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憲論

出版時間:2005-1-1  出版社:山東人民出版社  作者:汪進元  頁數:314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中國詮釋學》集刊將主要登載西方詮釋學研究、中國詮釋學傳統研究(經典注疏傳統、解經學傳統、專題與專書及專科文獻學、中國詮釋學哲學)、詮釋方法和詮釋理論等方面的學理性論文,以及從思想史的角度,對上述學說、傳統演進發(fā)展所作的回溯省思的文章,同時也旁及人文社會科學領域與集刊主題相關的文章(如法學詮釋學與中國律學傳統研究、歷史詮釋學、文學詮釋學等),它將以自己古樸厚重的學術追求,促進中國學術界對詮釋學問題的關懷與理解。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導論第一節(jié) 良性憲法的意義解構一、作為一個理論回應的命題二、良性憲法與依法治國三、良性憲法與法制現代化四、良性憲法與政治文明第二節(jié) 良性憲法的標準界定一、良憲標準的界定原則二、良性憲法的基本標準第二章 良性憲法的理論回眸第一節(jié) 良法問題的提出與爭論一、亞里士多德的良法觀二、古典自然法學派的“理性之法”論三、分析法學派的“惡法亦法”論四、新自然法學派的“惡法非法”論五、中國學者關于良法問題的爭論六、“良法”與“惡法”之爭的實例分析第二節(jié) 良憲問題的理論辨析一、西方學者的良憲觀二、中國學者的良憲觀第三章 良性憲法的文化型構第一節(jié) 西方憲法的文化底蘊一、基督教的性惡論:西方憲法的文化根基二、社會契約的政治化:西方憲法的邏輯起點三、人本主義的崛起:西方憲法的文化內核四、法治傳統的近代轉型:西方憲法的實證標志第二節(jié) 中國憲法的文化流變一、憲法觀念在中國的傳播二、舶來憲法的多質性三、中國憲法的兩難選擇第三節(jié) 良性憲法的文化認同一、多元文化與憲法認同的學理之爭二、多元文化與憲法認同的實證考察三、“一多兼融”的文化范式:中國憲法良性化之文化型構第四章 良性憲法的價值基礎第節(jié)憲法價值的一般理論一、憲法價值的含義二、憲法價值的形態(tài)三、憲法價值研究與憲法良性化第二節(jié) 價值目標的中立性:良性憲法的價值定位一、價值中立的基本含義二、契約社會:價值中立的實證標志三、中國憲法良性化的價值分析第五章 良性憲法的權利保障第一節(jié) 西方權利保障的憲法制度一、西方社會的權利理念二、西方國家的人權立憲三、西方國家的權利救濟第二節(jié) 中國權利保障的憲法制度一、權利觀念在中國的傳播和演變二、近現代中國的人權立憲三、近現代中國的權利救濟第三節(jié) 良性憲法的權利保障標準與中國憲法的良性化一、良憲的權利保障標準探析二、中國憲法的良性化之人權立憲三、中國憲法良性化之權利救濟第六章 良性憲法的權力構造第一節(jié) 權力構造的理論構想一、權力界分:權力構造的理論前提二、權力法定:權力構造的制度保障三、權力制約:權力構造的運行機理第二節(jié) 權力構造的實踐模式一、分權制衡型模式二、議會集權民主型模式三、行政集權民主型模式第三節(jié) 中國憲法良性化的權力構造一、傳統體制下的權力結構及其分化二、權力構造的理論之爭三、權力制約與中國憲法的良,L生化四、社會制約權力的實證分析第七章 良性憲法的程序控制第一節(jié) 憲法程序的概念、特征及分類一、憲法程序的界定二、憲法程序的分類第一節(jié) 正當程序:良性憲法的程序標準一、正當程序的歷史淵源二、正當程序的基本含義三、正當程序的運行條件四、正當程序的憲政功能第三節(jié) 中國憲法良性化的程序斷想_、傳統程序的積弊二、現行程序的缺陷三、理性程序的重鑄第八章 良性憲法的結構功能第一節(jié) 憲法結構的基本理論一、憲法結構的概念二、憲法體系三、憲法典的結構四、憲法結構與憲法形式的區(qū)別第二節(jié) 憲法規(guī)范的結構一、規(guī)則二、原則三、概念第三節(jié) 中國憲法良性化的結構分析一、良性憲法的結構標準二、中國憲法的結構現狀三、中國憲法良性化的結構之我見參考文獻后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良憲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