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敘事:傳播與性別

出版時間:2009  出版社:河南大學出版社  作者:張兵娟  頁數:378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娜拉言說書系·電視劇敘事:傳播與性別》系首批與第二批的選題,大致有這樣幾個方面:  一、中國現(xiàn)當代女性文學作家作品研究?;旧鲜墙又业摹丁澳壤毖哉f》所言說的12位現(xiàn)代女作家往下寫,因為《“娜拉”言說》2007年已由河南大學出版社再版,故不再列入此書系。當代女作家基本上按出生年代分類,有郭力的《走過荒原-50年代女作家的敘事空間》、沈紅芳的《在邊緣處成長-60-70年代女作家的成長之路》,還有我的《女性之思》中的部分內容,加起來就基本上按照歷史順序以作家作品論的形式涵蓋了我國現(xiàn)當代女性文學的發(fā)展里程?! 《W美及中國港臺女性文學研究。這是“娜拉言說”的橫向與縱向交織的時空結構的擴展,力求以女性文學的個性言說透視現(xiàn)代歷史世界性的女性文學命題,在個性與共性的交織中展現(xiàn)“娜拉言說”的世界風貌。如趙寧的《西方女性文學中愛的主題》、方向真的《神秘的大陸--一個女性視野中的20世紀西方女性文學》、樊洛平的《彼岸女聲--當代臺灣女作家創(chuàng)作風貌》、王敏的《港派文學中的女性言說》等?! ∪?、綜合性的專題研究。此類選題的特點是圍繞著從女性文學文本中發(fā)現(xiàn)的一個具有學理性內涵的專題,涵蓋相關作家作品的綜合性研究,力求由文本解讀出發(fā)而在思想理論上有新的發(fā)現(xiàn)。作者多為近年來的女博士、女碩士。如王萌的《禁錮的靈魂與掙扎的慧心--晚明至民國女性創(chuàng)作主體意識研究》、劉鐵群的《尋找亞當--女作家筆下的男性形象》、賴翅萍的《未竟的審美之旅--論新時期女性小說的日常生活詩性探尋》、楊珺的《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女性散文的主體性建構》、高小弘的《成長如蛻--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女性成長小說研究》、張兵娟的《電視劇敘事:傳播與性別》、劉涵華的《告別荒原--新時期女性詩歌研究》等。此外,還有謝玉娥主編的一本新書《智慧的出場--當代人文女學人側影》,是我國第一部以當代女學人為對象的相關資料的匯集與留影,以期首次集中展現(xiàn)我國當代女學者們的學術風采與智慧風貌,相信會受到學界朋友們的關注與歡迎。

作者簡介

  張兵娟,1963年5月生,山西省翼城人,文學博士,現(xiàn)任教于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廣播電視新聞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發(fā)表論文二十多篇,參編出版著作三部。《電視?。簲⑹屡c性別》獲首屆(2006年)中國婦女研究會“婦女/性別研究”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二等獎。

書籍目錄

“娜拉”出走前后怎樣——“娜拉言說”書系總序導言第一章 敘事與傳播第一節(jié) 敘事理論一 敘事與敘事學二 亞里士多德的敘事理論三 普羅普民間故事的敘事理論四 現(xiàn)實主義敘事理論五 結構主義敘事理論六 新敘事理論七 女性主義敘事學第二節(jié) 傳播理論一 傳播的界定二 電視的傳播特點三 電視的傳播功能四 電視的傳播效果第三節(jié) 電視劇的敘事、類型與性別一 電視劇的敘事與傳播二 電視劇的敘事與類型三 電視劇的類型與性別第四節(jié) 本書研究方法及理論框架一 文化研究視閾中的敘事理論二 文化研究與敘事批評三 本書主要內容及框架第二章 女性主義與媒介批評第一節(jié) 女性(女權)主義理論一 女性主義概念界定二 西方女性主義的發(fā)展歷程及特點三 西方女性主義的主要流派四 女性主義的解放目標第二節(jié) 社會性別理論一 社會性別概念的界定及內涵二 社會性別制度的形成及發(fā)展三 社會性別理論在中國的傳播第三節(jié) 女性主義媒介批評與文化研究一 內容分析與刻板印象批評二 媒介生產與意識形態(tài)控制三 收視愉悅與受眾闡釋四 文化研究與性別媒介批評第三章 歷史劇:歷史敘事與鏡像歷史——論電視劇《大宅門》第一節(jié) 神話敘事與敘事的神話一 女性神話的再造--白文氏形象的塑造二 “符號暴力”與被敘事的性別第二節(jié) “英雄”的復活與“人”的失落一 “英雄原型”與“起源敘事”二 傳奇故事與敘事結構三 “禍水原型”與符號再造第三節(jié) 歷史記憶時間一 集體記憶與歷史敘事二 記憶的合法性爭奪三 文化批評與記憶……第四節(jié) 性別視角中的家族、歷史、民族敘事第四章 言情?。鹤鳛榇蟊娨庾R形態(tài)的“愛情神話”第五章 家庭情節(jié)劇:倫理敘事與性別政治第六章 “不同的聲音”女性主體的言說與表述結語我們能否共同生存?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三文化批評與記憶  海登·懷特認為:“沒有哪個歷史事件本質上就是悲??;只有從某個特定角度或將其置于由事件建構的語境中時,才能看出其悲劇的因素在這個語境中享有的特殊地位。因為,在歷史上,某一事件從一個角度看是悲劇事件,從另一角度看可能是喜劇事件;正如在一個社會中,從一個階級的角度看是‘悲劇’,從另一個階級的角度看卻是“滑稽劇。”[1]的確,如果站在女性主義立場上看一部歷史,對男性來說是英雄的歷史,傳奇的歷史,主體的歷史;而對女性來說,卻是“卑賤”者的歷史,奴隸者的歷史,苦難者的歷史。新年的爆竹對有權有勢有錢的人是一種“祝?!?,然而,對祥林嫂這樣遭受各方面奴役和壓迫的女性來說則是永遠的詛咒和噩夢。同樣,在《大宅門》中白景琦這樣的男性活得八面威風,天馬行空、瀟灑從容,而對楊九紅這類女性來說則是數不盡的屈辱和流不完的眼沮?!皵⑹滦詺v史提供的知識是原本產生于神話、經過虛構表達的假設模式提煉的產物。”因此,作為敘事,“歷史敘事并不排除關于過去、人生、群體的性質等問題的虛假信仰;它所做的就是檢驗一種文化的虛構賦予真實事件以各種意義的能力,文學通過給‘想象的’事件構型而向意識展示這些意義?!盵2]問題是這種意義到底是什么,對誰有意義?這不得不涉及敘述中的隱喻以及與符號間的關系。因為歷史敘事不僅僅是關于過去事件和過程的模式,同時也是隱喻性敘述,表明這些事件和過程與我們約定俗成的敘事類型是相似的,這個敘事類型通常用來賦予生活中事件以文化意義。從純粹形式的方面看,歷史敘事不僅是對其中所述事件的再生產,也是指導我們在文學傳統(tǒng)中尋求那些事件結構之語境的一個復雜的符號系統(tǒng)。的確,歷史,尤其是歷史敘事是一個復雜的符號體系。它的功能不是“再現(xiàn)”,而是建構一個景觀。敘事者解決疏離現(xiàn)實的種種沖突,不是靠想象,而是靠刪除記憶中不符合現(xiàn)實的東西給過去的歷史賦予意義。  ……

媒體關注與評論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女性散文的主體建構  ——楊?!   〗d的靈魂與掙扎的慧心  ——晚明至民國女性創(chuàng)作主體意識研究  王萌    電視劇敘事:傳播與性別  張兵娟    未竟的審美之旅  ——論新時期女性小說的日常生活詩性探尋  賴翅萍    成長如蛻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女性成長小說研究  高小弘

編輯推薦

  女性學術視野審視女性寫作奧秘  女性主體語言解讀女性生命潮汐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電視劇敘事:傳播與性別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