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雪桑梓情

出版時間:2008-10  出版社:東方出版中心  作者:陳文照  頁數(shù):268  
Tag標簽:無  

前言

1971年,我由教育部調(diào)入外交部,先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xié)會歐洲處工作,后又到部里美大司工作,長期從事與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南太平洋島國等的外交事務。自20世紀70年代至2001年退休,未曾離開這一地區(qū),其間,先后在薩摩亞、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新西蘭(包括庫克群島)常駐。因工作關系,我對這一地區(qū)國家的政治、經(jīng)濟、歷史、地理有所了解,對那里的風土人情、名勝古跡略知一二。這一地區(qū)的許多事、許多物、許多人給我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這里,我將幾十年來的所見、所聞、所感寫下來,以與讀者共享。我在加拿大工作時間最長,達6年半。這是我外交生涯中最為忙碌、最受鍛煉的一段時光。加拿大是楓樹之鄉(xiāng),秋天來臨,楓葉似火,層林盡染;隆冬季節(jié),漫天飛雪,銀裝素裹。楓與雪成為加拿大的特征,它的國旗也是白底紅楓。我們外交人員萍蹤天涯,情系桑梓,是為楓雪桑梓情。由于時間緊迫,急急寫就,書中錯漏之處,敬請讀者提出寶貴意見。

內(nèi)容概要

本書多角度地記述了作者外交生涯中的親身經(jīng)歷,記載了作者在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南太平洋島國任職期間的所見所聞以及這些國家的政治、經(jīng)濟、歷史、地理和獨特的風土人情、名勝古跡。書中不僅回憶了與諸多高層人士如加拿大前總理特魯多、新西蘭總督博伊斯、新西蘭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理希普利、庫克群島總理亨利等的交往,也真實地記錄了與平民的友誼,新中國外交官在外交第一線的風采可見一斑。書中插有150多幅珍貴照片。全書語言樸實,文筆流暢,內(nèi)容豐富,引人人勝。具有較強的可讀性和一定的史料價值。

作者簡介

陳文照,1940年出生,江蘇無錫人。1957年由無錫縣安陽初級中學考取無錫縣梅村高級中學,1960年被選拔為留蘇(蘇聯(lián))預備生,1960年考入北京外國語學院(今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學習。1965年畢業(yè)后分配至高等教育部外語教育司。1969年去安徽省鳳陽縣教育部“五七干?!眲趧渝憻挕?971年調(diào)入外交部,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xié)會歐洲處工作。1976年至1980年,任中國駐西薩摩亞使館隨員。1980年至1984年,在外交部美大司加澳新處任二秘。1984年至1988年,任中國駐澳大利亞使館一秘、研究室主任。1988年回國,任外交部美大司加澳新處處長。1991年至1994年,任中國駐加拿大使館一秘、政務參贊。1995年至1997年,任中國駐加拿大多倫多總領事。1998年至2001年,任中國駐新西蘭兼駐庫克群島大使。
著有《新西蘭》、 《吳音柔媚醉天涯》。

書籍目錄

序言加拿大篇 “千島湖”之旅 冰酒甜自苦寒來 尼亞加拉大瀑布之美 多倫多的夏天    CN電視塔    水上游樂園    揚街賣藝人    多倫多今昔 現(xiàn)代都市里的原始公社  ——馬尼托巴省紀行    里爾塑像    原始公社    面包籃子  加拿大智庫對政府決策所起的作用  郵政工人大罷工    ——法治、道德面面觀    強制復工        領袖失言   黑臉考官   馬克背犬 一次驚心動魄的公民投票   “魁獨”由來   公民投票 一代偉人特魯多 加拿大的百日總理金·坎貝爾   初出茅廬受青睞   龜兔賽跑兔贏了   大選遭遇滑鐵盧 亦喜亦憂話福利   完善的福利制度   嚴重的福利弊端   艱難的福利改革 旁觀自由黨代表大會有感 議會開幕式 比爾·凡高內(nèi)議員   訪問選區(qū)   作客議會   周末休閑 一次不拘一格的重要訪問 老僑領伍卓生     當選僑領   辦事穩(wěn)妥    交友廣泛    熱愛中國 一件往事 加拿大的大陸新移民   早期移民   創(chuàng)業(yè)甘苦 香港回歸普天同慶   多做工作釋疑慮   普天同慶迎回歸 楓雪桑梓情   “春晚”轟動多倫多   載歌載舞滿鄉(xiāng)情澳大利亞篇 漫游悉尼港 雪山行   按圖索驥   雪山風光   纜車停了 茅臺飄香 震驚澳大利亞的一件事新西蘭篇 出使新西蘭    毛利歡迎儀式    呈遞國書 新西蘭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理——希普利    從小學教師到政府總理    由勵志改革而敗走麥城    自“蜂房”會見至機場相約 毛利之鄉(xiāng)   燦爛的毛利文化   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 南島友情深——中國工藝美展在新西蘭展出側(cè)記 地震頻仍西風緊 真菌學家高益槐教授 一次難忘的雅集 人民友好使者——威爾莫特先生 “哭泣的水” 略記新西蘭總督博伊斯   紳士風度   簡儉風尚   古國風韻 哲人已逝風范永存 中新關系,充滿生機南太平洋島國篇  千豬宴      珊瑚之國基里巴斯  塔希提隨想   交通方便,服務周到    自然風光,得天獨厚    人文景觀,別具風韻  鳥糞富國瑙魯  赴薩摩亞建館的日子   建館先遣組   宴請元首 阿皮亞掠影 薩摩亞的馬他伊風俗   馬他伊   臘立鼓   卡瓦酒 赴庫克群島遞交國書 訪問庫克群島散記   歷史悠久   民風淳樸   舞姿優(yōu)美   綠色旅游 庫克群島總理首次訪華   經(jīng)濟改革   小國聲音   首次訪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千島湖”之旅浙江省的千島湖,很美;但我沒去過。加拿大的千島湖,也很美;我去過兩次。第一次是在駐加拿大使館工作時,從渥太華出發(fā),開車南下;第二次是在駐多倫多總領館工作時,從多倫多北上去千島湖。千島湖位于加拿大和美國之間的安大略湖上,共有大小島嶼1793個,分為三部分:將軍群島、艦隊群島和海軍群島。國界線從湖中經(jīng)過,把千島湖分開,一部分屬美國,一部分歸加拿大。它們有序地如珍珠般散布在湖面上,自西向東伸展開去,渺渺茫茫,望不到邊際。緊挨將軍群島有個小鎮(zhèn),名日加納諾克(這是印第安語,意為健康幸福之地),地處渥太華之南,多倫多之北,是游湖的出發(fā)地,游人在此登船,觀賞湖光山色。所以,每到夏天旅游旺季,小鎮(zhèn)便游人如織。他們來自世界各地,有不同膚色,講不同語言,卻為同一個目的——游覽千島湖而來。游千島湖分為3小時游程和1小時游程兩種。前者時間長,跑的距離遠,看的東西多。我們第一次來玩時,是使館俱樂部組織的,時間充裕,選擇了3小時游。那天天氣晴朗,可謂“春和景明,波瀾不驚”。大家有說有笑,興致勃勃地登上“千島人號”游船。這里的游船由加納諾克船運公司經(jīng)營,游船統(tǒng)一命名為“千島人號”。鋁制船體,共分3層,相當豪華,號稱是北美最大、最新、最好的游船。船上航行設備先進,生活設施齊全。艙內(nèi)窗明幾凈,座位舒適。每層有洗手間、咖啡間、小吃部,為游人提供方便。同時還安裝電暖氣,以使春秋季節(jié)游湖時,保持適宜溫度。艙外有5個露天甲板,寬敞空曠,游人可在此散步、閑聊、觀景、拍照……我們一行十多人,來到三層甲板,觀賞千島景色。湖上只只游船滿載游客,游弋于千島之間,蕩漾于碧波之上。我們依欄佇立,游船款款行駛,真是“舟搖搖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讓人游興倍增。放眼望去,島嶼櫛比,大大小小,高高低低,形態(tài)各異。有的小島宛如舢舨,劃行湖上;有的大島形若面包,橫浮水面。個別島嶼,“大石側(cè)立干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博人”。島上佳木蔥蘢,豐草綠縟,青翠欲滴。近看,湖水清冽,碧綠透涼。偶然可見魚翔淺底,蒼鷺獨立,野鴨戲水,沙鷗群集。游船過處,機聲隆隆,它們撲棱棱驚飛起來,似有“落霞與孤鶩齊飛”之意境。見此情狀,大家紛紛拿出相機,搶拍鏡頭。“千島人號”不緊不慢沿著航線在島嶼間轉(zhuǎn)悠。時間稍久,剛剛上船時的新鮮感減少了??粗洗笸‘惖膷u群,游人有些倦了,語言少了,船艙內(nèi)清靜多了。忽然,隆隆的機聲低沉下來,像是要??看a頭。游人又興奮起來,原來是包爾特古城堡到了!這是聞名遐邇的旅游景點。城堡建在心臟島上。該島因其地形很像一顆心臟而得名。它屬于美國領土,沒有美國簽證的游客是不能上島參觀的。島上主要景觀就是包爾特古城堡。說它古,其實也不算古老,僅有百年歷史。比之英國赫赫有名的溫莎城堡,實在是年輕得很。那是1900年,美國百萬富翁喬治?包爾特為他妻子路易絲建造的。整個建筑完全仿照萊因蘭德城堡,其風格、規(guī)模、大小,均按原樣復制,建有11幢樓房,120個房間,包括購置家具,室內(nèi)裝修,耗資約250萬美元。這在當時是一筆巨額投資。令人惋惜的是,1904年1月,城堡建設工程正在緊張進行中,路易絲去世了。她最終也沒有看到丈夫花巨資為她建造的這座城堡。我們從“千島人號”游船遠眺,城堡為石頭建筑,高高的石墻,呈圓柱形,房頂猶似圓錐,架于空中,四周少見窗戶,看上去古色古香,別具情趣。古時蓋城堡,為安全起見,城墻的窗戶窄小,多朝內(nèi)院,城堡周遭挖有護城河,河上設有吊橋,是為入口處。包爾特城堡具有古堡特點,不過它建在小島上,沒有舟楫,難以登臨,蟄居予處,遠離塵囂,清靜而又安全。據(jù)介紹,如若冬季,城堡又是另一番神韻。大雪過后,島上霧靄蒙蒙,霧凇滿枝,晶瑩透亮。晨光熹微,城堡隱現(xiàn),好似童話世界。然而,我們眼前的城堡,懷抱在綠蔭叢中,滿目蒼郁,并無半點童話般神秘色彩。游船在此停留片刻,繼續(xù)前進,不一會,到了另一個景點,著名的載維爾康。這里有兩個島,一大一小,大的屬于加拿大,小的屬于美國。兩島之間,相距咫尺。不知是哪位建筑師心血來潮,在兩島間造了一座小橋,將美加兩國小島連接起來。小橋全長僅9.75米,是當今世界上最短的“國際橋”。過了載維爾康,游船開始折回加納諾克。我又來到甲板,若有所思,感到千島湖堪稱風光旖旎,同時,又覺得它似乎缺少了些什么?可一時又說不清楚。三年之后,我在駐多倫多總領館任職。臺山同鄉(xiāng)會會長伍伯良夫婦邀請我們夫婦和黃智政夫婦同游千島湖。這次天公不作美,一路上大雨滂沱。我們抵達加納諾克時,天又放晴了。因時間匆促,我們選擇了1小時游。一小時,游程短,景點少,但卻顯得緊湊。“千島人號”的舵手兼導游隨時向游人介紹著沿途景色?!按蠹艺埧?,”擴音器傳來導游的聲音。“前面是一個寧靜的小灣,灣內(nèi)??恐∑?。那是來此消夏的加拿大人家。他們或去灣畔垂釣,或在樹下小酌,自娛自樂,自由自在,千島湖不愧是避暑勝地?!蔽覀儼l(fā)現(xiàn),沿途這樣的人家不少。他們駕著小艇,漫游湖心,悠然自得,襯托起千島湖上一片平靜閑適的氣氛??墒且粋€多世紀以前,千島湖很不平靜,這里曾是河盜出沒之處,也是戰(zhàn)爭頻發(fā)之地。17世紀,一位法國探險家經(jīng)過艱辛跋涉來到千島湖,打開了一條由蒙特利爾經(jīng)過圣勞倫斯河到千島湖的水上通道,從此,商人紛至沓來。從圣勞倫斯河到千島湖,其間有一段險峻的朗蘇湍流,船舶往往在此撞翻,商人葬身魚腹。因之這一段水道被稱為“商人的墳墓”。過了湍流,就是平靜的千島湖。加拿大的土著部落易洛魁人最早就居住在這一帶。他們以狩獵為生,從事皮毛交易。外界商人來此,也為皮毛生意。商人把貨船裝滿,在千島湖休息數(shù)天,然后上路,再通過朗蘇湍流,回到蒙特利爾,將皮毛賣掉。本來千島湖是商人在經(jīng)過朗蘇湍流之前或之后的一處平靜的休息處所,但漸漸地,這里出現(xiàn)了襲擊商船的河盜,千島湖不平靜了。接下來,英法之間為爭奪殖民地而爆發(fā)了7年戰(zhàn)爭,千島湖的大小島上筑滿碉堡,戰(zhàn)斗不斷,英國在易洛魁人協(xié)助下,獲得勝利??梢徊ㄎ雌剑徊ㄓ制?,美國的獨立戰(zhàn)爭爆發(fā)了。千島湖再次陷入戰(zhàn)亂。迨及1860年以后,才慢慢恢復平靜?,F(xiàn)今島上已看不見昔日的殘垣斷壁,代之而起的是幢幢小樓,屋舍儼然,點綴在楓樹叢中。它們大多是上世紀初葉,那些腰纏萬貫的富人在此修建的夏季別墅和私人俱樂部。由于富人們的到來,千島湖聲名遠揚,成為旅游勝地,吸引了世界各地無數(shù)游人來此游覽觀光?!扒u人號”甲板上的游客,游興甚高,指指點點,評說千島風光。伍伯良先生走過來,問我:“千島此行,印象如何?”經(jīng)他一問,我恍然有悟,上次游湖時覺得說不清楚的地方,現(xiàn)在清晰了。我的故鄉(xiāng)無錫,瀕臨太湖,山清水秀,千島湖與之無異;相異的是,人文蘊涵。無錫蠡園,有個景點“西施浣紗處”,讓人遐想聯(lián)翩,范蠡與西施泛舟太湖的優(yōu)美傳說,令人神往。正是這些千古傳頌的歷史掌故反映出的深厚文化底蘊,使得那里的風景名勝更具魅力。而千島湖之旅,也看古堡、小橋、別墅,也聞湍流、河盜、戰(zhàn)爭,卻很難領略到那濃濃的文化氛圍,不能不說是一點遺憾。雖有遺憾,千島湖依然很美。冰酒甜自苦寒來多倫多的秋天,秋高氣爽,氣候宜人。老朋友、《明報》總裁李廣豪夫婦邀請我和夫人及文化領事陳榮生夫婦去湖上的尼亞加拉市一游。該市位于安大略省南部的尼亞加拉半島,此地盛產(chǎn)葡萄酒。李先生請我們游覽的目的,就是去參觀英尼斯克林葡萄酒廠。我們上午9時出發(fā),驅(qū)車南下。高速公路上車輛往來,絡繹不絕。我們以百公里的時速行駛,一個半小時后抵達目的地,酒廠公關總監(jiān)狄寶拉女士已在門口迎接。她引領參觀,邊走邊看,邊看邊講。酒廠由著名調(diào)酒師凱沙和斯拉都兩人于1975年創(chuàng)建,他們選擇在尼亞加拉半島設廠,是因為此地的氣候適宜葡萄生長。我們順著狄寶拉所指的方向看去,前面是一片片葡萄園,葡萄架整整齊齊地排列著,規(guī)模頗大。與葡萄園相鄰的是一間木桶貯藏室。據(jù)說,這些木桶全是從法國進口的。一個直徑約1米的桶,價值1萬美元。主人之所以要遠道從法國進口貯酒木桶,是因為該木桶質(zhì)量好,貯藏后,有益于葡萄酒的存放,以保證酒的品質(zhì)。貯藏室內(nèi),堆放著許多軟木,也是從法國進口的,那是做葡萄酒瓶的軟木塞用的。此種軟木,也有益于酒品保存。我們來到地窖,那里排列著大批木桶,形成一道木桶的高墻,桶里面盛滿酒。每個桶上標明年份、產(chǎn)地、品牌。我粗粗看了一下,這里都是3年以上的葡萄酒。狄寶拉說,另一個地窖里藏有10年以上的酒,很名貴。走出地窖,隨后參觀車間,觀看葡萄酒的釀造過程。因為時間有限,我們只看了葡萄發(fā)酵和自動裝酒兩道工序。幾個大池里裝滿葡萄,我們圍池站立,狄寶拉講解了葡萄的收摘、去枝、打碎、榨汁、過濾、入桶、貯藏等過程,她講得有聲有色,娓娓動聽。從她那里,我們知道了葡萄酒的一些知識。比如:紅葡萄酒并不是用紅葡萄釀成的,而是用綠葡萄。最后,大家來到裝酒車間,只見全自動流水線上,葡萄酒一瓶瓶入樽,貼上標簽,進入紙箱,工人打包后,將其送上貨車,運往各地。離開車間時,狄寶拉問我印象如何?我說,偌大的廠區(qū),很少看到工人,貴廠自動化程度高,管理水平也高。她頷首微笑,稍停,又說:我們這里,也不全是自動化,還有笨重的體力勞動呢。我有些詫異。她接著說:我們廠除了生產(chǎn)葡萄酒,還生產(chǎn)冰酒。法國和德國的冰酒歷史悠久,飲譽世界。為了追趕他們,凱沙先生苦心鉆研,精心經(jīng)營,使冰酒質(zhì)量大大提高。1989年,在法國波爾多酒節(jié)上,我們廠生產(chǎn)的英尼斯克林牌冰酒一舉奪魁,引起轟動。從此,冰酒在加拿大備受青睞。說到這里,她語氣一轉(zhuǎn):冰酒很受歡迎,但釀造冰酒很不容易。因為冰酒用的葡萄與眾不同,它選用的是冰凍葡萄。這種葡萄比釀造一般葡萄酒所用的葡萄生長期長3個月,在12月至來年1月間收摘,氣溫在-13℃至-10℃,此時的尼亞加拉半島已是大雪冰封,而采摘葡萄需在最寒冷的時刻即凌晨3時進行,正值人們擁枕熟睡的時候,工人們卻已手挽筐籃,腳踏深雪忙碌田間,采擷著串串冰凍葡萄,非常辛苦。聽她這么一介紹,我心中油然升起對摘葡萄工人的崇敬之意,也對冰酒有些好奇。狄寶拉邊講邊走,把我們引上二樓的藝廊。這里與其說是藝廊,倒不如說是酒瓶展覽。以前,我也參觀過酒廠,見過各種形狀的酒瓶。但眼下這個藝廊里陳列的酒瓶更為豐富多彩。有傳統(tǒng)的長頸瓶,也有方瓶,還有菱形、三角形、葫蘆形;大的可盛幾十斤酒,小的只能裝一兩,大的顯得豪爽氣魄,小的顯得玲瓏剔透??吹饺绱吮姸嗟木破?,真讓人一飽眼福。就在這藝廊里,酒廠老板凱沙先生設午宴款待了我們。他是釀酒專家,也是品酒行家。他先請我們品嘗白葡萄酒,再品紅葡萄酒。我不善飲,分不出酒的好壞,喝在嘴里,覺得都是一個味。凱沙先生可不一樣,一說到酒,他便興趣盎然,好像天下事。唯酒而已。他手端酒杯,輕輕晃動,看看酒杯上的掛痕,便可知道酒的優(yōu)劣,然后,喝一小口,嘴唇一抿,舌頭一舔,便能說出個一二三來,頭頭是道,有條不紊,讓人不得不佩服。品嘗過葡萄酒后,凱沙先生請我們品冰酒。他說冰酒用冰凍葡萄釀造,葡萄經(jīng)過天然冰凍,水分很少,糖分很濃,所以冰酒甜蜜,芳香馥郁,堪稱葡萄酒之珍品。凱沙先生介紹說,葡萄冰凍后,產(chǎn)量很低,所以冰酒生產(chǎn)得很少。正因為如此,冰酒更為名貴。說完,凱沙先生拿過鶴頸酒瓶,給我們每人斟上一小杯冰酒,大家舉起杯子,不是干杯,而是細細品嘗。初嘗是甜蜜,細品是芳香,再品是醇厚馥郁,特別是餐后,喝完咖啡,主人敬上一小杯冰酒,那真是妙不可言、回味無窮。我不禁口占四句:杯杯瓊漿液,滴滴勝似蜜。奪冠法蘭西,采擷踏深雪。尼亞加拉大瀑布之美尼亞加拉大瀑布位于加拿大和美國交界處五大湖中的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之間。兩湖水位落差百米。伊利湖水順著尼亞加拉河流向安大略湖,流至加、美邊境處,突遇斷崖峭壁,飛瀉而下,形成大瀑布。這瀑布被山羊島一分為二,分別稱新娘面紗瀑布、美利堅瀑布和馬蹄形瀑布。前兩處屬美國,落差55.5米,寬328米,后者屬加拿大,因狀似馬蹄而得名,落差54米,寬640米。尼亞加拉大瀑布歷史久遠。19世紀初葉已聞名于世。1836年,通往尼亞加拉的鐵路竣工,為旅游提供了方便,觀光客日益增多,大瀑布逐漸成為旅游勝地,招徠各方游人。據(jù)說拿破侖的兄弟曾帶著新娘由新奧爾良來觀賞瀑布。于是,這里成為新婚夫婦度蜜月之地。英國著名小說家狄更斯也曾到此一游,贊美大瀑布的恢弘氣勢。1859年,法國大名鼎鼎的雜技演員布隆丹,在大瀑布之間架起鋼絲,他步履輕盈地從鋼絲上走向彼岸。1901年,探險家泰勒女教師置身于一個密封的大木桶中,隨馬蹄形瀑布“飛濺”而下。之后,更有人以小船、橡皮球為工具,隨洶涌湍急的瀑布垂直瀉下。一時間,大瀑布也因之而聲名遠揚,吸引八方游客來此觀賞。據(jù)統(tǒng)計。每年約有1300萬人次參觀尼亞加拉大瀑布。到了旅游旺季,一批接一批的游人如過江之鯽涌向大瀑布。他們來自世界各地,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不同民族,不同信仰,卻有同一個心愿:觀賞大瀑布的美景。那么,大瀑布美在何處呢?有歌謠:“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碧子靡痪洌浩俨济?,美就美在瀑布水。

編輯推薦

《楓雪桑梓情》由上海華僑傳媒、上海僑報、東方出版中心聯(lián)袂推出,紀念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巨獻力作,8位共和國大使真實披露外見聞。親歷、親聞、親見、細節(jié)生動。1996年3月21日,邁克爾哈迪博伊斯爵士出任新西蘭第17任總督,任期5年。我于1998年2月至2001年2月赴新西蘭履新正值博伊斯總督任內(nèi)。其間,中新關系深入發(fā)展,雙邊高層互訪頻繁。領導人的互訪,使我有更多機會接觸博伊斯總督,見聞了一些總督的行事風度、生活情趣。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楓雪桑梓情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這套書都買了,很長見識很喜歡,只是圖片是黑白的,有點遺憾。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