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11 出版社:中國建筑工業(yè) 作者:李必瑜,魏宏楊 頁數(shù):197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全書分為上,下兩冊,上冊以大量性民用建筑構造為主要內容,下冊以大型性公共建筑構造為主耍內容。上、下兩冊在內容上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從一般建筑構造向專門建筑構造擴展。全書體系完整,又可靈活選用。 上冊依據(jù)建筑物的基本構造組成,講解建筑物的基本構造原理和構造方法,著重于基本知識的傳授和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包括概論,墻體、樓板、裝修、樓梯、屋頂,門窗和基礎8個部分。下冊針對大型公共建筑的不同類型,進行專門構造的講授,著重于知識的拓展和技能的提高,分為高層建筑構造,裝修構造,大跨度建筑構造和工業(yè)化建筑構造等4個部分。 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的建筑學、城市規(guī)劃等專業(yè)的建筑構造課程教材,也可供建筑設計與建筑施工技術人員參考。
書籍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建筑的構造組成 1.2 建筑的類型 1.3 影響建筑構造的因素和設計原則 1.4 建筑模數(shù)協(xié)調第2章 墻體 2.1 墻體類型及設計要求 2.2 塊材墻構造 2.3 隔墻構造第3章 樓地層 3.1 概述 3.2 鋼筋混凝土樓板 3.3 地坪層構造 3.4 陽臺及雨篷第4章 飾面裝修 4.1 概述 4.2 建筑物主要部位的飾面裝修第5章 樓梯 5.1 樓梯的組成、形式、尺度 5.2 預制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樓梯構造 5.3 現(xiàn)澆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樓梯構造 5.4 踏步和欄桿扶手構造 5.5 室外臺階與坡道 5.6 電梯與自動扶梯第6章 屋蓋 6.1 屋蓋的形式及設計要求 6.2 屋蓋的排水 6.3 卷材防水屋面 6.4 剛性防水屋面 6.5 涂膜防水屋面 6.6 瓦屋面 6.7 屋蓋的保溫和隔熱第7章 門和窗 7.1 門窗的形式與尺度 7.2 木門構造 7.3 鋁合金及彩板門窗 7.4 塑料門窗 7.5 遮陽第8章 基礎 8.1 地基與基礎的基本概念 8.2 常用剛性基礎構造 8.3 基礎沉降縫構造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第1章 緒論 1.3 影響建筑構造的因素和設計原則 1.3.1 影響建筑構造的因素 1)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 外界環(huán)境對建筑構造的影響包括自然界和人為的影響因素,一般有以下三個方面: (1)外界作用力 外界作用力包括人、家具和設備、結構自重,風力、地震力以及雨雪荷載等,荷載對選擇結構類型和構造方案以及進行細部構造設計都是非常重要的依據(jù)?! 。?)地理氣候條件 建筑所處地域的地理氣候條件,如日照、溫度、濕度、風、降雨降雪量、冰凍、地下水等對建筑構造影響很大。對于這些影響,在構造上必須考慮相應措施,如防水防潮、保溫隔熱、通風防塵、防溫度變形、排水組織等。 ?。?)人為因素 如火災、機械振動、噪聲、撞擊等的影響,在建筑構造上需采取防火、防振和隔聲等相應的措施?! ?)使用者的需求 在建筑構造設計中,滿足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非常重要。使用者的生理需求主要是人體活動對構造實體及空間環(huán)境與尺度的需求。如門洞、窗臺及欄桿的高度;走道、樓梯、踏步的高寬;家具設備尺寸以及建筑內部使用空間熱、聲、光物理環(huán)境和尺度等。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則主要是使用者對構造實體、細部和空間尺度的審美心理需求?! ?)建筑技術條件 建筑技術條件指建筑所處地區(qū)的建筑材料技術、結構技術和施工技術等條件。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建筑構造技術也在進步。建筑構造做法不能脫離一定的建筑技術條件。根據(jù)地區(qū)的不同和差別,應注意在采取先進技術的同時采取適宜的建筑技術。
編輯推薦
《建筑構造(上)》可作為高等學校的建筑學、城市規(guī)劃等專業(yè)的建筑構造課程教材,也可供建筑設計與建筑施工技術人員參考。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