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刑事法院訴訟詳情實證研究

出版時間:2008-3  出版社: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出版社  作者:宋健強  頁數:438  字數:846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是對國際刑事法院情勢與案件法庭原始文件全樣本的實證考察和研究,在國內外學界當屬首創(chuàng),這種學術創(chuàng)制還不局限于國際刑法學。從知識形態(tài)角度界定,本書屬于法事實學,范式焦點是活法、行動中的法,因此與國際刑法規(guī)范學和國際刑法價值論明顯不同。國際刑事法院英/法文件浩如煙海,對訴訟詳情的完整縱覽是本書的特別貢獻,為方便讀者選擇、檢索和對照正式文件提供了巨大方便。判例是法治的細胞,訴訟詳情是法治的筋骨,事實、規(guī)范與價值,被國際刑事訴訟學(不是國際刑事訴訟法學)一網打盡。訴訟詳情縱覽的同時附有要點提示,重要文件都有適當展開,經典訴訟亦有全程實錄,關鍵句與關鍵詞或有特別提示或有集中歸結,對主要爭議問題還有分題橫切,對全局性重大問題更有專題整合解讀。國際刑法學是真正的刑事一體化研究,知識形態(tài)的一體化與多元化也是必有題意。本書是對國際刑法事實學范式與形態(tài)的創(chuàng)制與演示,學術規(guī)范嚴謹,有利于中國的學術進化與司法成長。“國際刑事法治”視野下的“三造訴訟”、“司法正義與政治妥協(xié)”、“表面正義”、“法律文書”、“預審機制與法系模式”、“知識形態(tài)”等論題,揭示的是國際刑事司法官們常態(tài)的實踐理性樣態(tài)或知識論心得,特色鮮明。  本書是刑事法、司法法、國際刑法、國際法甚至是法理學的知識新軍,適用范圍廣泛,可作為相關學科研究人員和師生的案頭參考書和工具書。

作者簡介

宋健強(法定姓名宋建強),男,1964年生于哈爾濱野戰(zhàn)軍營,中共黨員。1982至1989年在北京大學法學院攻讀法學學上、碩士,2005至今在北京大學法學院攻讀刑法學博士學位,導師郭自立教授。現為哈爾濱工業(yè)人學法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副教授、實踐教學部主任,曾在《刑事法評論

書籍目錄

上部 國際刑事法治的實踐理性專題研究 第一章  國際刑事法治視野下的“三造訴訟"  引言:(預審)法庭結構圖表解讀   一、歷史解釋:主義與法系的輪回   (一)國家與國際層面整合解讀:法系模式與刑事被害利益的關聯(lián)    ?。ǘ﹪H層面專項解讀:國際刑事被害利益本體論  二、規(guī)范解釋:兩大法系的國際共振    ?。ㄒ唬┝⒎ㄕ摻忉?   ?。ǘW理解釋   三、目的解釋:聽命、配合還是制約?    ?。ㄒ唬┓e極解釋     (二)消極解釋   四、模擬解釋:“第三造”的新穎與無奈?   五、訴訟解釋:不考察訴訟詳情,理論臆想將會走向何方?    ?。ㄒ唬┟裰鲃偣閯菖c案件中的“三造訴訟”    ?。ǘ醺蛇_情勢與案件中的“三造訴訟”    ?。ㄈ┨K丹情勢與案件中的“三造訴訟”   六、國人視閾中的被害人    ?。ㄒ唬W術視閾    ?。ǘ┝⒎ìF狀歸結    ?。ㄈ┗緦W術傾向   七、對重要結論的再整合   八、最終結論 第二章  司法正義vs.政治妥協(xié):誰來保佑持久和平?   一、問題的提出:國際檢察官緣何郁悶?   二、烏干達政府:我們還能相信什么?   三、蘇丹政府:國際司法正義奈我如何?   四、ICC實踐理性總整理:沒有司法就不會有持久和平!     (一)國際檢察官的現場敘事    ?。ǘ﹪H大法官的現場敘事   五、歷史回溯:政治綁架司法?   六、司法正義是持久和平的保護神:文字游戲抑或理論支撐?   七、價值論續(xù)展:個人權利vs.社會共同善 第三章  國際刑事法治視野下的“表面正義”   一、論題的提出:“表面正義”從何而來?   二、“表面正義”:翻譯、“語束”和基本蘊涵   三、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為“表面正義”而戰(zhàn)    ?。ㄒ唬案呒壏深檰枴保⊿enior kgal Adviser)“接續(xù)性任職”(successive employments)之爭    ?。ǘ浌匍L與預審法官私下勾通案情(case-related nmtters)且沒有記錄在案問題之爭     (三)被害人參與訴訟問題之爭   四、結論與啟示:“表面正義”的獨立價值 第四章  國際刑事法治視野下的司法文書寫作特征及其價值訴求   一、概述    ?。ㄒ唬┱秸Z文與工作語文    ?。ǘ┢?、頁數與格式限制   二、一般寫作范式     (一)檢察官申請    ?。ǘ┓ㄍゲ脹Q一  三、重要文書解讀    ?。ㄒ唬﹪H《逮捕令》    ?。ǘ┓ㄍビ涗浉袷健〉谖逭? 國際刑事法治視野下的刑事預審與法系模式選擇   一、目的論解釋   二、法系淵源考察   三、國際演化的一般考察   四、薩爾瓦多峙L帕拉博士的系統(tǒng)考察    ?。ㄒ唬﹪H特設軍事法庭    ?。ǘ┏绦蚰J降倪x擇問題    ?。ㄈ┤舾赏怀鰡栴}    ?。ㄋ模┲饕ㄗh     (五)結論 第六章  國際刑事法治視野下的“刑法知識形態(tài)"   一、鎖定論題:含義界定    ?。ㄒ唬╆P于“形態(tài)”    ?。ǘ╆P于“知識”:哲學是“最高級的知識”?    ?。ㄈ╆P于“知識形態(tài)”    ?。ㄋ模╆P于“刑法”或“刑法學”    ?。ㄎ澹╆P于“刑法的知識形態(tài)”   二、“陳興良知識形態(tài)信條”:“事實一規(guī)范一價值”區(qū)分說    ?。ㄒ唬瓣惻d良刑法知識形態(tài)信條”圖示解讀    ?。ǘ瓣惻d良刑法知識形態(tài)信條”淵源解讀    ?。ㄈ瓣惻d良刑法知識形態(tài)信條”意義解讀    ?。ㄋ模瓣愂叫螒B(tài)”論據增補:“分而立之”的哲學根源   三、若干回應:呼應與質疑    ?。ㄒ唬皺嗔Α迸c“刑法知識形態(tài)”存在必然聯(lián)系嗎?    ?。ǘ┓▽W:科學抑或玄學?    ?。ㄈ靶淌乱惑w化”與“刑法知識形態(tài)一體化”    ?。ㄋ模皟r值思辨”的價值所在   四、“國際刑法形態(tài)學”的獨立展開    ?。ㄒ唬┮话闶崂恚簢H刑法學是真正的“刑事一體化”研究    ?。ǘ靶螒B(tài)一體化”與“國際刑法形態(tài)學”    ?。ㄈ皣H刑法哲學”:形態(tài)、命題與立場概述    ?。ㄋ模爸R形態(tài)一體化”范例:蘇丹達爾富爾情勢整合研究   五、法外說“形態(tài)”:啟示與反思    ?。ㄒ唬靶螒B(tài)”不是“法言法語”,“知識形態(tài)”更不專屬于“法學專業(yè)槽”     (二)文化學的解讀:“知識形態(tài)”就是“學科分類”、“治學形態(tài)”、“學術分類”、“學科體系”、“教育科目”、“學術形態(tài)”    ?。ㄈ┱軐W的解讀:“知識形態(tài)”本身就是一種“形態(tài)”?    ?。ㄋ模┪膶W的解讀:“知識形態(tài)”就是“知識體系”;著作與教材是兩種知識形態(tài);“網絡文學”是一種獨立的學科形態(tài);“表達方式”也是“知識形態(tài)”    ?。ㄎ澹┪乃噷W的解讀:知識形態(tài)就是“知識譜系”、“知識系統(tǒng)”、“知識樣態(tài)”、“知識范型”、“知識類型”、“理論范式”、“文化場”、“學科系統(tǒng)建設”;挽救文藝學,價值論(文藝哲學)必須先行    ?。┬睦韺W的解讀:“知識形態(tài)”就是“知識類型”或“知識表征形式”,是“知識的本質”問題;“知識形態(tài)”就是“學術形式”、“敘述形態(tài)”    ?。ㄆ撸┙逃龑W的解讀:知識形態(tài)就是知識分類,知識形態(tài)與教育形式密切相關    ?。ò耍┟缹W的解讀:人文的模糊與科學的精確的對立     (九)其他解釋:“形態(tài)”的運用或濫用?   六、結論下部  國際刑事法院訴訟詳情總覽 第七章  民主剛果情勢與案件訴訟詳情總覽   第一節(jié)  檢察官訴托馬斯·盧班加·戴伊洛案   基本案情介紹   一、“國際刑事法院第一案”概說   ?。ㄒ唬槭裁凑f本案是“國際刑事法院第一案”?     ?。ǘ┍景溉吭V訟詳情涉及的主要問題    二、預審階段訴訟詳情    三、預審階段主要爭議問題     ?。ㄒ唬扒闆r會商”召集權力問題之爭     ?。ǘ┍缓θ藚⒓釉V訟問題之爭      (三)“法庭之友”申請參訴問題之爭     ?。ㄋ模鞍迪洳僮鳌迸c“濫用程序”問題之爭     ?。ㄎ澹┐_認起訴裁決問題之爭     ?。┐砺蓭熥兓貌欢▎栴}之爭    四、審判階段訴訟詳情    五、審判階段主要爭議問題     ?。ㄒ唬┞蓭煼諉栴}的繼續(xù)爭論     ?。ǘ┏诹b押問題的繼續(xù)爭論      (三)確認指控問題的繼續(xù)爭論     ?。ㄋ模┍缓θ藚⒓釉V訟問題的繼續(xù)爭論     ?。ㄎ澹胺ㄍト绾螠蕚溟_庭”的密集爭論     ?。胺ㄍブ选眲倮貛?     (七)弗萊默律師“訂正口誤”問題之爭     ?。ò耍瓣柟夥ㄔ呵娮臃ㄍソㄔO”問題之爭     ?。ň牛胺ㄔ郝犝]視聽現場直播信息”問題之爭     ?。ㄊν復瑫r進行法語現場記錄問題之爭     ?。ㄊ唬白C據披露”問題之爭     ?。ㄊ耙辉臁痹V訟應采納的程序問題之爭     ?。ㄊ白C人校樣”問題之爭      (十四)預審分庭聽訊過的證據和裁決在審判訴訟中的地位問題之爭      附件1  托馬斯·盧班加·戴伊洛初次到庭聆訊實錄      附件2  程序問題聽訊實錄   第二節(jié)  檢察官訴戈曼·卡坦加案   基本案情介紹   一、訴訟詳情    二、主要爭議問題   ?。ㄒ唬洞读钌暾垺放c證據刪節(jié)問題之爭      (二)被告人聽訊語言權利問題之爭       附件1  戈曼·卡坦加初次到庭聆訊實錄 第八章  烏干達情勢與案件訴訟詳情總覽   第一節(jié)  全部案件訴訟詳情   基本案情介紹   第二節(jié)  主要爭議問題   一、《逮捕令》“泄密”與“傳遞權”之爭    二、書記官長與法官的非正式會商問題之爭    (一)事件背景:“圣靈抵抗軍”信件與書記官長的單方行動     ?。ǘz察官簡單質疑書記官長與預審二庭之間的非正式溝通     ?。ㄈ浌匍L的不同立場      (四)法庭緊急討論檢察官申請     ?。ㄎ澹z察官的系統(tǒng)發(fā)難     ?。╊A審二庭斷然回絕      (七)檢察官不依不饒     ?。ò耍╊A審二庭當仁不讓   三、高級法律顧問接續(xù)性任職問題之爭     ?。ㄒ唬z察官的一造指控     ?。ǘ┍R班加辯護律師的反應      (三)法院的反應    四、被害人申請書刪節(jié)與檢察官參加聽訊問題之爭      (一)預審二庭的思考與決定     ?。ǘ┍缓θ斯猜蓭熮k公室及其主辦律師一觸即發(fā)      (三)鮑利提法官做出折中決定     ?。ㄋ模z察官開始發(fā)難     ?。ㄎ澹┍缓θ斯猜蓭熮k公室回擊檢察官     ?。U利提法官回絕檢察官參加聽訊申請     ?。ㄆ撸z察官且退且戰(zhàn),繼續(xù)糾纏被害人申請書“刪節(jié)”問題     ?。ò耍U利提法官再次打擊檢察官     ?。ň牛z察官的最后一搏     ?。ㄊz察官被迫回應被害人申請     ?。ㄊ唬U利提法官的最后一擊一     ?。ㄊz察官繼續(xù)糾纏“刪節(jié)”問題     ?。ㄊ┍缓θ斯猜蓭熮k公室陳述立場     ?。ㄊ模┍缓θ斯猜蓭熮k公室效法檢察官     ?。ㄊ澹z察官痛擊被害人公共律師辦公室     ?。ㄊU利提法官同時剿滅檢察官與被害人公共律師辦公室      (十七)鮑利提法官對被害人公共律師辦公室的最后一擊    五、被害人參與訴訟階段問題之爭     ?。ㄒ唬┎脹Q目的與范圍      (二)預審一庭的原則與實踐     ?。ㄈ┌讣缓θ思捌洹皞€人利益受到影響”要求     ?。ㄋ模τ嘘P案件申請的分析     ?。ㄎ澹┣閯荼缓θ说奶厥鈾嗬吞貦?    ?。读_馬規(guī)約》第15條項下被害人的地位?     ?。ㄆ撸耙雅c法院溝通的”被害人概念      (八)被害人參與訴訟和采取保護措施     ?。ň牛┱髑蟊缓θ艘庖?     (十)對情勢申請的分析      附件1  法庭關鍵句索引      附件2  法庭關鍵詞索引 第九章  蘇丹達爾富爾情勢與案件訴訟詳情總覽   基本案情介紹   第一節(jié)  全部案件訴訟詳情   第二節(jié)  主要爭議問題    一、辯護律師費用問題之爭:司法裁判的既判力與終局性討論     ?。ㄒ唬┕稀ど臭敺蚵蓭煾闪耸裁??     ?。ǘ┞蓭熧M之爭:第一回合及其結果      (三)律師費之爭:第二回合及其結果     ?。ㄋ模┮甑膯栴}   二、管轄權和可受理性問題之爭   三、被害人參加訴訟問題之爭     ?。ㄒ唬┛胤綄Α扒閯荼缓θ恕钡某掷m(xù)性反對     ?。ǘ┕厕q護律師辦公室對被害人申請書的技術圍剿     ?。ㄈ┓ü俚淖罱K說法     ?。ㄋ模┕厕q護律師辦公室和控方的最后一搏:中間上訴   ?。ㄎ澹┍缓θ舜砣说膴^力反擊   四、司法正義與政治和解問題之爭     ?。ㄒ唬z察官辦公室的三年(2003—2006)活動報告(2006年9月12)摘錄     ?。ǘz察官辦公室的起訴政策(2006年9月14日)摘錄      (三)奧坎坡檢察官的“紐倫堡”演講(2007年6月24。25日)摘錄     ?。ㄋ模┓评?。科斯院長的“《羅馬規(guī)約》生效5年”演說(2007年6月26日)摘錄     ?。ㄎ澹W坎坡檢察官“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jié)開幕式上的發(fā)言”(2007年9月9日)摘錄      (六)菲利浦·科斯院長在聯(lián)合國大會上的講話(2007年11月1日)摘錄     ?。ㄆ撸W坎坡檢察官向安理會做的最新報告(2007年12月5日)摘錄      附件1  艾哈邁德·哈瑞和阿里·庫西德案情資料      附件2  蘇丹達爾富爾情勢整合研究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上部 國際刑事法治的實踐理論性專題研究第一章 國際刑事法治視野下的“三造訴訟”一、歷史解釋:主義與法系的輪回在國家層面存在國家本位主義,在國際層面存在國家中心主義,不論在哪個層面,“三造訴訟”的理念都同樣不是容易生成的。許多“上位理念”都是被害人訴權與利益的存活前提。在國際社會與國際法中,只要“國家法人”還是“主角”,“個體自然人”就永遠是“配角”?!氨缓摇笨梢允侵鹘?,但是作為個人,“被害自然人”就長期不配做“主角”。同樣,如果個人或被害自然人漸成主角,說明“上位理念”一定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如此,“三造訴訟”就是一種理念巨變表象,也是一種巨變證明。這種巨變就是國際人權法的發(fā)展。沒有這種發(fā)展,個人就不可能是國際法新主體,被害人也就無所倚重。正如巴西奧尼教授所言:被害人之所以能夠成為國際刑法的主體,這與國際法以國家為中心理念的淡化、個人逐漸成為國際法主體的強勢密不可分。如此說來,刑事被害人訴權與權益的發(fā)展,總體而論還是人類刑事法治文明進化的碩果之一。然而,理念轉型并不能解釋和代替一切,我們還需要一種精密的整合性解讀。(一)國家與國際層面整合解讀:法系模式與刑事被害利益的關聯(lián)應當承認,國際刑法學者對刑事被害利益的國內法挖掘不如國內法學者細致,中外無異。當然,國際法研究不宜對國內法做過多停留,這也是可以想見的。畢竟,國際刑法研究只需關注國內法的大致成果是什么、主要依據何在以及是否有理。換言之,這種研究只需一般性的國內法歸納和總結,念念不忘的總是國際性延伸。

編輯推薦

《國際刑事法院訴訟詳情實證研究》由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國際刑事法院訴訟詳情實證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