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10 出版社:姜昕 法律出版社 (2008-10出版) 作者:姜昕 頁數(shù):219
前言
在我國行政法學界,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問題一直是一個受人關注且爭議很大的論題。近年來,由于行政法學基礎理論研究的成熟,對于行政法基本原則問題的研究也有了一定的發(fā)展和進步。尤其是很多學者對兩大法系行政法原則進行了研究,這種無疑會對我國行政法基本原則的研究有所裨益,因此,本書選取德國比例原則為切入點,對比例原則進行研究,無論是對我國行政法基本原則的理論研究,還是對基本原則的實踐應用都是一種有意義和有價值的學術探索。綜觀行政法學界對比例原則的研究,雖然有很多代表性的論文,從不同的角度對其進行探討,但是像作者這樣做系統(tǒng)、深入研究單獨成書的,卻還是第一本。
內(nèi)容概要
《比例原則研究:一個憲政的視角》從對比例原則的語義分析入手,對比例原則的釋義學結構進行了邏輯上的解釋和說明,對比例原則在法律上的適用做了定位,并在對比例原則做了歷史性的回溯與發(fā)展性的前瞻之后,對比例原則的理論基礎進行了探討,對比例原則的功能與局限做了說明,并對比例原則對完善我國公法理論建設所具有的意義進行了研究?! 侗壤瓌t研究:一個憲政的視角》的一大特點是,將行政法中的原則問題提升到法學理論的高度,從法學理論的角度對比例原則進行了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的論證,尤其是對比例原則的法哲學基礎、法精神基礎和正當性基礎進行了理論分析。無疑,這些都是對比例原則研究的一個新的視角。在《比例原則研究:一個憲政的視角》中,作者還對比例原則的功能進行了反向推理,用德國學者Alexy的理論對比例原則的功能進行了證成,這使得對比例原則功能的論述更能令人信服和更有說服力。此外,《比例原則研究:一個憲政的視角》最后能夠結合中國實際情況,談了比例原則于我國行政法領域甚至于憲法領域適用將對我國公法法治建設產(chǎn)生的有利影響,比例原則在行政法領域能夠適用已得到肯認,只是學界對比例原則進入的路徑還存有爭議,另外,作者對比例原則于憲法領域的適用的討論,無疑是超前的,可能會引起爭議,但是這無疑會推動對比例原則于我國的研究的發(fā)展。
作者簡介
姜昕女,1978年生,黑龍江哈爾濱人,吉林大學理淪法學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法學博士,現(xiàn)為云南大學法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部門法哲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參編著作三部,在《法學雜志》、《法律科學》、《河北法學》、《云南社會科學》等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十余篇。
書籍目錄
導論一、問題的引出二、關于比例原則研究的述評三、研究目的、思路及方法四、本書對比例原則使用的說明第一章 比例原則之界定第一節(jié) “比例”用語的界定一、“比例”的語義學分析和語境說明二、比例思想之我見第二節(jié) 比例原則之界定一、比例原則的含義二、比例原則的性質三、比例原則的定位第三節(jié) 比例原則的釋義學結構一、法律原則釋義學結構之我見二、比例原則的釋義學結構構建三、對比例原則釋義學結構內(nèi)涵的反思第四節(jié) 比例原則于法律適用上之定位一、比例原則具有行政法位階二、比例原則能否經(jīng)由行政法位階提升至憲法位階第五節(jié) 比例原則與相關原則的比較分析一、與合理原則之比較二、與不當聯(lián)結禁止原則之比較三、與平等原則之比較四、與行政裁量原則之比較第二章 比例原則的回溯與前瞻第一節(jié) 大陸法系國家比例原則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一、德國二、日本三、法國第二節(jié) 英美法系國家比例原則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一、英國二、美國第三節(jié) 國際組織及國際法庭中比例原則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一、國際組織中比例原則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二、國際勞工法庭判決中的比例原則第三章 比例原則的理論基礎第一節(jié) 比例原則的法哲學基礎第二節(jié) 比例原則的法精神基礎一、法治國家原則與比例原則二、基本權利保護與比例原則第三節(jié) 比例原則的正當性基礎一、比例原則蘊涵的合比例性思想與正義二、比例原則與平等三、比例原則與自由四、比例原則與效率第四章 比例原則的功能與局限第一節(jié) 比例原則的功能一、對公益和私益的調(diào)和二、對基本權利、私權利保護的最大化第二節(jié) 比例原則的局限一、操作上的限制二、保護功能上的限制第五章 比例原則于我國公法中適用的若干探討第一節(jié) 我國法中對比例原則的認識第二節(jié) 比例原則于公法中適用的若干探討一、公法如何法治——一個理論前提性的說明二、比例原則于公法中適用的路徑分析及操作說明結語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比例原則之界定第一節(jié) “比例”用語的界定“按照分析哲學的觀念,詞作為思維的工具,它本身并沒有固定不變的含義,每個詞的具體意思是什么,取決于它被使用于什么樣的語境中,它與上下文有著什么樣的聯(lián)系,因此,要有效地使用自然語言(又稱日常語言,與之相對應的是數(shù)學和邏輯學等思想體系中的人工語言,亦稱符號語言)進行理論思維和思想交流,就需要針對所使用的語詞聯(lián)系一定的語境去分析其正確的用法和語義。”對于比例一詞的說明,筆者擬將采取這種方法加以分析。只有這樣才能準確地使用語詞。一、“比例”的語義學分析和語境說明比例一詞,無論古今中外,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比例也是一個多義詞,在不同的學科中有著不同的含義。從古代到現(xiàn)代,從西方到東方,從數(shù)學到文學,從哲學到法學都有“比例”的身影。比例這一詞語,本意是一個數(shù)學概念,比如,在a:b=c:d這一數(shù)學等式中,我們說ad和bc成一定的比例關系。如果再對這一數(shù)學等式作進一步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其實這是一種關系的稱謂,既然是關系的概念,就意味著某種元素的存在,也就是說,這個詞由兩個要素所組成:第一是由兩個或多個參數(shù)間的相應關系所構成的固定要素,第二是由該相應關系的程度或強度所構成的變量(或彈性)要素。更簡單地說,它同時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客體間的“關系的存在”(固定要素),以及“此關系的強度”(彈性要素)等兩個要素。因此,比例這一詞語是由常量和變量構成的,應該說,變量也就是常量關系的強度是這個詞語所要強調(diào)的核心,強度對比不同所產(chǎn)生的效果也就不同。掃描各個國家的語言,可以發(fā)現(xiàn),在各種語言中都有比例一詞,英文中proportion就有很多詞解,多致6種,如(某一整體在大小、位置、形狀上的)相稱、協(xié)調(diào)、均衡及調(diào)和;(兩事物之)比,比例;(尤指與整體相比的)部分,份兒;(術語)兩組數(shù)字之間的比例;相稱(不相稱地)、合(不合)情理地;大的同……不成比例。
后記
原則問題在法學理論研究中有著很重要的意義,行政法作為一個部門法領域,其中的原則問題的研究也應該同理,只是在行政法學研究中,雖然有許多人對原則問題進行了探討,但是卻只是停留在表層。表面上看,行政法基本原則的研究好像在行政法學界不是一個問題,但是,由于我國缺少憲政傳統(tǒng),所以行政法理論研究先天營養(yǎng)不足,正是這種原因,使得對行政法基本原則的研究不深入,缺少深層次的思考,如周佑勇博士所言,缺少法哲學層面的思考和實證分析。本書是我在已完成的同名博士論文的基礎上,經(jīng)過進一步修改而成,由于我的憲法與行政法背景和法理學背景,所以選擇了一個行政法領域中的理論問題,而原則問題一直是我的興趣點,所以選擇這樣一個題目進行研究也有著自己的學術情結在里面。
媒體關注與評論
本書以德國比例原則為切入點,在比較前提下,結合中國行政法基本原則的具體情況,對比例原則如何確立和如何適用給出了自己的分析,且對比例原則于我國公法法治建設的影響給出了自己的論述。本書無論是對我國行政法基本原則的理論研究,還是對于基本原則的實踐應用都是一種有意義和有價值的學術探索。 ——崔卓蘭
編輯推薦
《比例原則研究:一個憲政的視角》選取德國比例原則為切入點,對比例原則進行研究,無論是對我國行政法基本原則的理論研究,還是對基本原則的實踐應用都是一種有意義和有價值的學術探索。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