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4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張均 頁數(shù):338 字數(shù):350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中國當代文學制度研究(1949—1976)》從制度的視角研究文學,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文學制度研究,是從今天的文學制度中,抽取出一些單項元素,如管理、出版、傳播、接受,乃至教育、社團、期刊、稿酬等,用以研究既往時代的文學或別一國度的文學,以說明其所受這些制度因素的影響。但這種制度研究所涉及的單項,因為并非僅僅屬于文學制度的構(gòu)成因素,而是普遍的社會制度或文化制度的組成部分,所以并不能真正深入地說明文學問題。狹義的制度研究,面對的則是文學制度的全體,或者說是一個已經(jīng)完形的制度。文學這種精神界的花朵,就植根于這個制度的苑囿之中,它的生長和發(fā)育,無一不受這個制度所提供的氣候和土壤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是綜合的、有機的、整體的。正因為如此,所以,就能較深入地說明文學問題。對研究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問題,尤為適宜。
作者簡介
張均,中山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出版《中國現(xiàn)代文學與儒家傳統(tǒng)》、《張愛玲傳》等著作,在《文學評論》、《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書》、《二十一世紀》、《文藝爭鳴》等學術刊物發(fā)表論文五十余篇。近年學術志趣主要集中于“20世紀40-70年代文學”研究。
書籍目錄
序於可訓
導 言
上編 新的文學制度的建立
第一章 文學組織制度的建立
第一節(jié) 文藝機構(gòu)的設置
第二節(jié) 稿酬制度演變小考
第二章 文學出版制度的建立
第一節(jié) 出版社的國有體制
第二節(jié) 文藝刊物的編輯制度
第三章 文學批評制度的建立
第一節(jié) 批評與自我批評
第二節(jié) 文學批評與機會主義
第四章 文學接受制度的建立
第一節(jié) 左翼文學“讀者”概念的演變
第二節(jié) 接受制度的創(chuàng)建、運作及異變
——一項基于《文藝報》的考察
下編 制度介入與當代文學發(fā)生及展開之關系
第五章 組織制度與文人群體的新陳代謝
第一節(jié) 出走者、合作者和“盛世遺民”
——新制度下國統(tǒng)區(qū)文人的分化
第二節(jié) 通俗文人(一):鴛鴦蝴蝶派
第三節(jié) 通俗文人(二):中國共產(chǎn)黨的傳奇作家
第四節(jié) 延安文人及其體制性再生產(chǎn)
第六章 出版制度與出版格局的重構(gòu)(上)
第一節(jié) 私營書局及其文學出版
第二節(jié) “舊?識分子”的(文藝)報刊資源
第三節(jié) 鴛鴦蝴蝶派的文學出版
第七章 出版制度與出版格局的重構(gòu)(下)
第一節(jié) 延安文人的出版優(yōu)勢
第二節(jié) “普及”與“提高”之辨
——圍繞地方刊物的精英勢力與通俗勢力之爭
第三節(jié) 體制邊緣:同人刊物及其問題
第八章 評論制度與文類合法性的控制
第一節(jié) 自由主義文學批評的終結(jié)
第二節(jié) 通俗批評(一):鴛蝴文學批評發(fā)微
第三節(jié) 通俗批評(二):革命、傳奇與意識形態(tài)的調(diào)適
第四節(jié) 社論、編者按、工農(nóng)兵評論和寫作組
第九章 接受制度與閱讀秩序的再置
第一節(jié) 從“精英”到“小眾”
——知識分子閱讀在50年代的失敗
第二節(jié) 黨對鴛蝴讀者的辨識與區(qū)分
第三節(jié) 所謂“工農(nóng)兵”:大眾閱讀的勝利
第四節(jié) 重構(gòu)革命的閱讀秩序
后 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新中國成立以后,現(xiàn)代文學生存其間的這個文化市場,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個變化的主要表現(xiàn),便是它的屬主,由原來被稱作資本主義的商品經(jīng)濟體制或市場經(jīng)濟體制,變成了社會主義的計劃經(jīng)濟體制。這個變化從字面上看,似乎只是一個經(jīng)濟制度問題,但實質(zhì)上卻是一個整體的社會政治制度的變化。因為有這樣的一個變化,所以,研究這期間的文學制度,就不能不關注這個整體的社會制度的變化問題,尤其是在其中起著根本性的決定作用的政治因素。這種起決定作用的政治力量,不僅僅造就了一個新型的社會制度,同時也構(gòu)造了一個附屬其下的文學制度,中國文學由是進入了一個制度化的時代。這種文學制度生成于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之交,在其后的十余年間,漸趨一統(tǒng)。雖然“文革”當中,被“徹底砸爛”,但“文革”后又恢復重建,延續(xù)至今。近六十年來的中國文學,就是生存于這個統(tǒng)一的文學制度之中。變化只在于,“文革”前的十七年,這個制度的一統(tǒng)化程度較高,“文革”后則迭經(jīng)改革,諸般皆有所松動。但這個制度的存在,畢竟是~個事實。所以研究當代文學制度,自有其獨特的意義和價值,也有充足的理由和根據(jù)。但凡一個制度的誕生,總有一個復雜的過程。尤其是由前一種制度,轉(zhuǎn)換成后一種制度,或由無形的制度,變成有形的制度,抑或從非制度化到制度化,總要伴隨著一種歷史的陣痛。在這個過程中,一定會有許多極為復雜、極其艱難的滌除、開創(chuàng)、蛻變、組合的事件發(fā)生,以及因此引起的諸多矛盾和斗爭。如宇宙之大爆炸,胚胎之初養(yǎng)成,一切生命的原質(zhì),和影響后來的生長、發(fā)育,乃至異變、絕滅的基因,無一不孕育其中。展示這樣的過程,揭示其中的關鍵和細節(jié),如探究宇宙生成、生命誕生,尋其根而溯其源,總一知而百惑解,當代文學之種種隱曲幽微、詭譎迷奧,豁然顯矣。
編輯推薦
《中國當代文學制度研究(1949—1976)》是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