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思潮論稿

出版時間:2012-11  出版社:中國財富出版社  作者:張錫勤  頁數:348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1898年9月21日以后的四五年,是它發(fā)展史上更為重要的階段。變法維新僅百余日即遭扼殺,這一嚴峻的事實迫使維新派以至一切憂國之士,勢必要對救亡、變革的方略、途徑作更深入的思考。東渡日本后,梁啟超等人借助日文書籍,對西方近代的思想學說較前有了更多的了解。梁曾說:“自居東以來,廣搜日本書而讀之,若行山陰道上,應接不暇,腦質為之改易,思想言論與前者若出兩人?!?《夏威夷游記》,《飲冰室合集·專集》二十二)而且,由于身居異國,有了一個新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在思想言論上較前更加自由,更少顧忌。因為現實的制度變革已被迫中斷,這也迫使他們將主要精力用于理論思考和啟蒙宣傳。因此,在這一時期梁啟超等人提供了較前更多的理論成果,思想進一步成熟、深化。這時,他們對中國近代化的問題作了更為全面深入地思考。他們所發(fā)動的文化批判與重建工作這時也全面展開。梁啟超在日本先后創(chuàng)辦的《清議報》和《新民叢報》的影響較之政變前的《時務報》更大?!缎旅駞矆蟆烦隹?,“國人競喜讀之,朝廷雖嚴禁,不能遏。每一冊出,內地翻刻本輒十數。二十年來學子之思想頗受其影響?!?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二十五,《飲冰室合集·專集》三十四)后來,不少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都承認,他們在青年時代曾受到《新民叢報》特別是梁啟超文字的積極影響。
大致說來,從1895年的“公車上書”起,戊戌思潮成為中國社會的主要思潮,處于獨領風騷的地位。但到1903年,它的主潮地位為革命思潮所取代。
早在“公車上書”前,孫中山即已成立興中會,并開展革命活動,但勢力與影響尚不大?!鞍偃站S新”被扼殺,“自立軍”起義被鎮(zhèn)壓,《辛丑條約》的簽訂,沙俄強占東三省拒不撤兵……這一系列接踵而來的事變都在步步激發(fā)革命風潮的勃興。到1903年,形勢有明顯變化。在這年年初(舊歷元旦),日本東京的中國留學生集會,有人公開發(fā)表排滿革命演說。不久,在日本的中國留學生先后成立“拒俄義勇隊”和“軍國民教育會”。接著,鄒容、章太炎發(fā)表《革命軍》和《駁康有為論革命書》,造成巨大震動。由此而引發(fā)的《蘇報》案使革命情緒進一步高漲。在戊戌政變后,維新派的隊伍便逐漸發(fā)生分化。一些人拋棄改良、投身革命,而梁啟超則在改良與革命之間搖擺。面對1903年所發(fā)生的這一系列事件,梁啟超結束了思想上的搖擺,公開反對革命。出于對革命的恐懼以及游歷北美后所產生的民族自卑感,1903年秋梁從北美返回日本后思想大變。他公開發(fā)表了“告別共和”和“夢俄羅斯”的宣言,明確傾向開明專制。這時,梁啟超等人關于中國如何實現近代化,如何進行社會變革的基本主張已落后于時代的步伐,失去其先進性。于是,越來越多的先進中國人告別改良,投向革命。從此,革命思潮取代維新思潮成為中國的主要社會思潮。

作者簡介

  張錫勤(1939~),男,江蘇省揚州市人,教授。黑龍江省重點學科“中國哲學”學科帶頭人、黑龍江大學“中國哲學”專業(yè)博士生導師、黑龍江大學哲學博士后流動站指導教師、黑龍江省學位委員會首屆學科評議組成員。主要從事中國近代哲學與文化以及中國倫理思想史的研究,已出版專著(含主編與合作)10部,在《哲學研究》《中國哲學史》《歷史研究》等核心期刊上發(fā)表論文百余篇,其中國家一級刊物30余篇,承擔國家教育部及黑龍江省人文社科項目多項,在學術界產生了重要影響。

書籍目錄

第一章愛國主義與憂患意識
一、祖國在危急中
二、“中國無可亡之理,而有必強之道”
三、救亡與振興“惟有自強”
四、“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與“合群保種”
五、對帝國主義的模糊認識和矛盾態(tài)度
第二章論“法必變”與“變法當知本原”
一、“四千年未有之變局”
二、“變者,古今之公理也”
三、“非變革不足以救中國”
四、“變法當知本原”
五、“變法之本原”是什么
第三章論“興民權”
一、只有“興民權”才能救中國
二、民權觀
三、平等觀
四、自由觀
五、政變前的憲政思想
六、政變后的憲政思想
七、論個人自由與團體自由、個人解放與民族解放
第四章論“三強”“開民智”“新民”
一、速成與漸進
二、“三強”為本說
三、“權生于智”說
四、“開民智”與“開紳智”“開官智”
五、從《中國積弱溯源論》到《新民說》
六、對“奴隸性”的清算
七、對“新民”的具體規(guī)劃
八、“三強”“新民”諸說的理論貢獻和失誤
九、康有為的《物質救國論》,康梁的分歧
第五章文化批判與重構之一:對孔子和儒學的利用和改造
一、康有為關于“孔教復原”的主張
二、宋恕關于“排洛閩之偽教以復洙泗之真教”的主張
三、譚嗣同關于孔教改革的主張
四、梁啟超對孔子和儒學的公開批評
五、嚴復對儒學和傳統(tǒng)文化的批評態(tài)度
第六章文化批判與重構之二:“文化革命”帷幕的拉開
一、文化重構的必要與方針
二、“道德革命”(上):對舊道德的批判
三、“道德革命”(下):對新道德的提倡
四、“詩界革命”和“小說界革命”,提倡白話文和推廣“官話”
五、“史界革命”
六、哲學變革
七、戊戌“文化革命”的積極影響與不足
第七章文化批判與重構之三:關于建立宗教的主張
一、對宗教的關注
二、出于非宗教動因的宗教熱情,擬建新宗教的特點
三、康有為建立孔教的主張
四、譚嗣同以佛為主融合儒佛的主張
五、梁啟超否定孔教為宗教和對佛教的高度贊揚
第八章經濟近代化的種種設想
一、告別農業(yè)文明,邁向工業(yè)文明的呼吁
二、建設近代交通與近代農業(yè)
三、提倡自由主義的經濟政策
四、論“尚奢”與開源
五、論“商戰(zhàn)”
第九章 為尋求救亡和變革的動力而呼喚“心力”
一、論“唯心派造人物”,提倡自強其心
二、對佛學與心學的極度推崇
三、論自心造世界
四、“心力”種種
五、對“心力”的種種期望
第十章又一種憂患,大同思想
一、對西方資本主義的矛盾態(tài)度
二、現階段綱領與未來藍圖
三、救世主義與人道主義
四、大同社會的性質
五、大同思想的積極影響及其空想性
結語 戊戌思潮的積極影響與不足
再版后記

章節(jié)摘錄

  中國是一個缺乏宗教傳統(tǒng)的國家。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主流是非宗教的??偟恼f來,宗教在中國的影響歷來不大。可是,在戊戌時期宗教卻受到一些維新派思想家的高度關注。這種情形的出現,與西方文化、西方宗教的傳入、沖擊有直接關系。通過接觸西方文化、西方宗教,以及對西方社會的初步了解,他們深深地感到宗教在西方文化和社會生活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進而他們認為,有無宗教傳統(tǒng)是中西文化的又一差異,甚至是中西強弱的又一原因。于是,他們把提倡宗教看做是當時文化重構的重要內容,甚至指望通過它推動中國社會的發(fā)展進步,致中國于富強。這樣,在中國近代又出現了“宗教救國論”。總的說來,他們的宗教熱情是由非宗教的動因激發(fā)起來的。   至于提倡何種宗教,他們的具體主張并不一致??涤袨橹鲝埍Pl(wèi)、復興中國的“孔教”,在全國范圍建立孑L教會。譚嗣同既主張對“孔教”進行改革,但更傾心于佛教。梁啟超則否認孔子之教是宗教,而主張?zhí)岢鸾?。自然,也并不是所有的維新派思想家都產生宗教熱情、提倡宗教,比如,提倡科學主義的嚴復對此就不熱心。   在戊戌時期,維新派對宗教所表現出的熱情,從又一個側面反映了他們對文化重建的關注,也說明他們對文化重建工作有比較全面的考慮。同時還說明,為了推動中國社會的發(fā)展進步,致中國于富強,他們是試圖調動一切手段的。   由于中國社會始終缺乏宗教的根基,維新派提倡宗教的主張就不免帶有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的味道。而且,這一主張同已開始興起的科學主義是不合拍的。所以,它在當時的中國社會,影響不算很大。但值得注意的是,經過一些維新派思想家的呼吁、提倡,宗教的社會功能卻受到了人們的重視。所以,稍后又出現了革命派章太炎的《建立宗教論》,以及他對佛教更狂熱的贊揚、提倡。章太炎的這些主張與維新派的宗教熱情是一脈相承的。從維新派的康、譚、梁直到革命派的章太炎,無不試圖在中國建立宗教、發(fā)揮宗教的社會功能,這一文化現象值得我們重視。   一、對宗教的關注   在提倡宗教的幾位維新派思想家中,只有康有為早年便有宗教思想和宗教熱情。據他的自編年譜記載,因出于對舊學和那種“日埋故紙堆中”生活的厭棄,他22歲時(1879年)曾隱居廣州西樵山白云洞,“專講道佛之書,養(yǎng)神明,棄渣滓”,并產生過一些神秘的體驗(《康南海自編年譜》光緒五年)。   ……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戊戌思潮論稿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