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化學實驗

出版時間:2010-7  出版社:合肥工業(yè)大學出版社  作者:李子榮,陳君華 主編  頁數(shù):178  

內容概要

本書最大的特色是根據(jù)新的教學內容和實驗實踐教學改革的發(fā)展態(tài)勢,并結合相關專業(yè)特點,吸收國內外同類教材的優(yōu)點,對基礎化學教學內容進行系統(tǒng)的整合;減少驗證性實驗,增加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使實驗內容與專業(yè)和實際相結合;提高學生實驗動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后續(xù)專業(yè)課程的學習,以及為應用型本科人才和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打下扎實的化學實驗基礎。     本書共分三大部分,即普通(無機)化學實驗、分析化學實驗和有機化學實驗。

書籍目錄

第一篇  普通(無機)化學實驗  普通(無機)化學實驗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  實驗一  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  實驗二  電解質溶液  實驗三  沉淀反應  實驗四  氧化還原反應  實驗五  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質  實驗六  物質的分離和提純  實驗七  硫酸亞鐵銨的制備及純度分析  實驗八  離子鑒定和未知物的鑒別第二篇  分析化學實驗  分析化學實驗的基本知識  實驗一  酸堿溶液的配制和比較滴定  實驗二  食醋中醋酸含量的測定  實驗三  銨鹽中氮的測定(甲醛法)  實驗四  組分分析及測定  實驗五  莫爾法測定生理鹽水中NaCl的含量  實驗六  過氧化氫的測定  實驗七  水中鈣、鎂含量及化學耗氧量的測定  實驗八  K2Cr2O7法測定鐵的含量  實驗九  碘量法測定膽礬中銅的含量  實驗十  維生素C含量的測定  實驗十一  鐵的比色測定(分光光度法)  實驗十二  磷的比色測定  實驗十三  氫氧化鎳溶度積的測定  實驗十四  電導滴定法測鹽酸的濃度  實驗十五  水中氯離子的測定第三篇  有機化學實驗  有機化學實驗的基礎知識  有機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  實驗一  熔點的測定(毛細管法)  實驗二  熔點的測定  實驗三  過濾和重結晶  實驗四  物質旋光度和折光率的測定  實驗五  乙酸乙酯的制備  實驗六  阿司匹林的制備  實驗七  茶葉中咖啡因的提取  實驗八  乙酰苯胺的制備  實驗九  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性質附錄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插圖:萃取操作前,應選擇容積比液體體積大1倍以上的分液漏斗。將活塞拔出擦干,均勻地涂上一層薄薄的凡士林,將塞子塞上向同一方向旋轉數(shù)圈,使凡士林分布均勻,然后放在已固定在鐵架臺上的鐵圈上。萃取時,把液體和萃取用的溶劑從上口倒入分液漏斗中,塞好蓋子,取下分液漏斗振搖。分液漏斗的握法(如圖3-0-22所示):以右手手掌頂住漏斗的玻璃磨口蓋子,手指可握住漏斗頸部或本身。左手握住漏斗的活塞部分,大拇指和食指按住活塞柄,中指墊在塞座下邊,搖動時將漏斗稍傾斜,使漏斗的活塞部分向上,這樣便于活塞放氣。振蕩后,令漏斗仍呈傾斜狀,旋開活塞,放出蒸氣或產生的氣體,使漏斗內外壓力相等,否則活塞將被頂出而使溶液外漏。振蕩數(shù)次后,將分液漏斗放在鐵圈上靜置。待兩層液體完全分開后,打開上面的玻璃蓋(或旋轉玻璃蓋,使蓋上的凹痕對準漏斗頸上的小孔),再將活塞慢慢旋開,下層液體自活塞放出。一定要盡可能分離干凈,有時在兩相間可能出現(xiàn)的一些絮狀物也應同時放去。之后將上層液體從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不能從活塞放出,以免被殘留在漏斗頸上的另一種液體沾污。一般萃取3~5次即可把一種物質全部萃取出來。有時有機溶劑與某些物質(尤其是堿性物質)的溶液一起振蕩,會產生乳化現(xiàn)象而形成較穩(wěn)定的乳濁液,很難分層。在這種情況下應避免劇烈振蕩,如果已形成乳濁液,可加入電解質或少量稀酸并長時間靜置使其分層。有機溶劑萃取時,一般遵從少量多次的原則,即把一定量的溶劑分成幾份作多次萃取比用全部量溶劑作一次萃取效果好。

編輯推薦

《基礎化學實驗》:高等學?;瘜W課程系列教材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基礎化學實驗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