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中藥學解悟

出版時間:2009-8  出版社: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作者:王緒前  頁數(shù):599  

前言

  我讀《本草綱目》,深感其精華內(nèi)容在“發(fā)明”項下。李時珍著《本草綱目》發(fā)前人所未發(fā),“上自墳典,下至傳奇,凡有相關,靡不收采”,可讀之處重在闡發(fā)作者自己的觀點、見解,對于藥物的解說恰到好處。作為讀者,我深感讀此書受益匪淺,乃有感而發(fā),寫成《臨床中藥學解悟》一書?! ≈嗅t(yī)藥大學開設中藥學這門課程以來,一直稱為“中藥學”,但從對該學科的認識、理解、應用來看,此命名并未與諸如中藥炮制學、中藥鑒定學、中藥制劑學、中藥化學、中藥植物學等明確區(qū)分;現(xiàn)將“中藥學”稱為“臨床中藥學”,是因為本門學科主要是從臨床的角度來認知和探求藥物作用特點的,是從怎樣應用藥物來論述藥物作用的?! ≈兴幨侵嗅t(yī)用以防病、治病的主要武器,正確地應用藥物指導臨床,一直是人們探討、研究的重點。有感于此,我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臨床用藥體驗,將常用中藥按照自己的理解、體會、認識,結合臨床,對臨床中藥學中常用中藥有關理論、臨床方面的問題,進行了一些歸納、總結,并按照現(xiàn)在大學教材編寫的方法對常用中藥進行了重新編寫,為理論指導臨床用藥架設了便捷的通道。寫作過程中,力爭做到:既要繼承前人的理論與經(jīng)驗,吸取精華,闡明義理,又要闡發(fā)觀點,拾遺補缺,以期創(chuàng)新,作出中肯的評述;既要有自己的認識、體驗,更要有自己的獨特見解。我曾著有《臨床中藥用藥鑒別速覽》(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出版),可以與此書互參?! ∨R床中藥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結合非常密切的學科,如果沒有豐富的臨床實踐經(jīng)驗、體會,編書就會紙上談兵,人云亦云;而如果只有臨床經(jīng)驗,只知開方用藥,不會從理論上進行闡發(fā),就會使人閱讀本草書籍感到枯燥無味。書中所載【臨床解悟】一欄,以及“總論”中的“附”,是我結合古今認識和自己的體會發(fā)表的一些看法。在這些認識中可能與常云觀點相悖,但本著爭鳴、探討、求是、提高的意圖,針對應用中藥的難點、疑點、重點,是經(jīng)過多年的臨床、教學而總結的,希冀為促進臨床中藥學的發(fā)展做點努力。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作者結合多年的教學體會并聯(lián)系臨床實踐所寫的一本臨床中藥學專著。書中圍繞中藥的有關理論和臨床方面的問題,闡發(fā)觀點和認識,希冀解決中藥學中的一些重點、難點、疑點問題。    全書分總論、各論兩部分??傉摬糠种饕榻B中藥學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并附有作者的不同見解。各論共收載常用中藥377味,每味藥設有[處方用名]、[藥性特點]、[功效應用]、[用量用法]、[使用注意]、[功效比較]、[臨床解悟]等項。其中[臨床解悟]是重點,針對臨床中藥學中的一些疑難、有爭議的問題,使用當中的一些模糊問題等進行了闡發(fā)。書中還收載了作者多年應用中藥的經(jīng)驗、體會,并毫無保留地介紹了一些驗方及秘方。    本書實用性強,適于中醫(yī)臨床醫(yī)生、在校師生、自學中醫(yī)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王緒前,1950年出生,湖北潛江人。教授。從湖北中醫(yī)學院中醫(yī)專業(yè)畢業(yè)后即留校任教,從事臨床中藥學、中醫(yī)食療學、中藥學研究進展等課程教學已34年。在各種學術刊物上發(fā)表論文近100篇,參與編寫專業(yè)書籍30部,其中專著3部,主編6部,任副主編5部。對臨床中藥學理論有一定的造詣,并針對中藥藥性理論中的性味、升降浮沉、歸經(jīng)、毒性、配伍、劑量、用藥法度均有所探求,并發(fā)表了相關論文。
作者長期擔任教學工作,以教學為己任。在多年的教學過程中,深受同學們的歡迎,被全校學生評為“我最喜愛的教師”。
作者長期邊教學、邊臨床,主要從事中醫(yī)推拿、內(nèi)科方面的臨床工作,具有一定的臨床經(jīng)驗,對于頭、頸、肩、腰腿痛的治療效果良好,在實踐中總結的治療腰椎問盤突出的秘方、治療頸椎病的驗方、治療皮膚瘙癢的實用方、治療脫發(fā)的單方、治療面部黑斑和青春痘的效方等在臨床上均有突出療效,受到了病友的好評。這些方子均記錄在本書中。

書籍目錄

總論 第一章 中藥的起源和中藥學的發(fā)展    附:關于本草分類史 第二章 中藥的產(chǎn)地與采集    第一節(jié) 產(chǎn)地    第二節(jié) 采集    附一:中藥質(zhì)量與療效的關系    附二:關于中藥代用品研究   第三章 中藥的炮制   第一節(jié) 炮制的目的     附:關于炮制的意義   第二節(jié) 炮制的方法 第四章 中藥的性能    第一節(jié) 四氣     附:關于四氣    第二節(jié) 五味     附一:關于五味     附二:關于中藥性味的可變性   第三節(jié) 功效     附一:對“功效”的認識     附二:記憶中藥功效方法介紹       附三:關于中藥性味與功效的關系     第四節(jié) 升降浮沉     附:關于影響藥物升降浮沉的諸因素   第五節(jié) 歸經(jīng)     附:對中藥歸經(jīng)學說的幾點看法     第六節(jié) 毒性     附一:關于藥毒     附二:1988年國務院頒布的《醫(yī)療用毒性藥品管理辦法》中所列的28種毒性中藥品種 第五章 中藥的配伍    附一:關于單行    附二:中藥配伍與提高療效的關系   第六章 中藥的用藥禁忌    附一:關于十八反的歷史沿革      附二:關于十八反藥物數(shù)      附三:關于十九畏藥物數(shù)   第七章 中藥的劑量與用法   第一節(jié) 中藥的劑量     附一:關于中藥用量的一般原則       附二:關于劑量的換算     第二節(jié) 中藥的煎法   第三節(jié) 中藥的服法     附:關于中藥命名的方式方法  各論 第一章 解表藥   第一節(jié) 發(fā)散風寒藥     麻黃     桂枝     香薷     紫蘇     生姜     荊芥     防風     羌活     藁本……

章節(jié)摘錄

  總論  第一章 中藥的起源和中藥學的發(fā)展  中藥是指在中醫(yī)理論指導下,用以預防、治療和診斷疾病并具有康復與保健作用的物質(zhì),或日按照中醫(yī)理論或中醫(yī)藥理論應用的藥物。中藥是中醫(yī)防治疾病的主要武器,是中醫(yī)學理、法、方、藥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千年來,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類的健康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兴帉W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中藥學是研究一切與中藥有關知識的一門學科,涵蓋了中藥的品種來源、種植(或養(yǎng)殖)、采收、貯存、藥材鑒別、加工炮制、制劑、性能、功效、應用、藥理、化學成分等多學科、多領域的知識和內(nèi)容。對于中藥學這一概念表述,目前有爭議?! —M義中藥學是研究中藥基本理論和中藥功效、臨床應用的一門學科。它以安全、有效、合理使用中藥為目的,由于主要為臨床用藥提供有力支撐,又稱臨床中藥學,是廣義中藥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因此,現(xiàn)在一些命名《中藥學》的教材、書籍,從嚴格意義上講應屬狹義中藥學的范疇,確切地表述應稱“臨床中藥學”?! ≡紩r期,我們的祖先在尋找食物的過程中,由于饑不擇食,不可避免地會誤食一些毒物而發(fā)生中毒現(xiàn)象,也會發(fā)現(xiàn)一些對某種疾病具有治療作用的物質(zhì),并在與疾病作斗爭的過程中逐步加以利用。經(jīng)過無數(shù)次的反復試驗和口嘗身受,不斷積累了辨別食物和藥物的經(jīng)驗,也掌握了一些有關食物、藥物的知識,這就是所謂藥食同源。又經(jīng)過反復的實踐與認識過程,不斷總結和交流,從而形成了早期的藥物療法,這就是所謂的醫(yī)食同源。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臨床中藥學解悟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5條)

 
 

  •   非常好的一本書,無論是學習,還是用于臨床都很有用、
  •   中醫(yī)的筆記~
  •   這本書的內(nèi)容很好,人衛(wèi)出書的質(zhì)量有保證。值得收藏學習。
  •   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   很實用的一本書,在實踐的過程中,有不懂的查一下就知道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