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8 出版社:鞠熙、 董曉萍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9-08出版) 作者:鞠熙 頁數:445
Tag標簽:無
前言
中國民俗文獻史及數字化管理系統(tǒng)鐘敬文先生是中國民俗史和民俗學史領域的開基宗師,“中國民俗文獻史及數字化管理系統(tǒng)”是其中青年后學團隊接續(xù)衍生的科研項目,本叢書是該項目成果的組成部分。一、基本思路現在討論中國民俗文獻史,有兩種理念。首先,從歷代文獻中剝離民俗資料而成史,這是一項不可逾越的基礎工作,它主要是由前輩學者完成的。鐘先生晚年提出中國民俗學派學說時,已對它的獨立意義和學術價值作了總結。20世紀以來,在海外漢學界,已有康德謨(Max Kaltenmark)、謝和耐(Jaques Gernet)、杜德橋(Glen Dudbridge)、歐達偉(R.David Arkush)、石泰安(Rolf A.Stein)和勞格文(John La gerwey)等一批學者,①研究我國先秦至民國時期的歷史文獻,找到了討論中國民俗社會和民間小人物的不少好課題,他們都從國際學壇呼應了我國民俗學者的工作,有的還與鐘先生有過學術接觸。這批中外學者的一大成就,就是在民俗史料的發(fā)掘和研究上篳路藍縷,建立了它的資料系統(tǒng)和一套處理資料的方法,將之變成學問。他們的著作不僅對我國民俗學有啟發(fā),也在我國文學、藝術、宗教和哲學等研究領域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其次,按照民俗事象的自身觀念和行為系統(tǒng)建史。按照這個理念,學者要對民俗本身的資料形式和內容含義加以描述和研究,而不是僅僅依據歷史文獻去做民俗史。它不是在前人的工作之外另起爐灶,而是在前人打地基之后進行工作,前人的成果是它須臾不可忽視的學術史。從資料上說,我國也歷來存在著歷史文獻與口頭傳統(tǒng)交叉互滲的事實,完全脫離歷史文獻建民俗史是空談;從民俗學的方面看,依靠口頭傳統(tǒng)資料去寫民俗文章是可以的,但若建“史”,也還是不科學的做法。本叢書在前期研究和現實準備的基礎上,在將兩者匯合的條件比較成熟的情況下,重新界定民俗史的概念,主要是以民俗自身的觀念、解釋、結構、分類和功能系統(tǒng)為主體,在現代民俗學的理論框架下,審視歷史文獻中的民俗記載和現實田野作業(yè)中的民俗記錄兩者,建設以民俗學研究目標為主的、歷史文獻與民俗志相結合的民俗史。它區(qū)別于次生于歷史文獻的民俗史,也區(qū)別于單純強調口頭傳統(tǒng)的民俗史。它在新理念的框架下,根據我國實際,將文獻與口頭資料綜合起來建史,故稱“民俗文獻史”。
內容概要
《數字碑刻民俗志》是董曉萍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中國民俗文獻史綱要](02JAZJD840003)的子課題成果之一,由北京師范大學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資助出版。項目合作單位:法國遠東學院(EFEO)。
書籍目錄
緒論第一章 碑刻民俗志的概念與性質第一節(jié) 碑刻民俗志的概念第二節(jié) 碑刻民俗志的性質小結第二章 北京內城寺廟碑刻記載的民俗文化第一節(jié) 碑刻文本中的民俗內容第二節(jié) 碑刻民俗的承擔者第三節(jié) 碑刻民俗的空間描述第四節(jié) 寺廟碑刻記載的故事類型小結第三章 北京內城寺廟碑刻民俗的個案研究第一節(jié) 個案選擇及個案研究的切入點第二節(jié) 碑刻隱含的政府管理與行業(yè)權力關系第三節(jié) 碑刻背后的宗教寺廟與民間商會關系第四節(jié) 碑刻傳承的僧人組織和公共領域關系小結第四章 北京內城寺廟碑刻民俗數據的處理第一節(jié) 碑刻民俗志數據庫的基本思路第二節(jié) 碑刻民俗志數據庫的框架與結構第三節(jié) 碑刻民俗志數據庫的數據采集與處理第四節(jié) 碑刻民俗志數據庫的數據標準理論與檢測小結余論附錄一 主要參考文獻附錄二 本書主要使用的碑刻日錄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碑刻民俗志的概念與性質第一節(jié) 碑刻民俗志的概念從學術史上來看,將“碑刻”與“民俗”結合起來研究已有先例,但將“碑刻民俗志”作為一個概念提出來,并不意味著“碑刻”與“民俗志”的簡單相加,還必須對它的基本資料范圍、研究對象、研究方法進行界定,以北京內城寺廟碑刻為個案探討碑刻民俗志的理論內涵,也需對個案特點進行說明。碑刻民俗志的基本資料,是碑刻,就本書而言,是北京內城寺廟碑刻。碑刻民俗志的研究對象,是碑刻民俗,就本書而言,是北京內城寺廟碑刻民俗。碑刻民俗志的研究方法,是數字化技術輔以民俗志和應用民俗學的研究。以北京內城寺廟碑刻為個案,還需界定北京內城使用資料的范圍和研究資料的層次。因此,本節(jié)主要解決四個問題,分別是“碑刻”與“寺廟碑刻”的概念、“碑刻民俗”的概念、“碑刻民俗志”的概念和“北京內城寺廟碑刻”的概念。以下,本書將按照資料范圍、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和使用個案的邏輯,對碑刻民俗志這一概念的內涵、邊界和范圍進行說明。
后記
九年前,我第一次坐進北京師范大學的課堂時,一位96歲的老人的聲音在講堂中回響:人的價值只有在社會中才能實現,知識分子讀了書,就應該回報社會,這遠比向社會索取要幸福。我清楚地記得,當時的我,是怎樣為此而心潮澎湃,是如何敬仰這位老人篳路藍縷開創(chuàng)的學術之途。這位老人就是我國著名民俗學家、民間文藝學家、北京師范大學民俗學國家重點學科的創(chuàng)建人鐘敬文教授。他當時當然不會注意到坐在第一排的我,也肯定不會想到,這三個多小時的演講,對一個青年學生來說,充滿了理想主義的指引,同時影響了她對學術道路的選擇。我在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讀了四年本科,雖然其間也選修了民間文學、民俗學方面的課程,但最后決定去叩問民俗學的大門,是從大四開始的。2001年,我跟隨后來成為我研究生導師的董曉萍教授寫作本科畢業(yè)論文,出于自己的興趣,我將論文題目定在《北京市大學校園里流傳的鬼故事研究》上。2002年,當年身在英國的董老師禁不住我的哀求收下了我,圓了我的民俗夢。不久,我在驚異于民俗學研究巨大魅力的同時,有幸隨導師參加了“華北水資源與社會組織”中法合作項目的后期工作,承擔電子書的制作,并接觸了書中使用的水利民間碑刻資料,這成就了我與碑刻的最早緣分。而當我逐漸陶醉于對鄉(xiāng)村碑刻的田野調查的成果時,董曉萍教授又根據我的能力和條件,指導我思考用數字化技術管理和研究民俗信息,打破學科界限,進行文理交叉研究?,F在回想起來,我的博士學位論文能有現在的理論框架和內容,都是從那時開始起步的。2003年,我提前攻博,有幸參加了導師和法國同行共同主持的合作項目“北京寺廟碑刻與社會史”,擔任了研究生助手,主要承擔了其中的北京內城碑刻拓片的抄錄、整理與釋文錄入工作,并同步制作寺廟碑刻數據庫。在項目組的統(tǒng)一安排下,我還參加了田野調查組的工作,并根據論文的研究方向,選定了本論文的調查個案。我與項目組共享資料,也借鑒了中法專家學者的觀點,并在這種中外交流的學術范圍中發(fā)展自己的思路。當然,我也遇到了不少困難。北京經過巨大的社會歷史變遷和近年大量的拆遷,很多寺廟碑刻已經“死”了,這對認識碑刻的實際含義無疑是極大的阻力。
編輯推薦
《數字碑刻民俗志》:數字民俗文化遺產叢書,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項目綜合性成果。《數字碑刻民俗志》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