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中山大學校友的足跡

出版時間:2008-5  出版社:中山大學出版社  作者:許東黎  頁數(shù):428  字數(shù):509000  
Tag標簽:無  

前言

記得幾年前校友總會修改章程,需要對“校友”做一個界定,我當時考慮,校友其實就是“學緣”、“業(yè)緣”加“認同”,即凡是在中山大學學習、工作過,并且認同校友身份的都是我們的校友。這是一個寬泛的定義,母校之于校友,猶如父母之于子女,一旦產(chǎn)生關(guān)系便如血緣,無法割斷聯(lián)系。校友作為大學人才培養(yǎng)的成果,他們的發(fā)展、他們在社會上取得的成績和榮譽,是母校實力和聲譽的最直接體現(xiàn)。我也常常聽到一些校友說,他們或許沒有太大的成就為母?!盃幑狻?,但一直認真做人做事,絕對沒有給母校丟臉。我想,這種表述,體現(xiàn)了校友們對母校的一種內(nèi)心認同:榮辱與共,休戚相關(guān)。因此,校友們在各自的崗位上認真、敬業(yè)的工作,就是母校對學子的最大期盼。中大的文化傳統(tǒng)塑造了中大校友的人格,而中大校友的人格也體現(xiàn)了中大精神所在。校友們畢業(yè)后依然常常提起、引以為信條的校訓,正是母校大學精神和大學文化的集中體現(xiàn),它代表著一所學校的終極追求,它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大學中的每一個人。因此,校訓給我們留下的豐富含義,已經(jīng)成為中大學子素質(zhì)形成的文化基礎(chǔ)。我們的校訓出自中國儒家經(jīng)典《禮記·中庸》,原文是“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1924年,孫中山先生為其親手創(chuàng)辦的國立廣東大學題寫訓詞,寫下了這十個字:“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簡單的解釋就是:要有廣博的學識,能仔細地探究,去謹慎地思考,可以明確地辨別,最后要切實地去實行。這十個字其實是儒家對于讀書、治學、做人的經(jīng)典詮釋,是達到“至善”之境的途徑。中山先生說,“學生要立志做大事”,對于什么是“做大事”,他說:“專心做一件事,幫助國家變富強?!蔽业睦斫馐牵覀儗P淖鲆患幸饬x的事,就是在做大事,就會對國家、對社會有所貢獻,這也可以說是大學培養(yǎng)人才的終極目的。我常對在校的同學說,希望他們能夠傳承中山大學的精神,繼承中山大學的血脈,要葆有蓬勃向上的朝氣,成為一個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人,而最終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才,這就是我作為校長對心目中學生的期望。作為校友總會的會長,我時常能感受到中大校友對母校的赤子之心,并且耳聞目睹他們身體力行中山先生遺訓的感人事跡:他們“知禮”,心存敬意;他們“誠信”,以誠立業(yè);他們“擔當”,勇挑重擔;他們“勤奮”,孜孜以求;他們“超越”,敢為人先;他們“陽光”,直面人生;他們明確使命,善于規(guī)劃。他們正是中大精神的踐行者與傳承者。在此,我謹代表母校感謝全體校友對母校的恒久支持!更感謝你們在各自崗位上實現(xiàn)理想,堅守信念,最大地延伸、輻射中大精神,服務于社會,服務于國家。歡迎你們?;啬感?!這里是你們永遠的家園。中山大學校長中山大學校友總會會長黃達人2008年5月

內(nèi)容概要

在中山大學各地校友會和廣大校友的大力支持下,從2004年開始,中山大學校友總會連續(xù)四年成功主辦“尋訪中山大學校友的足跡”活動。四年來,尋訪活動共招募、培訓在校學生1200多人次,他們組成尋訪志愿者隊伍,利用每年暑假假期,先后奔赴全國近50個地區(qū)、城市,走訪中山大學校友3000多人,回收畢業(yè)生情況調(diào)查問卷近3000份,完成人物專訪800多篇,撰寫采訪手記1200多篇,拍攝活動短片近40條?! ⊥ㄟ^尋訪活動,同學們作為母校派出的使者,把來自母校的誠摯問候和最新發(fā)展成就傳遞給校友,同時把校友的祝福和建議帶回母校,為母校和校友之間架設了全新的溝通交流的橋梁。    四年來,同學們奔赴五湖四海,收集、采寫各行各業(yè)中大人的故事,點點滴滴,或平淡或輝煌,或一帆風順或跌宕起伏,或感人至深或發(fā)人深省……在校友的講述中,中大往事是如此鮮活明亮,校友們的人生故事是那樣精彩紛呈。在這些故事里我們經(jīng)常能看到“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立志做大事”、“為社會福,為家鄉(xiāng)光”、務實包容、靈活創(chuàng)新、視野開闊、執(zhí)著堅韌等等關(guān)鍵詞,它們或者是堅守一生的信念,或者是潛移默化的選擇,或者是回首往事的歸納,或者是勇于前行的動力……我們相信,這些就是“中大精神”,這些就是偉人手創(chuàng)、山高水長的母?!猩酱髮W賦予每個中大人靈魂深處的共鳴。

書籍目錄

序北京篇 半個世紀的中大情緣——訪經(jīng)濟系50級利廣安校友 可敬的部長——訪中文系75級黃淑和校友 儒雅的學者——訪中文系77級陳平原校友 “永遠不忘自己是中大學子”——訪中文系78級何東平校友 經(jīng)歷大時代——訪中文系78級徐澤校友 從赤腳醫(yī)生到留美博士——訪中山醫(yī)78級黃建始校友 艾滋病,不再是絕癥——訪中山醫(yī)79級李太生校友 地球的女兒——訪哲學系84級碩士研究生廖曉義校友 理想不是談出來的——訪中文系91屆碩士研究生朱德付校友上海篇 天高云淡好個秋——訪數(shù)學天文系45級葉叔華校友 權(quán)威不如人威——訪物理系78級王建鉚校友 快樂的教育工作者——訪中文系81級劉運同校友香港篇 中大,讓我入門——訪歷史系77級馬鼎盛校友 理想可以比天高——訪管理學院02級葉一舟校友海南篇 嚴謹治學廉政務實——訪數(shù)力系56級王輝豐校友 天涯何處無芳草——訪中文系62級洪壽祥校友 偶然相遇一生追求——訪物理系64級黃廣源校友 情真意切,念念不忘母校恩;盡職盡責,捍衛(wèi)寶島無疫區(qū)——訪中山醫(yī)70級簡梁盛校友 求真務實碩果累累——訪中山醫(yī)70級韓啟光校友 做人做事做事業(yè)——訪中文系77級邢志盈校友 守護生命的手工藝者——訪中山醫(yī)77級符國珍校友 正氣長存天地間,文海弄潮天涯邊——訪哲學系78級潘正文校友 “天涯社區(qū)”,打造全球最好的華人網(wǎng)絡社區(qū)——訪中文系87級邢明校友 力學篤行凌云志,俯仰無愧中大情——訪生科院88級楊小波校友 妙手除痛楚,仁心解萬憂——訪中山醫(yī)94屆碩士研究生邱平校友 鴻鵠之志,境界人生——訪管理學院97級博士研究生吳少凡校友湖北篇 捍衛(wèi)人類“腎臟”健康的科學家——訪地理系56級蔡述明校友 活到老,學到老,敬業(yè)到老——訪力學系68級張智超校友 自強弘毅,求是拓新——訪生物系73級李文鑫校友 成為最好的自己——訪中山醫(yī)80級宋啟斌校友湖南篇 憶紅色歲月——訪文法學院41級張犀文校友 挑戰(zhàn)自我,在學習中獲得成功——訪法律系83級譚孝敖校友云南篇 祖國的需要,就是我們的志愿——訪中山醫(yī)54級周崇斌、王松麗校友 大醫(yī)精誠,福澤天下——訪中山醫(yī)77級陳明清校友 江湖二十載“誠信”當利劍——訪數(shù)學系78級倪康文校友 一顆永遠年輕的心——訪哲學系80級吳勇校友 睿智幽默的民族學學者——訪人類學系83級高登榮校友 虛懷若谷,卓爾不群——訪電子系84級楊勇校友 樸實敬業(yè)情系故土——訪中山醫(yī)00屆博士研究生屆韋嘉校友廣西篇 風雨春秋矢志不移——訪地質(zhì)系46級鐘鏗校友  勤敏執(zhí)著,譯者風范——訪外語系62級黃天源校友 攀醫(yī)術(shù)高峰求生活快樂——訪中山醫(yī)79級李敏校友 醫(yī)海蕩舟——訪中山醫(yī)79級覃曉校友江西篇 以青春的名義行走——訪政治系45級易接道校友 沉浮人生,鑄輝煌今朝——訪中山醫(yī)77級鄔蒙校友 用鏗鏘打造生活——訪中山醫(yī)78級唐旭平校友 不平凡的平凡法醫(yī)——訪中山醫(yī)79級胡智斌校友河南篇 如麥人生——訪農(nóng)學院50級胡廷積校友 歷經(jīng)一番寒徹骨早已梅花撲鼻香——訪考古學75級張松林校友 學不饜足誨人不倦——訪中文系06屆博士后徐正英校友陜西篇 一份責任,一份堅持——訪考古學81級劉呆運校友 中大帶我上旅途——訪外語系81級梁雪松校友四川篇 蕙質(zhì)蘭心——訪數(shù)學系73級徐全智校友 全能與自由——訪哲學系82級林建校友 奮斗——訪地球科學系95級鄭劍校友浙江篇 萬丈高樓平地起——訪中山醫(yī)70級周曉峰校友 杏林高手,為人師表——訪中山醫(yī)81級王林波校友貴州篇 把一生寫滿奉獻——訪數(shù)學系57級李慎章、陳玲校友 努力奮進的“兩開干部”——訪中山醫(yī)73級于楊校友江蘇篇 南京校友點滴印象 紫金山腳下的熱血“中山人”——訪化學系77級陳仕榮校友青海篇 踏實豁達的教研主任——訪生科院73級高海平校友 “不為良相,便為良醫(yī)”——訪中山醫(yī)75級張建青校友 能屈能伸的創(chuàng)業(yè)先鋒——訪物理系86級王東校友 為保護高原凈土而不懈研究——訪地質(zhì)系87級王建榮校友 腳踏高原熱土,投身通信事業(yè)——訪地質(zhì)系88級校友梁輝福建篇 鳳凰花開,校友情深——訪哲學系78級陳振明校友廣東篇 (一)廣州  科學精神如松柏常青——訪農(nóng)學院34級簡浩然院士  “零齋”內(nèi)外的崢嶸歲月——訪中文系46級楊資元校友  乘風破浪,笑看風云——訪中文系61級卓毅校友  歷練做大事,報國真性情——訪地理系62級曾廣星校友  老報人與“孩子王”——訪哲學系63級張增志校友  立志、修身、成才——訪中文系65級王華基校友  以“和”為貴,穩(wěn)步前行——訪中文系76級盧和豐校友  “我只選擇中山大學”——訪物理系77級張理中校友  一棵脫穎而出的含羞草——訪中文系78級譚一鳴校友  經(jīng)歷傳奇人生,締造Mau場神話——訪中文系78級歐小衛(wèi)校友  享受工作,樂觀生活——訪哲學系78級謝仕平校友  地產(chǎn)英雄——訪哲學系79級鄒錫昌校友  淡泊明志率真做人——訪中文系79級蔡照波校友   用青春見證改革開放韻廣東——訪世界經(jīng)濟專業(yè)80級蘇曉河校友   行動,我們從零開始——訪哲學系81級吳重慶校友   忙碌并快樂著——訪中文系84級譚偉新校友   白云山傳說——訪化學系84級李楚源校友   心態(tài)造就精彩人生——訪數(shù)學系85級葉木鞋校友    從辯手到主持——訪地理系91級王世軍校友?。ǘ┥钲凇 』厥追榛稹L中山醫(yī)63級陳升汶校友  抗擊“非典”,預防是關(guān)鍵——訪中山醫(yī)64級莊志雄校友  執(zhí)著奮斗,笑看潮起潮落——訪中山醫(yī)73級姚寶山校友  根系中大,情延鵬城——訪歷史系77級樂正校友  以中大精神引領(lǐng)特區(qū)文化——訪中文系78級黃揚略校友  一個快樂的考古學者——訪歷史系79級任志錄校友  把握時機,創(chuàng)造輝煌——訪社會學系84級碩士研究生李萬壽校友  打造中國的納斯達克——訪84級哲學系熊東紅校友  機遇總會青睞有準備的人——訪化學系94級袁仕民校友?。ㄈ┲楹! ∫辔囊嗌獭L中文系76級楊亞基校友  一顆拒絕滄桑的心——訪經(jīng)濟學系84級朱燕校友  干一行,敬一行——訪嶺南學院85級戴碩濤校友  二十年“筆桿子”——訪中文系88級孫錫炯校友?。ㄋ模┓鹕健 ∩钋楠毎住L中山醫(yī)73級譚家駒校友  心靈的力量——訪地質(zhì)系77級黎志中校友 (五)惠州  篤志十七載,豪邁人生路——訪物理系62級蔡秀崗校友  從容生活,嚴謹治學——訪數(shù)學系63級鐘湘湖校友  在挫折中把握人生方向盤——訪生科院85級王正印校友  在學習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學習——訪電子系87級盧偉航校友 (六)韶關(guān)  振興中華,教育為先——訪外語學院59級彭岷勝校友  四十余載風雨伴行——訪中文系62級林立芳校友  扎根山區(qū)默默奉獻——訪中山醫(yī)63級林傳迅校友  醫(yī)者父母心——訪中山醫(yī)75級司徒鵬校友 (七)潮汕  中大人中大情——訪歷史系62級黃贊發(fā)校友  新聞老兵——訪歷史系65級彭楚斌校友  敬業(yè)是一種態(tài)度——訪中山醫(yī)73級李德銳校友  夢縈康樂園,情系校友心——訪中文系78級鐘展南校友 (八)梅州  時空難阻母校情——訪化學系62級陳珍書校友  涅粲的光輝——訪中山醫(yī)77級林興華校友  一身正氣鐵面無私——訪法學院82級陳林榮校友?。ň牛╅_平、江門  鳳隱于林,幽人在丘——訪中文系37級鄧振德校友  開拓進取,爭做社會的百科全書——訪外語系64級司徒煥堯校友  妙手仁心人生行——訪中山醫(yī)65級謝國均校友  把握機遇,勇于冒險——訪應用力學系88級余世杰校友 (十)湛江、茂名  多才多藝的醫(yī)學生——訪中山醫(yī)62級唐德榮校友  平淡中有真義——訪哲學系65級容羲盛校友  與中大同行——訪化學系78級蘇一凡校友  跨越理想與現(xiàn)實的鴻溝——訪歷史系79級徐少華校友  曲折人生,篤行拼搏——訪物理系79級梁羅躍校友?。ㄊ唬┱貞c  “我熱愛集體生活”——訪力學系88級程彥春校友  在創(chuàng)業(yè)中實現(xiàn)人生價值——訪管理學91屆碩士研究生陳永昌校友 (十二)中山  杏壇常青樹——訪機械工程學系36級何蔚高校友  陽光事業(yè),陽光人格——訪地理系84級方敏校友 (十三)河源  抗“非典”英雄二三事——訪中山醫(yī)75級歐陽毅校友  中大人的自豪與責任——訪中文系78級劉小華校友  敢言敢做,不遠成功——訪法律系84級賴澤華校友 (十四)東莞  勇于創(chuàng)新敢為人先——訪數(shù)力系72級劉浪環(huán)校友  幾許風雨——訪中文系74級周華駒校友  向上的臺階——訪中山醫(yī)76級陳就好校友  其他走訪地區(qū)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北京篇半個世紀的中大情緣:訪經(jīng)濟系50級利廣安校友利廣安:l950年考入中山大學經(jīng)濟學系,原中國計劃出版社社長,北京梅州商會名譽會長,北京梅州人海外聯(lián)誼會副會長兼蕉嶺分會會長。剛解放時,利老在大名鼎鼎的梅州東山中學讀高中,和葉劍英是校友。1950年,利老加入當時的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即現(xiàn)在的共青團組織。他的最大心愿就是能考上大學。報考時,利老報考的3所大學都考上了,最后,他選擇了中山大學。由于剛剛解放,國家最需要的就是經(jīng)濟建設,于是他報讀了經(jīng)濟系。1950年,中國的交通還很不方便,利老家在梅州蕉嶺。那時,從粵東的山區(qū)到廣州,足足要走4天的路程。利老覺得大學對人生的影響最大,他在學校里不僅學到經(jīng)濟學的基礎(chǔ)知識,也獲得不少參加社會實踐的機會,從各方面得到了鍛煉。當時,中山大學還在石牌,經(jīng)濟系跟社會系、政治系等都隸屬法學院,院辦公室就在廣場上孫中山塑像旁邊的小山包上。因為利老入團時問比較早,所以剛進學校就得到了一些社會實踐的機會,在石牌的一年中,利老組建了有線廣播臺,是名副其實的第一任臺長。后來,嶺南大學跟中山大學合并,師生遷入今天的南校區(qū)。利老當年的宿舍在小禮堂西邊的兩層樓房里,當他得知現(xiàn)在這幢建筑已是文物保護單位時,很是欣慰。來到康樂園,時任系團支部書記和校學生會群眾文化部副部長的利老,將課余時間都奉獻給了同學。

編輯推薦

《尋訪中山大學校友的足跡1》由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尋訪中山大學校友的足跡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不斷看到關(guān)于北大、清華的書,就搜索了一下,好像除了專業(yè)著作外,講中山大學的就只有這本了。中大的校友們,行動起來吧,讓我們相信:學校強則學生強。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