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辦《中國》

出版時間:2011-2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作者:王增如  頁數:266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全書按照時間順序,將《中國》創(chuàng)辦的過程,以及辦刊過程中遇到的經費問題、編制問題,與中國作協(xié)的關系問題,以及牽扯到的相關人員的文藝思想的分歧、丁玲與作協(xié)相關人員的歷史矛盾和現實矛盾、雜志內部的紛爭等一一寫出來,并提供了大量的原始記錄。從書中,讀者不僅可以清晰地了解《中國》創(chuàng)辦的始末,了解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的文化體制下一本雜志創(chuàng)辦和傳播的方方面面,也可以了解丁玲晚年的文藝思想,以及當時文藝政策的變化發(fā)展和文學創(chuàng)作本身的暗流涌動??傊?,該書無論對于丁玲研究還是中國》研究、乃至八十年代的文藝思潮研究和文化體制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送鈺杏泻芏嗾滟F的圖片。其中胡錦濤給丁玲的信的掃描照片,習仲勛寫的肯定丁玲文藝思想的批示的掃描照片,李銳給丁玲祝壽的手書詩歌等等。

作者簡介

  王增如,1950年生于北京。1968年上山下鄉(xiāng)到北大荒。1982年調中國作家協(xié)會,任丁玲秘書。后在中國現代文學館、作家出版社、《作家文摘》報社工作。編審。2010年退休。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著有長篇傳記文學《剪柳春風》《無奈的涅槃——丁玲最后的日子》《丁玲年譜長編》(合作)《丁陳反黨集團冤案始末》(合作),編輯《左右說丁玲》等。

書籍目錄

引 言第一章 醞 釀1.大年初一:步上“九重天”2.新老作家的關系問題被關注3.魏巍提議:老作家牽頭,辦一個刊物!4.丁玲心中燃起兩把“火”5.辦刊報告提出:自負盈虧,不要國家補貼第二章 緊鑼密鼓1.唐達成答復:黨組的同志們是同意的,這點是明確的2.編委會3.丁玲一天寫出十封約稿信4.期刊不能如期登記,卡殼了5.躲避祝壽湖北行6.“騎虎不下”,改出叢刊7.第一次編委會8.盛況空前的創(chuàng)刊招待會9.丁玲獻給創(chuàng)刊號《一代天驕》第三章 在風口浪尖上1.兩封致友人書信2.終于拿到了期刊登記證3.1984年12月我的幾則日記4.作協(xié)黨組的態(tài)度5.與陳登科的一次談話6.第四次作代會7.創(chuàng)?號8.遇羅錦與劉曉慶同時出現在《中國》上9.從北大荒借來110萬第四章 禍起蕭墻1.《瓜棚豆架》起風波2.舒群火了3.十二道“金牌”召不回4.匆匆一瞥過延安5.丁玲委曲求全晤舒群6.劉紹棠去意已定第五章 踽踽獨行1.三次報告,兩大難題未解2.黎辛感到委屈3.金瑞明靠不住4.求助習仲勛5.拿不到當紅中青年作家的稿子6.雷加也要淡出7.與新華書店總經理探討刊物發(fā)行第六章 在?玲主編的《中國》上1.對兩位老友的深切紀念2.華山的絕筆作《青青海羅杉》3.舒群的《毛澤東故事》4.寫給馬思聰的《天問》被撤下5.兩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伯爾與西蒙第七章 夕陽似火1.心系《在嚴寒的日子里》2.在醫(yī)院中(一)3.在木樨地最后的兩個月4.雷加只同意掛個名5.在醫(yī)院中(二)6.與陳登科來往的幾封信7.寄厚望于牛漢8.牛漢談丁玲與《中國》附錄一 《中國》創(chuàng)刊號:編者的話?錄二 《中國》備忘錄——終刊致讀者附錄三 《中國》全部刊期目錄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醞 釀  2.新老作家的關系問題被關注  草明、逯斐、曾克也都稱贊《兵車行》。草明說,我是個淚腺不發(fā)達的人,也許是青年時代把眼淚流光了,但是《兵車行》看了兩遍,兩遍都流淚了,那個護士跟那個司機的感情非常純潔,非常高尚。她還說,1983年獲獎的小說,格調比前兩年好多了,那些凄凄慘慘、著重表現自我、著重暴露現實生活中的陰暗面而忽略正面力量的作品不見了。逯斐也說《兵車行》讀了兩遍,每次都讓她感動。她在黑龍江工作過多年,對描寫鄂溫克族生活的《琥珀色的篝火》評價很高,說這篇小說從懸念、伏筆到陡轉,都過渡得很好,生活細節(jié)寫得細膩真實。自己也寫過麋鹿,也寫過篝火,但是沒有唐棟寫得好。她也認為《雪國熱鬧鎮(zhèn)》不夠真實?! ∽钍芎迷u的,是史鐵生的《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它那恬淡、深遠、悠長的格?,深深打動了老作家們,尤其是有過延安經歷的老作家。發(fā)言的人幾乎全都贊賞它,認為是1983年短篇小說中藝術成就最高的一篇。駱賓基稱贊它像抒情詩一般動人;李納說它平中見秀,親切感人,看后讓人流眼淚;舒群稱贊作者的生活底子好,把生活提煉了,地方語言的運用是成功的;草明說,它里面沒有一點大事件,但是那么深沉,牛吃草的描寫多么細膩;曾克說這篇作品跌宕不大,像生活片斷,像素描,卻完成了人物的塑造,把陜北的風光描繪得那么動人;魏巍說“寫得相當好,水平相當高”;雷加說,我們也在陜北生活過,可是我們沒有寫出來?  大家也對1983年的短篇小說提出了一些不足。駱賓基認為,獲獎作品中,反映時代角落的多,能夠照亮時代廣場的偏少,這一點,小說不如報告文學。他希望青年作家能夠抓住整個時代,寫出時代廣場的東西。他說:生活也是要選擇的,要選擇典型生活,過去說“時代脈搏”,我說是:時代閥門”,這個閥門一打開,照亮整個一個時代!我們需要超過《靜靜的頓河》和《被開墾的處女地》的作品,這個希望在青年身上。舒群十分贊賞駱賓基的意見,他說,應該重視左翼的傳統(tǒng),重視延安的傳統(tǒng)。他還認為,有的很優(yōu)秀的小說,里邊個別人物形象沒有形成。

媒體關注與評論

  “丁玲比較復雜,中國的大人物都如此?!薄八顝V了?!薄巴趺蓪戇^丁玲,片面,他不完全了解丁玲。丁玲‘左,的話,為什么同意讓一幫年輕人負責編《中國》?”“丁玲沒有官架子,從來不板著面孔說話?!薄拔覍Χ×岷茏鹁矗阉旈L輩,也感到很親近,沒有下級對上級的感覺。大家都叫她丁老太。”“1985年冬天,《中國》開過一次編輯會,改成月刊。丁玲意識到了,她去世后,《中國》肯定要被???,或者改變領導?!吨袊穬炔恳埠埽畯碗s。丁玲很謹慎?辦刊物,很認真。她知道難,但我了卻了她的心愿,沒有背叛她?!薄h《我仍在苦苦跋涉》

編輯推薦

  創(chuàng)辦《中國》雜志是丁玲晚年做的一件大事?!吨袊肥侵袊谝槐尽懊褶k公助”的雜志,在上個世紀80年代文壇的重要構成。1985年創(chuàng)刊,1986年底終刊。牛漢在終刊詞中說:我要這樣宣告,我們無罪,然后我們凋謝?! ∽髡咄踉鋈缡嵌×岬拿貢H歷整個過程?! ∵@是一部以第一手資料為主的、具有文史檔案價值的紀實作品,也是第一部完整記錄《中國》極其相關事件的“存史”性作品?! 杏写罅空滟F的圖片,包括胡錦濤給丁玲的信,習仲勛給丁玲的批示,鐵凝給丁玲的信等等?! V告詞  一部親歷者撰寫的紀實作品  一部披露晚年丁玲生活思想狀態(tài)的圖書  第一部完整記錄《中國》雜志的全過程的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丁玲辦《中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