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聽傳播史論

出版時間:2010-4  出版社:中國社科  作者:李幸//歐慧玲  頁數(shù):351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視聽傳播史論》涉及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來產生的種種新媒介,分為廣播、電影、電視和視聽新媒體四編。對于廣播電視與各種新媒體視聽內容的生產者和管理者來說,時時面臨的首要問題是如何才能制作出與眾不同的、好聽好看的節(jié)目。這個問題也是正在學習和研究廣播電影電視與新媒體的大學生和研究生們所著重思考的?!兑暵爞鞑ナ氛摗分饕獌热莅ǎ簭V播的誕生;廣播的成熟;電影的報道性;電影的采訪與解說;美國電視節(jié)目歷程;手機視聽傳播等。

書籍目錄

緒言第一編  廣播第一章  廣播的誕生第一節(jié)  有線電報第二節(jié)  電話與無線傳播第三節(jié)  早期廣播第二章  廣播的發(fā)展第一節(jié)  起步的探索第二節(jié)  廣告與廣播第三節(jié)  管理與法規(guī)第四節(jié)  節(jié)目的成長(20世紀20年代一30年代中期)第三章  廣播的成熟第一節(jié)  廣播網(wǎng)形成第二節(jié)  節(jié)目的獨立第三節(jié)  明星與名牌本編結語第二編  電影第四章  電影的紀錄性第一節(jié)  紀錄的誕生第二節(jié)  盧米埃爾第三節(jié)  弗拉哈迪第四節(jié)  格里爾遜第五章  電影的報道性第一節(jié)  報道的產生第二節(jié)  “直接電影”第三節(jié)  “真實電影”第六章  電影的采訪與解說第一節(jié)  采訪第二節(jié)  解說本編結語第三編  電視第七章  電視發(fā)展簡史第一節(jié)  電視的發(fā)明第二節(jié)  電視的成長第三節(jié)  電視的興盛第八章  美國電視節(jié)目歷程第一節(jié)  新聞(資訊)節(jié)目第二節(jié)  娛樂節(jié)目第三節(jié)  電視明星主播第九章  中國電視傳播方法演變第一節(jié)  “文學電視”第二節(jié)  “電影電視”第三節(jié)  “報人電視”與“口語電視”第四節(jié)  “民生新聞”與“真人秀”本編結語第四編  視聽新媒體第十章  互聯(lián)網(wǎng)第一節(jié)  計算機與互聯(lián)網(wǎng)第二節(jié)  互聯(lián)網(wǎng)的一般特點第三節(jié)  互聯(lián)網(wǎng)的核心價值第十一章  手機視聽傳播第一節(jié)  技術的發(fā)展第二節(jié)  一機在手,視聽全能第十二章  傳統(tǒng)媒體的新生第一節(jié)  廣播數(shù)字化第二節(jié)  電影新藝術第三節(jié)  電視新王國本編結語參考文獻

編輯推薦

《新聞與傳播學科系列教材?視聽傳播史論》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視聽傳播史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2條)

 
 

  •   當初買這本書完全是為了考華南理工大學的研究生而用的。其實整體說這本書不夠嚴謹,不能當成一本書來看,到是可以當成一節(jié)一節(jié)的文字來看。
  •   書還是不錯的,凡是紙質不是很好
  •   結構清晰易懂,編排也讓人覺得清晰,紙張很有質感,不錯。
  •   好評~紙質很不錯,是正版~
  •   正版,書的質量很好!
  •   印刷質量還行吧,覺得還可以
  •   考研書目,很不錯,講解到位!
  •   書的紙張很好 考研用書 2014 華工傳播學加油
  •   質量沒得說,很好的書。
  •   書倒沒什么可說的,專業(yè)書嘛……可是這速度實在是不敢恭維,十天誒………………
  •   適合考研的書,變得很好,網(wǎng)購愉快
  •      首先我要說一下我是因為考試所以才帶著一顆功利的心很仔細的看這本書的,但是不得不說這不是一本好的考試用書,但是可以算是一本有趣味性的專業(yè)書籍。我的這種功利性閱讀,好的一方面是我可以很深入的多次的閱讀這本書,跟作者對話。不好的一方面是有些失掉讀書的趣味,看到的很多都是一些干巴巴的概念。
       這本書翻起來你會沉浸在這段歷史里面~所以,還是很有意思的。這本書名叫做視聽傳播史論。我想了想在書中作者從電報-廣播-電影-電視-網(wǎng)絡新媒體這樣的脈絡梳理下來,可謂是史,是一個縱向的關系。而世間萬物都是彼此聯(lián)系傳播的~這是世間脈絡。而橫向的脈絡則集中在這集中媒體之間的傳承和發(fā)展上面,簡言之就是視聽關系。如最初的電報廣播是只有聲音而沒有視覺效果的。電影、電視發(fā)傳承了聽更發(fā)展了視覺。而新媒體則更全面的將視聽發(fā)展了。
       書中有許多作者自己的觀點和意見的表達,比如中國電視的三次變革,第一次是東方時空的開播,第二次是快樂大本營,第三次是中國的民生新聞的興起~等等,是李幸的一家之言吧,這個觀點好像并沒有得到業(yè)界的一致認同,因為其他學者也有一些自己的表述。
       以史為鑒,可以預測和展望未來的媒體發(fā)展~這也是作者的終極想法和愿望吧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