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2 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竇志力 著 頁數(shù):546
內容概要
《孤獨九章》的內容是在說明和論述作為一個知識分子或者思想者應有的責任擔當和其對于社會良知的追求,并通過歷史上諸多思想者的命運來認證作為孤獨的意義與孤獨本身對于思想者的重要性。同樣,我認為自己個人也在相當程度上去實踐了這一主旨,這就是不斷地以知識學習、現(xiàn)實思考與堅持批判精神來體現(xiàn)個人對真理的追求。事實上在最近十幾年的時間,我曾經寫下了大約有30萬字的隨筆性文章和大約有100萬字的調研報告,但能整理出來的,還僅僅是其中的一少部分。其中有些曾經在報刊上發(fā)表過,現(xiàn)在經過加工,重新作了解讀,已經有了完全不同的表達,所以說與過去的思考是不同的。這就是現(xiàn)在看到的《文化十論》,其中的文章內容雖然有些涉及另外的學科和專業(yè),但如果歸類,我還是認為標簽“文化”大概更為貼切一些,因為對于思想的表達只是可以借助的工具更為多樣化而已,哪個形式更好或者對思想的表述更真便是最好的。智慧其實就是最為直接的單純,因而,我相信,更充分的理由應當是:思想的成果與智慧的結晶是不拘形式的,只要有利于表達!如此而已。
思考一旦形成文字,它多多少少會有些不足之處,這些都和我本人的知識水平和寫作能力相關,但我還是愿意努力去嘗試并且不斷去思考,我希望得到學者同仁和朋友的指正與幫助。此書的出版首先是得到了中共鄭州市委宣傳部的大力支持和資助,同時也有一些非常好的朋友幫助我看了稿子并且提出非常有意義的修改意見,本書還得益于河南人民出版社蔡瑛友人的好意幫助,他是我多年的老朋友,他對于我的幫助是我們多年友誼的見證,我想對于朋友的報答,作為一個學者而言,最好的形式也許正在于你寫出了什么,或者你有了什么樣的思考成果!
作者簡介
竇志力,學者。著有《中國精神》、《人生的痛苦與歡樂》、《當代青年精神生活分析》、《亞細亞策劃實錄》等著作,發(fā)表學術文章20余篇。近年以文化哲學、城市文化學、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為主要研究方向。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引 言:了解孤獨
1.學會孤獨
2.認識孤獨
3.享受孤獨
4.用孤獨找回思想
第二章
解說:天地一沙鷗
1.孤獨的人類.
2.孤獨:認識你自己
3.孤獨:一種表征
4.孤獨:一種自主性
5.孤獨:一種愛
6.孤獨:創(chuàng)造偉大
7.孤獨:現(xiàn)代隔膜
8.孤獨:存在與意義
9.孤獨:欲望與價值
第三章
冷漠:孤獨的宿命
1.生存,還是毀滅?孤獨中的兩難選擇
2.人不是生來要給人家打敗的!孤獨中的激情
3.“等待的無意義”:孤獨的人格
4.美國之夢與尋找青鳥:孤獨中的希冀
5.櫻花樹下的迷茫:孤獨是人真正的“故鄉(xiāng)”
第四章
情深:愛在孤獨時
1.孤獨:愛之痛
2.孤獨:生之痛
3.孤獨:青春之痛
4.孤獨:心靈之痛
5.孤獨:叛逆之痛
第五章.
空寂:思想的力量
l:思想南寂寞
2.追求的寂寞
3.信仰的寂寞
4.道德的寂寞
第六章
狂傲:異端之尤
1.縹緲孤鴻式的乖戾人格
2.異端之尤的啟蒙人格
3.圣人氣象般的理想人格
4.永恒叛逆的孤獨人格
第七章
隱逸:中國式孤獨
1.隱逸的認知
2.隱逸的選擇
3.隱逸的政治向度
4.隱逸的文化
第八章
信 仰:可用生命來交換
1.信仰的力量
2.信仰的價值
3.當信仰成為一種真理
第九章 死亡:人類永恒的痛
結語
有關參考資料
章節(jié)摘錄
6.尋求信仰 前科學時代人們的信仰無論是多么的不科學,但至少為那個時代的大多數(shù)人提供了心靈上的安寧?! ‖F(xiàn)在看來,宗教不僅是簡單的信仰問題,它所牽涉到的那些對人類生存的關切問題,已經深深地影響了俗世中的建筑、藝術、自然、死亡、婚姻和禮儀,而這些對凝聚社會人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人為什么其生存有太多的乏味,為什么他們生存過程中有太多的冷漠或者缺少激情,就在于他們的精神始終處于一種平淡與壓抑的狀態(tài)下,他們中規(guī)中矩,不茍言笑,沒有可以信仰的神圣和與之能夠平等交流的神明,在他們面前所有的都是高高在上的神與權威,只有對其膜拜或者被別有用心的人拿來裝神弄鬼。至于一再被提及的孔孟之學,它所強調的尊卑等級,與現(xiàn)代社會追求的平等人際關系是相抵觸的,這種缺少創(chuàng)新能力的學說,從根本上講無法引導中國社會向現(xiàn)代化的轉型,也無法建立起中國人心靈上神圣的殿堂。 現(xiàn)在,我們需要將自己置人一種類似宗教的情景中。我們必須在偉大與崇高面前來假定我們自己的渺小;我們還必須培養(yǎng)仁慈的品德與養(yǎng)成向善、高尚的生活態(tài)度;再就是當我們遇到問題、困難、悲觀之際,有人會向我們提供智慧和精神幫助?! ‖F(xiàn)在,必須有人幫助我們自己了解,大家如何生活,如何理解人類的生存狀況,為什么奮斗,以及應該尊敬什么?! ∮绕涫?,自由與寬容,這是我們必須捍衛(wèi)的精神權利?! ∥覀儧]有理由懷疑中國人的能力,更沒有理由說中國人不配活在一個自由平等和享有寬容權利的社會。只是,我們不能容許一部分人如同采取上公共汽車一樣的思維,自己上去了,卻要對車下的人說,你們等下班車吧! ……
編輯推薦
學問不是智慧,但通過學問可以獲得智慧。智慧的最大好處是:可以清醒地知道自己是誰,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