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華人社會

出版時間:2010-9  出版社:廈門大學出版社  作者:施堅雅(G. William Skinner)  頁數(shù):390  譯者:許華  
Tag標簽:無  

前言

施堅雅(G. William Skinner,1925-2008)是美國著名人類學家和漢學家,1925年出生于美國加州奧克蘭,1954年于美國康奈爾大學獲人類學博士學位,先后任教于哥倫比亞大學、康奈爾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等。他學術(shù)興趣廣泛,尤擅跨學科綜合研究方法,研究領域相對集中于東南亞和中國,著述甚豐,成就斐然。1956年,施堅雅完成《泰國華人社會:歷史的分析》這一巨著,迄今仍被奉為東南亞研究和華人研究的經(jīng)典著作。他以泰國華人為例,提出著名的民族(族群)“同化”模式,在1960-1970年代風行一時,影響了數(shù)代華人華僑研究和民族研究的學者。1970年代以后,多元文化、多元社會思潮興起,施堅雅的“同化”理論也受到檢驗和較多的質(zhì)疑。但無論如何,他對泰國華人社會的歷史考察之系統(tǒng)和深入,迄今似仍未被超越。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原南洋研究所)是中國國內(nèi)最早關注施堅雅此部巨著學術(shù)價值的研究機構(gòu)。1962年3月,南洋研究院開始翻譯該著,迄1964年10月完成,歷時兩年多。先后參加該書翻譯和校對的有本院學者8名,尤以許華出力最多。他們是王云翔(第一章 ,載《南洋問題資料譯叢》1962年第2期)、魏嵩壽和林俊綿(第二章 ,力踐校,載《南洋問題資料譯叢》1964年第1期)、林俊綿和許華(第三章 ,力踐校,載《南洋問題資料譯叢》1964年第2期)、許華(第四、五、六、七章,力踐校,載《南洋問題資料譯叢》1964年第3期)、許華(第八、九章,力踐校,《南洋問題資料譯叢》1964年第4期)。由于當時的《南洋問題資料譯叢》是內(nèi)部刊物,發(fā)行范圍有限,且囿于當時的政治限制和學術(shù)規(guī)范,少部分內(nèi)容沒有譯出,也沒有完整的中英文文獻對照。鑒于該書的巨大學術(shù)價值,2009年,廈門大學蘇氏東南亞研究中心和南洋研究院決定在原譯本的基礎上,按現(xiàn)時學術(shù)規(guī)范重新校譯該書出版,以饗關注華僑華人和東南亞研究的學者。本書的重新譯校和出版得到廈門大學蘇氏東南亞研究中心的資助,并列為該中心的東南亞與華僑華人研究系列叢書之二。蘇氏東南亞研究中心是新加坡國立大學著名教授蘇瑞福博士捐資在廈門大學創(chuàng)辦的東南亞研究中心。

內(nèi)容概要

  《泰國華人社會:歷史的分析》的重新譯校和出版得到廈門大學蘇氏東南亞研究中心的資助,并列為該中心的東南亞與華僑華人研究系列叢書之二。蘇氏東南亞研究中心是新加坡國立大學著名教授蘇瑞福博士捐資在廈門大學創(chuàng)辦的東南亞研究中心。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施堅雅(G.William Skinner) 譯者:許華 等 合著者:力踐 許麗麗 莊國土

書籍目錄

中文版序言前言第一章 古代的遏羅華人第一節(jié) 17世紀以前的中暹關系第二節(jié) 17世紀的華人社會第三節(jié) 18世紀至大城王朝沒落時期第四節(jié) 鄭昭王時代和卻克里朝初期第二章 門戶開放和地域開放:1917年以前暹羅的中國移民及其人口增長第一節(jié) 華人移民暹羅的背景第二節(jié) 語系集團、航運和移民類型第三節(jié) 移民景況與移民途徑第四節(jié) 中國移民的規(guī)模第五節(jié) 影響移民率的因素第六節(jié) 暹羅的華人人口增長第七節(jié) 華人定居地的擴大第三章 異鄉(xiāng)謀生:拉瑪五世時期華人在泰國經(jīng)濟中的地位第一節(jié) 勞工種族分類的經(jīng)歷第二節(jié) 華人企業(yè)活動第三節(jié) 勞工與工匠第四節(jié) 華人和政府稅收第四章 不穩(wěn)定的類型:拉瑪三世至五世時期的暹羅華人社會第一節(jié) 通婚和同化第二節(jié) 華人社會結(jié)構(gòu)第三節(jié) 華人和泰國政府第五章 進入新時代:向民族主義和團結(jié)的過渡第一節(jié) 華人民族主義的興起第二節(jié) 華人問題第三節(jié) 華人社會的演變第六章 移民的流入和流出:1918-1955年的人口趨勢第一節(jié) 大量移民流人的高潮及其結(jié)束第二節(jié) 泰國華人人口的增長第三節(jié) 年齡和性別的分布第四節(jié) 地理上的分布第七章 利益沖突:1938年前泰國社會的華人生活第一節(jié) 華人與泰國經(jīng)濟第二節(jié) 華文教育第三節(jié) 華人報紙與政治運動第四節(jié) 泰國對華人的政策第五節(jié) 1918-1938年的社會變革第八章 危機、戰(zhàn)爭和調(diào)整: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及其余殃第一節(jié) 鑾披汶第一次執(zhí)政時代第二節(jié) 日本的占領第三節(jié) 1945-1948年的中泰關系第四節(jié) 1945-1948年的華人社團組織第九章 鎮(zhèn)壓和重新考慮:1948-1956年鑾披汶第二次執(zhí)政下的華人第一節(jié) 華人社會的結(jié)構(gòu)第二節(jié) 華人對動蕩不安政治氣候的反應第三節(jié) 泰國經(jīng)濟的新壓力第四節(jié) 華文教育的衰退第五節(jié) 中泰關系的變化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插圖:因為所有這些原因,西方人在還沒有取得同樣的商業(yè)權(quán)利以及另外的特權(quán)和保護以前,無法與華人競爭。英國公使約翰·鮑林所取得的1855年條約初次保證了這些迫切需要的事物,隨后暹羅與歐美各主要貿(mào)易國問都有了類似的條約。從此以后,西方人才享受到領事保護權(quán)、治外法權(quán)和在各口岸自由貿(mào)易權(quán),在曼谷購置財產(chǎn)和定居以及攜帶護照到內(nèi)地旅行等權(quán)益。最為重要的是,無理的計量征稅法被廢除了,規(guī)定進口稅的上限為3%。英國1855年的外交政策,雖然遭到既得利益的華人和泰人反對,但是主要由于蒙谷王所實現(xiàn)的具有遠見的政策,結(jié)果終于獲得成功。1820年代的英國使團曾經(jīng)遭到華人方面堅決的反對,他們說英人來到泰國甜言蜜語說是為著貿(mào)易,而實際上是策劃侵略和搜尋政治勢力②。馬洛克說,蒙谷王執(zhí)政后,華商偽造一份財政大臣所簽署的文件,企圖阻擋歐洲人在暹羅發(fā)展厚利貿(mào)易③。但是,蒙谷王認識到,盡管或要先采取公然干涉或戰(zhàn)爭,卻有必要對英國勢力實現(xiàn)和好,遂于1852年減低計量稅,使鴉片貿(mào)易合法化,并且限制了王廷專利貿(mào)易的范圍④。華商發(fā)出強烈的抗議,卻無法反抗這位剛毅而且開明的專制君王的絕對權(quán)力。

編輯推薦

《泰國華人社會:歷史的分析》:廈門大學蘇氏東南亞研究中心東南亞與華僑華人研究系列之2,東南亞研究中心系列叢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泰國華人社會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還沒仔細看,不過粗略看了一下,感覺還不錯!
  •   華人是個獨特的人群,長相與本朝相近,但精神風骨截然不同……為什么呢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