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4 出版社:四川文藝 作者:劉洪仁//孟成華 頁數(shù):277 字?jǐn)?shù):210000
Tag標(biāo)簽:無
前言
中國古代的白話小說,起源于隋唐時期出現(xiàn)的“說話”(即講故事)和唐代佛教寺院的俗講(講宗教故事)。到宋代,城市經(jīng)濟繁榮,城市人口增加,適應(yīng)市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通俗文藝如“說話”、雜戲等大大興盛起來,其中尤以“說話”最受市民歡迎。由于競爭激烈,因而刺激了說話技藝的提高。藝人們競獻一技之長,各說其熟悉的題材和故事。到了南宋,便出現(xiàn)了“說話四大家數(shù)”的說法。所謂“家數(shù)”,也就是門類。“四家”的劃分,歷來說法不盡一致,一般認(rèn)為是:小說、講史、說經(jīng)、合生。“小說”有講有唱,內(nèi)容多取材于現(xiàn)實生活,大多是情節(jié)比較簡單的愛情、公案、英雄和神怪等故事;“講史”只說不唱,講長篇歷史故事;“說經(jīng)”演說宗教佛經(jīng)故事;“合生”由兩人表演,一問一答,伴以歌舞,近似于后代的相聲。四家中最受歡迎的是“小說”和“講史”。由于“說話”大受歡迎,精明的書商們看到了商機,將“說話”藝人所用的底本——即話本,稍加潤色整理,刻印出版,這就成為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白話小說——話本小說。“小說家”的話本直接發(fā)展成為后來的短篇白話小說;“講史家”的話本(在元代又稱“平話”),至元末明初發(fā)展演變成為長篇章回小說?! ∷未挶咀鳛橐环N市民文學(xué),它主要描寫市民階層的生活,反映市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話本小說摒棄了典雅的文言,采用白話口語,通俗、樸實、形象、生動。這些內(nèi)容和形式上的特點,都為后代通俗小說的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chǔ),并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所以魯迅先生說,話本小說的出現(xiàn),“實在是小說史上的一大變遷”?! 〉搅嗣鞔?,“說話”藝術(shù)仍很發(fā)達,話本不僅由說話藝人繼續(xù)講說,而且成為案頭閱讀的作品,出現(xiàn)了文人模擬話本形式創(chuàng)作的擬話本。較之宋元話本,擬話本的人物形象更加豐滿,描寫更加細(xì)膩,情節(jié)也更加曲折豐富,藝術(shù)上更趨成熟。同時,明中葉以后,文人開始對長期以單篇形式流傳的宋元話本加以收集、整理、刊印,出現(xiàn)了話本和擬話本的總集、專集和選集。偉大的通俗文學(xué)家馮夢龍所編輯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就是三部話本和擬話本的合集。明末凌濛初編撰的《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合稱“二拍”),則是凌氏個人創(chuàng)作的兩部擬話本小說專集。“三言”和“二拍”,代表了明代,甚至整個中國古代白話短篇小說的最高成就,是中國古代白話小說的高峰。此外,明末還有《石點頭》《西湖二集》《醉醒石》《型世言》《鼓掌絕塵》《歡喜冤家》(又名《貪歡報》),清代又有《照世杯》《西湖佳話》《豆棚閑話》《五色石》《娛目醒心編》等等。這些小說魚龍混雜,良莠不齊,我們應(yīng)該采其精華而棄其糟粕。“三言”、“二拍”雖然也堪稱古代白話短篇小說的精粹,但對于今天的普通讀者而言,篇目還是過多,一般讀者難以也沒有必要將其全部讀完。 目前,坊間出現(xiàn)的古代小說選本已數(shù)不勝數(shù),但大多不分題材,將各類作品混編在一起,分類編成套書的似不多見。為此,我們擬將歷代白話短篇小說中最優(yōu)秀的傳世經(jīng)典之作遴選出來,按愛情婚戀、公案俠義、政治風(fēng)云、神靈怪異、世情百態(tài)、史話新編等分類編排,以適合普通讀者的閱讀需要。因中國古代小說大多以“奇”取勝,人奇,事奇,因而又叫“傳奇”。為體現(xiàn)中國古代小說的這一特點,本書各卷擬分別命名為“情愛奇緣”、“公案奇局”、“官場奇聞”、“神靈奇蹤”、“市井奇話”、“名賢奇遇”。為了在有限的篇幅內(nèi)容納更多的故事,我們對原作進行了適當(dāng)?shù)膲嚎s,刪除了正文前面的“入話”和一些與情節(jié)關(guān)系不大的詩詞韻文。各篇作品的排列,能確定創(chuàng)作時間的按時間先后為序,不能確定創(chuàng)作時間的則按成書年代先后為序。對入選名篇作品,我們均據(jù)權(quán)威版本進行了認(rèn)真的???,對底本中明顯的誤字徑予改正,同時以括號括注原本誤字。但為忠于古代作品原著風(fēng)貌,也為了讓讀者更好地感知古代白話小說的語言運用及其獨特魅力,我們遵循古籍整理通例,對古人較常用的俗體字、異體字、通用字等,一般未作改動。同時因各篇作品選自不同作家的小說集,因而偶有同一字而異形的情況。這雖然使得全書用字似不規(guī)范、統(tǒng)一,明顯地有悖于《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用法,但為保持原著風(fēng)貌,也只好如此了。讀者鑒之?! ≡跁r下令眼花繚亂的圖書市場,希望本套圖書能以其新穎的視角、精彩的故事贏得您的喜愛與青睞。當(dāng)然,套書選篇或有未精,歸類或有未當(dāng),刪節(jié)或有未妥,凡此種種,誠望讀者諸君不吝賜教。是所愿也,亦所感也?! ⒑槿省 ?010年1月 于川教院不亦說齋
內(nèi)容概要
本書精選于《三言二拍》中的愛情題材作品17篇,其內(nèi)容大都是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已有定評、已為廣大讀者喜歡的、膾炙人口的故事,像“杜十娘怒沉百寶箱”、“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喬太守亂點鴛鴦譜”等。
作者簡介
四川教育學(xué)院教授,明清文學(xué)研究博導(dǎo)
書籍目錄
碾玉觀音快嘴李翠蓮記鬧樊樓多情周勝仙樂小舍棄生覓偶宿香亭張浩遇鶯鶯蔣興哥重會珍珠衫金玉奴棒打薄情郎玉堂春落難逢夫唐解元一笑姻緣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王嬌鸞百年長恨賣油郎獨占花魁喬太守亂點鴛鴦譜吳衙內(nèi)鄰舟赴約顧阿秀喜舍檀那物,崔俊臣巧會芙蓉屏李將軍錯認(rèn)舅劉氏女詭從夫同窗友認(rèn)假作真女秀才移花接木
章節(jié)摘錄
原來這女兒會繡作。虞候道:“適來郡王在轎里,看見令愛身上系著一條繡裹肚。府中正要尋一個繡作的人,老丈何不獻與郡王?”璩公歸去,與婆婆說了。到明日寫一紙獻狀,獻來府中??ね踅o與身價,因此取名秀秀養(yǎng)娘?! 〔粍t一日,朝廷賜下一領(lǐng)團花繡戰(zhàn)袍,當(dāng)時秀秀依樣繡出一件來。郡王看了,歡喜道:“主上賜與我團花戰(zhàn)袍,卻尋甚么奇巧的物事獻與官家?”去府庫里尋出一塊透明的羊脂美玉來,即時叫將門下碾玉待詔,問:“這塊玉堪做甚么?”內(nèi)中一個道:“好做一副勸杯。”郡王道:“可惜恁般一塊玉,如何將來只做得一副勸杯?”又一個道:“這塊玉上尖下圓,好做一個摩侯羅兒。”郡王道:“摩侯羅兒,只是七月七日乞巧使得,尋常問又無用處。”數(shù)中一個后生,年紀(jì)二十五歲,姓崔名寧,趨事郡王數(shù)年,是升州建康府人。當(dāng)時叉手向前,對著郡王道:“告恩王,這塊玉上尖下圓,甚是不好,只好碾一個南海觀音。”郡王道:“好,正合我意!”就叫崔寧下手。不過兩個月,碾成了這個玉觀音??ね跫磿r寫表進上御前,龍顏大喜。崔寧就本府增添請給,遭遇郡王?! 〔粍t一日,時遇春天,崔待詔游春回來,入得錢塘門,在一個酒肆,與三四個相知方才吃得數(shù)杯,則聽得街上鬧吵吵,連忙推開樓窗看時,見亂烘烘道:“井亭橋有遺漏!”吃不得這酒成,慌忙下酒樓看時,只見:初如螢火,次若燈光,千條蠟燭焰難當(dāng),萬座糝盆敵不住。六丁神推倒寶天爐,八力士放起焚山火。驪山會上,料應(yīng)褒姒逞嬌容;赤壁磯頭,想是周郎施妙策。五通神牽住火葫蘆,宋無忌趕番赤騾子。又不曾瀉燭澆油,直恁的煙飛火猛?! 〈薮t望見了,急忙道:“在我本府前不遠(yuǎn)。”奔到府中看時,已搬挈得罄盡,靜悄悄地?zé)o一個人。崔待詔既不見人,且循著左手廊下人去,火光照得如同白日。去那左廊下,一個婦女,搖搖擺擺,從府堂里出來,自言自語,與崔寧打個胸廝撞。崔寧認(rèn)得是秀秀養(yǎng)娘,倒退兩步,低身唱個喏。原來郡王當(dāng)日,嘗對崔寧許道:“待秀秀滿日,把來嫁與你。”這些眾人,都攛掇道:“好對夫妻!”崔寧拜謝了,不則一番。崔寧是個單身,卻也癡心;秀秀見恁地個后生,卻也指望。當(dāng)日有這遺漏,秀秀手中提著一帕子金珠富貴,從左廊下出來,撞見崔寧,便道:“崔大夫,我出來得遲了。府中養(yǎng)娘各自四散,管顧不得,你如今沒奈何,只得將我去躲避則個。” 當(dāng)下崔寧和秀秀出府門,沿著河,走到石灰橋。秀秀道:“崔大夫,我腳疼了,走不得。”崔寧指著前面道:“更行幾步,那里便是崔寧住處,小娘子到家中歇腳,卻也不妨。”到得家中坐定。秀秀道:“我肚里饑,崔大夫與我買些點心來吃。我受了些驚,得杯酒吃更好。”當(dāng)時崔寧買將酒來,三杯兩盞,正是:三杯竹葉穿心過,兩朵桃花上臉來。道不得個春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秀秀道:“你記得當(dāng)時在月臺上賞月,把我許你,你兀自拜謝,你記得也不記得?”崔寧叉著手,只應(yīng)得喏。秀秀道:“當(dāng)日眾人都替你喝采:‘好對夫妻!’你怎地到忘了?”崔寧又則應(yīng)得喏。秀秀道:“比似只管等待,何不今夜我和你先做夫妻?不知你意下何如?”崔寧道:“豈敢。”秀秀道:“你知道不敢,我叫將起來,教壞了你,你卻如何將我到家中?我明日府里去說!”崔寧道:“告小娘子,要和崔寧做夫妻不妨,只一件,這里住不得了,要好趁這個遺漏人亂時,今夜就走開去,方才使得。”秀秀道:“我既和你做夫妻,憑你行。”當(dāng)夜做了夫妻。 四更已后,各帶著隨身金銀物件出門。離不得饑餐渴飲,夜住曉行,迤邐來到衢州。崔寧道:“這里是五路總頭,是打那條路去好?不若取信州路上去,我是碾玉作,信州有幾個相識,怕那里安得身。”即時取路到信州。住了幾日,崔寧道:“信州常有客人到行在往來,若說道我等在此,郡王必然使人來追捉,不當(dāng)穩(wěn)便。不若離了信州,再往別處去。”兩個又起身上路,徑取潭州?! 〔粍t一日,到了潭州。卻是走得遠(yuǎn)了,就潭州市里討間房屋,出面招牌,寫著“行在崔待詔碾玉生活”。崔寧便對秀秀道:“這里離行在有二千馀里了,料得無事,你我安心,好做長久夫妻。”潭州也有幾個寄居官員,見崔寧是行在待詔,日逐也有生活得做。崔寧密使人打探行在本府中事。有曾到都下的,得知府中當(dāng)夜失火,不見了一個養(yǎng)娘,出賞錢尋了幾日,不知下落。也不知道崔寧將他走了,見在潭州住。 時光似箭,日月如梭,也有一年之上。忽一日方早開門,見兩個著皂衫的,一似虞候府干打扮,入來鋪里坐地,問道:“本官聽得說有個行在崔待詔,教請過來做生活。” 崔寧分付了家中,隨這兩個人到湘潭縣路上來。便將崔寧到宅里相見官人,承攬了玉作生活,回路歸家。正行間,只見一個漢子,頭上帶個竹絲笠兒,穿著一領(lǐng)白段子兩上領(lǐng)布衫,青白行纏扎著褲子口,著一雙多耳麻鞋,挑著一個高肩擔(dān)兒。正面來,把崔寧看了一看,崔寧卻不見這漢面貌,這個人卻見崔寧,從后大踏步尾著崔寧來?! ?hellip;…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