻不時拋開此二位,以海上舊夢做底色,重點寫30年代的影視文化對張愛玲、白先勇、金庸這些當下的重磅文人的深遠影響。視角獨到,言之有物,讀來有趣。文中注中所附張愛玲參與的電影等資料鮮見于其他刊物,這也使本書具備了一定“指南”功用。
作者簡介
符立中,作家、樂評家,為年輕一代張學、白學的佼佼者。獲邀參加香港張愛玲誕辰九十周年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及臺北張愛玲九十冥誕暨逝世十五周年紀念講座。作品《上海神話》獲李歐梵贊美“創(chuàng)見和灼見累累”并稱譽為“當今臺灣文化界的奇才”。四歲學習鋼琴,復從謝中平教授學習小提琴,十七歲開始從事古典音樂論述,為臺灣地區(qū)最重要的樂評人之一。符立中文筆以繁復的音韻營造氣派與華麗的意象,抒情論理皆擅,經(jīng)常受各大報邀約為重大演出撰寫藝評,并應邀與程抱一、高行健合作《八月雪》、與林懷民合作《托斯卡》。為EMI制作法國國寶、花腔女高音Mesple專輯。是臺灣地區(qū)首位赴歐專訪各大音樂名家之樂評家,作品被譯為英、法、日文公開發(fā)表,評論成就獲多家國際媒體頭條報導,曾專訪B.Nilsson、Dame,Schwarzkopf、Vishnevskaya、Fournet等樂史傳奇。
書籍目錄
序
前言
第一章 張愛玲與白先勇的文學成就
第一篇 懷想美好年代的都會傳奇
第二章 紅樓夢——海派文字的原鄉(xiāng)
第二篇 跨世代的青春追尋——牡丹與紅樓白先勇對話符立中
第三篇 游園驚夢的前世今生——兼牡丹亭由來考
第四篇 秦淮風月憶繁華——談紅樓夢中的綺羅冷艷
第三章 上海通俗文化及都會感官
第五篇 上海歌壇繁華夢——兼論李香蘭、白光與歐陽飛鶯
第六篇 從金大班到尹雪艷——探尋《臺北人》的風塵身世
第四章 新感覺派與電影的左右共治時代
第七篇 尋找金庸的夢中情人
第八篇 張愛玲的電影時代
第九篇 張愛玲及賴雅電影作品一覽
第五章 張愛玲與宋家
第十篇 張愛玲與宋淇、張愛玲與鄺文美
第十一篇 宋春舫:為海寧王國維遺著作序
第十二篇 宋淇:毛姆與我的父親
第十三篇 宋淇:私語張愛玲
第十四篇 鄺文美:我所認識的張愛玲
第六章 上海神話在臺灣的傳承與復興
第十五篇 向左走,向右走
第十六篇 張愛玲與四個男人
第十七篇 白先勇的小說與戲劇
第十八篇 白先勇的秘密花園
跋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我父親后來入了圣約翰大學,沒有讀完,就到端士日內(nèi)瓦大學去深造。瑞士這個國家因地理環(huán)境關(guān)系,國民中有的說法文,有的說德文,有的說意大利文。我父親能夠精通多國語文,與在瑞士讀大學有關(guān)。他又在拉丁文方面下過苦功,在何時開始就不得而知了。到了四十歲那年,他立志自修俄文和日文,三年后他憑字典,已可毫無困難地直接讀俄文原著,可是日文他始終沒學成,最后終于放棄。我記得他曾對我說過:“我總以為我自己在語言上有天才,想不到會在日文上碰了個釘子!”他在日內(nèi)瓦大學讀的是政治經(jīng)濟。他對戲劇和文學發(fā)生興趣是在他留居巴黎之后。很多人對他說,要把法文學好,唯一辦法就是多看戲,所以在巴黎期間,他每天晚上都是“泡”在戲院里。據(jù)我所知,他法文最好,德文次之,最差的倒反是英文。1935年我考入大學,讀的是西語系,那時我父親正卜居青島,每逢假期我都有機會回家,并和他接近。他認為我的英文不夠好,主要是只讀教科書和指定參考書,所以太死板,因之字匯運用不夠靈活。1935年寒假時,他開始介紹我讀兩個人的作品:王爾德和毛姆。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本書內(nèi)容琳瑯滿目,看得我眼花撩亂,精彩的細節(jié)太多了,有時似覺浮光掠影一閃即過,許多重要的文學論題——如《圣經(jīng)》的道德影響,白先勇小說和??思{的“南方神話”的比較等等皆因篇幅的限制,有待發(fā)揮。值得我們欽佩的是,所有的這些創(chuàng)見都是這本書作者率先提出的將來引起的章論愈多,(在書中符立中不各向幾位“主流”學者挑戰(zhàn)),愈足證明這本書的原創(chuàng)性和重要性以及這位年輕作者的無比功力。我說他是當今臺灣文化界的“奇才”,當不為過,這本書也值得中國大陸所有的“張迷”和“白迷”,以及現(xiàn)當代中國文學的研究者細細品味?! 顨W梵符立中君此書別開生面地討論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上的兩位小說大家:張愛玲和白先勇。爬梳張愛玲和白先勇的師承脈絡(luò),比較兩人小說的長短得失,揭橥張愛玲對“新感覺派”的發(fā)揚廣大,探尋白先勇創(chuàng)作的“秘密花園”,發(fā)掘張愛玲與“宋家”的密切關(guān)系,尤其是使“章麗”(宋鄺文美)的《我所認識的張愛玲》重見天日,首次系統(tǒng)而又全面地整理張愛玲及莫第二位丈夫賴雅的電影成就,又旁及海上通俗文化、金庸的“夢中情人”和“上海神話”在臺灣的傳承……,從而使“張學”和“白學”的豐富精深得到全新的彰顯。此書雖以考證為主,但“力圖飆考據(jù)中提煉出原創(chuàng)性的分析及創(chuàng)見來厘清文學真貌”。全書論述充滿激情,又開闔自如,頗收引人入勝之效??梢院敛豢鋸埖卣f,此書是海峽兩岸三地近年研究張愛玲與白先勇的一個難得的可喜收獲。 ——陳子善
編輯推薦
《張愛玲與白先勇的上海神話:臺灣后上海文化學》:張學研究權(quán)威李歐梵作序,陳子善撰文推薦,宋以朗授權(quán)收錄宋淇、鄺文美記敘張愛玲文章符立中歷年收藏和近年發(fā)現(xiàn)的張愛玲珍貴記錄照片全面公開。上海的流光溢彩,使得殘酷世界與美麗夢想,聚集于此。作者探查張愛玲與白先勇創(chuàng)作身世,找尋尚未出土的關(guān)聯(lián)秘密:《紅樓夢》,《牡丹亭》,新感覺派,梅蘭芳,間諜與秘密,政界與娛樂圈.文壇及學界大師……錯落時間,參差遇合,最終時代的文明匯聚落在了兩人身上,造就璀璨的中文小說文本。于是,回到原初的上海,作者將帶你走過這一路的繁華。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