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1997-9 出版社:高爾生、 袁偉 中國人口出版社 (1997-09出版) 作者:高爾生,袁偉 編 頁數:159
內容概要
《中國少數民族生殖健康》利用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提供的對全國有代表性的此次抽樣調查資料的10%樣本,主要對少數民族的生殖健康特點進行分析研究和探討。由于資料內容的限制,不可能囊括生殖健康的所有內容,僅從生育率、生殖力、節(jié)育、嬰兒健康等若干方面進行研究。盡管如此,它還只是少數民族生殖健康研究的起點,很多有價值的內容還有待于進一步挖掘。
書籍目錄
第1章 中國少數民族生殖健康概況第2章 中國少數民族生育率1.中國主要少數民族的平均初婚年齡分析2.中國少數民族的平均生育數分析3.中國少數民族生育模式的研究4.中國主要民族人工流產率分析5.中國少數民族生育率中間變量分析第3章 中國少數民族節(jié)育水平及效果1.中國少數民族避孕現用率、效果及影響因素2.中國少數民族節(jié)育狀況分析3.中國少數民族節(jié)育原因分析4.中國少數民族常用節(jié)育措施的停用原因及節(jié)育效果分析5.中國主要少數民族已婚育齡婦女未避孕原因分析第4章 中國少數民族生育力1.中國主要少數民族婦女月經初潮年齡分析2.中國主要少數民族已婚婦女自然流產率分析3.中國主要民族初婚婦女不孕率分析第5章 中國少數民族嬰兒健康1.中國主要少數民族的母乳喂養(yǎng)分析2.中國少數民族嬰兒死亡率分析3.中國主要少數民族出生性別比初探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摘要 根據“1988年中國2‰生育節(jié)育抽樣調查”資料,對樣本數較多的8個民族(漢族、壯族、回族、維吾爾族、彝族、苗族、滿族和土家族)15-57歲已婚婦女的自然流產率進行分析。其中漢族為10%的再次抽樣資料。所分析的8個民族中,自然流產率以維吾爾族最高,達5.92%;壯族、滿族較低,分別為2.43%、2.28%;其他民族相近,在3%~4%之間。大多民族初婚年齡在25歲以上的婦女自然流產率明顯高于初婚年齡較低的婦女。不同妊娠年齡的自然流產率呈“U”型,“≤19歲”年齡組和“≥35歲”年齡組較高;維吾爾族、彝族及土家族以20~24歲組最低,其他民族25-29歲最低。漢族、苗族、滿族自然流產率與月經初潮年齡有關,基本表現為初潮年齡較低(≤13歲)的婦女自然流產率較高。不同文化程度者中自然流產率有差別,漢族中文化程度高者自然流產率高,彝族、滿族和土家族呈現文盲婦女自然流產率顯著高于其他文化程度者。從職業(yè)看,除彝族外,所有民族的自然流產率以國家干部最高;工人高于農民。各民族婦女的自然流產率均以春季最高;除土家族和維吾爾族外,以秋季最低。各民族均隨孕次的增加,自然流產率逐漸上升;大部分民族的自然流產率在第3~5孕次后大幅度上升,彝、苗、滿三個民族則在第6~7孕次后才有較大的上升。漢族、壯族和土家族城市的自然流產率高于農村,其他民族在城鄉(xiāng)間未見顯著性差異。結果提示:不同民族間自然流產率有明顯差異,而各民族的影響自然流產率的因素基本一致。關鍵詞:自然流產;少數民族;影響因素自然流產是指胚胎或胎兒因某種原因于妊娠28周前自動脫離母體而排出,是一種常見的妊娠終止現象。自然流產率是反映社會經濟、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以及醫(yī)療衛(wèi)生,特別是婦幼保健水平的重要指標。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多種多樣的婚姻形式、家庭類型、傳統(tǒng)觀念和風俗習慣,都對人們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為以及人口素質,產生這樣或那樣的作用。自然流產率的差異是其表現之一。本文通過了解和分析8個主要少數民族已婚育齡婦女自然流產的狀況及影響因素,為探討其防治措施、提高我國少數民族婦女的健康水平提供科學依據。
編輯推薦
《中國少數民族生殖健康》由中國人口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