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黃河一起走過

出版時間:2009-7  出版社:黃河水利出版社  作者:張春利  頁數(shù):480  字數(shù):480000  

前言

水是生命的起源,人類文明發(fā)祥于河流兩岸,河流哺育了人類古老的文明。以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為例,古埃及被歷史學家稱為“尼羅河的贈禮”;巴比倫文明產(chǎn)生于幼發(fā)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兩河流域;印度文明又稱為印度河文明、恒河文明;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被人們親切地稱為母親河。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發(fā)展的歷程中,黃河孕育了華夏文明,哺育了中華民族的成長,塑造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堅韌不拔、一往無前的民族品格。黃河承載著無與倫比的文化價值,黃河文化已經(jīng)成為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代表與象征。黃河在山東流經(jīng)9個市25個縣(市、區(qū)),全長628公里。有800多公里黃河堤防,保護著沿岸城鄉(xiāng)及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有63座引黃涵閘,年均引黃河水近70億立方米,保障著11個市68個縣(市、區(qū))的生產(chǎn)、生活及生態(tài)用水。實踐告訴我們,不僅黃河水已經(jīng)成為山東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的基礎性資源,與山東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關系密切,而且,以黃河水為載體的黃河文化也已經(jīng)成為重要的資源,與山東的生態(tài)文明建設、旅游文化建設、文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等關系密切??梢哉f,黃河水流到哪里,哪里就富裕繁榮,哪里的文明程度就得到提升。

內(nèi)容概要

《與黃河一起走過》向讀者展現(xiàn)的是山東黃河宣傳文化。這部書是作者張春利30年來在治黃宣傳戰(zhàn)線辛勤耕耘的碩果。對于治黃宣傳工作,他執(zhí)著熱愛,辛勤采寫,筆耕不輟,只身鉆進8米深的洞中探摸堤身隱患,乘船抵近“閻王鼻子”拍攝黃河人海照片,晝夜兼程三千里到四川抗震前線采訪,除夕夜奔波在標準化堤防施工一線。他以一個見證人的視角,圍繞斷流話題、汛期內(nèi)外、治河軼事、為水而呼、黃河流入市場、黃河人的風采等選題,采寫了大量的新聞報道,記錄了黃河從計劃經(jīng)濟向市場經(jīng)濟轉軌變型的歷史,展示了一幅幅可歌可泣的治河畫卷。

書籍目錄

序引子第一編  斷流話題  黃河水抵達河口地區(qū)  河口迎來黃河水  各地喜引黃河水一號洪峰人海難  利津水文站今年第12次恢復過流  解決黃河斷流問題刻不容緩  關于山東引黃供水與黃河斷流情況的調(diào)查報告  勿讓黃河成為傳說  黃河今年沒斷流  山東沿黃限制引水  管理調(diào)度講科學黃河3年未斷流  遠離黃河200公里的慶云縣用上黃河水  黃河·恐龍·傳說  山東黃河“兩水分供、區(qū)別計費”模式全面實施  流淌的生命第二編  汛期內(nèi)外  誰是黃河上的同志  黃河洪峰昨日安全人海  重溫防汛知識培訓市長專員  山東省頒布黃河防洪預案  為了一個個神圣的數(shù)據(jù)  群眾專業(yè)搶險隊:一種新嘗試  齊魯沿河練兵忙  先進儀器查探堤壩隱患  心系長江  書記夜訪值班室  責任制引來  啟用“水下尖兵”嘗試查險新途徑  驚心動魄八里灣  洪水洗禮“參謀部”  清障·硬仗  夜“搶”濼口14號壩  黃河水情自動測報系統(tǒng)成為防汛“千里眼”  解讀2003年黃河秋汛  黃河口大堤上的民兵搶險隊  三維的演練  專訪:“七下八上”雖過并非高枕無憂  山東舉行黃河防汛搶險實戰(zhàn)演練第三編  治河軼事第四編  為水而呼第五編  黃河流入市場第六編  黃河人的風采第七編  耳聞目睹第八編  河邊拾零第九編  雜談隨感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第一編 斷流話題黃河水抵達河口地區(qū)山東沿黃地市發(fā)揚龍江風格,落實省政府向河口地區(qū)送水的緊急通知,關閘停止引水,山東黃河河務局精心調(diào)度,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終于使黃河水于3月30日凌晨到達利津,東營市各引黃涵閘已相繼開閘引水。黃河河口地區(qū)自2月14日斷流以來,已持續(xù)40多天,當?shù)厝诵蟪运凸まr(nóng)業(yè)生產(chǎn)用水發(fā)生了嚴重危機。為解決河口地區(qū)嚴重缺水問題,山東省政府于3月25日發(fā)出緊急通知,決定自3月26日8時開始,關閉濱州以上所有引黃涵閘、虹吸,停止引水,集中水量向河口地區(qū)送水。引黃供水實行先下游后上游的輪灌措施。首先把水送到嚴重缺水的河口地區(qū),東營市、勝利油田引取一定量水后,再由濱州地區(qū)引水,依次類推。此次調(diào)水仍由山東黃河河務局具體組織實施。為此,山東黃河河務局派出4個工作組,分赴沿黃地市督辦送水。山東省沿黃各級政府認真貫徹省政府緊急通知精神,顧全大局,積極配合,按要求關閉了所有引黃涵閘、虹吸,為成功調(diào)水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目前,利津站流量達到140立方米每秒,濼口站達到522立方米每秒,黃河下游嚴重缺水局面得以緩解。

后記

感謝單位領導和同志們的關懷幫助,《與黃河一起走過》終成書稿,有幸加入山東黃河文化叢書,甚感欣慰。今天的新聞,是明天的歷史,雖說它是“易碎品”,但它忠實地記錄了過去。雁過黃河字一行,它是實踐探索的足跡。在計劃經(jīng)濟向市場經(jīng)濟轉型的特殊時期,作者與黃河一起走過,與山東黃河一起走過,采寫了反映山東黃河萬名職工治黃、致富、創(chuàng)建文明的消息、通訊、散記、報告文學等文章。作者在這里著重想說的是:書中的新聞是真實的,是這一時段發(fā)生的事實的報道,是歷史的片斷和印記,是過去了的事情。為了盡量符合書中編目,凡不符合要求的稿件,未能選人。由于出書時間所限,作者在過去曾采寫過的比較有影響的一些人和事件,由于一時難以找到原作,也未能選人?!杜c黃河一起走過》在編輯過程中,得到了各級領導和同志們的熱情關心與支持幫助。不少同志為作者尋找失散了的文章,提供有價值的照片、資料和作品線索,參謀書中編目、選篇。梁建鋒幫助掃描圖片,張雅琦、張安旗幫助錄入、初校,愛人張榮英做好生活后勤保障,都付出了大量的勞動和辛苦,在此一并表示感謝。由于時間倉促,書中難免有誤,敬請讀者指正。

編輯推薦

《與黃河一起走過》:山東黃河文化叢書。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與黃河一起走過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