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性論

出版時間:2007-10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古羅馬] 盧克萊修  頁數(shù):201  譯者:[英] R. E. 拉薩姆 英譯,J. 哥德文 修訂,邢其毅 漢譯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物性論》為讀者帶來一個警告:它是想改變你的生命。許多作者相信他們的著作將使讀者感到一個真實的沖擊,但是很少會想象到這種野心給讀者所帶來的變化。  ……想象一下,有滿足之感,并想得到一個可靠的對宇宙的理解以及生存的自然規(guī)律,從而再沒有對突如其來不愉快的驚訝,沒有怪物從我們的無知的陰暗角落向我們發(fā)動攻擊,而現(xiàn)在整個宇宙為自然規(guī)律的知識所照耀。想象沒有權(quán)力、金錢、愛情甚至生命本身的野心。你應放棄所有的這些東西,一滴眼淚也不掉。你應當享受生命已經(jīng)給了你的,而不應先追求這以外的東西。你應保持安詳、滿足和智慧。在《物性論》的末尾,盧克萊修說,你也應有像這樣的一個生命。因此,這首詩并不是為炫耀其深奧聰明的觀念的一部枯燥的哲學論著,更不是一位疲憊的詩人,碰著一個問題專注于把希臘哲學用拉丁詩體來表示出來?!  段镄哉摗肥切掀湟阍菏肯蛲丫玫囊徊棵?,他的翻譯工作始于其87歲高齡?!段镄哉摗肥窃菏繌囊粋€化學家的角度奉獻給讀者的最后一部譯著。

作者簡介

作者:(古羅馬)盧克萊修 譯者:(英國)拉薩姆 邢其毅臺塔斯·盧克萊修·卡魯斯(TitusLucretiusCarus)一定是在公元前100年之后出生,并且可能在他的詩篇被世人所知的公元前55年之前就已經(jīng)仙逝了。我們對他的生平幾乎一無所知。他是羅馬公民,而且是杰出的羅馬政治家蓋阿斯·明米佑(GaiusMemmius)的朋友,他的詩篇被西塞羅(Cicero)賞讀和贊美。圣·哲羅姆(StJerome)的故事中記述了盧克萊修的死因,但尼生(Tennyson)使之流傳于世:盧克萊修喝了春藥而發(fā)瘋,最終自己結(jié)束了生命,但其死因的真實性值得懷疑。

書籍目錄

中譯版序修訂者序引言物性論 第一詩篇 物質(zhì)和空間 第二詩篇 原子的運動和形狀 第三詩篇 生命和精神 第四詩篇 感覺與性 第五詩篇 宇宙論及社會學 第六詩篇 氣象學與地質(zhì)學注釋附錄 A 詩文的前言 B Memmius(明米佑) C 最小的組分 D 正文 E 詩篇的結(jié)束 F 作者著述目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物性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條)

 
 

  •      我手中的版本是1986年6月第2版,1997年10月第7次印刷。印刷錯誤有:第241頁第十二行:“者或”應為“或者”;第229頁注釋②倒數(shù)第二行:“精測”應為“猜測”;第319頁第二行:“毛葺葺”應為“毛茸茸”;第368頁第9行:“黑越越”應為“黑魆魆”。
       據(jù)羅素講,盧克萊修對伊壁鳩魯?shù)恼軐W并沒有添加任何新的成分。伊壁鳩魯主義或犬儒主義被我們攻擊得最猛烈的是這種哲學對滿足欲求所持有的消極態(tài)度?!段镄哉摗返谖寰碓谥v文明人制造出樂器后,接著寫道:
      
       但是他們比較往昔那些林間的土著
       并不獲得更多點快樂的果實。
       因為如果我們?yōu)轭I略過更好的東西,
       那么我們手邊現(xiàn)成占有的東西
       就最使我們快樂,并且好像是最好;
      
       盧克萊修認為人類的在發(fā)展、變化,但他基本否認進步。我認為這個觀點無可厚非。盧克萊修聲稱自己的哲學使人通往幸福,他最終得出了這樣的結(jié)論:只需要很少的東西維持生存就能獲得幸福,其他的都是多余的。這個結(jié)論表達的內(nèi)涵不應該受到攻擊,當然,也無須贊揚。
      
       《物性論》前三卷整體來說算得上邏輯嚴密,但從第四卷開始,盧克萊修詩人的本性就展露出來了。他對愛情抱有天生的敵意,在寫第四卷的《情欲》那一節(jié)時,他表現(xiàn)得像一個受過嚴重情傷的人。他攻擊愛情所寫的那些詩句都是基于這個前提的:愛情是有害的。
      
       維納絲所給予的歡樂,
       對于靈魂健康的人們,
       比對于那些為愛情而神魂顛倒者,
       實在會是更純凈。是的,
       就在緊緊摟抱著的時候,
       情人們的熱浪還是起落不定,
       ……
       他們摸得那么緊,
       把對方的身體弄痛了,還常常
       把他們的牙齒,迫緊對方的口唇,
       他們嘴碰著嘴,使勁地狂吻,
       正因為這種歡樂并不是純凈的;
      
       盧克萊修的意思很清楚,有愛情的情欲是不純凈的,沒有愛情的情欲是最純凈的。這突兀的觀點無法從他的原子論中合乎邏輯地演繹出來,也很難讓我接受。照這個結(jié)論接著演繹下去,他倒會贊揚自慰、賣淫或像動物一樣繁殖。
       對死亡的恐懼可能是盧克萊修最著力去否定的。他寫本書的一個重要目的是攻擊宗教。宗教認為靈魂不滅,肉體消亡后,靈魂可能繼續(xù)遭受痛苦。盧克萊修認為靈魂也由原子構(gòu)成,隨肉體的消亡一起消亡,所以人不必懼怕死亡,因為那時已經(jīng)沒有了感覺痛苦的“靈魂”。請注意,他的這個結(jié)論包含一個巨大錯誤。對死亡的恐懼分兩種,一是對“生存不能繼續(xù)”充滿恐懼;二是對死后靈魂可能遭受痛苦充滿恐懼。后者的確應該消除,也能消除;而前者無論如何也無法消除,且不必消除。如果人真對死亡無任何恐懼,就會很輕易地選擇死亡去逃避生活中的困難、責任。我想,若是對“生存不能繼續(xù)”的恐懼也沒有了,自殺率會大大增加。
       第五、六卷是關于天體、氣象和生命等方面的討論,所涉及的內(nèi)容超過了我的知識水平,我只談談我自己比較有把握的一部分,即第六卷中關于地震的若干詩句:
      
       因此她(注:指地球)歪向一邊,然后又擺回來;
       在向前傾斜搖搖欲墜之后,
       她又恢復了自己的平衡;
       這就是何以整個屋子會動搖,
       房頂比中間各層搖得更厲害,
       中間各層又比下部更厲害
       搖得最輕的是最下面那層。
      
       盧克萊修的意思大致是,地球搖一下,房子就會跟著搖一下,地球不停地搖動,房子也不停地搖動。這錯了。假設地球只搖動一下,并且搖動的時間足夠短,遠遠小于應力波在房子特征長度上傳遞所需要的時間,那么房子也會不停地搖晃。這是沖擊荷載作用的性質(zhì)。
       指責盧克萊修的錯誤其實意義并不大,我完全是為了自娛自樂。盧克來修卓越也是無可比擬的。請看下面的詩句(第二卷):
      
       因此,每樣東西雖然重量不相等,
       卻必定以同等的速度沖下,
       通過靜寂的虛空在運動。
      
       這句話表達了觀點在一千多年后伽利略通過試驗證實了。并且盧克萊修完全是從原子論的觀點通過嚴密的邏輯演繹出這個結(jié)論的。
       在證明宇宙是無限時,他也用了非常巧妙的方法,而且也讓人更能清楚地理解“無限”一詞的內(nèi)涵。他寫道(第一卷):
      
       因為如果是有限,那就得有末端,
       但任何東西顯然永遠不能有末端,
       除非更遠點還有一些別的什么,
       ……
       但現(xiàn)在承認整個宇宙之外在沒有別物存在,
       所以它沒有什么外邊,
       因此他也就沒有終點。
      
       這里關于“無限”的闡釋也非常接近現(xiàn)代關于“無限”的數(shù)學定義。
       即使在邏輯不慎嚴密的第四卷中,盧克萊修也表達了一些卓越的觀點:感覺永遠不會出錯、顏色只是運動形式等。
       本書對研究哲學史的人來說可能意義非凡,但對一般哲學愛好者來說,其實可以避過。
      
  •     1. 生前死后的“對稱”與“非對稱”
      死后的狀態(tài)(而非死亡本身)是否會傷害一個人?盧克萊修的答案是否定的,他運用“對稱性論證”的方式(Symmetry Argument)證明了他的觀點。他將無窮盡的時間看做一條直線,人的一生是這直線上的一小段,甚至是一個點,這樣人的生前與死后就成了對稱的兩段。進而他認為,人的生前與人的死后是如此的相似,所以正如你不會為你生前的一切痛苦,也不會因為你的死后的任何事而苦痛。
      《物性論》中,盧克萊修這樣說:“
      因此對于我們來說,死亡
      什么都不是,也不曾困擾我們
      因為心本來就注定死去
      就像從前的世界,于我們毫無意義
      …
      我們不復存在,就沒有什么供我們感知
      就算地海一片,海天相接
      此時感到心的本質(zhì),靈魂的力量
      在離開肉體之后,
      它就與我們再無瓜葛”(轉(zhuǎn)譯自William Ellery Leonard譯本第三卷,下同)
      時下有關盧克萊修的生死觀的辯論中,恐怕最核心的問題仍屬“對稱”與“非對稱”之爭,當然,人們從各個方面對這一論斷進行了反駁、支持、以及修正,不過往往脫離了盧克萊修的本意。
      試舉一例,Robin Le Poidevin從“宿命”的角度反駁了盧克萊修的觀點,他認為除非我們假設我們的生前死后都是注定的,否則我們便不會支持盧克萊修,因為生前之事雖已定論,但是如何死、死之后的世界是怎樣,一般人都認為是可以被人所影響的。這種心理期待的不同,當然會導致人們對于死后的世界有著另一種態(tài)度,而這種態(tài)度必將影響人們的對于死亡的認識。(Le Poidevin, 1996)Mikel Burley駁斥了Le Poidevin的觀點,他認為這種論斷和盧克萊修的本意無關。盧克萊修的意思是,人生前的狀態(tài)與死后的狀態(tài)對于人都是“無害的”,這種論斷和人的宿命是怎樣,或者說人什么時候死,沒有關系。(Burley, 2007)
      相較之下,Thomas Nagel從形而上學的角度反駁了盧克萊修,倒是針對了盧克萊修的觀點來談的。他認為盧克萊修的錯誤在于,人在出生之時才有“我”這個概念,也就是說在出生之前,并沒有“我”,可我卻是作為“我”死去的。這種“不對稱”直接導致的結(jié)果是,“我”是可以通過生存而獲得一些益處的,死亡終止了我享受這些益處的可能,這就是“有害的”。(Nagel, 1979)但Stephen Hetherington對此的回應是,盧克萊修所討論的并非是“死亡”這一現(xiàn)象本身,而是死后的狀態(tài),就算“死亡”終止了人做事情、享受人生的權(quán)利,但是生前的狀態(tài)與死后的狀態(tài)卻不會對人構(gòu)成傷害。(Hetherington, 2005)
      總之,關于盧克萊修的論戰(zhàn)往往源于一對相關的概念——“死亡的過程”與“死后的狀態(tài)”。無可否認的是,大多數(shù)人對于死亡有心理(至少是生理上)的恐懼,這似乎與盧克萊修的生死觀發(fā)生了沖突??扇绻屑氂^察,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盧克萊修所討論的并非是死亡的那一剎那,而說得是死后的那種狀態(tài),這就是很多誤解的來源。
      2. 伊壁鳩魯與盧克萊修的生死觀:四種恐懼
      但是,即使我們接受盧克萊修的觀點,對于死亡這一狀態(tài)的理性認識可以戰(zhàn)勝我們對于死亡的恐懼么?答案是否定的。恰如James Warren在《面對死亡》一書中說,“如果死亡是有害的,那么我們當然有理由為止恐懼”(Warren, 2004)。盧克萊修的生死觀可以說是與伊壁鳩魯?shù)纳烙^一脈相承,在此書中,Warren主要以四個問題為線索,對伊壁鳩魯(以及伊壁鳩魯派)的生死觀進行了討論:
      1.死亡對于已死之人是否有害?
      2.要死是壞事么?
      3.早死不如晚死?
      4.從生到死這一過程對人有害?
      由此,他提出四種相應的四種恐懼
      1. 對死亡這一狀態(tài)的恐懼
      2. 對生命終將結(jié)束這一現(xiàn)實的恐懼
      3. 對于過早死去的恐懼
      4. 對于死亡這一過程的恐懼 (Warren, 2004, p4-p5)
      Warren認為,伊壁鳩魯對于“死亡的過程”與“死后的狀態(tài)”是有明確分界的。在我看來,盧克萊修似乎對這二者有所混淆。他的論證無視死亡的過程,而僅討論死后的狀態(tài)是否恐怖——大多數(shù)人都相信,所謂死,就是什么都感覺不到,就像睡著一樣。但死與睡覺不同的是,死徹底消滅了一個人的活動的自由,所以說我們所恐懼的,并非是上述的(1),也并非是(4),而是(2)與(3)。即使盧克萊修說明了
      “后浪推前浪
      一個事物總要從別的事物中得到補充
      我們需要后代繼位
      后代也會死去”
      但并不可以解決(2)與(3)這兩個問題??偠灾?,盧克萊修似乎誤解了人們怕死的根本原因:即使我們的理性告訴我們,死亡必將到來,我們死后的世界是一片安詳,但這不能改變一個事實,那就是當我死后,我就無法行使我活動的自由——在我看來,這才是對于死最根本的恐懼。
      3. 儒家的生死觀
      我們可以將以上四個問題套用在《論語》一書中,看看其中的死亡觀是怎樣。在此之前,讓我們來看看儒家哲學對于“對稱性”的問題是否有涉及。
      孔子關于“生死”最廣為人知的一句話“未知生,焉知死?!奔床扇』乇艿膽B(tài)度。在此基礎上,他提出了“朝聞道,夕死可矣?!边@對于(2)這個恐懼是進行了回答,也就是說恐懼或者不滿時可以有的,那是因為沒有得到“道”,知曉了“道”,即完成了生命的意義,隨時可以赴死。
      同樣是無視生死,孔子與盧克萊修的理論根據(jù)并不相同。盧克萊修對于將死后的狀態(tài)視為一個人生前狀態(tài)的同胞兄弟,通過類比的方法來說明死后狀態(tài)的無意義,同時強調(diào)抓緊生的時光,及時行樂。對于儒家哲學來說,獲取“道”就是生的唯一意義,而死于生相比,更加無意義。列出不等式,則是:“道”大于“生”大于“死”。所以儒家對于“死”這一問題的考量,直接越過了對稱或者不對稱的問題。
      從這個基礎可見,孔子對于死亡這一狀態(tài)(1)是沒什么畏懼的,因為他根本就不去想死后的事。對于(4)同樣也沒有提及。但是對于(3)兩種恐懼,則是以較為迂回的方式提出了解答。關于(3),生命提早結(jié)束這一點,孔子在《雍也?第六》中提到“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薄安恍摇倍终f出了孔子的態(tài)度,所謂不幸,說得還是一個“得道”與否的問題,試想如果顏回懂得了“道”,那么孔子的悲慟就可以減輕不少。
      當然,對于“死亡”這一問題的回避,并不代表古人對于“死亡”這一問題沒有思考。“中國儒家思想作為重視人的學說, 對于生與死的問題, 尤為重視, 頗有深論。儒家的生死觀, 注重生之進取, 死之靜息, 順從自然,不求來世?!保ń?,2000)比如荀子就對生死這一問題給予過非常詳細的論述,明清時代的儒家學者對于生、死、氣之間的互相轉(zhuǎn)化也頗有研究。但無論如何,“對于儒家而言,人類的一切精神思維活動都必須圍繞著如何生活得更好、 如何達到現(xiàn)世的最大幸福這一核心?!保ㄗT, 2001)這就又是從強調(diào)生的方面忽略死,從不談死出發(fā)而考慮生。
      4.結(jié)論
       《物性論》沒有強調(diào)“死亡的過程”所給人帶來的恐懼,《論語》對此也避而不談,但兩者死觀的不同之處在于,《物性論》消解了死亡的恐懼,而論語強調(diào)生命的可貴。無論是盧克萊修,還是孔子,并不能根本地解決人對于死亡的恐懼,他們只能通過各自的方式將恐懼解釋并轉(zhuǎn)移,以期達到撫慰心靈、催人“入世”的目的。
      5.附注
      《物性論》, William Ellery Leonard英譯本 http://classics.mit.edu/Carus/nature_things.html
      《論語》,http://www.confucius2000.com/confucius/lunyu.htm
      6.參考文獻
      Burley, M. (2007) Lucretius' Symmetry Argument and The Determinacy Of Death. Philosophical forum winter. vol. 38 issue 4. pp.327-341
      Hetherington, S. (2005) Lucretian Death: Asymmetries and Agency.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jul 2005, vol. 42 issue 3, pp. 211-219
      Nagel, T. (1979) "Death," In Mortal Questi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1-10, pp. 7-8.
      Le Poidevin, R. (1996) Arguing for Atheism: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Religion London: Routledge. pp.140–42.
      Warren, J. (2004) Facing Death: Epicurus and Its Critics, Oxford; New York : Clarendon Press. pp.3-7
      譚,曉園 (2001)生死觀上的人類智慧——中西古代哲學關于死亡之于人生意義的比較 海南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1 年第6 期 第14 卷(總56 期) pp.48-49
      姜,國柱 (2000)儒家的生死觀——中國文化研究 2000 年春之卷(總第 27 期) pp.34-35
      
  •   頂起。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