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2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作者:沈從文 頁數(shù):257 字數(shù):149000
Tag標簽:無
前言
“大家小書”,是一個很俏皮的名稱。此所謂“大家”,包括兩方面的含義:一、書的作者是大家;二、書是寫給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讀物。所謂“小書”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顯得小一些罷了。若論學術性則不但不輕,有些倒是相當重。其實,篇幅大小也是相對的,一部書十萬字,在今天的印刷條件下,似乎算小書,若在老子、孔子的時代,又何嘗就小呢? 編輯這套叢書,有一個用意就是節(jié)省讀者的時間,讓讀者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較多的知識。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要學的東西太多了。補習,遂成為經(jīng)常的需要。如果不善于補習,東抓一把,西抓一把,今天補這,明天補那,效果未必很好。如果把讀書當成吃補藥,還會失去讀書時應有的那份從容和快樂。這套叢書每本的篇幅都小,讀者即使細細地閱讀慢慢地體味,也花不了多少時間,可以充分享受讀書的樂趣。如果把它們當成補藥來吃也行,劑量小,吃起來方便,消化起來也容易?! ∥覀冞€有一個用意,就是想做一點文化積累的工作。把那些經(jīng)過時間考驗的、讀者認同的著作,搜集到一起印刷出版,使之不至于泯沒。有些書曾經(jīng)暢銷一時,但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容易得到;有些書當時或許沒有引起很多人注意,但時間證明它們價值不菲。這兩類書都需要挖掘出來,讓它們重現(xiàn)光芒??萍碱惖膱D書偏重實用,一過時就不會有太多讀者了,除了研究科技史的人還要用到之外。人文科學則不然,有許多書是常讀常新的。然而,這套叢書也不都是舊書的重版,我們也想請一些著名的學者新寫一些學術性和普及性兼?zhèn)涞男?,以滿足讀者日益增長的需求?! 按蠹倚钡拈_本不大,讀者可以揣進衣兜里,隨時隨地掏出來讀上幾頁。在路邊等人的時候、在排隊買戲票的時候,在車上、在公園里,都可以讀。這樣的讀者多了,會為社會增添一些文化的色彩和學習的氣氛,豈不是一件好事嗎? “大家小書”出版在即,出版社同志命我撰序說明原委。既然這套叢書標示書之小,序言當然也應以短小為宜。該說的都說了,就此擱筆吧。
內容概要
沈從文是中國現(xiàn)代著名作家,在新中國成立后,因歷史的誤會而割舍了與文學的因緣,堅忍不拔地向著另一條寂寞之路跋涉,從而取得了文物研究舉世矚目的成就。本書編選的研究文章,可以管窺沈從文的文物研究:他利用文物與文獻互證這一獨特方法,保存了過去時代生命形式,構筑的是藝術史和文化史。而自身的生命經(jīng)驗、體驗也投射到文物研究中去。本書作者沈從文 (1902-198),原名沈岳煥,筆名休蕓蕓、甲辰等,湖南鳳凰縣人,苗族。現(xiàn)代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說代表人物。14歲時,投身行伍,浪跡湘川黔邊境地區(qū)。1924年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曾在山東大學、西南聯(lián)大、北京大學任教。一生創(chuàng)作、著述甚多。創(chuàng)作小說《月下小景》、《八駿圖》、《阿麗思中國游記》、《邊城》、《長河》,散文《從文自傳》、《湘行散記》等。新中國成立后,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歷史的研究,撰寫出版了《唐宋銅鏡》、《龍鳳藝術》、《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等學術著作。
作者簡介
沈從文(1902—1988),原名沈岳煥,筆名休蕓蕓、甲辰等,湖南鳳凰縣人,苗族?,F(xiàn)代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說代表人物。14歲時,投身行伍,浪跡湘川黔邊境地區(qū)。1924年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曾在山東大學、西南聯(lián)合大學、北京大學任教。 一生創(chuàng)作、著述甚多。創(chuàng)作小說《月下小景》、 《八駿圖》、 《阿麗思中國游記》、《邊城》、《長河》,散文《從文自傳》、《湘行散記》等。新中國成立后,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物研究,撰寫了《唐宋銅鏡》、《龍風藝術》、《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等學術著作。
書籍目錄
我國古代人怎么穿衣打扮龍鳳藝術——龍鳳圖案的應用和發(fā)展魚的藝術——魚的圖案在人民生活中的應用及發(fā)展獅子在中國藝術上的應用及其發(fā)展談錦——矩紋錦的本源及其發(fā)展織金錦談刺繡談挑花談染纈——藍底白印花布的歷史發(fā)展談皮球花中國古玉中國古代陶瓷古代鏡子的藝術玻璃工藝的歷史探討漆工藝問題螺甸工藝試探談金花箋扇子史話談輦輿談車乘談談中國馬具的發(fā)展從文物來談談古人的胡子問題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明代,皇帝穿龍袍。大臣穿繡有“蟒”、“斗?!?、“飛魚”等花紋的袍服,各按品級,不得隨便。一般官服多為本色云緞,前胸后背各綴一塊彩繡“補子”(官品不同,“補子”的彩繡也不同)。有品級的大官腰帶間垂一長長絲絳,下面懸個四寸長象牙牌,作為人宮憑證。冬天上朝,必戴皮毛暖耳。普通衣服式樣還多繼承宋、元遺制,變化不大。這時結衣還用帶子,不用紐扣。男子頭上戴的巾,有一種像一塊瓦式,名“純陽巾”,明太祖定名為“四方平定巾”(喻意天下平定),讀書人多戴它;另有一種帽子,用六片材料拼成,取名“六合一統(tǒng)帽”(喻意全國統(tǒng)一),小商販和市民多戴它。婦女平時在家,常戴遮眉勒條;冬天有事出門,則戴“昭君套”式的皮風帽。女子有穿長背心的,這種背心樣式和兵士的罩甲相近,故又叫“比甲”或“馬甲”。清代的服裝打扮,不同于明代。明朝的男子一律蓄發(fā)綰髻,衣著講究寬大,大體衣寬四尺,袖寬二尺,穿大統(tǒng)襪、淺面鞋;而清代的男子,則剃發(fā)垂辮(剃去周圍的頭發(fā),把頂發(fā)編成辮子垂在背后),箭衣馬蹄袖,深鞋緊襪。清代官員服用石青玄青緞子、寧綢、紗,做外褂,前后開衩,胸、背各綴“補子”(比明代的“補子”小一些)一方(只有親王、郡王才能用圓形),上繡各種禽獸花紋,文官繡鳥,武官繡獸,隨品級各有不同:一品文官繡仙鶴,武官繡麒麟;二品文官繡錦雞,武官繡獅子;三品文官繡孔雀,武官繡豹子;四品文官繡云雀,武官繡老虎;五品文官繡白鷴,武官繡熊……一般人戴的帽子有素冠、氈帽、便帽等幾種。便帽即小帽,六瓣合縫,上綴一帽疙瘩,俗名西瓜皮帽。官員的禮帽分“暖帽”(冬天戴)、“涼帽”(夏天戴)兩種,上面都有“頂子”,隨著品級不同所戴的“頂子”顏色和質料也不同:一品官為紅寶石頂,二品官為紅珊瑚頂,三品官為亮藍寶石頂,四品官為暗藍寶石頂,五品官為亮白水晶頂……帽后都拖著一把孔雀翎,普通的無花紋,高級官僚的孔雀翎上才有“眼”,分一眼、二眼、三眼,眼多表示尊貴。只有親王或對統(tǒng)治階級特別有功勛的大臣才被賞戴三眼花翎。平民婦女服裝,康熙、雍正時,時興小袖、小云肩,還近明式;乾隆以后,袖口日寬,有的竟肥大到一尺多,衣服漸變寬變短。到晚清,城市婦女才不穿裙,但上衣的領子轉高到一寸以上。男子服式,袖管、腰身日益窄小,所謂京樣衫子,把一身裹得極緊,加上高領子、琵琶襟子、寬邊大花坎肩,頭戴瓜皮小帽,手拿一根京八寸小煙管,算是當時的時髦打扮。一般地主、商人和城市里有錢的市民,很多就是這樣的裝束。照規(guī)定,清代農(nóng)民是許可穿綢紗絹緞的,可是事實上穿綾羅綢緞的仍然是那些地主官僚們、大商人們,至于受盡剝削、受盡壓迫、終年辛勤難得一飽的短衣漢子們,能求勉強填滿肚皮,不至赤身露體已經(jīng)很不容易,哪里還能穿得上絲織品!
編輯推薦
《大家小書:沈從文的文物世界》:閱讀大家經(jīng)典、感受大家風范、普及大家知識、傳承大家文化。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