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文化

出版時間:2011-1  出版社:長春出版社  作者:謝路軍,潘飛 著  頁數(shù):294  字數(shù):350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佛教在中國文化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季羨林先生曾說:如果不細致、具體、實事求是分析中國佛教在中國歷史上和文化史、哲學史上所起的作用,〔……我們就無法寫什么中國哲學史,思想史、文化史,更無法寫什么中國繪畫史、中國語言史、中國音韻學史、中國建筑史、中國音樂史、中國舞蹈史等等?!?   本書全面闡述了佛教在印度的興起、佛教傳入中國、中國佛教主要派別、佛教與世俗社會、藏傳佛教與南傳佛教、佛教寺院、僧人、儀式,以及佛教與中國哲學、倫理、文學、音樂、美術(shù)等的作用和影響,力求用通俗的語言將佛教在中國發(fā)展的脈絡梳理清楚,并且將與佛教有關(guān)的文化知識進行了詳盡的闡釋。有思想有見解,深入淺出,學術(shù)性和可讀性兼具。

作者簡介

謝路軍,山東魚臺人,1993年獲北京大學哲學碩士學位,1996年獲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現(xiàn)任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哲學與宗教的教學與研究。
主要著作:《善導凈土思想述評》、《中國道教源流》、《中國道教文化》、《一口氣

書籍目錄

前言第一章 佛教在印度的興起  第一節(jié) 佛教產(chǎn)生時的古印度文化  第二節(jié) 佛陀的傳說  第三節(jié) 釋迦牟尼創(chuàng)立佛教  第四節(jié) 佛陀的面貌  第五節(jié) 菩提樹下證悟的“四法印與四諦”說  第六節(jié) 臨終四大遺囑  第七節(jié)  原始佛教與部派佛教  第八節(jié) 小乘佛教與大乘佛教  第九節(jié)  中觀學派和瑜伽行派  第十節(jié) 印度佛教的對外傳播第二章 佛教傳入中國  第一節(jié) 佛教傳人中國的時空因緣  第二節(jié)  “漢明帝夢佛”與佛教的初傳  第三節(jié) 佛典傳譯  第四節(jié) 西行求法第三章  中國佛教主要宗派: 第一節(jié) 宗派佛教 第二節(jié) 一葉五花話禪宗 第三節(jié) 戶戶彌陀講凈土 第四節(jié) 禪凈合一與居士佛教第四章 佛教與世俗社會 第一節(jié) 三武一宗滅佛 ……第五章 藏傳佛教與南傳佛教第六章 佛教寺院第七章 佛教僧人第八章 佛教儀式第九章 佛教與中國文化主要參考書目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佛教文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6條)

 
 

  •   內(nèi)容很好的書。該書把佛教在印度的興起、發(fā)展,以及幾次變化,還有怎樣傳入中國,在中國又是怎么發(fā)展的,現(xiàn)在的狀況是什么。比如一般寺廟最前面是山門殿,然后是天王殿,大雄寶殿,等等,以及佛像幾尊,基本幾種擺放,手勢,還有日常的法事,等等,通俗易懂,是廣大想要學習和了解佛教文化的普通讀物,也可作為佛教的入門學習之書??纯?,多點佛教知識,是非常有益的。佛教是一種文化。
  •   了解中國佛教文化的優(yōu)秀讀物。
  •   從來沒想過皈依,只是在偶然間對佛學知識產(chǎn)生了興趣。你可以不是參與者,但是做為旁觀者仍從里面得到啟迪。它可以開闊視野,凈化心靈。讓心靈在喧囂的塵世得到稍許的安靜。
    佛是一種智慧,佛的智慧就是人間智慧,生活的智慧。.是人發(fā)現(xiàn)了佛,創(chuàng)造了佛,引導了佛的發(fā)展對待這個世界,不同的視角,結(jié)論是不同的。
    佛不應該漠視生命和創(chuàng)造力,可是很多人卻這樣看待了佛和佛教徒,特別是佛教徒和那些皈依的人。
  •   如題,幫別人買的,之前在圖書館看過。感覺還可以,所以就買了。
  •   入門級好書
  •   書名為《中國佛教文化》,可全篇僅第九章闡述了中國佛教文化,一至八章可以定義為——佛教發(fā)展簡史和佛教基礎常識。
    全書的知識架構(gòu),對于初學佛的“門外漢”來說——它太深了;而對于有一定佛學基礎的“門內(nèi)漢”來說——它又太淺了。不知作者想把此書的讀者群,定位為什么?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