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2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作者:[美] 理查德·霍夫施塔特 頁數(shù):483 譯者:崔永祿,王忠和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美國政治傳統(tǒng)及其締造者》是美國著名史學家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的代表作,初版于1948年。它通過對“代表美國政治情緒的主流”的十二位著名人物的評析,從思想和政治文化等方面對美國文化傳統(tǒng)尤其是政治傳統(tǒng)作出新的解釋,提出了美國歷史“一致論”的學說?!睹绹蝹鹘y(tǒng)及其締造者》是研究美國政治史的必讀之作。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理查特·霍夫施塔特(Hofstadter.R.) 叢書主編:崔永祿 王忠和
書籍目錄
前言序言導言第一章 開國先輩:現(xiàn)實主義時代第二章 托馬斯·杰斐遜:出身高貴的民主派第三章 安德魯·杰克遜和自由資本主義的興起第四章 約翰·c.卡爾霍恩:主子階級的馬克思第五章 亞伯拉罕·林肯與自我奮斗的神話第六章 溫德爾·菲利普斯:來自上層的鼓動家第七章 贊成政黨分肥制的人們:一個崇尚自私自利的時代第八章 威廉·詹寧斯·布賴恩:提倡信仰復興的民主黨人第九章 西奧多·羅斯福:充當進步派的保守派第十章 伍德羅·威爾遜:作為自由主義者的保守派第十一章 赫伯特·胡佛和美國個人主義的危機第十二章 富蘭克林·D·羅斯福:有教養(yǎng)的機會主義者參考書目說明索引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現(xiàn)代評論家普遍認為,關于憲法的辯論是在學術層次上進行的,這在政治中很少見,而憲法本身又是世界務實的治國杰作之一。從其他方面看確實有爭議。當時反對憲法的人從一開始就預見到地方政府和民眾體制將受到可怕的破壞,舊制度下的保守歐洲人則認為年輕的美利堅共和國是一種危險的左傾實驗?,F(xiàn)代的評論學識使辯論發(fā)生了新的轉折,在查爾斯·A.比爾德所著《美國憲法的經(jīng)濟觀》①一書達到一個新的高度。憲法所依據(jù)的理論同美國民主政治的理論之爭經(jīng)長期沉默后又一次展開。比爾德教授的著作于1913年問世,時值進步運動的高峰年代,丑聞揭發(fā)熱仍很高;某些人讀了他的研究成果后認為開國先輩們是一批自私的反動分子,不應在美國人心目中占據(jù)如此崇高的地位。較近一段時間,另一些作者卻反用這個邏輯,以比爾德提出的事實來頌揚開國先輩們對“民主政治”的反對態(tài)度,并論證應再次起用“共和國”的主張。事實上,開國先輩們把自己看作站在兩個政治極端之間的溫和的共和主義者,這是相當準確的。他們受階級動機驅(qū)使的程度大于其虔敬的論述者所愿意承認的程度,但正如比爾德教授近來所強調(diào)的,他們也受制于國務活動家式的溫和意識及審慎的共和哲學。然而,如將他們的思想同18世紀的背景割裂開,必定會使這些思想顯得十分反動。不妨想一想約翰·杰伊那句最得意的格言:“擁有國家的人民應治理國家。”對開國先輩們來說,這只是政治權利方面社會利害關系理論的簡明的格言式陳述,是美國18世紀財產(chǎn)分配條件下的一種溫和的保守立場。在現(xiàn)代財產(chǎn)關系之下,依此格言就應大大限制政治勢力的基礎?,F(xiàn)代中間階層中有很大一部分并無財產(chǎn),而平衡的政府所依靠的正是這一階層的力量,開國先輩們十分擔心的城市無產(chǎn)階級又占人口將近一半。況且,隨著法人團體而來的控制權與所有權的分離也使杰伊的格言在20世紀失去了意義,即便對許多有產(chǎn)者來說也是如此。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的60萬股票持有人不僅未因持有股票而獲得政治力量,而且也未獲得經(jīng)濟力量:他們連自己的公司都控制不了。
編輯推薦
《美國政治傳統(tǒng)及其締造者》: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