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5 出版社: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作者:靳培英 等編著 頁數(shù):211
內容概要
靳教授與她的研究生畢業(yè)后仍然從事大皰性皮膚病研究的醫(yī)學博士林麟教授。以及醫(yī)學博士馮素英副教授一道,撰寫《水皰性皮膚病診斷和治療彩色圖譜》一書。該書是她在中國醫(yī)學科學院皮膚病醫(yī)院40余年診治經(jīng)驗積累的一部分。從中精選出60余種水皰性皮膚病并對每一病種配以圖,約260幅(少數(shù)引用了國內外文獻和圖像作為補充)。書中涉及水皰病病理機制的分子解剖學,涵蓋了遺傳性水皰病、自身免疫性表皮內和表皮下水皰病、感染引起的水皰病、其他原因引起的水皰病,以及常有或偶有水皰的皮膚病。并對這些皮膚病的發(fā)病機制、診斷標準和治療進行了描述,而且特別著重在疾病的治療方面,尤其是對治療藥物應用的具體方法和如何選擇等做了介紹,參考了國內、外的文獻資料進行了比較詳細的描述。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分子解剖學 一、橋粒超微結構和分子解剖學 二、皮膚基底膜超微結構和分子解剖學第二章 遺傳性水皰病 第一節(jié) 遺傳性大皰性表皮松解癥 一、流行病學 二、分類 三、具體類型 四、臨床各論 五、三種類型的鑒別診斷 第二節(jié) 其他遺傳性水皰病 一、家庭性良性慢性天皰瘡 二、先天性大皰性魚鱗病樣紅皮病第三章 自身免疫性水皰病 第一節(jié) 天皰瘡的治療 一、概述 二、細胞及細胞間各咱抗原成分的分布 三、病因與發(fā)病機制 四、天皰瘡的診斷 五、對各類天皰郊建立治療 第二節(jié) 表皮下水皰性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一、概述 二、表皮水皰性疾病的類型 三、基底膜區(qū)的抗原成分 四、各型水皰病的診斷標準 五、各型類天皰瘡的治療第四章 細菌、病毒誘發(fā)的表皮內水皰瘡 一、大皰性膿皰瘡 二、葡萄球菌皮膚燙傷樣綜合征 三、單純皰疹 四、水痘、帶狀皰疹 五、手-足-口病第五章 其他表皮內水瘡性皮膚病第六章 常有或偶有水皰表現(xiàn)的皮膚病第七章 其他表皮下水皰病縮略語索引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分子解剖學皮膚是人體中最大的器官,主要由兩層結構組成一表皮和真皮。表皮主要是由角質形成細胞組成,是一種不斷更新的復層鱗狀上皮。角質形成細胞來源于外胚葉,由四層處于不同階段分化狀態(tài)的細胞組成,它們分別是基底細胞層、棘細胞層、顆粒細胞層和角質層。角質形成細胞的胞漿中含有角蛋白中間細絲(ker-atin inter-reedlatej filaments,KIF),并且憑借橋粒(desmosome)結構相互連接在一起。橋粒中的一些蛋白成分可與其他的橋粒和KIF相互作用,從而將角質形成細胞連接在一起,使整個表皮在結構上具有連續(xù)性和適度的張力。若KIF蛋白突變或由于循環(huán)抗體突變或細胞間鈣離子穩(wěn)態(tài)破壞,干擾橋粒蛋白的正常結構,都可導致角質形成細胞間黏附結構受損,誘發(fā)表皮內水皰病的發(fā)生。
編輯推薦
《水皰性皮膚病診斷和治療彩色圖譜》由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