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1 出版社:天津大學出版社 作者:朱啟鈐 著 頁數(shù):263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營造論:暨朱啟鈐紀念文選》收錄朱先生有關(guān)建筑歷史學的23篇論文,雖篇幅不長,但反映了朱啟鈐重視文獻、倡導實地測繪,以西學的科學精神帶動傳統(tǒng)文化、科技史研究的遠見卓識,具有很高的學術(shù)造詣和歷史文獻價值。朱啟鈐先生是我國近現(xiàn)代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實業(yè)家,同時又是早期的建筑歷史學家、中國營造學社的創(chuàng)始人,梁思成、劉敦楨先生等都尊他為啟蒙師?! 稜I造論:暨朱啟鈐紀念文選》附20篇后人對朱啟鈐先生的紀念和學術(shù)思想研究文章,具有史料鉤沉、學術(shù)史總結(jié)與展望意義。
書籍目錄
文選部分中國營造學社緣起中國營造學社開會演詞李明仲八百二十周忌之紀念附錄一 李明仲畫像之意匠附錄二 祭文附錄三 求宋李明仲逸書遺跡啟事石印《營造法式》序重刊營造法式后序《匠哲錄》序重刊《園冶》序題姚承祖補云小筑卷繼續(xù)研究中國營造學計劃之大概關(guān)于購存宮苑陵墓模型圖樣的建設樣式雷考修改京師前三門城垣工程呈中央公園記蓮花石公園記一息齋記王府井大街之今昔致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函(1929年6月3日)致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函(1929年8月9日)致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函(1929年11月10日)呈請教育部立案文緘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報告社務實況二十一年度上半期工作報告致童高函存素堂人藏圖書河渠之部目錄朱啟鈐自撰年譜紀念文部分周總理同先父朱啟鈐之間的交往(1982年) 朱海北朱桂辛先生二三事(1983年) 劉宗漢回憶外祖父朱啟鈐 章文晉緬懷先祖朱啟鈐朱文極 朱文楷中國營造學社的五大功績(1990年) 戴念慈發(fā)揚光大中國營造學社所開創(chuàng)的中國建筑研究事業(yè) 吳良鏞憶中國營造學社(1983年) 劉致平口述 劉進記錄整理朱啟鈐與中國營造學社 單士元紀念中國營造學社成立六十周年(1990年) 單士元憶朱啟鈐社長二三事(1999年) 羅哲文試述朱桂辛先生從事中國古代建筑研究的動因(1999年) 劉宗漢從中國營造學社的組織架構(gòu)看其歷史發(fā)展 張蓖振正陽門城垣改建史話 朱海北朱啟鈐先生與北京中山公園(1999年) 姜振鵬朱啟鈐與公益會開發(fā)北戴河海濱(1986年) 楊炳田朱啟鈐與中興煤礦公司王作賢 常文涵朱啟鈐向留法勤工儉學學生捐款(1983年) 朱海北是亭似堂,石材筑構(gòu),高風亮骨,不落俗臼(1999年)——朱啟鈐先生紀念亭(蠖公亭)創(chuàng)作小記 戴復東朱啟鈐的親筆信談及清宮水晶宮 單嘉筠朱啟鈐與北戴河(1987年) 朱洛筠附錄一 既出成果,又出人才 楊永生附錄二 朱啟鈐小傳 崔勇附錄三 附:朱啟鈐年表 崔勇整理
章節(jié)摘錄
我國文化。至唐而如日中天。迨至昭宗徙柬都。梁晉兩朝復徙汴京。盜賊干戈。迄無寧歲。聲明文物。掃地盡矣。宋氏興于倉卒。其君相安于茍簡。其人民習于夸毗。無可大可久之志。其學術(shù)思想。則趨于空疏褊隘。亦無復前此精宏之觀。其于制作之事。宜乎不復措意。自其開國。凡五傳而得神宗。以桓桓之英辟。遇名世之賢輔。王荊公安石。實能貫穴今古。斟酌時宜。振舉國垂暮之精神。謀百度一新之制作。不幸朝野沓泄之風。積重難返。惲于興革。怨影鯀興。神宗甫沒。而元佑之治。復從其朔。然熙寧元豐之變法。成效固在。不能以黨見盡掩其功。于是又有紹圣崇寧兩朝之紹述。故有宋當十一二世紀之間。實為急進保守兩黨。迭為消長之饑其一種勢力。謀向上與對外之發(fā)展。以立長久之基。其它一種。則謀現(xiàn)狀之維持。而幸偷安之可恃。卒之崇寧以后。前者既不能貫澈初衷。以精心達其薪向。后者亦誤于恣意牽掣。以私見壞大局。中華大國之風。洎南渡以來。幾乎泯矣。明仲先生之少也。及見熙豐之盛。其入仕之始。雖當元佑初元。而營造法式之成書。實萌芽于元豐。而成熟于元符。先生之躬典大役。又皆在元符崇寧之世。綜觀前后。先生之思想。必于熙豐為近。而事業(yè)之成就。必受熙豐變法之影響。決無可疑。顧盛名所以雖美弗彰。
編輯推薦
《營造論:暨朱啟鈐紀念文選》收錄了我國近現(xiàn)代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實業(yè)家朱啟鈐先生的23篇有關(guān)建筑歷史學的論文。論文反映了朱啟鈐先生重視文獻、倡導實地測繪,以西學的科學精神帶動傳統(tǒng)文化、科技史研究的遠見卓識,具有很高的學術(shù)造詣和歷史文獻價值。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