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5-1 出版社:萬卷出版公司 作者:司馬遷 頁數:566
Tag標簽:無
前言
國學是什么?簡單地說,就是中國人之所以成為中國人的學問。因此,國學不僅包括數千年來積累流傳下來的經典,比如“四書五經”、《老子》、《莊子》、《孫子》、《史記》、《漢書》、唐詩、宋詞,也包含研究中國人思維方式、生活方式、行為方式乃至娛樂方式的各種學問。廣而言之,國學研究的對象不僅包括文獻,也包括實物;不僅包括物質文化遺產,也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我國各民族的建筑、服飾、飲食、音樂、繪畫、醫(yī)藥、戲曲等等。國學是不斷豐富、不斷發(fā)展的學問。上面說的從“四書五經”到唐詩、宋詞就是一個不斷豐富發(fā)展的過程。近代以來,國學的研究范圍還在不斷地擴大,比如,敦煌學、甲骨學,是隨著有關文物的出土而興起的,比如紅學,是隨著文學理論和學術風氣的發(fā)展變化而興起和發(fā)展的。隨著時間推移和學術進步,必將有更多的學問被納入國學研究的范圍。數千年來,中國人作學問形成了一套獨特的理論和方法,比如思想理論、史學理論、文學理論,以及訓詁學、考據學、音韻學等等。但這些理論和方法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在史學研究領域,由于地下文物的出土,王國維等人提出了所謂以地下文物與傳世文獻相補充互證的二重證據法。近代以來,西風勁吹。國人主動借鑒西方的理論和方法,研究中國學問,王國維借鑒尼采的哲學等研究中國的文學戲劇,胡適以杜威的實驗主義研究中國的“國故”。國學從來沒有拒絕外國學問的介入,佛教傳入中國后,經過改造,形成了中國獨特的佛學、因明學;自明朝末年西學傳入中國后,中國的天文學、數學等就已經融入了西學的因素。
內容概要
《四庫全書》編定于清乾隆四十三年,共收中華典籍3461種。如此浩瀚典籍僅分經(儒家經典)、史(各類史書)、子(百字著述)、集(名家詩文)四類。其后,『四庫』之名既具有中華經典集成的寓意,同時也具有古代圖書分類的含義。進入二十一世紀,中華經典所蘊含的智慧,越來越為世人矚目。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的熱播足以證明這一點。叢書策劃者為了消除今人閱讀古代文言經典的艱澀,力求使用時人容易的版畫圖示和讀解心得的方式,讓讀者充分汲取古人成功的養(yǎng)分,使圣賢的智慧真正進入尋常百姓家。
作者簡介
司馬遷,(前145—?),西漢史學家,字子長,夏陽(今陜西韓城縣)人。元封三年(前108年),司馬遷繼承其父司馬談之職,任太史令,幾年后便開始了《史記》的寫作。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而獲罪下獄,并遭受腐刑。出獄后任中書令,繼續(xù)發(fā)憤著書,終于完成了《史記》的撰寫。全書共52萬多字,記述了上自黃帝,下至漢武帝之間大約3000年的歷史,人稱其為《太史公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對后世史學影響深遠。魯迅曾稱贊它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司馬遷還撰有《報任安書》,記述了他下獄受刑的經過和著書的抱負,為歷代傳頌。
書籍目錄
《史記》大事年表 國學與我們同在 編者的話 卷一 五帝本紀第一 卷二 夏本紀第二 卷三 殷本紀第三 卷四 周本紀第四 卷五 秦本紀第五 卷六 秦始皇本紀第六 卷七 項羽本紀第七 卷八 高祖本紀第八 卷九 呂太后本紀第九 卷十 孝文本紀第十 卷十一 孝景本紀第十一 卷十二 孝武本紀第十二 卷十三 三代世表第一 卷十四 十二諸侯年表第二 卷十五 六國年表第三 卷十六 秦楚之際月表第四 卷十七 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第五 卷十八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 卷十九 惠景間侯者年表第七 卷二十 建元以來侯者年表第八 卷二十一 建元已來王子侯者年表第九 卷二十二 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第十 卷二十三 禮書第一 卷二十四 樂書第二 卷二十五 律書第三 卷二十六 歷書第四 卷二十七 天官書第五 卷二十八 封禪書第六 卷二十九 河渠書第七 卷三十 平準書第八 卷三十一 吳太伯世家第一 卷三十二 齊太公世家第二 卷三十三 魯周公世家第三 卷三十四 燕如公世家第四 卷三十五 管蔡世家第五 卷三十六 陳杞世家第六 卷三十七 衛(wèi)康叔世家第七 卷三十八 宋微子世家第八 卷三十九 晉世家第九 …… 卷一百二十九 貨殖列傳第六十九 卷一百三十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章節(jié)摘錄
插圖:卷一 五帝本紀第一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日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于是軒轅乃習用干戈,以征不享。諸侯咸來賓從。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藪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軀虎,以與炎帝戰(zhàn)于阪泉之野。三戰(zhàn),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亂,不用帝命。于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zhàn)于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而諸侯咸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天下有不順者,黃帝從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嘗寧居。東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雞頭;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葷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遷徙往來無常處,以師兵為營衛(wèi)。官名皆以云命,為云師。置左右大監(jiān),監(jiān)于萬國。萬國和,而鬼神山川封禪與為多焉。獲寶鼎,迎日推策。舉風后、力牧、常先、大鴻以治民。順天地之紀,幽明之占,死生之說,存亡之難。時播百谷草木,淳化鳥獸蟲蛾,旁羅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勞勤心力耳目,節(jié)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日玄囂,是為青陽,青陽降居江水。其二日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日昌仆,生高陽,高陽有圣德焉。黃帝崩,葬橋山。其孫昌意之子高陽立,是為帝顓頊也。帝顓頊高陽者,黃帝之孫而昌意之子也。靜淵以有謀,疏通而知事,養(yǎng)材以任地,載時以象天,依鬼神以制義,治氣以教化,絮誠以祭祀。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恥,西至于流沙,東至于蟠木。動靜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屬。帝顓頊生子日窮蟬。顓頊崩,而玄囂之孫高辛立,是為帝嚳。帝嚳高辛者,黃帝之曾孫也。高辛父日嬌極,嬌極父日玄囂,玄囂父日黃帝。自玄囂與蟜極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帝位。高辛于顓頊為族子。高辛生而神靈,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于其身,聰以知遠,明以察微,順天之義,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財而節(jié)用之,撫教萬民而利誨之,歷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動也時,其服也士。帝嚳溉執(zhí)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風雨所至,莫不從服。
媒體關注與評論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抉R遷《報任安書》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魯迅 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學者不能舍其書,六經之后,惟有此作?! 纤危┼嶉浴 妒酚洝肥侵袊谝徊客ㄊ罚藭恼嬲饬x不在史而在文。司馬遷說:“詬莫大于宮刑”。他滿腔孤憤,發(fā)而為文,遂成《史記》。時至今日,不可一世的漢武帝,只留得“西風殘照,漢家陵闕”,而《史記》則“光芒萬丈長”。歷史最是無情的?! 玖w林 真正讓司馬遷區(qū)別于其他所有史家,讓《史記》有別于其他所有史書的關鍵,是司馬遷的不幸遭遇。正是這種不幸遭遇,造就了司馬遷的史識,鑄就了司馬遷的偉大。 ——王立群
編輯推薦
《史記全本(插圖本)》由萬卷出版公司出版。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全本《史記》,三千年歷史一覽無余。四百余幅精美古代版畫,圖文并茂,具象化閱讀經典。全部使用簡體字,現代標點,順暢閱讀。《史記》是中國第一部通史,但此書的真正意義不在史而在文。司馬遷說:『詬莫大于宮刑』。他滿期腔孤憤,發(fā)而為文,遂成《史記》。時至今日,不可一世的漢武帝,只留得『西風殘照,漢家陵闕』,而《史記》則『光芒萬丈長』。歷史最是無情的。 汲取先賢智慧,鋪就成功階梯。毛佩琦教授作序特別推薦。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