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5 出版社:外文 作者:金濤 編 頁數(shù):440
前言
“四書”指的是《論語》、《孟子》、《大學(xué)》和《中庸》四部儒家經(jīng)典,蘊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內(nèi)容和儒家先哲的思想和智慧,也是儒學(xué)認識論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xiàn)。宋儒學(xué)者認為,《大學(xué)》是孔子講授“初學(xué)入德之門”的要籍,經(jīng)孔子的學(xué)生曾參整理成文;《中庸》是“孔門傳授心法”之書,是孔子的孫子子思“筆之子書,以授孟子”的。這兩部書與《論語》、《孟子》一起表達了儒學(xué)的基本思想體系,是研究儒學(xué)最重要的文獻。根據(jù)這樣的觀點,南宋儒學(xué)大家朱熹把《論語》、《孟子》、《大學(xué)》、《中庸》這四部書編在一起,分別為其作了注釋,其中,《大學(xué)》、《中庸》的注釋稱為“章句”,《論語》、《孟子》的注釋因為引用他人的說法較多,所以稱為“集注”。值得注意的是,朱熹對四書的學(xué)習(xí)提出“先讀《大學(xué)》,以定其規(guī)模;次讀《論語》,以定其根本;次讀《孟子》,以觀其發(fā)越;次讀《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處”。所以,他所編定的《四書》次序是《大學(xué)》、《論語》、《孟子》、《中庸》,是按照由淺入深進修的順序排列的。后人因為《大學(xué)》、《中庸》的篇幅較短,為了刻寫出版的方便,而把《中庸》提到《論語》之前,成了現(xiàn)在通行的《大學(xué)》、《中庸》、《論語》、《孟子》順序。“五經(jīng)”指《詩經(jīng)》、《尚書》、《禮記》、《易經(jīng)》、《春秋》,是儒家作為研究基礎(chǔ)的古代五本經(jīng)典書籍的合稱,相傳它們都經(jīng)過儒家創(chuàng)始人之一——孔子的編輯或修改。其中《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收集了從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大約500年間的詩歌305篇。先秦時稱為《詩》,或取其整數(shù)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jīng)典,始稱《詩經(jīng)》,并沿用至今。此書廣泛地反映了當(dāng)時社會生活的各方面,對后世影響深遠?!渡袝饭艜r稱《書》或《書經(jīng)》,至漢稱《尚書》,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古代歷史文獻匯編,上起傳說中的堯舜時代,下至東周(春秋中期),約1500多年,是我國上古時代王室誥命、誓詞和追述古代史跡的著作匯編?!抖Y記》是戰(zhàn)國到秦漢年間儒家學(xué)者解釋說明經(jīng)書《儀禮》的文章選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匯編。雖說其只是解說《儀禮》之書,但由于涉及面廣,其影響已超過了《周禮》、《儀禮》。《禮記》有兩種傳本,一種是戴德所編,今存40篇,稱《大戴禮記》;另一種,也便是我們現(xiàn)在所見的《禮記》,是戴德其侄戴圣選編的49篇,稱《小戴禮記》,后世以此書流傳最廣,故一般以之作為“五經(jīng)”的代表?!拔褰?jīng)”中的《易經(jīng)》被譽為“群經(jīng)之首,大道之源”,包括經(jīng)、傳兩部分。經(jīng)的部分共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卦辭和爻辭共約5000字,大致編定于西周初年。它不僅對于了解殷周時代的哲學(xué)思想、社會生活有極重要的意義,而且保存了一些相當(dāng)罕見的商周史事材料?!洞呵铩肥囚攪木幠晔?,按年、時、月、日記載史事,以春秋代表四時,故名《春秋》。現(xiàn)存《春秋》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共記242年間史事,因文句簡短,便有后人為其作注解,流傳下來的有《左傳》、《公羊傳》和《谷梁傳》,合成“春秋三傳”,其中以《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流傳最廣。其也為編年體著作,記事基本以《春秋》一書的魯國十二公為次序,內(nèi)容包括諸侯國之間的聘問、會盟、征伐、婚喪、篡弒等事件,記錄詳細,文辭華美,對后世史學(xué)及文學(xué)都有重要影響,也最終成為儒家經(jīng)典之一?!八臅褰?jīng)”在華夏文明的發(fā)展歷程中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影響,是中華文化的千古名篇,也是人類文明的共同遺產(chǎn)。它記載了中華民族思想文化發(fā)展史上最活躍時期的政治、軍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實資料,以及影響中國文化幾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學(xué)思想。時至今日,它所承載的內(nèi)容及哲學(xué)思想仍對我們現(xiàn)代人具有積極的意義和極強的參考價值,值得我們一再捧讀。
內(nèi)容概要
四書”之名,始于南宋大儒朱熹《論語》、《大學(xué)》、《中庸》、《孟子》匯集刊印,推之于世之時;而‘五經(jīng)’則是指儒家五本典籍的合稱,即《詩經(jīng)》、《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四書”、“五經(jīng)”是歷代中國人思想行為的準則,也是當(dāng)今研究國學(xué)的核心;既是讀書人從事政治、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基礎(chǔ)文本,也是帝王將相、黎民百姓治國、修身、立德的根本。其流傳的廣度以及影響力,在當(dāng)代也呈風(fēng)生水起之勢。本書個別書目因篇幅所限,選擇了代表性的傳世篇章進行編排,但也能體現(xiàn)其原作的精神和面貌。
書籍目錄
《大學(xué)》一
《中庸》一五
《論語》三五
《孟子》一〇一
《詩經(jīng)》一五一
《書經(jīng)》一九五
《禮記》二四三
《易經(jīng)》二八五
《左傳》三七五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一、明明德 《康誥》曰:“克明德?!薄洞蠹住吩唬骸邦櫿溙熘髅??!薄兜鄣洹吩唬骸翱嗣骶??!苯宰悦饕?。 〔 右傳之首章,釋“明明德”?!?(注釋) 《康誥》:《尚書?周書》中的一篇。周公平定武庚的叛亂后封康叔于殷地。康誥:周公封康叔時所作的文誥。克明德:原句為“惟乃丕顯考文王,克明德慎罰”,是贊揚周文王的話。克:能夠。明:彰顯。德:德性。《大甲》:《尚書?商書》中的一篇。大:音tài。顧謾天之明命:原句為“伊尹作書日,先王顧諟天之明命,以承上下神祗”,是商代大臣伊尹告誡大甲的話。意為要重視此上天所賦予的光輝使命。顧:重視。明命:光輝的使命?!兜鄣洹罚骸秷虻洹?,《尚書?虞書》中的一篇??嗣骶拢涸錇椤暗鄣淙杖艋诺蹐颉嗣骺〉拢杂H九族”。峻:也作“俊”,意為廣大、崇高。皆:都是,指上面所引的幾段文字。 (譯文) 《尚書?康誥》上說:“(周文王)能夠彰顯人本有的德性?!薄渡袝?大甲》上說:“(成湯)應(yīng)該重視此上天所賦予每個人的使命?!薄渡袝?帝典》上說:“(若稽)能夠發(fā)揚崇高的德性。”這都是說要由自己弘揚原有的美德。 〔 前面一段是傳文的頭一章,解釋的是“明明德”。〕 二、新民 湯之《盤銘》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誥》日:“作新民?!薄对姟啡眨骸爸茈m舊邦,其命惟新?!笔枪?,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 右傳之二章,釋“新民”。〕 (注釋) 湯:成湯,商朝開國之君?!侗P銘》:成湯刻在沐浴器皿上用來警示自己的文辭。盤:盥洗或沐浴時用的托盤。銘:銘刻在青銅器皿上用以警示、頌德、紀念的文辭。茍:假如、倘若。新:一是指洗去身體上的污垢,煥然一新;二是指品德修養(yǎng)上的棄舊圖新。作新民:原句為“己,汝惟小子,乃服惟弘王,應(yīng)保殷民。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意為振作精神,做一個新的人。作:振作、鼓勵。《詩》:《詩經(jīng)》,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漢代儒家把它奉為經(jīng)典,始稱《詩經(jīng)》。舊邦:周過去是一個古老的諸侯邦國,故稱舊邦。無所不用其極:無處不盡心去追求完善。極:頂點。 (譯文) 商湯在浴器上刻著警示自己的箴言說:“假若自己能夠有一天把習(xí)染的污垢洗凈,煥然一新,就應(yīng)該在新的基礎(chǔ)上,天天不斷去除舊,使自己天天煥然一新?!薄犊嫡a》上說:“要鼓勵人們除舊布新。”《詩經(jīng)》中說:“周朝雖然過去是舊的諸侯邦國,但是文王卻能夠承受天命,自我更新?!币虼?,君子無論處在何時何地,都應(yīng)該努力達到盡善盡美的境界。 〔 前面一段是“傳”文的第二章,解釋的是“新民”。〕 三、止于至善 《詩》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薄对姟吩疲骸熬囆U黃鳥,止于丘隅”。子日:“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詩》云:“穆穆文王,于緝熙敬止?!睘槿司褂谌?;為人臣,止于敬;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與國人交,止于信。 《詩》云:“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倜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誼兮。”如切如磋者,道學(xué)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倜兮者,恂栗也;赫兮咺兮者,威儀也;有匪君子,終不可誼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詩》云:“於戲!前王不忘?!本淤t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四書”“五經(jīng)”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載體,更是中國歷史文化古籍中的寶典,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具有極高的地位。
編輯推薦
《四書五經(jīng)典藏本》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載體,更是歷代中國人思想行為的準則,也是當(dāng)今研究國學(xué)的核心;既是讀書人從事政治、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基礎(chǔ)文本,也是帝王將相、黎民百姓治國、修身、立德的根本?!端臅褰?jīng)典藏本》是華夏文明的璀璨珍寶,在中華文明的發(fā)展歷程中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是歷代有志之士修身、立德、為官、治國的根本。它們是人類文明的共同遺產(chǎn),更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占據(jù)著極高的地位。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