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6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謝慧,嚴承華,張志明 編著 頁數(shù):315 字數(shù):474000
內容概要
謝慧等編著的《網絡工程與管理》全面系統(tǒng)地講述了計算機網絡建設與網絡管理的基本概念、相關理論基礎和技術。本書共有12章,由上篇(網絡工程)和下篇(網絡管理)組成,上篇講述網絡工程,包括網站系統(tǒng)規(guī)劃與設計基礎、網絡布線與施工基礎、網絡設備的選型與連接等多項技術和實施方案,并通過典型綜合布線工程案例講解了進行網絡規(guī)劃和建設的具體思路和方案。下篇講述網絡管理,介紹了網絡管理、SNMP網絡管理模型和新型網絡管理技術與模型等基礎理論,并對交換機、路由器的管理,網絡存儲管理,網絡安全管理和網絡故障診斷與排除做了詳細講解。
《網絡工程與管理》可作為網絡工程、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動化、計算機科學技術等專業(yè)本科生教材及信息與計算機類專業(yè)研究生的教材和教學參考書,也可作為專業(yè)技術人員的參考和培訓資料。
書籍目錄
上篇 網絡工程篇
第1章 網絡系統(tǒng)規(guī)劃與設計基礎
1.1 需求分析與組網原則
1.1.1 需求分析
1.1.2 組網原則
1.1.3 網管人員的職責與知識結構
1.2 拓撲結構的選擇
1.2.1 拓撲結構
1.2.2 內部網的一般結構
1.3 網絡類型
1.3.1 局域網
1.3.2 廣域網和網絡接入
小結
習題
第2章 網絡布線與施工基礎
2.1 網絡布線的規(guī)劃與設計
2.1.1 綜合布線系統(tǒng)概述
2.1.2 綜合布線系統(tǒng)的特點
2.2 網絡布線的施工
2.2.1 光纜布線施工
2.2.2 雙絞線布線施工
2.3 綜合布線系統(tǒng)的管槽系統(tǒng)設計
2.3.1 管槽系統(tǒng)設計的主要要求
2.3.2 管槽系統(tǒng)設計中的技術要點
2.4 網絡通信質量測試
2.4.1 測試的有關標準
2.4.2 線纜測試參數(shù)
2.4.3 測試方法
小結
習題
第3章 網絡設備的選型與連接
3.1 網絡設備的選型
3.1.1 集線器的特點及選型
3.1.2 交換機的特點及選型
3.1.3 路由器的參數(shù)及選型
3.1.4 服務器的選型
3.1.5 防火墻的選型
3.2 網絡設備的連接
3.2.1 共享式網絡的連接規(guī)則
3.2.2 交換機的堆疊與級聯(lián)
3.2.3 路由器的連接
小結
習題
第4章 典型綜合布線工程案例
4.1 綜合布線系統(tǒng)的工程設計
4.1.1 工程設計步驟
4.1.2 綜合布線工程注意事項
4.2 典型綜合布線工程案例
4.2.1 案例一辦公樓綜合布線系統(tǒng)
4.2.2 案例二教學大樓綜合布線系統(tǒng)
4.2.3 案例三校園網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tǒng)
小結
下篇 網絡管理篇
第5章 網絡管理概述
5.1 網絡管理
5.1.1 網絡管理的重要性
5.2.2.網絡管理關鍵技術
5.3 OSI網絡管理模型
5.3.1 0SI系統(tǒng)管理體系結構
5.3.2 公共管理信息協(xié)議
5.4 網絡管理的功能
5.4.1 配置管理
5.4.2 性能管理
5.4.3 故障管理
5.4.4 安全管理
5.4.5.計費管理
小結
習題
第6章 SNMP網絡管理模型
6.1 SNMP的發(fā)展歷史
6.2 SNMP模型
6.2.1 ASN.1 ——抽象語法符號1
6.2.2 管理信息結構
6.2.3.管理信息庫
6.2.4 簡單網絡管理協(xié)議
6.3 SNMP模型的發(fā)展
小結
習題
第7章 新型網絡管理技術與模型
7.1 基于Web的網絡管理
7.1.1 代理方式
7.1.2 嵌入式方案
7.2 基于CORBA的網絡管理
7.2.1 CORBA的基本概念
7.2.2 基于CORBA的網絡管理模型
7.3 基于主動網的網絡管理
7.3.1 主動網的基本原理
7.3.2 基于主動網的網絡管理模型
7.4 基于專家系統(tǒng)的網絡管理
7.4.1 概述
7.4.2.網絡管理專家系統(tǒng)的設計
7.5 基于計算智能的寬帶網絡管理
7.5.1 寬帶網絡管理與計算智能
7.5.2.基于神經網絡的CAC
7.5.3 基于遺傳算法的路由選擇
小結
習題
第8章 交換機的管理
8.1 交換機與路由器I0S操作基礎
8.1.1 配置端口與連接
8.1.2 IOS的基本操作
8.2 二層交換機的配置
8.2.1 交換機的基本配置
8.2.2 虛擬局域網
8.2.3 生成樹協(xié)議
8.3 三層交換機的配置
8.3.1 什么是第三層交換
8.3.2 利用三層交換解決VLAN之間的通信
8.4 訪問控制技術
8.4.1 訪問控制技術基礎
8.4.2 標準IP訪問列表
8.4.3 擴展IP訪問列表
8.4.4 命名訪問列表
小結
習題
第9章 路由器的管理
9.1 路由器基本配置
9.1.1 路由器初始配置
9.1.2 配置主機名和密碼
9.1.3 配置快速以太網接口
9.1.4 配置同步串行接口
9.2 靜態(tài)路由及相關配置
9.2.1 靜態(tài)路由的配置
9.2.2 默認路由及其配置
9.3 動態(tài)路由協(xié)議
9.3.1 路由協(xié)議概述
9.3.2.RIP路由協(xié)議及其配置
9.3.3.OSPF路由協(xié)議配置實例
9.4 網絡地址轉換的應用和管理
9.4.1 NAT的基本工作原理
9.4.2 NAT的翻譯類型
9.4.3 NAT的配置與實現(xiàn)
9.5 遠程訪問PPP協(xié)議
9.5.1 配置路由器基本參數(shù)
9.5.2 配置、測試PPP
9.5.3 配置、測試CHAP
9.5.4 結果分析
小結
習題
第10章 網絡存儲管理
10.1 網絡存儲概述
10.2 RAID存儲管理
10.2.1 RAID技術
10.2.2.RAID配置
10.3 SAN技術
10.4 NAS管理
10.4.1 NAS技術
10.4.2 NAS與RAID功能應用對比
10.4.3 NAS與SAN的比較
10.5 網絡存儲新技術
10.5.1 NASD技術
10.5.2 OBS技術
10.6 網絡備份軟件
10.6.1 主要的網絡備份軟件
10.6.2 備份軟件選購原則
小結
習題
第11章 計算機網絡安全
11.1 密碼技術
11.1.1 密碼體制
11.1.2 計算機網絡的加密技術
11.2 入侵檢測技術
11.2.1 入侵檢測技術定義
11.2.2 入侵檢測技術原理
11.2.3 系統(tǒng)構成
11.3 訪問控制技術
11.3.1 訪問控制原理
11.3.2 訪問控制的實施圖
11.3.3 訪問控制策略
11.4 數(shù)據庫安全
11.4.1 數(shù)據庫面臨的威脅
11.4.2 數(shù)據庫的安全策略
11.4.3 存取控制
11.4.4 數(shù)據庫加密
11.5 代理服務
11.5.1 代理服務概述
11.5.2 代理技術的優(yōu)點
11.5.3 代理技術的缺點
11.6 計算機病毒及防治技術
11.6.1 計算機病毒的特點及危害
11.6.2 計算機病毒的典型癥狀
11.6.3 計算機病毒的防治技術
小結
習題
第12章 網絡故障診斷與排除
12.1 故障管理
12.1.1 網絡故障管理內容
12.1.2 網絡故障管理原則
12.1.3 網絡故障管理流程
12.1.4 排除網絡故障的方法
12.2 網絡常見故障
12.2.1 網絡故障分類
12.2.2 局域網常見故障
小結
習題
附錄A 利用Boson NetSim進行網絡仿真
附錄B Boson NetSim網絡仿真實例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2.4.3 測試方法 1.電纜的兩種測試 局域網的安裝是從電纜開始的,電纜是網絡中最基礎的部分。從最早期的同軸電纜,到現(xiàn)在的雙絞線和光纖,都肩負著傳輸數(shù)據的任務。每一個網絡的數(shù)據,都肯定需要通過電纜,可想而知電纜的連接質量對網絡的影響力。 據統(tǒng)計,大約50%的網絡故障與電纜有關。所以電纜本身的質量以及電纜安裝的質量都直接影響網絡能否正常地運行。此外,很多布線系統(tǒng)是在建筑施工中進行的,電纜通過管道、地板或地毯敷設到各個房間。當網絡運行時發(fā)現(xiàn)故障是電纜引起時,就很難或根本不可能再對電纜進行修復。即使修復其代價也相當昂貴。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把電纜故障消滅在安裝之中。目前使用最廣泛的電纜是同軸電纜和非屏蔽雙絞線。根據所能傳送信號的速度,UTP又分為三、四、五類。當前絕大部分用戶出于將來升級到高速網絡的考慮(如100MHz以太網、ATM等),大多安裝UTP五類線。因此如何檢測安裝的電纜是否合格,它能否支持將來的高速網絡,用戶的投資是否能得到保護就成為關鍵問題。這也就是電纜測試重要性的體現(xiàn),電纜測試一般可分為兩個部分:電纜的驗證測試和電纜的認證測試。 1)電纜的驗證測試 電纜的驗證測試是測試電纜的基本安裝情。例如,電纜有無開路或短路,UTP電纜的兩端是否按照有關規(guī)定正確連接,同軸電纜的終端匹配電阻是否連接良好,電纜的走向如何等。這里要特別指出的一個特殊錯誤是串繞。串繞就是將原來的兩對線分別拆開而又重新組成新的繞對。因為這種故障的端與端連通性是好的,所以用萬用表是檢查不出來的。只有用專線的電纜測試儀(如Fluke的F-620/DSP-100)才能檢查出來。串繞故障不易發(fā)現(xiàn)是因為當網絡低速度運行或流量很低時其表現(xiàn)不明顯,而當網絡繁忙或高速運行時其影響極大。這是因為串繞會引起很大的近端串擾。電纜的驗證測試要求測試儀器使用方便、快速。如Fluke F620,它在不需要遠端單元時就可完成多種測試,所以它為用戶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編輯推薦
《21世紀全國本科院校電氣信息類創(chuàng)新型應用人才培養(yǎng)規(guī)劃教材:網絡工程與管理》由淺入深,清晰闡述基本概念,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結合網絡技術的最新發(fā)展,使讀者對現(xiàn)代網絡工程和管理的框架體系和發(fā)展趨勢有較全面的理解和掌握。《21世紀全國本科院校電氣信息類創(chuàng)新型應用人才培養(yǎng)規(guī)劃教材:網絡工程與管理》的目的是使讀者熟悉計算機網絡建設的整個過程及網絡管理的基本原理;掌握網絡中交換機、路由器的配置和維護技巧,為讀者進一步學習和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1世紀全國本科院校電氣信息類創(chuàng)新型應用人才培養(yǎng)規(guī)劃教材:網絡工程與管理》可作為網絡工程、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動化、計算機科學技術等專業(yè)本科生教材及信息與計算機類專業(yè)研究生的教材和教學參考書,也可作為專業(yè)技術人員的參考和培訓資料。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